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天津市中考题)
5.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
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
5.D。
古诗词阅读陆游《游山西村》练习与答案(2020年湖南常德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分)
17.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
17. (3分) (1) 面对困境时 (1分) (2)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 (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
导读: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阅读题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1分)
(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1:
9.(3分)(1)不好。
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意思对即可)(1分)
8.请赏析首联中“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在诗句中的妙用。
(2分)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请你把这个句子中蕴含的哲理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
10.古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2:
8.“足”字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醇厚品性。
(2
分,意思对即可)
9. 比喻在困境中蕴含着新的希望。
(1分,意思对即可)
10.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 【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
1.《等》阅读题及答案
2.故乡阅读题及答案
3.《月迹》阅读题答案
4.煮书阅读题答案
5.幸福阅读题及答案
6.白鹭阅读题答案
7.《瑕》阅读题及答案
8.陕北柳阅读题答案
上文是关于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游山西村》原文、注释、译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朝代】宋莫笑农家腊酒浑⑴,丰年留客足鸡豚⑵。
山重水复疑无路⑶,柳暗花明又一村⑷。
箫鼓追随春社近⑸,衣冠简朴古风存⑹。
从今若许闲乘月⑺,拄杖无时夜叩门⑻【注释】⑴腊酒:腊月所酿造之酒。
⑵足:足够,丰盛。
豚(tún):小猪。
此处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春社:古代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拜祭社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古风,古人之风度。
⑺若:如果。
许:容许。
闲乘月:趁月明之时出外闲游。
⑻无时:不定时,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这两句诗超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农家祭社祈年,充满着对丰收的期待。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游山西村(阅读理解及答案)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项“豚”指猪肉;B项“丰收后”有误,应为春天“祈福”;C项“不愿”的心理活动有误。
)
1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译文赏析游山西村南宋·陆游【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⑶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就等于随时。
叩(k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答案: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分)
17.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答案:
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
17. (3分) (1) 面对困境时 (1分) (2)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 (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陆游《游山西村》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赏析⑸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⑹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⑻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就等于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相关试题及答案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
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阅读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阅读题
(1)如将首联中的“足”字改为“有”字好不好?为什么?(1分)
(2)诗中的画线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又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1:
9.(3分)(1)不好。
因为足”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意思对即可)(1分)
8.请赏析首联中“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在诗句中的妙用。
(2分)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请你把这个句子中蕴含的哲理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
10.古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2:
8.“足”字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醇厚品性。
(2分,意思对即可)
9. 比喻在困境中蕴含着新的希望。
(1分,意思对即可)
10.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