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一

合集下载

名句默写与积累(一)

名句默写与积累(一)

名句积累与默写测练(一)班级座号得分1.,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

3.,,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子在川上,曰:“,。

5.吾尝终日不食,,以思,无益,。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7.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9.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10.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1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14.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15.,。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名句积累与默写(一)参考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0.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1.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2.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必背14篇名句默写

必背14篇名句默写

必背14篇名句默写一、《劝学》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二、《逍遥游》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8、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9、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三、《师说》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11、位卑则足羞,。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四、《阿房宫赋》1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16、奈何取之尽锱铢,?1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五、《赤壁赋》18、诵明月之诗,。

19、纵一苇之所如,。

2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1、渺渺兮予怀,。

22、舞幽壑之潜蛟,。

23、月明星稀,。

24、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25、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2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六、《氓》27、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8、总角之宴,。

七,、《离骚》29、惟草木之零落兮,。

30、,恐年岁之不吾与。

31、乘骐骥以驰骋兮,!3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八、《蜀道难》3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34、扪参历井仰胁息,。

3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6、飞湍瀑流争喧豗,。

九、《登高》37、,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38、艰难苦恨繁霜鬓,。

十、《琵琶行》39、浔阳江头夜送客,。

40、醉不成欢惨将别,。

41、千呼万唤始出来,。

42、间关莺语花底滑,。

43、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44、暮去朝来颜色故,。

45、夜深忽梦少年事,。

46、座中泣下谁最多,。

十一、《锦瑟》47、锦瑟无端五十弦,。

,。

沧海月明珠有泪,。

,。

十二、《虞美人》48、春花秋月何时了,。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整理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默写整理

⾼中语⽂名⾔名句默写整理 名⾔名句默写是⾼中语⽂考试必考的题⽬,学⽣在平时就可以通过分类整理,⽅便复习,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名⾔名句默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名⾔名句默写(⼀) 1.⼦⽈:“譬如为⼭,未成⼀篑,⽌,吾⽌也。

” 2.太⼭不⽴好恶,故能成其⾼;江海不择⼩助,故能成其富。

3.上⽆忿怒之毒,下⽆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4.海不辞⽔,故能成其⼤;⼭不辞⼟⽯,故能成其⾼;明主不厌⼈,故能成其众;⼠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5.⼦⽈:“知者乐⽔,仁者乐⼭;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6.⼦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7.孟⼦⽈:“孔⼦登东⼭⽽⼩鲁,登太⼭⽽⼩天下。

8.观⽔有术,必观其澜。

⽇⽉有明,容光必照焉。

9.上善若⽔。

⽔善利万物⽽不争。

10.江海所以能为百⾕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王。

11.天下莫柔弱于⽔,⽽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以易之。

1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

13.夫兵形象⽔,⽔之⾏避⾼⽽趋下,兵之形避实⽽击虚; 14.故兵⽆常势,⽔⽆常形。

1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16.诵明⽉之诗,歌窈窕之章。

17.⽉出于东⼭之上,徘徊于⽃⽜之间。

18.纵⼀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

2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之嫠妇。

21.⼭川相繆,郁乎苍苍。

22.舳舻千⾥,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23.况吾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驾⼀叶之扁⾈,举匏樽以相属。

2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粟。

哀吾⽣之须臾,羡长江之⽆穷。

25.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

26.盖将⾃其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瞬;⾃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默写(一)《小石潭记》1、《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1、《岳阳楼记》中明写滕子京的政绩,暗含作者心中对仕途沉浮的悲慨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岳阳楼记》中总写岳阳楼前景色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岳阳楼记》中因洞庭湖景“一阴一阳”的变化,观景者心情也“或喜或悲”,抒发悲哀之情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抒发喜悦之情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胸怀博大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岳阳楼记》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退”意思对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岳阳楼记》中作者用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醉翁亭记》中暗示全文文眼“乐”字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亭记》中点明全文主旨“醉能同其乐”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所在群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醉翁亭记》中“醉翁”得名由来的句子是: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爱莲说》1、《爱莲说》中表明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中表现莲虚心、刚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名句默写

名句默写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女兮,无与士耽! 女兮,无与士耽!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三岁为妇, 既遂矣,至于暴矣。 既遂矣,至于暴矣。 3、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淇则有岸, 宴,言笑晏晏 。 信誓旦旦 亦已焉哉
夙兴夜寐,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1子曰:“ 子曰: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 , 哉!” 困于心, 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 2 人恒过 ,然后能改; 然后能改; , 而后喻。 征于色, 作; 征于色,发于声 ,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恒亡。 一箪食, 4 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水击三千里, 5鹏之徙于南冥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6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若夫乘天地之正,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 恶乎待哉! 恶乎待哉!
清流激湍,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又有 。 2、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 列坐其次, 、 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一觞一咏, 3、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 、 仰观宇宙之大, , 信可乐也。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 夫人之相与,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之内; 或因寄所托, 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不能喻之于怀。 不能喻之于怀。 。

202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1.《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孔子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是“义”或“利”。

2.荀子在《劝学》中的“,”两句,用蟹只能以蛇鳝之穴托身为喻,说明学习不专一的危害。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屈原远离污秽。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是因为在深重的忧虑下,“”,守江山难,是因为在志得意满下“”。

5.韩愈在《师说》中的“,”两句,说明了“圣人无常师”的根本原因。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两句,描绘了秦宫不把珍宝当珍宝的奢靡之状。

7.苏洵在《六国论》替六国制定“,”的对策,认为这样可让秦国“食之不得下咽”了。

8.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自己“拒谏”,认为“,”,不为“拒谏”。

9.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描绘了箫传出的婉转、悠长、似断不断的乐声。

10.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两句,描绘项脊轩这个百年老屋修葺前的破旧。

1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志时认为“,”,因而笑子路。

12.《过秦论》中“,”两句,陈述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天下武器收聚到咸阳后所采取的弱民措施。

13.《礼记·礼运》认为,只要做到“,”,就可实现夜不闭户,成为真正的大同社会。

14.李密在《陈情表》的“,”两句,陈述自己辞去地方官的举荐和皇上的征召后,皇上下诏急切严厉责怪自己有意回避、怠慢上命的惶恐心情。

1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认为自己辞官归隐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未来的事来得及补救。

16.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形象描述其他种树人对树木关爱太过的情形。

17.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两句,阐述了不要忽视小的祸患、不要沉溺喜爱的事情这个道理。

18.宋人的文章喜欢说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叙述自己夜探绝壁后,发表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并用“可乎”这个反诘句表示否定。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3)《出师表》一文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的执政理念的两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商隐在《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对比手法极言秦王朝掠夺财物极尽分毫,挥霍财物却视若泥沙,这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李白《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句是说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3)苏轼《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能够与自己的清影为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诗经·氓》中,借淇水和低湿的洼地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的两句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苏轼在《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荀子在学与思上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则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古诗名句默写

古诗名句默写

(一)观沧海1、运用想象,展现大海吞吞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属于虚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勾勒海岛草木茂盛,给人生机勃勃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二)钱塘湖春行3、白居易在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的心中化作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明媚春光;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深深陶醉。

花和草都是常见之物,但在本诗中被诗人刻画得十分精致和生动,既描述了客观景物,也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5、本诗写作者徜徉于西湖,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句子(三)天净沙秋思6、马致远在诗中用富有特征的九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7、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本诗中的 _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

(四)龟虽寿8、在诗中,曹操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句默写一(山东58篇)一.《劝学》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8.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屈原列传》司马迁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字虽寻常但旨趣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4.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谏太宗十思疏》魏征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固本”“浚源”为喻,提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这篇奏章意在劝唐太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人们开始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6.《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用人纳谏”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为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9.文章中指出创业与守业,处于殷忧和得志不同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0.劝诫太宗不要贪婪,要自我克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劝诫太宗身在高位,要谨慎自我约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劝诫太宗不要懈怠懒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劝诫太宗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和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师说》韩愈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韩愈在赞美古人,批评今之众人从师态度后,得出结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

6.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7.《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阿房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阿房宫中走廊回环曲折、房檐高高翘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的通道的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对待宝鼎、黄金等的态度来表现他们用度极其奢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揭露并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并大肆挥霍的行径。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

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8.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通过一个肯定句和否定句写出了曾经无比强大的秦帝国最终被灭族的原因。

六.《六国论》苏洵1.在《六国论》中,苏淘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候割地越频繁,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淘《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其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祖辈们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拥有一点点土地。

4.结尾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________________”。

这样做与六国相比,“________________”。

因此要汲取历史教训。

5.文中写后世子孙不珍惜祖辈父辈的留下的土地,像丢芥草一样送给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游褒禅山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3.《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表达只要努力就不用后悔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赤壁赋》苏轼1.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