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 题型十 选考材料解析题 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三二轮复习讲评学案

高三二轮复习讲评学案

高三阶段性考试政治试题讲评学案制作人:王桂芝审核人:白秀山2013-4-10【课前自纠案】一、选择题,错题重做,找出错因,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迅速翻书落实,不明白的用红笔记好,也可小范围交流。

二、非选择题,将自己的答案与下发的参考答案对比,找出失分点;根据得分情况重新审题,分析失分原因、完善思路和要点。

三、重点知识排查过关1.收入分配(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分配公平的措施、意义)2.理财与融资3.熟记矛盾分析法的观点4.分清政治生活中主体(政府、中共、人大、政协、公民)5.把握好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四、考试体会(反思在知识与思维上的得与失)【课堂探究案】一、考情分析(一)试题分析1.命题范围:必修四个模块2.试题特点:紧扣文化产业发展、社会道德水准、小微型企业发展等时政热点,突出考查各模块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既贯彻近年来山东省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又融入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的特点;既突出考查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又灵活考查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系统的知识储备,又要比较严谨、全面的思维能力。

(二)成绩分析Ⅰ卷共48分,40分以上的:25人Ⅱ卷总分52分,4 0分以上的才8人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考试,找出知识中的不足和缺陷,力争高考的胜利(三)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原因主要是:知识方面:理解不到位、迁移运用不够灵活。

如:24、26审题方面:抓不住关键信息和中心内容。

如:33、342.非选择题有进步,解题能力有所提高。

但有些同学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审题能力要加强,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部分同学的答题的规范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语言不专业、要点重复。

(3)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二、合作探究(自纠试卷中的疑难问题)(一)选择题:结合自己答题实际情况,通过相互交流、互帮互学澄清疑问,并找出失分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重点解决出错集中的26、28、31题。

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十 选考部分 选考题题型分析(一)

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十 选考部分 选考题题型分析(一)

专题十 选考部分 选考题题型分析(一) 题型示例 如图1所示,是一个连通器装置,连通器的右管半径为左管的两倍,左端封闭,封有长为30 cm 的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7.5 cm ,左端封闭端下60 cm 处有一细管用开关D 封闭,细管上端与大气连通,若将开关D 打开(空气能进入但水银不会入细管),稳定后会在左管内产生一段新的空气柱.已知外界大气压强p 0=75 cmHg.求稳定后左端管内的所有气柱的总长度.图1 规范解答解 空气进入后将左端水银柱隔为两段,上段仅30 cm ,对左端空气有p 1=p 0-h 1=37.5 cmHg ,p 2=p 0-h 2=45 cmHg①由p 1L 1S =p 2L 2S ②得:L 2=p 1L 1p 2=25 cm③ 上段水银柱上移,形成的空气柱长为5 cm ,下段空气柱下移,设下移的距离为x , 由于右管内径为左管内径的2倍,则右管横截面积为左管的4倍,由等式:7.5-x =x 4④ 解得:x =6 cm ,⑤所以产生的空气柱总长为:L =(6+5+25) cm =36 cm⑥答案 36 cm 评分细则1.①②③④每式2分,⑤⑥每式1分.2.对①②③式中h 1、h 2、L 1、L 2用其它符号,只要有所区别都可得分;②式只写出由等温变化p 1V 1=p 2V 2也可得2分,③式结果错误扣1分.3.④式写成其它形式,只要能得出正确结果均可得分;若④⑤式写成由几何知识可知下段空气柱下移6 cm ,可得2分.4.单位错误或不写单位的扣除结果分. 答题规则1.审题要仔细,弄清题意:开关D 打开,由于细管和连通器接触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会有空气进入,对于上方封闭的长为30 cm 的气柱属于等温变化.2.挖掘隐含条件:左管内产生的新空气柱压强为大气压强,下段空气柱下移稳定后,左右液面相平,左端下降的液体体积等于右端上升的液体体积.3.列式有依据,书写要规范:分步列式是争取分数的好习惯,如将初、末状态的参量分别写出,涉及的几何关系都是得分点;列出的方程式要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对推理判断要进行必要的说明.有时需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不会做的题目要尽量写出相关的公式.。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教案(带参考答案)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教案(带参考答案)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考点复习教案(带参考答案)【化学的特点及其解法】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于其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角度和层次多,且评分较客观等优点,在各类中考试卷中已成为固定题型。

在化学中考试卷中,选择题一般占48%―50%。

因此,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制约很多学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瓶颈。

了解化学选择题的特点、类型、掌握解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保障。

本文拟从这些方面作简单介绍,旨在抛砖引玉。

一、选择题的特点选择题的结构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其题干和选项都是经过精心设置的,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很强的迷惑性。

二、解答选择题的一般程序和常用方法解答化学选择题的一般程序是:1. 认真审题,读懂“题干”和“问句”的含义;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抓住关键,找到突破口;3. 转换思维方向,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去伪存真,准确求解。

根据化学选择题的特点,解答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直接判断法这是解化学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解题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正误型”选择题。

例1. 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气体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解析:本题考查的实验现象,属于识记水平。

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石蜡燃烧没有白烟,硫粉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所以,可直接判断本题答案为D。

(2)筛选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筛选,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此方法常常用于解答概念、原理类选择题,也常用于解答组合型选择题。

例3. 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A.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B. 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D. 用含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解析:本题是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题,涉及物质的溶解性、酸与盐反应、酸与碱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化学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10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教案 打印带解析版

10 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自然科学类文章及其阅读题的特点;2. 掌握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的解题方法;3.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高考,掌握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情探究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①语意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②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曲笔。

③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不多。

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都会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反映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文章。

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

其中的新知识、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传达出来的。

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类文章,就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

近年来,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题基本上着眼于这三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隐含其中来进行。

1.考查内容①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

②新发明的依据。

③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

④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

⑤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员等。

⑥新科技、新发明的意义及应用。

2.选项的设置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而要换一种说法。

经过转换,正确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法又显得"似是而非"。

正是在这"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答题时,一定要仔细比照原文,特别要留意以下几种情况:①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例如1997年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说是有意混淆范围的大小。

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而【D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然是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许多。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讲 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含解析

2021新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讲 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含解析

第1讲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方法思路概述高考选择题、填空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利用基础知识深度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填空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因此能否在选择题、填空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填空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1)解题策略:小题巧解,不需“小题大做”,在准确、迅速、合理、简洁的原则下,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这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一般,先间接后直接,多种思路选最简.对于选择题可先排除后求解,既熟悉通法又结合选项支中的暗示及知识能力,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技巧求解.(2)解决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具体方法为直接法,特值、特例法,筛选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构造法,代入法等.解法分类指导方法一直接法直接法,就是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运用有关的概念、性质、公理、定理、法则和公式等,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计算,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多用于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定性题目.【例1】(1)(2020山东泰安一模,2)已知复数=1-b i,其中a,b∈R,i是虚数单位,则|a+b i|=()A.-1+2iB.1C.5D.(2)(多选)(2020山东济宁模拟,11)已知函数f(x)=cos-2sin cos(x∈R),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B.函数f(x)的最大值为1C.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D.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g(x)=sin 2x【对点训练1】(1)(2020福建福州模拟,理6)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若a1,a6为函数f(x)=x2-9x+14的两个零点,则a3a4=()A.-14B.9C.14D.20(2)(2020浙江,17)已知平面单位向量e1,e2满足|2e1-e2|≤,设a=e1+e2,b=3e1+e2,向量a,b的夹角为θ,则cos2θ的最小值是.方法二特值、特例法特值、特例法是在题设普遍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用特殊值(取得越简单越好)进行探求,从而清晰、快捷地得到正确的答案,即通过对特殊情况的研究来判断一般规律,从而“小题小做”或“小题巧做”.当题目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时,可将题目中变化的不定量选取一些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特殊图形,图形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探求的结论.这样可大大地简化推理、论证的过程.【例2】(1)(2020山东模考卷,8)若a>b>c>1,且ac<b2,则()A.log a b>log b c>log c aB.log c b>log b a>log a cC.log c b>log a b>log c aD.log b a>log c b>log a c(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E,F是AD上的两个三等分点,=4,=-1,则=.【对点训练2】(1)(2020浙江高考压轴卷,8)已知a,b∈R,且a>b,则()A. B.sin a>sin bC. D.a2>b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B,C是曲线y=上三个不同的点,且D,E,F分别为BC,CA,AB的中点,则过D,E,F三点的圆一定经过定点.方法三等价转化法在应用等价转化法解决问题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去进行.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在宏观上进行等价转换;也可以在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进行等价转化.但都需要保持命题的真假不变.等价转化法的转化原则是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问题,比如从超越式到代数式、从无理式到有理式,从分式到整式.【例3】(1)函数f(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a<0B.0<a<C.<a<1D.a≤0或a>1(2)已知f(x)与函数y=-a sin x关于点,0对称,g(x)与函数y=e x关于直线y=x对称,若对任意x1∈(0,1],存在x2∈,2,使g(x1)-x1≤f(x2)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D.,+∞【对点训练3】(1)在四面体P-ABC中,△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3,PA=3,PB=4,PC=5,则四面体P-ABC的体积为()A.3B.2C. D.(2)(2020福建福州模拟,16)已知函数f(x)=ax-ln x-1,g(x)=,用max{m,n}表示m,n中的最大值,设φ(x)=max{f(x),g(x)}.若φ(x)≥在(0,+∞)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方法四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地利用这种结合,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考方法.每个几何图形中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常常又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作出反映和描述,数与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将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借数解形、以形助数,能使某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例4】(1)(2020山东模考卷,6)已知点A为曲线y=x+(x>0)上的动点,B为圆(x-2)2+y2=1上的动点,则|AB|的最小值是()A.3B.4C.3D.4(2)(2020山东,5)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A.62%B.56%C.46%D.42%(2)(2020山东,5)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A.62%B.56%C.46%D.42%【对点训练4】(1)已知函数f(x)=若存在实数a,b,c,满足f(a)=f(b)=f(c),其中c>b>a,则(a+b)f(c)的取值范围是()A.(24,36)B.(48,54)C.(24,27)D.(48,+∞)(2)(多选)(2020山东济南一模,12)已知函数f(x)=(sin x+cos x)|sin x-cos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x)是周期函数B.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C.若|f(x1)|+|f(x2)|=2,则x1+x2=(k∈Z)D.函数g(x)=f(x)+1在区间[0,2π]上有且仅有1个零点方法五构造法利用已知条件和结论的特殊性构造出新的数学模型,从而简化推理与计算过程,使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构造法是建立在观察联想、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的,从曾经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中寻找灵感,构造出相应的函数、概率、几何等具体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例5】(1)(2020全国Ⅱ,理11)若2x-2y<3-x-3-y,则()A.ln(y-x+1)>0B.ln(y-x+1)<0C.ln|x-y|>0D.ln|x-y|<0(2)(2020山东烟台模拟,16)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f'(x)>f(x),则不等式e x-1f(x)<f(2x-1)的解集为.【对点训练5】(1)(2020天津和平区一模,7)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对任意两个正数x1,x2(x1<x2),都有,记a=25f(0.22),b=f(1),c=-log53(lo5),则a,b,c大小关系为()A.c>b>aB.b>c>aC.a>b>cD.a>c>b(2)(2020浙江,9)已知a,b∈R且ab≠0,对于任意x≥0均有(x-a)(x-b)(x-2a-b)≥0,则()A.a<0B.a>0C.b<0D.b>0方法六排除法(针对选择题)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本质就是去伪存真,舍弃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找到符合题意的正确结论.排除法(又叫筛选法)就是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项提供的信息或通过特例,对于错误的选项逐一剔除,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例6】(1)(2020全国Ⅱ,文5)已知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60°,则在下列向量中,与b垂直的是()A.a+2bB.2a+bC.a-2bD.2a-b(2)(2020浙江高考压轴卷,7)函数f(x)=(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图象大致为()【对点训练6】(1)(多选)(2020山东联考,9)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是2的是()A.y=x+B.y=2x+2-xC.y=sin x+,x∈D.y=x2-2x+3(2)(2020浙江,4)函数y=x cos x+sin x在区间[-π,π]上的图象可能是()方法七估算法选择题提供了正确的选择支,解答又无需过程.因此,有些题目,不必进行准确的计算,只需对其数值特点和取值界限作出适当的估计,便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估算法.估算法往往可以减少运算量,但是加强了思维的层次.【例7】(2019全国Ⅰ,文4,理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A.165 cmB.175 cmC.185 cmD.190 cm【对点训练7】已知正数x,y满足2x+y<4,则的取值范围是()A.B.C.∪(5,+∞)D.∪[5,+∞)专题方法归纳1.解选择题、填空题的基本方法比较多,但大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是直接法,在解题时要根据题意灵活运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巧解”,在“小题小做”“小题巧做”上做文章,切忌盲目地采用直接法.2.由于选择题供选选项多、信息量大、正误混杂、迷惑性强,稍不留心就会误入“陷阱”,应该从正反两个方向肯定、否定、筛选、验证,既谨慎选择,又大胆跳跃.3.解填空题不要求求解过程,从而结论是判断正确的唯一标准,因此解填空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思维严谨、周密,计算要准确;(2)要尽量利用已知的定理、性质及已有的结论;(3)要重视对所求结果的检验.4.作为平时训练,解完一道题后,还应考虑一下能不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巧算”,并注意及时总结,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第1讲选择题、填空题的解法解法分类指导【例1】(1)D(2)BD解析(1)由=1-b i,得2-a i=i(1-b i)=b+i,∴a=-1,b=2,则a+b i=-1+2i,∴|a+b i|=|-1+2i|=,故选D.(2)由题得,f(x)=cos-sin sin2x-cos2x=sin,∴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1,故A不正确,B正确;当x时,2x-,函数f(x)在上先单调递减后单调递增,故C错误;将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g(x)=f=sin2x,故D正确.对点训练1(1)D(2)解析(1)令f(x)=0,则方程x2-9x+14=0,解得方程的两个根为2,7.∵等差数列{a n}中,a1,a6为函数f(x)=x2-9x+14的两个零点,∴a1=2,a6=7,或a1=7,a6=2,当a1=2,a6=7时,d==1,则a3=4,a4=5,所以a3a4=20;当a1=7,a6=2时,d==-1,则a3=5,a4=4,所以a3a4=20.故选D.(2)|2e1-e2|2,解得e1·e2又e1·e2≤1,所以e1·e2≤1.cosθ==,设e1·e2=x,则x≤1.cos2θ=,得cos2,所以cos2θ的最小值是【例2】(1)B(2)解析(1)因为a>b>c>1,且ac<b2,令a=16,b=8,c=2,则log c a=4>1>log a b,故A,C错;log c b=3>log b a=,故D错,B正确.(2)所求的问题是个定值问题,“在△ABC中”和在特殊△ABC中所求的值相等,所以将所给条件“在△ABC中”特殊化为“在等边△ABC中”.如下图,=(x,3y)·(-x,3y)=-x2+9y2=4;=(x,y)·(-x,y)=-x2+y2=-1;解得x2=,y2=则=(x,2y)(-x,2y)=-x2+4y2=对点训练2(1)C(2)(1,0)解析(1)对于A,取a=1,b=-1,则a>b成立,但,故A 错误;对于B,取a=π,b=0,则a>b 成立,但sin π=sin0,故B 错误; 对于C,因y=在R 上单调递减,若a>b ,则,故C 正确;对于D,取a=1,b=-2,则a>b 成立,但a 2<b 2,故D 错误. (2)曲线y=的对称中心为(1,0),设过对称中心的直线与曲线交于A ,B 两点,则A ,B 的中点为对称中心(1,0),所以过D ,E ,F 三点的圆一定经过定点(1,0). 【例3】(1)A (2)C 解析(1)当x>0时,函数f (x )过点(1,0),又函数f (x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可推出,当x ≤0时,函数y=-2x +a 没有零点,即在(-∞,0]内,函数y=2x 与直线y=a 无公共点.由数形结合,可得a ≤0或a>1.又因{a|a<0}⫋{a|a ≤0或a>1},故选A .(2)依题意得f (x )=a sin(1-x ),g (x )=ln x ,设h (x )=g (x )-x=ln x-x ,x ∈(0,1],∵h'(x )=-1≥0,∴h (x )在(0,1]上单调递增, ∴h (x )max =h (1)=ln1-1=-1. 故原题等价于存在x ∈,2,使得a sin(1-x )≥-1,∵sin(1-x )≤0,∴a 故只需a 而y=在x ∈,2上单调递减,而,∴a 故选C .对点训练3(1)C (2) 解析(1)如图,延长CA 至D ,使得AD=3,连接DB ,PD ,因为AD=AB=3,故△ADB 为等腰三角形.又∠DAB=180°-∠CAB=120°,故∠ADB=(180°-120°)=30°,所以∠ADB+∠DCB=90°,即∠DBC=90°,故CB ⊥DB.因为PB=4,PC=5,BC=3,所以PC 2=PB 2+BC 2,所以CB ⊥PB.因为DB ∩PB=B ,DB ⊂平面PBD ,PB ⊂平面PBD ,所以CB ⊥平面PBD.所以V 三棱锥P-CBD=V 三棱锥C-PBD =CB×S △PBD .因为A 为DC 的中点,所以V 三棱锥P-ABC =V 三棱锥P-CBD =3×S △PBD =S △PBD .因为DA=AC=AP=3,故△PDC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PD=又DB=AD=3,而PB=4,故DB 2=PD 2+PB 2,即△PBD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S △PBD =4=2,所以V 三棱锥P-ABC =故选C .(2)当x ∈(0,3)时,g (x )=,当x ∈[3,+∞)时,g (x )=,所以φ(x )在[3,+∞)必成立,问题转化为φ(x )在(0,3)恒成立,由ax-ln x-1恒成立,可得a 在x ∈(0,3)恒成立,设h (x )=,x ∈(0,3),则h'(x )=,当0<x<1时,h'(x )>0,当1<x<3时,h'(x )<0,所以h (x )在(0,1)内单调递增,在(1,3)内单调递减,所以h (x )max =h (1)=,所以a,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例4】(1)A (2)C 解析(1)作出对勾函数y=x+(x>0)的图象如图,由图象知函数的最低点坐标为A (2,4),圆心坐标为C (2,0),半径R=1,则由图象知当A ,B ,C 三点共线时,|AB|最小,此时最小值为4-1=3,故选A .(2)设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比例数为x.由维恩图可知,82%-x+60%=96%,解得x=46%,故选C.对点训练4(1)B(2)AC解析(1)画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a<b<c,∴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a+b=6.由图可知,4<c<log29+1,∴f(4)<f(c)<f(log29+1),f(4)=8,f(log29+1)==9,∴8<f(c)<9,48<6f(c)<54,即(a+b)f(c)的取值范围是(48,54),故选B.(2)由题得,f(x)=(sin x+cos x)|sin x-cos x|==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x)是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故A正确;f(x)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故B错误;若|f(x1)|+|f(x2)|=2,则x1+x2=(k∈Z),故C正确;函数g(x)=f(x)+1在区间[0,2π]上有且仅有2个零点,故D错误.故选AC.【例5】(1)A(2)(1,+∞)解析(1)∵2x-2y<3-x-3-y,∴2x-3-x<2y-3-y.∵f(t)=2t-3-t在R上为增函数,且f(x)<f(y),∴x<y,∴y-x>0,∴y-x+1>1,∴ln(y-x+1)>ln1=0.故选A.(2)设F(x)=,则F'(x)=f'(x)>f(x),∴F'(x)>0,即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e x-1f(x)<f(2x-1),,即F(x)<F(2x-1),∴x<2x-1,即x>1,∴不等式e x-1f(x)<f(2x-1)的解集为(1,+∞).对点训练5(1)C(2)C解析(1)构造函数g(x)=,则函数在(0,+∞)内单调递减,∵0.22<1<log35,则f(0.22)>f(1)>f(log35)=-f(lo5),∵a=25f(0.22),b=f(1),c=-log53×f(lo5),∴25f(0.22)>f(1)>-log53×f(lo5),∴a>b>c.(2)当a<0时,在x≥0上,x-a≥0恒成立,所以只需满足(x-b)(x-2a-b)≥0恒成立,此时2a+b<b,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只有b<0时,满足(x-b)(x-2a-b)≥0,b>0不满足条件;当b<0时,在[0,+∞)上,x-b≥0恒成立,所以只需满足(x-a)(x-2a-b)≥0恒成立,此时两根分别为x=a和x=2a+b,①当a+b>0时,此时0<a<2a+b,当x≥0时,(x-a)·(x-2a-b)≥0不恒成立;②当a+b<0时,此时2a+b<a,若满足(x-a)(x-2a-b)≥0恒成立,只需满足a<0;③当a+b=0时,此时2a+b=a>0,满足(x-a)(x-2a-b)≥0恒成立.综上可知,满足(x-a)(x-b)(x-2a-b)≥0在x≥0恒成立时,只有b<0.故选C.【例6】(1)D(2)A解析(1)由题意可知,a·b=|a|·|b|cos60°=对于A,(a+2b)·b=a·b+2b2=0,不符合题意;对于B,(2a+b)·b=2a·b+b2=2≠0,不符合题意;对于C,(a-2b)·b=a·b-2b2=-0,不符合题意;对于D,(2a-b)·b=2a·b-b2=0,故2a-b与b垂直.故选D.(2)∵f(-x)==f(x),∴f(x)是偶函数,故f(x)图象关于y轴对称,排除C,D;又x=1时,f(1)=<0,排除B,故选A.对点训练6(1)BD(2)A解析(1)对于A,若x<0,则最小值不为2,故A错误;对于B,y=2x+2-x≥2,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故B正确;对于C,对x,y=sin x+2,但等号成立需sin x=,方程无解,故C错误;对于D,y=x2-2x+3=(x-1)2+2≥2,当x=1时取等号,故D正确.故选BD.(2)因为f(-x)=(-x)cos(-x)+sin(-x)=-(x cos x+sin x)=-f(x),x∈[-π,π],所以函数f(x)是奇函数,故排除C,D,当x时,x cos x+sin x>0,所以排除B.故选A.【例7】B解析设人体脖子下端至肚脐长为x cm,则,得x≈42.07,又其腿长为105cm,所以其身高约为42.07+105+26=173.07(cm),接近175cm.故选B.对点训练7A解析作出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直线2x+y=4与坐标轴的交点为B(2,0),C(0,4).设z=,∵A(0,0), ∴z A=1;∵B(2,0),∴z B=;∵C(0,4),∴z C=5.由题知,无法取到B,C两点,的取值范围是。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第招类比分析法学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八大妙招巧解选择题第招类比分析法学案

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解决一些物理情境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例8] (多选)如图13所示,一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图13A.Q点的电势比P点高B.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C.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D.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解析】带负电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关于过轨迹最低点P 的竖直线对称,这与斜抛运动相似,故可以判断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可知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故Q点的电势比P点高,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在P 点的小,在Q点的动能比在P点的大,A、B正确,C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是恒力,重力也是恒力,所以合力是恒力,油滴的加速度恒定,故D错误.【答案】AB【名师点评】本题的突破口是类比重力场中斜抛运动的模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斜抛运动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类比可知油滴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尝试应用] 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4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导学号:19624192】图14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C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导学案:专题十 选考

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导学案:专题十 选考

专题十选考部分第1讲:热学一、题型、技巧归纳高考题型一热学基本知识【例1】关于热学基本知识的易错点辨析(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会越激烈( )(4)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5)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6)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就越容易平衡( )(7)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8)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9)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0)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11)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 )(12)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13)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 )(14)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 )(15)“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分子热运动有关( )(16)水不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 )(17)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 )(18)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19)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20)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大( )(21)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 )(22)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2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2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5)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26)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27)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28)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29)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30)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31)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2)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 )(33)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34)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35)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的观察是圆形的,是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 )(36)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37)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8)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39)液体表面的分子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40)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41)肥皂水的水面能托住小的硬币主要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 )(42)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43)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44)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45)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46)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快( )(47)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48)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 )(49)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V,再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就可以求出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 )(50)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51)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热量( )(52)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53)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增大( )(54)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5)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56)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57)相同质量0℃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的冰的分子势能大( )(58)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59)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60)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 )(61)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6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的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63)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压强只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 )(64)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 )(65)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高考预测1 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高考预测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两种相互的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聚集形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C.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D.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E.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高考预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一切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B.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C.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能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D.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E.人们可以利用某些物质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薄片状液晶来研究离子的渗透性,进而了解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等生理过程规律总结1.分子动理论(1)分子大小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②分子体积:V0=VmolNA(占有空间的体积).③分子质量:m0=MmolNA.④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d=V S .(2)分子热运动的实验基础: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①扩散现象特点: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特点:液体内固体小颗粒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颗粒越小、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①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②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距为r0(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的合力为0)时,分子势能最小.2.固体和液体(1)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不同,表现出的物理性质不同.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流动性,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高考题型二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例2】(2016·全国乙卷·33(1))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高考预测4 关于热力学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 )(2)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5)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6)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外界对其做功,瓶内空气内能增加( )(7)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导到高温物体( )(8)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9)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10)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11)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12)不断改进工艺,热机的效率可能达到100%( )(13)热量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14)“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15)“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高考预测5 (2016·全国丙卷·33(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规律总结1.物体内能变化的判定:温度变化引起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体积变化,分子间的分子力做功,引起分子势能的变化.2.热力学第一定律(1)公式:ΔU=W+Q;(2)符号规定:外界对系统做功,W>0;系统对外界做功,W<0.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Q<0.系统内能增加,ΔU>0;系统内能减少,ΔU<0.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1)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按热传递的方向性表述).(2)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方向性表述).(3)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高考题型三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例3】(2016·全国丙卷·33(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1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cmHg.环境温度不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1高考预测6 如图2所示,容积为V0的光滑柱形汽缸竖直放置,用质量不计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和一固体封闭在汽缸内.汽缸内设有卡环ab,卡环位于汽缸深度一半的位置.开始时活塞位于汽缸顶部,将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活塞最终下降到汽缸深度五分之四的位置,再将相同质量的九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活塞最终刚好降至卡环处,又将同样四小盒沙子倒在活塞的上表面,然后缓慢加热汽缸.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气体初始温度为T0.试求:图2(1)汽缸内固体的体积;(2)当活塞刚好离开卡环ab时气体的温度.高考预测7 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的L形细玻璃管AOB,OA、OB两部分长度均为20cm,OA部分水平、右端开口,管内充满水银,OB部分竖直、上端封闭.现将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53°,此时被封闭气体长度为x.缓慢加热管内封闭气体至温度T,使管内水银恰好不溢出管口.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室温为27℃,sin53°=0.8,12369≈111.求:图3(1)气体长度x;(2)温度T.规律总结1.气体实验定律(1)等温变化:pV=C或p1V1=p2V2;(2)等容变化:pT=C或p1T1=p2T2;(3)等压变化:VT=C或V1T1=V2T2;(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或p1V1T1=p2V2T2.2.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保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找联系.(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高考题型四热学中的综合问题【例4】如图4所示,汽缸开口向右、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用活塞(横截面积为S)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将活塞和地面上的重物(质量为m)连接.开始时汽缸内外压强相同,均为大气压p0(mg<p0S),轻绳处在伸直状态,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0,体积为V.现使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降低,最终使得气体体积减半,求:图4(1)重物刚离地面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T1;(2)气体体积减半时的温度T2;(3)在如图5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标注相关点的坐标值.图5高考预测8 为适应太空环境,去太空旅行的航天员都要穿上航天服,航天服有一套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合适的温度、氧气和气压,让航天员在太空中如同在地面上一样.假如在地面上航天服内气压为1atm,气体体积为2L,到达太空后由于外部气压低,航天服急剧膨胀,内部气体体积变为4L,使航天服达到最大体积,假设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将航天服视为封闭系统.(1)求此时航天服内气体的压强,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压强变化的原因.(2)若开启航天服封闭系统向航天服内充气,使航天服内的气压缓慢恢复到0.9atm,则需补充1atm的等温气体多少升?高考预测9 如图6所示,体积为V、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顶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汽缸内密封有温度为2.4T0、压强1.2p0的理想气体,p0与T0分别为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αT,α为正的常量;容器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图6(1)汽缸内气体与大气达到平衡时的体积V1;(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Q.参考答案【例1】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高考预测1 答案ADE解析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选项A正确;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但不是零,选项B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克服分子力做功,故分子势能增大,选项C错误;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越小的,选项D正确;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选项E正确;故选A、D、E.高考预测2 答案BCE解析无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A错.当分子间距为r0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相等,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r0,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B正确.蒸发是液体表面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C正确.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分蒸发和沸腾.而不是分子间相互排斥而产生的,D错.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E正确.高考预测3 答案BCE【例2】答案BDE解析气体内能的改变ΔU=Q+W,故对气体做功可改变气体内能,B选项正确;气体吸热为Q,但不确定外界做功W的情况,故不能确定气体温度变化,A选项错误;理想气体等压膨胀,W<0,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p不变,V增大,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由ΔU=Q+W,知Q>0,气体一定吸热,C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D选项正确;根据热平衡性质,E选项正确.高考预测4 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高考预测5 答案CDE解析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虽然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是不同的气体,则其摩尔质量不同,即分子个数不同,所以分子总动能不一定相同,A错误;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没有关系,所以宏观运动速度大,内能不一定大,B错误;根据pV T=C可知,如果等温压缩,则内能不变;等压膨胀,温度增大,内能一定增大,C、E 正确;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而分子平均动能和温度有关,D正确.【例3】答案144cmHg 9.42cm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p0,长度为l2.活塞被下推h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l1′;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以cmHg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p1=p0+(20.0-5.00) cmHg=90cmHg l1=20.0cm①l 1′=(20.0-20.0-5.002) cm=12.5cm②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1S=p1′l1′S③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p1′=144cmHg④依题意p2′=p1′⑤l 2′=4.00cm+20.0-5.002cm-h=11.5cm-h⑥由玻意耳定律得p 2l2S=p2′l2′S⑦联立④⑤⑥⑦式和题给条件得h≈9.42cm高考预测6 答案(1)25V(2)43T解析(1)设加一小盒沙子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固体的体积为V A由玻意耳定律得:第一次加沙子后p0(V0-V A)=(p0+p)(45V-V A)第二次加沙子后p0(V0-V A)=(p0+10p)(12V-V A)联立解得:V A=25V,p=0.5p0(2)活塞恰好离开卡环ab时,理想气体的压强p′=p0+14p=8p0气体加热过程体积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p+10pT0=p′T解得T=4 3 T高考预测7 答案(1)17.1cm (2)364K解析(1)转动过程,温度不变,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p1=75cmHg,L1=20cm;p2=75+x·sin 53°-(20-x)cos 53°]=63+1.4xL2=x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S=p2L2S得气体长度x≈17.1cm(2)加热管内封闭气体至温度T时,T1=(273+27) K=300Kp3=75+20sin53°cmHg=91cmHg与初状态比较,为等容变化,由p1T1=p3T得T=364K【例4】答案(1) p0S-mg T0pS(2)p0S-mg T02p0S(3)见解析图解析(1)p1=p0,p2=p0-mg S等容过程:p1T=p2T1解得:T1= p0S-mg T0pS(2)等压过程:VT1=V2T2解得:T2= p0S-mg T02p0S(3)如图所示高考预测8 答案(1)0.5atm 在气体体积变大的过程中,该气体的分子密度变小,而温度不变,即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该气体的压强减小(2)1.6L解析(1)气体的状态参量:p1=1atm,V1=2L,V2=4L,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p2=0.5atm;由于气体的压强与分子密度和分子平均动能有关,在气体体积变大的过程中,该气体的分子密度变小,而温度不变,即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该气体的压强减小.(2)设需要1atm的等温气体V,以该气体和航天服原有气体为研究对象,p3=0.9atm,V3=4L,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1V=p3V3,解得:V=1.6L.高考预测9 答案(1)12V(2)12pV+αT解析(1)在气体由压强p=1.2p0下降到p0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由T=2.4T0变为T1,由查理定律得:pT=pT1,解得T1=2T0在气体温度由T1变为T0过程中,体积由V减小到V1,气体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T 1=V1 T得V1=1 2 V(2)在活塞下降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W=p0(V-V1) 在这一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减少为ΔU=α(T1-T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W+ΔU解得Q=12pV+α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教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教学案

第一部分聚集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一)地球运动基础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2019·苏中苏北七市三模)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如图为火星“蘑菇”照片。

据此完成下题。

1.科学界大多数人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 )A.无大气层B.表面光照太强C.无液态水D.表面温度太高解析:选C 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无液态水。

(2019·南京二模)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如图)。

受地月潮汐力和其他因素影响,月球总是以同一个半球面(月球正面)朝向地球,而月球的背面,我们从地球上是看不全的。

据此回答下题。

2.与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 )A.空气较稀薄B.受天体引力更大C.陨石坑数量较多D.昼夜温差更大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体—月球的相关知识。

与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的空气与正面相似,天体引力和昼夜温差相差不大;受宇宙物质影响大,陨石坑数量较多。

(2019·南京一模)某校地理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星空观察,在繁星中找到了金星、火星和木星,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3~4题。

3.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属于(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时上图中各行星在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中位置关系的是( )解析:3.D 4.C 第3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

同学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有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它们属于总星系。

第4题,主要考查了星空图与太阳系结构的相关知识。

据星空图分析可知,图中金星、火星和木星的位置关系是自西向东(地球表面上指向为南);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是站在北极上空向下俯视而得来的,图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即自西向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十选考材料解析题
[题型解读]
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试卷摒弃了自选模块,这将给命题者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可以在试卷的材料解析题中体现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的教材内容。

浙江省的选修教材分别采用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015年至2019年近几年的选考材料解析题中,选修与必修的知识相结合,将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历史等学科能力。

[考题例解]
(2018·11月浙江选考,T33)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延续,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尺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大概)也。

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计较细微)之风日益甚,然则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士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

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

为豪杰则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士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

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

——沈垚《落帆楼文集》材料二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自黑龙江之瑷珲(今黑河市),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中国96%的人口密布在总面积约占36%的东南土地上,而总面积64%的西北地区人口才占到4%,“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即“胡焕庸线”。

有意味的是,“胡焕庸线”与长城的线路走向多有叠合,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几乎重合。

有研究者认为,“胡焕庸线”出现于1240年左右,在“胡焕庸线”两侧,自然生态禀赋差异明显,由此锁定了中国古代经济的格局。

翻检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等凝聚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亦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一侧。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已然初现。

——整理自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
李扬等主编《智慧城市论坛》
(1)根据材料一所论“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结合所学,以汉、唐为例,概括指出宋代以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提炼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

(2)围绕“胡焕庸线”的认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胡焕庸线”所反映的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经济格局与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

②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与明清中国商帮的关系及其商业文化特色。

(不能只列观点,不加阐述) [审明立意]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载体,以宋代前后,商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和“胡焕庸
线”为依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人地位的变化、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明清时期“胡焕庸线”以南有代表性的建筑所体现的商业文化特色的认识。

[审清设问](1)社会地位(宋代以前商人的社会地位);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选择阐述:
①“胡焕庸线”所反映的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经济格局与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

②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与明清中国商帮的关系及其商业文化特色。

[信息内涵](1)材料一:宋代前后商人地位变化的表现。

(2)材料二:“胡焕庸线”两侧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经济格局及建筑特色上的差异;当今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

[解答方式](1)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提炼(概括出观点)。

(2)阐述(阐明陈述,详细解释,述说或论述,某个或某些观点)。

[定位知识](1)中国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

(2)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与明清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商帮及其商业文化特色。

[答案](1)社会地位:列入市籍,且不得为官;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经济地位优越,但在社会、政治、法律上遭受歧视。

主要观点:以“豪杰”称誉商人;肯定商人社会贡献。

(2)选择阐述①: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互联网(信息化)和“一带一路”倡议。

选择阐述②:平遥古城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诚信不欺”。

皖南古村落地处旧徽州府,是徽商的发源地;“贾而好儒”。

[备考策略]
1.聚集教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的特点分析来看,基本知识点源于教材。

因此,要求学生对选修以及必修的内容都要做到烂熟于心。

然而,从选考的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背诵的层次上。

但是,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然换一个题型,可能就会出现不会的状态。

从选考的命题形式来看,虽然形式较为丰富,但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依托教材,理解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储备量以及是否可以随时进行解题。

所以,在备考高考历史选考时,考生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供一定的条件。

高考历史会经过两轮的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要狠抓基础知识,并切实做到准、实、活。

首先,准是指要将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内容全部复习到。

实是指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和结果、影响都做到准确理解。

活是指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做到迁移,注重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更轻松地应付选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以主题式通史的方法进行复习,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也可以通过知识之间的再次整合,使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进行结合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结构体系。

2.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材料中,历史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知识,但是也一定要结合史学资料进行复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视教材一直是浙江省新高考的特色,在选考中同样也有体现,但是选考注重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课程知识,考查学生的历史基本素质。

所以,在备考高中历史选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史学资料的学习,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可以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核心,建立三维的知识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比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

可以先以时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的扩张以及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学资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原因。

其次,以空间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并将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进行适当的结合,从而引出鸦片战争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以事件轴为中心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在挖掘工业革命爆发背景的基础上,联系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史学资料,这样就帮助学生建立了工业革命的历史结构体系。

[总结]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聚焦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除此之外,加强对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

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选考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