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实验报告
针织 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针织实验报告引言:针织是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纺织技艺,通过编织线材或纱线来制作出各种织物。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针织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针织的原理针织的原理是通过将线材或纱线穿过针眼,然后交叉编织形成织物。
在针织过程中,我们使用的是针织针,它们可以是手工操作的,也可以是机械化的。
针织针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决定了最终织物的质地和纹理。
二、针织的应用针织技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和工业制品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针织织物可以制作出舒适、柔软的衣物,适用于各种季节和场合。
家居纺织品方面,针织织物可以用于制作床上用品、窗帘和地毯等,为家居环境增添温暖和美感。
在工业制品方面,针织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座椅、航空航天材料和医疗用品等领域,提供高强度和高耐用性的产品。
三、针织的实验验证为了验证针织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 实验一:手工针织我们使用手工针织针和纱线进行了手工针织实验。
通过学习基本的针织编织方法,我们制作了一件简单的围巾。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了针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 实验二:机械化针织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针织机来进行机械化针织。
通过调整针织机的参数和设置,我们制作了一块针织面料。
这个实验展示了机械化针织的高效性和精确性。
3. 实验三:针织织物性能测试为了测试针织织物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我们测试了织物的强度、弹性、透气性和抗皱性等指标,并与其他织物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针织织物在柔软度和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色。
四、针织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纺织技术的创新,针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针织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例如,使用可降解的纱线材料和改进的生产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针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针织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针织实操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深化理论知识的应用,我校特开设了针织实操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针织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针织设备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目的1. 理解针织工艺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类针织产品的生产过程。
2. 掌握针织设备的操作技能,包括针织机的启动、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针织工艺基础知识- 针织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 针织纤维的种类、性能及用途- 针织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2. 针织设备操作技能- 针织机的启动、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针织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 针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 针织产品设计- 针织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针织产品的款式设计、色彩搭配及面料选择- 针织产品的生产成本控制4. 针织产品市场调研- 针织产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织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针织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针织工艺基础知识,了解针织行业的发展趋势。
- 学习针织设备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为实操做好准备。
2. 实操训练-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行针织机的操作训练,熟悉设备的运行过程。
- 根据针织工艺参数,调整针织设备,进行针织产品的生产。
-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针织产品的质量控制要点。
3. 产品设计-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针织产品的设计,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
- 对设计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4. 实训总结- 对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
- 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实训和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五、实训成果1. 掌握了针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提高了针织产品的设计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3.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织认识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针织认识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针织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针织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全面的掌握。
二、实训内容1. 针织基础知识实训伊始,我们学习了针织基础知识,包括针织的分类、针织机的类型、针织物的特点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针织分为经编针织和纬编针织两大类,针织机有横机、圆机、经编机等多种类型,针织物具有弹性好、透气性强、保暖性好等特点。
2. 针织工艺流程实训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了针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上机织造、成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原料准备、梭子穿引、织针调整、织造速度控制等技能。
3. 针织设备操作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针织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横机、圆机、经编机的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各类针织机的性能和特点,掌握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技巧。
4. 针织产品设计与制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针织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款式针织产品的制作技巧。
通过实践,我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针织衫。
三、实训收获1. 提升了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训,我对针织工艺有了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针织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增强了动手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亲手操作针织设备,从原料准备到成品检验,亲身经历了针织产品的生产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3. 拓宽了视野在实训过程中,我结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学们,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我的视野得到了拓宽。
四、实训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艺。
2.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各种困难,通过团结协作,最终完成了实训任务。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针织工艺制作一个针织物品,了解针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
1. 针织机:一台单针床针织机;
2. 针织线: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针织线;
3. 针织针: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合的针织针;
4. 尺子、剪刀等辅助工具。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调整针织机到合适的工作状态,选择适合的针织针和线。
2. 穿线:将针织线穿过针眼,确保线路通畅。
3. 上针机:将针织针插入针床并固定,确保针位正确。
4. 开始针织:根据设计图案和要求,操作针织机进行针织,注意控制针床的移动、线的拉紧和放松等,以保证针织的平整和美观。
5. 完成针织:根据设计要求针织到一定长度后,结束针织,并将针织物品取下。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的设计图案和要求,我成功地完成了针织任务,制作了一个针织物品。
针织物品的质量良好,针织结构紧密,线路均匀,外形美观。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针织实验,我学习到了针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针织工艺的要点和技巧。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线路的松紧控制、设计图案的实施等,但通过仔细观察和尝试,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问题。
这次实验对我掌握针织技术和培养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增加了我的兴趣和自信心。
进一步改进:
在以后的实验中,我可以进一步提高针织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尝试更多复杂的针织图案和设计,探索不同材料和线路的效果。
同时,我也要加强对针织机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针织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织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XX年XX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针织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针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2. 掌握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
3. 熟悉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4.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实习内容1. 参观学习实习期间,我先后参观了针织服装生产企业、面料市场、辅料市场等,了解了针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和产业链。
2. 生产工艺学习在针织服装生产企业,我学习了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1)原材料的准备:纱线、纱管、梭子等。
(2)针织工艺:平针、罗纹、提花等。
(3)后整理工艺:定型、烫平、整理等。
(4)裁剪、缝制、检验、包装等。
3. 设计与制作学习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包括:(1)设计理念:时尚、舒适、实用。
(2)款式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设计新颖、实用的款式。
(3)色彩搭配:运用色彩搭配原理,使服装更具美感。
(4)面料选择:根据款式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料。
4. 实习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项目:(1)协助设计师完成一款针织服装的设计。
(2)学习并掌握针织服装的裁剪、缝制、检验、包装等工艺。
(3)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收获。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针织服装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在实习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4. 职业素养提升实习期间,我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五、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针织基础实验报告

针织基础实验报告针织基础实验报告针织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工艺,通过交错编织纱线或线圈来制作织物。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讨针织的基础知识和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针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手工针织的方式制作一个简单的针织品,以加深对针织技术的理解。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将掌握基本的针织动作和编织方法,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针织的乐趣和创造力。
二、实验材料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材料:1. 针织针:用于编织纱线的工具,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有不同尺寸和长度可供选择。
2. 纱线:用于编织的原材料,可以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纱线,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 织物样本:作为实验的结果,我们将制作一个小样本,以展示针织的效果。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针织针和纱线。
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所需的纱线颜色和纹理。
2. 上针:将针织针握在手中,将纱线从后方穿过针眼,然后将针头插入针织针的第一个针孔中。
3. 下针:将纱线从前方穿过针眼,然后将针头插入针织针的第二个针孔中。
4. 编织:将针织针上的纱线从第一个针孔中滑出,然后将第二个针孔中的纱线拉过第一个针孔上的纱线。
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完成所需长度的编织。
5. 放下针:将编织好的纱线放在针织针上,然后将针织针从纱线中拔出。
6. 整理:用手轻轻拉伸编织好的纱线,使其形成平整的织物。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小样本。
这个样本展示了我们所掌握的基本针织动作和编织方法。
纱线的颜色和纹理也为样本增添了一些特色。
五、实验分析针织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编织技术。
通过不同的针织针和纱线的选择,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织物。
针织的优点在于其弹性和透气性,使得织物舒适且适用于各种季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针织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初学者可能会遇到纱线掉针、编织不匀等问题,需要不断练习和调整。
其次,纱线的选择也很重要。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手工艺,它通过纱线的交织和编织,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纺织品。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针织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其原理和特性。
首先,我们选取了不同种类和粗细的纱线,进行了针织密度的实验。
通过改变针织的针数和纱线的粗细,我们观察到了不同密度下针织品的质地和手感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针织品的密度对其质地和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为我们在日后的针织设计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我们进行了针织品的拉伸实验。
我们选取了不同材质和不同密度的针织品,通过拉伸仪器进行了拉伸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质和不同密度的针织品在拉伸时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有的具有良好的弹性,而有的则表现出较大的变形。
这些结果为我们在针织品的选材和设计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我们进行了针织品的色牢度实验。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针织品,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了色牢度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质和不同染色方式的针织品在色牢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为我们在日常使用和清洗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针织的原理和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针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工艺,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针织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针织实验报告

针织实验报告一、引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工针织,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中的热度逐渐上升。
针织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不仅能够锻炼人们的耐心和专注力,还能够创造出美丽、独特且实用的物品。
本文将通过进行针织实验,探讨针织的技巧和应用,以及针织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针织材料对成品质地和外观的影响。
通过选择不同的针织材料,我们将分别制作两件毛衣,其中一件使用天然纤维如羊毛、棉纱等进行针织,另一件则使用合成纤维材料进行针织。
三、实验步骤1. 选购材料:我们选购了质地柔软的羊毛和棉纱作为天然纤维材料,同时也选择了丝光明亮的合成纤维材料。
2. 设计毛衣样式:针织前,我们首先根据设计需求,绘制出两件毛衣的样式草图。
其中一件是印花图案的贴身针织衫,另一件是简约款的尖头披肩。
3. 针织过程:我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样式图放在织布机上,同时根据设计起针样式调整织布机的设置。
通过不断编织和调整,我们逐渐将毛线编织成毛衣的形状,并在过程中注意纱线的松紧度和规整度。
4. 合并和整齐:针织完成后,我们将毛衣从织布机上剪下并合并在一起,以确保缝合的齐整和美观。
5. 洗涤和晾干:为了保持所制作毛衣的质地和外观,我们使用专用的温和洗涤剂对其进行清洗,并在室内通风处晾干。
四、实验结果1. 天然纤维针织品:通过使用羊毛和棉纱进行针织,我们制作出了一件柔软且保暖的贴身针织衫,同时也成功地编织出一个简约时尚的尖角披肩。
天然纤维的纱线更容易编织,同时穿着舒适,但需要更多的保养和注意细节。
2. 合成纤维针织品:使用合成纤维材料(如锦纶和涤纶)进行针织,我们制作出了一件有光泽且具有弹性的针织衫。
合成纤维材料的使用使得针织品更容易打理和保持干净,同时具有更大的耐穿性。
五、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选择对成品的质地和外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天然纤维制作的针织品质感更好,但需要更多的维护保养;而合成纤维制作的针织品则更加易于打理,但可能欠缺一些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织学》实验指导书一、总则1.本大纲的适用范围1)本大纲相关的课程名称及课程属性针织学,属于专业模块课2)本大纲的适用范围:纺织工程专业3)实验总时数:16课时2. 本大纲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针织学》课程的理解,巩固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及其特性、针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及横机的编织原理。
3. 本实验课程的重点和内容1)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测定不同针织物组织的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
2)纬编针织物组织分析:分析纬编针织物组织的种类,并分析其特性。
3)手摇横机的操作:掌握横机的操作原理及方法。
4)经编针织物组织分析:分析经编针织物组织的种类及其特性。
4.本大纲的所需实验设备放大镜、挑针、密度镜、天平、烘箱、圆盘取样器、手摇横机等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安排实验项目一针织物性能测试1) 实验类型:验证性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2学时4) 实验目的:使学生学会针织物密度的测定方法;学会织物密度镜的使用;了解织物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5)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认真测定织物密度,掌握密度镜的使用方法及不同组织密度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织物的紧密程度,掌握织物密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指标包括:线圈长度、密度(横密、纵密、总密度)、平米克重等测试方法。
6)实验过程密度测试:羊毛衫织物的密度,用以表示纱线线密度相同条件下羊毛衫织物的稀密程度,指织物在规定的长度内的线圈数。
通常采用横向密度、纵向密度和总密度来表示。
(1)横向密度(简称横密)横密是指在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可用下式计算:50P A=A式中:P A——横向密度,线圈数/50mm;A——圈距(mm);(2)纵向密度(简称纵密)纵密是指在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可用下式计算:50P B=B式中:P B——横向密度,线圈数/100mm;B——圈高(mm);(3)总密度羊毛衫织物横向密度与纵向密度的乘积称为总密度,可用下式计算:P=P A P B总密度表示在规定面积(50mm×50mm)内的线圈数。
测量方法:用往复移动式织物密度测量仪测量:实验测量时将织物密度计平放织物上,刻度线沿线圈纵行或横列方向,然后旋动螺杆、将刻度线与刻度尺上的零点对准,用手缓缓转动螺杆,计数刻度线所通过的线圈数,直至刻度线与刻度尺的50mm处相对齐,即可得出织物在50mm 中的线圈数。
检验密度时,把密度计放在布匹的中间部位(距布的头尾不少于5m)进行。
纬密必须在每匹径向不同的5个位置检验,经密必须在每匹的全幅上同一纬向不同的位置检验5处。
线圈长度测试:利用脱散法测试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数50个线圈,做好标记,实测50个线圈长度的数值,并除以50即得到每个线圈长度的值(单位:mm)。
平米克重测试:在织物上截取1块织物,在烘箱内烘干后,在天平上称重,得到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实验项目二纬编针织机的认识1)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2学时4) 实验目的:了解横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5)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横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6)实验方法:1、横机的组成实验使用的是鼎星牌SGE6505型手摇普通横机,如图2-1所示。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图1 手摇横机外形图机座与针床部件,如图2-2所示,机座是机器的骨架,用于安放针床、机头导轨、针床移位扳手等零件。
针床是编织的关键部件,织针在针槽内作上下运动完成编织过程。
1—机座2—针床调节螺钉3—机头导轨4—下塞铁5—上塞铁6—后针床7—前针床 8—针床压铁9—针床移位板手10—针床一位凸轮(2)机头部件,如图2-3、2-4所示,机头使编织的心脏部件,用于编织线圈,并使之相互串套成针织物,它由机头、三角装置、三角控制调节装置、导纱变换器等组成。
1、2、3、4—成圈三角调节装置5—分数针6—元宝螺母7—上下密度限位压板8—推手柄9—推手柄10—前推手11—号起针三角开关12—机头13—后推手14—导纱变换器15—号起针三角开关16—毛刷架图2 机座与针床部件图3 机头正面图1、2、3、4—成圈三角1’、2’、3’、4’—起针三角5——成圈片6、6’—人字三角7—胖花三角8—横档三角9—平尖芯三角10—毛刷11—轴承图4 机头反面(3)喂纱部件,如图2-5所示,用于输送毛纱供编织之用。
二只梭嘴可在操作时自动进行切换调用,同时编织双色织物,利用手动调换梭嘴,可编织多色织物,它由梭杠导轨、大小梭弓、梭箱等组成。
1—梭杠支架2—盖板3—大梭弓4—梭箱斜铁5—梭箱6—小梭弓 7—引线眼8—梭嘴9—梭杠实验项目三纬编基本组织与变化组织分析1)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2学时4) 实验目的:认识各种纬编针织物组织;掌握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分析织物的物理机械特性;比较不同织物组织的特性。
学会区分纬编针织物的纵行、横列、单面织物和双面织物;5)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各种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学会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
掌握纬编针织物基本组织的结构;掌握用脱散法观测针织物组织结构。
基本知识:纬平针组织是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的基本组织,广泛应用于内外衣和袜品生产中。
它是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
纬平组织由于线圈在配置上的定向性,因而在针织物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几何形态,正面的每一线圈具有两根与线圈纵行配置或一定角度的圈柱,反面的每一线圈具有与线圈横列同向配置圈弧。
由于圈弧比圈柱对光线有较大的漫反射作用,因而针织物的反面较正面为阴暗。
又由于在成圈过程中,新线圈是从旧线圈的反面穿向正面,因而纱线上的结头、棉结杂质容易被旧线圈所阻挡而停留在针织物的反面,所以正面一般较为光洁。
纬平组织的针织物在纵向和横向拉伸时具有较好的延性。
但也存在着脱散性和卷边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纵行的歪斜,一般是在单面纬编针织机上编织的。
罗纹组织系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它是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成。
罗纹组织的正反面线圈不在同一平面上,因而沉降弧须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地把正反面线圈相连,造成沉降弧较大的弯曲与扭转。
通常用数字代表其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组合,如1+1,2+2或5+3罗纹等。
罗纹组织具有较大的弹性,并只能逆编织方向脱散。
在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相同的罗纹组织中,由于造成卷边的力彼此平衡,因而并不出现卷边现象。
双反面组织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
双反面组织由于弯曲纱线弹性力关系,使织物的两面都由线圈的圈弧突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因而在织物正反两面,看起来都象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双反面组织在纵向拉伸时具有很大的弹性和延伸度,故具有纵横向延伸度相近的特点。
在双反面组织基础上,可以编织很多带有不同花色效应的针织物。
双罗纹组织是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
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了另一个罗纹组织的线圈纵行,它属于罗纹组织的一种变化组织。
在双罗纹组织的线圈结构中,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为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所遮盖,在织物两面都只能看到正面线圈,因此亦可称之为双正面组织。
由于双罗纹组织是由相邻两个成圈系统形成一个线圈横列,因此在同一横列上的相邻线圈在纵向彼此相差约半个圈高。
根据双罗纹组织的编织特点,采用不同色线,不同方法上机可得到多种花色效应。
6)实验方法:针织物分析:(一)织物外观分析A.织物种类判别:纬编(横机和圆机)或是经编B.摸织物手感判断:感觉织物的柔软度,滑爽度、挺括度等,判断经过何种后整理C.测织物密度:横密和纵密,并估测机号(G=1/3*PA)D.测织物厚度和克重用厚度仪测厚度,应测10点取平均值;可以取100平方厘米大小的布,称出单位面积的克重。
E.测宽度测幅宽及整个宽度的纵行数。
F.其他记录如表面的光泽、线圈的形态、“某种特征”的程度、伸缩性、风格、颜色等。
(二)针织物的拆散分析工具:分析镜、直角尺、剪刀、方格纸、挑针、小夹子、彩笔、镊子、颜色纸。
分析步骤:A.确定并标记织物的工艺正面及效应图B.确定编织方向C.画标志线:沿横列方向:取一、二完全组织D.切割织物E.在记录纸上标好织物上对于的线圈纵行,并记录F.拆织物:从左向右将纱线逐根拆开,用符号在方格纸上从左向右记录G.确定机器类型:是单面织物、罗纹或是双罗纹。
H.标记纱线种类的顺序。
I.画出相应的编织图和意匠图。
实验项目四纬编花色组织分析1)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2) 实验开设属性:必开实验3) 学时数:2学时4) 实验目的:认识各种纬编针织物组织;掌握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能根据不同的织物组织分析织物的物理机械特性;比较不同织物组织的特性。
学会区分纬编针织物的纵行、横列、单面织物和双面织物;5)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提前了解各种织物组织的基本知识,学会织物组织的分析方法。
掌握纬编针织物基本组织的结构;掌握用脱散法观测针织物组织结构。
分析所给的花色组织面料,并分别用编织图和意匠图表示织物的结构。
基本知识:为了简明清楚地体现纬编针织物的结构,以及便于织物设计与上机,常用组织图、织图和三角配置图来表示纬编针织物组织结构。
组织图是用图解方法表示针织物组织结构的一种方法,一般有线圈图和意匠两种。
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用图形表示称为线圈图或线圈结构图。
从线圈图中,可清晰地看出针织物结构单元在织物内的连接与分布,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较为简单的织物结构。
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图形。
每一方格行和列分别代表织物的一个横列和一个纵行。
根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结构意匠图和花型意匠图两种。
结构意匠图是将成圈、集圈和浮线(不编织)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
一般用符合“x”表示正面线圈,“ο”表示反面线圈,“·”表示集圈悬弧,空格表示浮线(不编织)。
花型意匠图是用来表示提花织物正面(提花这一面)的花型与图案。
每一方格均代表一个线圈,方格内符号的不同仅表示不同颜色的线圈。
至于用什么符号代表何种颜色的线圈可由各人自己规定。
编织图是将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的顺序和织针的工作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
编织图不仅表示了每一枚针所编织的结构单元,而且还显示了织针的配置与排列。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纬编针织物,尤其是表示双面纬编针织物。
三角配置表示方法:在舌针纬编机上,针织的三种基本结构单元是由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角作用于织针而形成的。
因此除了用编织图等外,还可以用规定的符号(三角的配置图)来表示舌针纬编机织针的工作情况以及织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