美剧《越狱》中的角色T-bag分析
风靡全球的美剧《越狱》【高清晰·完整珍藏版】

风靡全球的美剧《越狱》【高清晰·完整珍藏版】《越狱》第一季迈克尔-斯科菲尔德正陷于无望的困境中他的哥哥林肯-巴罗斯被认定犯有谋杀罪被投入了福克斯河监狱的死囚牢。
虽然所有的证据都指出林肯就是凶手,迈克尔坚信兄长是无辜的。
林肯的死刑执行日越来越逼近,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迈克尔持枪闯入了一家银行,被捕入狱后来到了林肯的身边。
身为建筑工程师的迈克尔参与了监狱的改造工程而对这里了若指掌,他设计了完整的越狱计划,入狱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把林肯救出生天并还其清白。
林肯的昔日女友维罗妮卡-多诺万是谋杀案的辩方律师,她相信林肯是被陷害的。
在继续调查的过程中,维罗妮卡发现这远不是一桩单纯的谋杀案,被害人之死牵扯了许多大人物的利益副总统的身影渐渐从幕后显现。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危险也在迫近维罗妮卡,证人相继神秘被杀,林肯的家人也遭遇不幸,而追杀维罗妮卡的神秘人物,竟然是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探员。
与此同时,迈克尔在狱中艰难地准备着越狱计划,意想不到的人和事接连出现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
第1集第2集第3集第4集第5集第6集第7集第8集第9集第10集第11集第12集第13集第14集第15集第16集第17集第18集第19集第20集第21集第22集《越狱》第二季越狱第一季的最后一幕温特沃斯·米勒饰演的迈克尔·斯科菲尔德与几名狱友历漫长的令人喘不过气脱狱,逃出例如狐狸河监狱的封锁。
但是故事并没有完结……在第二季中,七个逃出生天的一级重犯成为全国警力追捕的对象并展开新一轮的亡命旅途,在逃亡过程中他们面临着种种情况,于是故事接着发展。
而且因为林肯被陷害与一宗政府阴谋有关,所以从第二季一开始,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兄弟俩着重进行调查,希望能揭开阴谋背后的黑暗真相。
而成功逃离监狱的5名狱友分别在美国中部逃窜,其中会有重新被捕的,也会有死于逃窜途中的。
第1集第2集第3集第4集第5集第6集第7集第8集第9集第10集第11集第12集第13集第14集第15集第16集第17集第18集第19集第20集第21集第22集《越狱》第三季林肯终于洗脱了谋杀罪名,可以光明正大回美国的时候,却轮到了迈克尔,为保护莎拉而揽上杀人罪,被投入巴拿马的监狱。
探析《越狱》中的诸多成功因素

狱卜样叫座又叫好的商业片也一定会层出
不穷,而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也 必定促进我们自己的影视作品,在赢得本土 市场之后逐渐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金丹元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C】.上海:学林出 版社.2000. 【2】林少雄影视鉴赏【C】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社f2007. 【3】陈鹏美居嗽越狱拍≈借鉴[J】嘹望.2007(6) 【4】舒超逸从《越狱》浅谈分线叙事中的不完整场 景结构方式[J】.当代电影2007(2)
三、《越狱》中的精神“越狱” 《越狱》本身描写的是一个。越狱救兄” 的故事。新奇的创意、曲折的情节,本身就具 备了商业剧集的诸多精彩要素,制片人米歇 尔就曾说:。监狱对普通观众充满了神秘感。”
这是《越狱糙材的高妙之处,但更为重要的
是监狱题材可以反衬出现实困境.从某种意 义上可以说现实生活本身就像一座座监狱,
·鼋善J
苫手中
探析K越狱》中的 诸多成功因素
【摘要】美剧《越狱》(Pri son Break)在大众中兴起的收视热潮,引发了许多有关商业 剧集成功性的评议,而在其诸多的成功因素中,主要体现在悬念性的叙事、个人荚雄主 义的风格,精神越狱的思想性以及本真性的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1《越狱》商业剧集成功因素
而《越狱滁好迎合了人们期望摆脱、期望
“越狱”的心理特质,和后现代社会人们怀疑 传统以及蔑视正常秩序的精神倾向相吻合,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其实很多人就是这样被禁锢着,而且每个人
都希望能逃离宿命进而掌握自己的人生。然 而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从一个冲破秩序的行 动进而跨越到精神上的“自由”,对大多数人 来说都只能是一个梦,绝大部分人还是很难 从精神上把自己从“监狱”中解放出来,而 《越狱拥0好帮人们圆了一个现实的好梦。
扣人心弦的剧情 真挚深刻的爱情

扣人心弦的剧情真挚深刻的爱情本文通过对热播美剧《Prison Break》(中文名《越狱》)的剧透,总结出其取得成功的几大原因。
分别是:悬念的巧妙设置;剧中情节严肃的逻辑性;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体现;真实性人物性格的塑造等等。
在影视文学理论方面,文中运用舒超逸硕士的“不完整场景结构方式的理论”加以佐证。
标签:越狱;Michael;悬念;美国梦一、美剧《越狱》及其剧情介绍“《越狱》,你看了吗?”[1]这是美剧《越狱》通过网络传到中国的那年最流行的问题。
当时,正值笔者大学本科毕业,赋闲在家,因此时间较为充裕,而且《越狱》这股美式“龙卷风”刮得太猛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笔者尝试观看《越狱》,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
至今为止,美国FOX电视网一共推出四季《越狱》,特别是FOX公司推出《越狱》第一季时,更是创下收视奇迹,仅在美国就吸引了1800万的观众。
它讲的其实是一个在常人看来十分荒唐的故事:身为哥哥的Lincoln受到幕后黑手“公司”的陷害,被指控谋杀了总统的亲弟弟而被判入狱,并将于几个月后坐电椅,成为伊利诺亚州十几年来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人。
而身为弟弟的Michael是一位有着大学学历,稳定的工作(工程建筑师)和美好的前途的工程设计天才。
正是Wentworth Miller的大器晚成,在35岁出演处女作,成功地塑造了Michael这一角色,使之风靡全球。
Michael的智慧、冷静、果断、精确、料事如神和自我牺牲,在笔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挥之不去。
然而,故事的荒唐(这也是整部电视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在)就在:哥哥遭陷害入狱,弟弟可以放弃一切美好生活去抢银行,为的就是进哥哥同一个监狱,然后帮助哥哥越狱!摆开亲情不论,单就这个事件而言,现实中应该不会发生,就算是为了救哥哥,完全可以采取正当的法律途径,没有必要走这种极端之路。
当然,影视作品的基础就是虚构,因此这并不能算整部作品的败笔。
《越狱》的第一季讲述的内容就是在上述情节的基础上,Michael为越狱计划的成功而展开的一系列动作,挖隧道、找人脉、组团队,等等。
朝鲜中央党报评论美剧越狱

朝鲜中央党报评论美剧越狱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小资产阶级青年帮助其被陷害入狱的哥哥逃狱进而洗脱清白(可能)的故事。
该剧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罪恶统治,讽刺了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黑暗和虚伪,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越狱的团队实际上是一支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法权的革命队伍,加入越狱队伍的人有各自的目的,背景非常复杂lincoln 是一个正直善良的无产阶级失业者,为了支撑弟弟的学业而欠下高利贷,结果被资产阶级的帮凶利用来背上杀人的罪名,从而被投入即将执行死刑。
曾经对不公的命运放弃抵抗,但在弟弟的鼓励下振作起来,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michael 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一份薪水优厚的体面工作,曾经过着舒适而空虚的享乐生活,直到他了解到哥哥被人陷害的真相,看清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本质,下决心放弃小资产阶级的优越生活,帮助哥哥洗脱清白。
在越狱过程中,他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在越狱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鉴于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michael 灵活地运用了统一战线策略,团结了很多各个阶层的人士,有效地扩大了革命基础。
但同时,michael 也时时面临着革命队伍内部分裂的危险,并时刻需要警惕修正主义和投降主义的危害。
到第二个 season 第一集为止,michael 的政治路线是基本正确的,他团结了大多数,果断地将革命的叛徒(小偷)清除出革命队伍,同时妥善处理了党内不同路线的斗争(阿布 vs. t-bag)问题。
在今后的日子里,如何保证革命路线的正确方向,始终是考验 michael 政治智慧的一项长期任务阿布, t-bag 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流氓无产者,区别只在于阿布是一个大的流氓无产者团伙头目,而 t-bag 一般是单独行动。
这两个投机革命这混入革命队伍的目的只是企图伺机窃取革命果实,满足自己的个人目的,在两人第一阶段的党内斗争中,t-bag 被清除出革命队伍,将伺机进行报复。
越狱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
注:参考资料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反面评价
正面评价
《越狱》基本成为了第一部拥有超高知名度的“生活伴随式”电视剧,也是拥有无数见证人的完 结剧集。 剧照 在这四年里(指2005-2009年),michael出入监狱数回,sara死了又活,lincon有了新女友, 《越狱》从好评如潮到尴尬无奈;在这四年里,米勒来华数次,T-BAG也登上了大银幕;在这四 年里,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看美剧,各类美剧分门别类的进入国内,美国与中国在美剧方面的时 差几乎只有10个小时,诸多美剧论坛和博客拔地而起;在这四年里,有些人跟着《越狱》度过了 自己的大学四年,有些人经历了结婚生子,有些人换了工作或者升了职。在它正式结束的时候, 剧情如何早已经不是重点,而是那种与己息息相关的空间人生嘎然而止的感慨,让终须一别却难 以言表的惆怅而来。
内容摘要
在这个过程中,迈克尔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他与哥哥林肯的感人重逢,他们携手并肩,共同 对抗命运的无情。他们用亲情的力量,照亮了黑暗的前路。迈克尔的坚韧和毅力,让他最终收集 到了证据,成功地证明了哥哥林肯的清白。 《越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电视剧,它用紧张刺激的剧情,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它让我们看到, 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爱和坚持也能带来希望的光芒。迈克尔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拯救、信念、 爱与勇气的故事,他的经历和坚韧,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谢谢观看
正面评价
(新华评)
在美剧迷的眼里,《越狱》不止是一部情节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好剧,它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因为《越狱》,中国人知道了“季”这个概念,知道络上有个只干活不拿钱的“义工”字幕组, 知道拖沓弱智的韩国偶像剧之外,还有一种极具技术含量以及智慧的美剧。美剧的风潮随着《越 狱》开始在中国盛行。(都市快报评)
从《越狱》里学到的8种精神

从《越狱》里学到的8种精神从《越狱》里学到的8种精神2007年05月20日星期日上午 09:581、头脑——Michael Scofield我理解的头脑,应该是智慧+冷静。
作为这部戏的主角,导演很慷慨的把两点品质都赋予了Michael,他的智慧和冷静是贯穿始终的,近乎完美。
2、勇气——Lincoln Burrows勇气。
在整部戏中,Lincoln应该是最有男子汉气质的人了。
他明知有圈套还是要去救出儿子;当监狱暴乱他遭遇T-Bag一伙时,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勇敢的搏斗,毫无惧色。
如果你失去了财富,那你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名誉,那你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那你把一切都失去了。
3、责任——Benjamin Franklin(C-Note)作为一名美国军人,当他发现虐囚事件时,勇敢的站出来揭露,结果被迫害(当然在中国,不要学他这一点,否则会死的很难看);当他为了生计去给别人开偷来的卡车被抓时,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和维护在女儿心中的形象,扔谎称在服役,而独自承受坐牢的痛苦;为了和妻女团聚,冒着极大的风险越狱。
有责任感的男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也不会抛弃他,看看那些帮助他妻子和女儿逃亡的黑人铁哥们吧。
4、尊严——John Abruzzi因为那句著名的临终遗言:“我只向上帝下跪,但他不在这里。
”当你赢得了尊严,也就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包括你的对手。
5、忠诚——David Apolskis虽然开始David 处于对鸡奸的恐惧和汉堡的诱惑,曾经出卖过Michael他们,但当时他并不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Michael警告T-Bag不要打他的主意这件事情,他似乎也并不知道。
在最后,当他被FBI抓获时,他没有背叛自己的朋友,毅然的选择了忠诚。
我们都看到了FBI给他开出的价码:不追究他的越狱行为,并送他到一所高级监狱去服刑。
的确如果他供出Michael他们,这种“重大立功表现”是很有可能得到这些的。
我想当他敲开那个同车的漂亮姑娘的家门时,他一定知道这对他意味着什么,毕竟他一共只被判了2年的刑期。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_越狱_字幕翻译的得与失_51_55

Policewoman: I don’t want anyone to do anything stupid, okay? Don’t move.Lincoln: Let’s be civil here. Stop. Relax. You can go.Subtitle Version:Policewoman: 退后,把手举起来。
Michael: 放松。
T-bag: 怕什么,她手里又没有王牌。
Policewoman: 退后,把手举起来。
T-bag: 我把手举起来,就会把她的喉管拉出来。
Policewoman: 我不想任何人做傻事,知道吗?不许动。
Lincoln: 我们文明点。
别挣扎了,放松,你可以走了。
The above dialogue happens in a tense situation where the house owner’s police daughter came back when the mother was in control of the prisoners. The daughter felt something wrong in the house, so she kicked off the door only to find her mother in control of T-bag. And then she put up her gun and asked T-bag to release her mother.A glimpse at the subtitle version and the original dialogue might give the reader an impression that the translation is good. However, if we take the tense situation and the roles of different speakers into consideration, we may find some improper expressions and even wrong rendition in the subtitle version. Firstly, when Michael said “Go easy”, the policewoman was targeting at them with her gun. In this situation, the subtitle version “放松” seems too inaccurate. A better subtitle version for “Go easy” might be “不要乱来”. Secondly, as we all know T-bag is a cruel and despicable guy in this program, the subtitle version of “她手里又没有王牌” for “She ain’t the one carrying the cards here” is obviously improper for his role. Taking his rol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hinks “怕什么,她不能怎么样” is probably better. Thirdly, when Lincoln attacked the policewoman from her back and controlled her, he said “…You can go”. Judging from the situation, we know the prisoners will by no means let the policewoman go. Otherwise, this group of escaped guys will be in a big trouble. Therefore, the subtitle version of “……你可以走了” is a wrong rendition for the original. It is better to translate “You can go” into “对,就这样”. Besides, it will be better if “okay” and the second “put your hands up” in the original dialogues are translated into “听见没有” and “举起手来”, which i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situation and can help avoid repetition.The following is a complete revised subtitle version which demonstrates how to best serve the functions of subtitles and the purposes of subtitle translation.Policewoman: 退后,把手举起来。
以《越狱》五个镜头浅析“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扭曲

以《越狱》五个镜头浅析“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扭曲作者:尹文浩尹文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1期摘要:优秀的美国影视作品,承载着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包括人性关怀、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自由主义、个人宗教主义、个人奋斗主义等。
经典美剧《越狱》中大量影视瞬间溢显着“个人主义”,但最为深刻之处,在于反映了当代“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扭曲和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越狱》;美国文化;个人主义作者简介:[1]尹文浩,男,山东省青岛市人,1991年出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本科生。
[2]尹文菁,女,山东省青岛市人,1991年出生,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国乐器演奏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1-0-02《越狱》不仅是一部经典的美剧,更是一部反映美国社会现实的纪录片。
经典的瞬间,不变地反映了“个人主义”的思想统治力,但却灵活地映射出“个人主义”在当代社会的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试通过剧片中的五个影视瞬间,分析当代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扭曲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NO.5:最悲情的泪水——T-Bag,“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原来是爱”每提起T-Bag,观众往往会将“杀人如麻”、“强奸犯”、“恋童癖”等贬义词汇与其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理、生理不健康的人,在剧中却被还原人性,刻画成了一个为爱所困,并试图挽回真爱的“正常人”,这充分体现了“个人主义”当中强调人生而平等的“人性关怀”。
经典的镜头出现在越狱后,他找到了旧爱Susan的家,并试图挽回挚爱、重新做人,却被她和孩子们拒绝。
当Susan试图用水果刀攻击他时,怒发冲冠的T-Bag想把Susan和孩子们挟持到地下室杀害,但在落刀的最后时刻,他依旧为爱所困,最终放弃行凶,开车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
1小时后,Susan一家被邻居发现获救,而城市另一端的一条马路旁,T-bag坐在驾驶室中,像孩子一样哭泣着,这一刻他明白了:“天堂与地狱的一线之隔,原来是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剧《越狱》中的角色T-bag分析两天才知道原来T-Bag的粉丝自称“茶叶”(Tea-Bag即袋泡茶),那么这样说来,我也算是个“茶叶”了。
虽然也知道喜欢一个人并不需要理由,但是写点东西称赞一下自己心目中的明星,还是不过分的。
理由之一:充满诱惑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帅哥,不过“充满魅力”和“帅”是两个概念。
模样长的好,是父母天生给的;吸引力,却是后天修炼成的。
T-Bag是个调情高手,放电的时候,全身每个毛孔都传达出诱惑的气息。
似笑非笑的眼神、嘴角的线条、磁性的嗓音,都在诉说一个意思:调逗。
尤其舌头舔过嘴唇的那个动作,邪恶又性感。
论性取向,T-Bag是男女通吃的双性恋,兼恋童癖,当属极其危险的人物。
但话说回来,能够把男人、女人、小孩全都搞定也必须有超越常人的功力才行。
第一季里,他就已经出马搞定那个男人婆一样的女狱警,弄到了钥匙。
第二季在逃亡的路上,T-Bag更是大展手脚。
当一帮狱友正掘地三尺挖美金的时候,他借口手断了不能干活,溜出去和女主人喝咖啡,顺便稳住她。
他使出浑身解数哄得女主人笑到花枝乱颤。
至于略施小计,从户籍女警那里搞到Susan家的新地址,正是不在话下了。
只不过,上帝已经下了结语:诱惑即罪恶。
勾引、挑逗这些行为从来为正道人士所不齿,所以T-Bag的魅力也只能被打入另册。
理由之二:一往情深对Susan的感情,是T-Bag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只不过他掩示得很好,不像Sucre那样整天挂在嘴边。
他可以背叛世上所有人,却放不下那个曾经背叛自己的女人。
老实讲,第一季的时候我也认为他总是拿出写着Susan家地址的那张纸来看,只是想着要复仇。
到了第二季谜底解开,对T-Bag的印象也大为改观。
也许他真是把对Susan一家的感情,看成自己在这个孤独世界里唯一的救赎,只是那一封封被退回来的信、一句绝望地:“I Can’t.”断送了人世间最后一线希望。
事实上就连那个可恶的狱警Bellick也看出了他的心思,所以才会在Susan家里布下埋伏,让T-Bag再次忍痛断手。
如果有这样一个男人,无论你怎样出卖他、逃离他,甚至亲手把他送进监狱,也还是对你念念不忘,甚至冒着再次被出卖的可能回到你身边,只求重修旧好,你会不会有一丝丝感动?(想想他再次见到Susan时语无伦次的样子:“You must be very very….very………good...........don't be afraid, Teddy's home.”)如果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愿意为了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会不会接受他?换成我,应该会说:“Yes,I do。
”只可惜编剧没有让Susan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此,魔王一去不回头。
理由之三:机智过人在Fox River这种地方呆过的,必定都具备了过人的才智,否则估计早就被灭了。
看看那班逃出来的兄弟,哪个不是过五关、斩六将闯出来的,期间各人斗智斗勇、亦敌亦友的关系张力十足。
就连MS那个精神有点失常的室友也不简单,弄得小帅哥最后万般无奈只能带他一起出逃。
《越狱》里面,才智第一位,当然是我们的米帅GG。
其次,就是那位嗑药的Mahone警官。
说实在的,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猫鼠游戏中,他才不是被耍得团团转的无能小猫,而是和MS势均力敌、平分秋色的真正对手。
这第三位,我觉得应该就是T-Bag了。
前两位,一个是有智商超群的结构学工程师,另一个是训练有素的政府特工,总之都有深厚的教育背景。
相比之下,T-Bag的智慧就完全是从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磨炼出来的。
第一季中,曾刻意表现过T-Bag牌技的高超,他自夸:“全美国只有五个人能和我抗衡。
”此话不假,他很快为MS赢到了急需的钱。
而在第二季16集的回忆中,又展现了小时候父亲让他背字典的情景,足见他记忆力惊人。
第二季在去往犹他的道路上,逃狱出来的兄弟都各显神通,T-Bag因为断了一只手,更处劣势。
但他却能够先MS兄弟一步拿到地图,又在众人眼皮底下完成调包计,将五百万独吞,就连聪明绝顶的MS都被骗过;然后又干掉那个倒霉的狱警,并成功嫁祸给Bellick,再到后来假冒医生的身份,顺利离开美国,既残忍又机智。
虽然在有强烈宗教情结的MS看来,T-Bag采用的全是“下三烂”的方法:杀人如麻、不择手段、冷酷无情,是十恶不赦的魔鬼。
但是在拯救哥哥性命的过程中,他也一样触犯天条,累及无辜。
毕竟,这仍然是邪恶的世界,如果不是以暴制暴,如何脱身?理由之四:幽默有趣T-Bag是幽默的,当然他也是尖酸、刻薄、促狭和调侃的。
网上有人收集了无数他的语录:1、Listen up bros, listen up. Bellick, I got one for ya. Whaddya call a piece of white trash who couldn’t pass the cops exam and now makes less than a mailman?A C.O.“听着,弟兄们,听着。
Bellick,我有个问题问你。
你说一个以前过不了警察考试,现在挣得比邮递员还少的废物,你怎么叫他?--狱警。
”2、Why don’t you transfer us all some place cooler. Like Africa!Not that hot?When this guy woke up this morning, he was white!"怎么不把我们送到凉快点的地方去, 比如非洲?""还不热?当这个哥们今天早上起来时, 他还是白的!"3、You know what I can't understand is why somebody like you wants to get out of here anyway. How you gonna survive, huh? The world's all different now, it's scary. They got computer phones, boobies made out of silicone, you wouldn't know what to do.你就是DB,我还以为是个牛仔呢~我不明白怎么你这样的人也要出去。
这个世界可疯狂了,现在都是网络电话,硅胶胸了,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4、Pardon me for interruptin' (laughs), but, uh, what's that smell? (sniffs) It smells a little like conspiracy.对不起, 我打扰大家了.. 可是.. 那是什么味道?.. 闻起来.. 象阴谋的味道.总之,还有更多,大家可以自己查。
理由之五:会做一桌好吃的饭菜、会哄孩子……呵呵,整个一温柔体贴的住家男。
当然,没有Robert Knepper便没有T-Bag。
他简直化身为这个恶魔,演得活灵活现:前一分钟还是一脸凶残,忽而就收敛起所有暴戾之气,变得含情脉脉。
这期间甚至完全不需要任何过渡。
看到美国杂志对Robert Knepper的访问,标题是《No Cup of Tea》。
其中,Robert Knepper这样评价自己的角色:他们是叛逆者,他们做着那些应该受到谴责的事情,但是我们仍会被他们迷得神魂颠倒。
T-Bag就像一个深邃黑暗的谜团,他影射着每个人内心的恐惧和潜伏着的渴望。
对大家跟贴的一点补充:之一:很多人对他印象改观,和第二集里T-bag戏份增加有关。
因为第二季里,黑帮老大JOHN很快就死掉了,大量的戏就压在他身上。
本来他们两个都是以狱中MS兄弟的对立面出现的,JOHN一死,T-bag就成了唯一的反面人物。
但是《越狱》的编剧显然是非常厉害的团队,他们并没有把人物简单地塑造成善或者恶,而是有很多层面和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例如T-bag、killerman、Mahone等等。
他们与家人、爱人的关系都反映出人性复杂的一面。
当然除了编剧,我们还要感谢这些出色的演员,他们真是把反角都演活了,充满了魅力!之二:另外,回楼下的几位:其实T-BAG的粉丝用一个词形容最合适:叶公好龙。
--这世界喜欢变态的人挺多,有些女人IQ可又点问题啊--等等。
个人觉得,有人犯罪,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个人善恶的问题,其实社会和家庭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就像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枪击案,换成中国,赵不仅自己会被打入18层地狱,他活着的家人一定会受到巨大压力,永远抬不起头。
而美国人,就有不少人在反省:到底是什么造成一个年轻人这样仇恨社会?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吗?因为有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一个人一旦有错,就会被社会、家庭抛弃。
才会让他们越走越远。
曾经为《悲惨世界》里,主教对冉阿让的宽容而感动,正是这种宽恕的力量让冉阿让得到感化。
但现实中,这样的人太少了。
我也不认为光靠一个女人的爱情,就可以让T-BAG之类十恶不赦的人从此洗心革面,但无论如何,这是希望,一定要试试。
如果他身边的其它人,也能够抓住哪怕一线希望,共同努力,他早就不会走到现在。
可惜,几乎所有的人,想到只是惩罚,而不是感化。
上帝说过,我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哪怕是迷途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