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成长和估值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亚马逊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
亚马逊从一家在线书店起步,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文将介绍亚马逊的发展历史,从创立初期到如今的全球巨头。
一、创立初期1.1 1994年,亚马逊由杰夫·贝索斯在美国创建。
1.2 最初定位为在线书店,提供丰富的书籍种类和便利的购物体验。
1.3 亚马逊以低廉的价格和快速的配送服务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二、扩张与多元化发展2.1 亚马逊逐渐扩大业务范围,进军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2.2 2002年,亚马逊推出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开启云计算服务。
2.3 通过不断创新和投资,亚马逊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三、全球扩张与并购3.1 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业务,进军欧洲、亚洲等市场。
3.2 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如Zappos、Whole Foods等,加速扩张和市场占有率。
3.3 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物流网络,提升了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
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布局4.1 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推出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等产品。
4.2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亚马逊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推荐服务。
4.3 亚马逊还在物联网领域布局,推出亚马逊Dash按钮等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家居概念。
五、未来展望5.1 亚马逊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和研发。
5.2 亚马逊将进一步扩大全球业务范围,加强国际市场布局。
5.3 亚马逊将继续引领电子商务和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总结:亚马逊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创新和挑战,从一家在线书店到如今的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引领行业发展。
未来,亚马逊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亚马逊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由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创立。
亚马逊以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颠覆性的经营策略迅速崛起,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以下将详细介绍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1997年,亚马逊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约5500万美元的资金。
这笔资金为亚马逊在全球扩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后,亚马逊开始销售除图书以外的其他商品,如音乐CD、DVD、家电等,并逐渐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在线零售商。
2000年,亚马逊推出了特许经营计划,允许其他公司使用亚马逊的平台进行销售。
这一举措极大地扩大了亚马逊的商品种类和销售渠道,使其更加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2002年,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Web Services(AWS),这是一个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平台。
AWS的出现对亚马逊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AWS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盈利的业务部门,为亚马逊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也为亚马逊提供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优势。
2024年,亚马逊发布了革命性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Kindle的问世引发了电子书的热潮,并推动了数字阅读的发展。
Kindle成为了亚马逊的明星产品之一,为亚马逊带来了巨额的销售额和用户流量。
2024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Prime服务,该服务为会员提供了免费快速送货和其他福利。
亚马逊Prime的推出提高了顾客忠诚度和购买力,进一步巩固了亚马逊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4年,亚马逊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并搭载了虚拟助手Alexa。
Echo的问世引发了智能家居的热潮,并使亚马逊进一步扩大了在消费者生活中的渗透度。
2024年,亚马逊宣布收购美国高端食品连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这是亚马逊在实体零售领域的重要战略举措,标志着亚马逊对全球零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
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从一个在线书店起步,亚马逊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食品、音乐、电影、云计算服务等。
亚马逊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创立和早期发展(1994-1999年):1994年,杰夫·贝索斯在西雅图创建了亚马逊,最初只是一个在线书店。
亚马逊以其庞大的图书库存和便捷的购物体验吸引了大量顾客。
1997年,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一家公开上市公司。
2. 多元化扩张(2000-2006年):亚马逊在2000年代初期开始扩大其产品线,除了图书,还开始销售音乐、电影、电子产品等。
2002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AWS),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提供商之一。
亚马逊还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如在线鞋类零售商Zappos和电子书阅读器制造商Kindle等,进一步扩大了其业务范围。
3. 国际扩张和创新(2007-2013年):亚马逊在2007年推出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这一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随后,亚马逊进一步扩展了其国际业务,进入欧洲、亚洲等市场。
2011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云音乐服务,并于2013年推出了亚马逊火手机(Amazon Fire Phone)。
4. 云计算和创新产品(2014年至今):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亚马逊还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和Alexa语音助手,这一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并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导者。
除了以上阶段性的发展,亚马逊还积极投资于物流和配送网络,以提高其商品的快速配送能力。
亚马逊还开展了许多创新项目,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快速配送的Prime Air计划,以及推出了自有品牌产品。
亚马逊公司的创新与发展

亚马逊公司的创新与发展亚马逊公司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也是一家注重创新的科技公司。
从其成立至今,亚马逊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亚马逊公司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其未来的前景。
一、经营模式的创新亚马逊公司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经营模式上。
亚马逊最早是一家在线书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马逊逐渐拓展了其业务范围,从图书、音乐、电影等媒体产品,到电子数码、家居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等日用品,甚至延伸到食品和药品等产品的销售,形成了覆盖多个领域的电商平台。
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逊始终坚持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亚马逊推出了“一键下单”、24小时客服、快速配送、自有品牌等措施,提高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和忠诚度。
此外,亚马逊早已将“物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立了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确保了商品的快速配送和质量控制,为消费者和卖家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二、技术创新的突破亚马逊公司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和创新潜力。
最为典型的创新便是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
AWS最初是为亚马逊自身需求而研发的,但最终全球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提供的云服务支持其业务。
AWS利用科技手段,并通过向业界分享技术方法,引领着广大行业的数字转型。
2018年,亚马逊还推出了一项颇具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无人机配送。
通过无人机技术,亚马逊可以实现24小时、365天的快速送货服务。
虽然该技术目前仍在试验阶段,但无疑将成为未来物流技术的重要进展。
三、挑战与机遇在亚马逊公司所引领的数字化时代中,其所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如今,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电商公司正通过技术和资源整合,实现了迅速发展,势头逐渐赶超亚马逊。
此外,亚马逊的业务遍及全球,与当地政策和文化的复杂性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然而,亚马逊仍拥有巨大的机会和优势。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由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创办,最初是一家在线书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马逊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巨大平台。
亚马逊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创业初期(1994-1999年):1994年,杰夫·贝索斯在自己的车库里创建了亚马逊,并以在线书店的形式开始运营。
亚马逊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籍销售商。
在创业初期,亚马逊的主要策略是通过低廉的价格和便捷的购物体验来吸引消费者。
亚马逊还不断扩大产品线,开始销售音乐、电影和电子产品等其他商品。
2. 拓展业务(2000-2005年):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亚马逊开始寻求多元化和拓展业务的机会。
2000年,亚马逊推出了Marketplace平台,允许第三方卖家在亚马逊上销售商品,从而扩大了产品种类和销售规模。
此外,亚马逊还在2002年推出了亚马逊Web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AWS),提供云计算和存储服务,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灵便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3. 电子阅读器和云计算(2022-2022年):2022年,亚马逊推出了Kindle电子阅读器,引领了电子书阅读的浪潮。
Kindle的成功使亚马逊在数字内容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同时,亚马逊继续扩大AWS的业务,成为全球率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
4. 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2022年至今):在过去的几年中,亚马逊继续扩大其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业务。
亚马逊推出了Prime会员计划,为会员提供免费快速配送和独家优惠。
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Echo智能音箱,并发展了人工智能助手Alexa。
亚马逊还进一步扩大了AWS的业务范围,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领域。
亚马逊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多个因素。
首先,亚马逊始终致力于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包括广泛的产品选择、低廉的价格、快速的配送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亚马逊SWOT分析

亚马逊SWOT分析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也是一家以科技为基础的跨国公司。
作为一个全球知名品牌,亚马逊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广泛的客户群体。
然而,就像任何其他企业一样,亚马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对亚马逊进行SWOT 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一、优势 (Strengths)1.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份额,并持续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该公司的持续创新和关注客户需求的能力,使其能够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2.强大的物流和分销网络:亚马逊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物流和分销网络,使其能够高效地处理订单并快速交付产品。
这给亚马逊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使其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物流服务。
3.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亚马逊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在线购物、云计算、数字内容、电子阅读器等。
这种多元化的经营范围为亚马逊创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并扩大了其市场影响力。
4.强大的品牌认知度:亚马逊作为全球知名品牌,享有广泛的品牌认知度和声誉。
这为亚马逊吸引新客户、拓展新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劣势 (Weaknesses)1.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亚马逊需要不断投入资源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同时,亚马逊也需要面对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和服务质量的敏感性。
2.依赖第三方卖家:亚马逊平台上的大部分销售来自第三方卖家。
亚马逊需要依赖这些卖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缺乏控制权可能导致亚马逊难以完全控制卖家的表现和服务质量。
3.风险管理挑战:亚马逊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运营,面临着各种法规、政治和运营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影响亚马逊的业务表现和声誉。
三、机会 (Opportunities)1.全球市场扩张:亚马逊可以继续扩大其国际业务,并进一步深入开拓新兴市场。
全球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为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

亚马逊的发展历史亚马逊(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
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由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创办,并于1995年7月开始运营。
以下是亚马逊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1. 成立与初期发展(1994年-1999年)亚马逊于1994年由杰夫·贝索斯创建,最初以在线书店的形式开始运营。
贝索斯选择在亚马逊河流域命名公司,寄托了他希翼公司能够像亚马逊河一样庞大而充满活力的愿景。
亚马逊在成立初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缺乏资金和竞争对手的压力。
然而,贝索斯坚信互联网的潜力,他将公司的发展重点放在了提供广泛选择、低价格和便利的购物体验上。
1995年,亚马逊推出了其第一个产品——在线销售书籍的网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马逊逐渐扩大了产品范围,开始销售音乐、电影、电子产品和其他商品。
亚马逊还不断优化其网站的用户体验,提供便捷的购物流程和个性化的推荐系统。
2. 扩张与多元化(2000年-2022年)在2000年代初,亚马逊开始进一步扩张其业务。
2002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Prime会员计划,该计划为会员提供免费快递和其他特权,吸引了大量用户。
同年,亚马逊还推出了亚马逊Web Services(AWS),这是一项云计算服务,为企业提供弹性计算和存储能力。
2005年,亚马逊收购了在线电影租赁公司Netflix的竞争对手LoveFilm,进一步扩大了其在线娱乐业务。
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Kindle电子阅读器,并开设了Kindle电子书商店,进军数字出版领域。
2022年,亚马逊推出了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搭载了语音助手Alexa。
这一创新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亚马逊进一步拓展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领域奠定了基础。
3. 云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2022年至今)2022年,亚马逊进一步加强了其云计算服务AWS的发展。
AWS提供了广泛的云计算服务,包括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
亚马逊网的发展历程

亚马逊网的发展历程亚马逊网(Amazon)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之一,由杰夫·贝索斯于1994年创办。
亚马逊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其创办之初的一个简单理念:利用互联网为顾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下是亚马逊网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994年,杰夫·贝索斯辞去华尔街一家高薪职位,回到西雅图创建亚马逊网。
亚马逊网最初以在线书店的形式开始运营,提供大量的书籍选择以及方便的在线购物体验。
1995年,亚马逊网正式上线销售,并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书店。
1997年,亚马逊网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最早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此后,亚马逊网开始发展其他商品类别,包括音乐、电影、电子产品等,逐渐成为提供各种商品的综合性电商平台。
2000年,亚马逊网推出“市场”(Marketplace)功能,允许第三方卖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
这一举措进一步扩大了亚马逊网的产品选择范围,并吸引了更多的卖家入驻。
随着市场的发展,亚马逊网逐渐成为第三方卖家和个人创业者的首选销售平台。
2005年,亚马逊网推出了Prime会员计划,为会员提供快速免费配送和其他特权。
Prime会员计划的推出进一步增加了顾客对亚马逊网的忠诚度,并成为亚马逊网最重要的增长动力之一。
2015年,亚马逊网推出了Amazon Echo智能音箱和Alexa语音助手,引领了智能家居的发展浪潮。
Alexa的出色表现以及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兼容性,使亚马逊网在智能家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另外,亚马逊网也积极拓展其他领域。
2006年,亚马逊网推出了云计算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通过提供计算、存储和其他云服务,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数字化转型。
AWS迅速成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导者,并为亚马逊网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展,亚马逊网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电商帝国。
如今,亚马逊网已经进一步扩展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不断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无人机配送、无人超市、人工智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额 销售成本
2002
利润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同样利润的公司,有的可以分红,有的却要借钱发展,所以要 得到切实的估值,我们还是要回到自由现金流折算上。以下我基于亚马逊过去 6 年的财报 做了一个估值模型。假设后 6 年为高速成长期,之后进入饱和状态增长速度 2%。利润用 的是传统会计手法计算,但在帐下记录各项无形资产总值以方便计算每年的开支。我保守 的将广告费用不计无形资产。折现率用的是 7.5%。
销售额年增幅 /PE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PEPEP59.0 23.6 28.0 33.5 40.4 48.7 59.0 71.4 86.4
104.4 125.9
55%
151.4
60%
181.5
我个人对现金流估值法并不满意,但其实无论是 PE,EVA 还是 CFROI 估值,都是 FCF 估值 法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由于现金流估值法涉及到的假设太多,我这里只做一个截图,不 做细致讨论。为了方便理解市场的估值,我用的估值方法中不过多的加入个人偏好。
伯克希尔投资亚马逊:
对于企业家,巴菲特是个天使。因为每到大难临头时,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只要你开一个 合理的价格。而转念一想,他又何尝不是恶魔?他坐着一批现金,搓着双手等着企业家自 掘坟墓,再到大难临头时伸出恶魔之手,趁火打劫。这不仅是他的风格,也是他旗下金融 企业的处世原则。
2002 年亚马逊的股票跌到谷底,伴随着其债券也大跌。那一年巴菲特斥资 80 多亿购买各 类“垃圾债”。其中伯克希尔对亚马逊的垃圾债收购总额约 1 亿。这笔投资出自辛普森之 手。此人是保险公司 GEICO 的投资总监,是该公司的灵魂人物。投资风格与巴菲特一脉相 承,但因为其资本金来自预缴保费,风格更趋保守。我在数年前得知该项投资时,只当做 巴菲特做的方向性投资。但仍然疑惑,亚马逊无论是资产结构还是利润记录都与先师格雷 厄姆的投资标准大相近庭,以巴菲特的强烈是非观,是 1 分钱也不会投的。最近阅读亚马 逊的历史,才注意其细节,发现事非如此。
2010 1,152,000
2011
631,000
2012
-39,000
Bezos 从 1995 年开始,融资行为便顺风顺水,无论是风投还是股票,得到的估值都能另他 不伤元气的高速发展。在 1999 年,亚马逊的估值曾高达 600 亿(如今是 1240 亿),而当 时销售额只有 27 亿,并亏损 14 亿。值得一提的是,总资产 21 亿的亚马逊,长期贷款 (债权)就有 21 亿。2001 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亚马逊估值跌至不及 30 亿,使其融资无
资本家为发明家、实干家提供资金,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让人们更早的享受到新科技、 新理念带来的优质生活。而发明家、实干家通过和资本的联手,减少了自己才能被埋没, 技术被抄袭的可能。多方共赢,便是资本时代的主旋律。但这个时代刚刚降临,我们并没 有做好心理准备。
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是资本家,但并非人人都懂得资本市场的规则。从 400 年前牛顿 被南海泡沫所误到如今的尚德电力之殇来看,是天才还是人才,终究都会头脑发热。低利 润抢占市场的模式是否可行?抢占市场后利润是否能提高?科技更新换代后已有产品会否 变成鸡肋?这些都是悬而未决,乃至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回答“是”或者“不是”的资本 家都尚未做好迎接新模式的准备。
3,932,936 2,940,318
毛利润 运作成本:
客服 广告 科技和内容
管理费用
股权激励
992,618
392,467 125,383 215,617
79,049 68,927
无形资产摊还 重组
5,478 41,573
总运 作成本
928,494
来自生产活动的利润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其他收入 其他损失
亚马逊的估值:
2000 年前的估值显然是疯狂的。从上市以来亚马逊销售额增长一万倍,市值却只增长 100
倍可见一斑。但 15 年翻 100 倍的事,谁又不干呢?
最高
PE 最低
PE 最高
PB 最低
PB
2012 -
2935 -
1911
2011 180 117
2010 73 42
2009 72 23
2008 65 23
2007 90 32
2006 108 57
2005 64 39
2004 42 24
2003 764 232
21 23 18 20 22 44 84 333 N/A N/A
14 15 10 6 8 16 44 204 N/A N/A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亚马逊过去 10 年的市值从未低于 23 倍 PE 和 6 倍净资产。在正常利 润年份,其最高 PE 往往近百。这个估值对于哪怕是净资产回报率 30%的公司都是高的。 但前面我们提过传统的会计方法会低估它的利润。
1994 年夏,Bezos 离任 D.E.Shaw,曼哈顿,迁居西雅图。同年 11 月,他雇请了 2 名资深的 程序员,开始书目自动化和网站的建设。6 个月后,网站正式开始运营,Bezos 也已倾尽 所有积蓄。在 95 年里,他从亲戚朋友和员工处股权融资 100 万美金。当年的销售额达到 了 50 万美金,账面亏损 30 万。次年,销售额增长 30 倍至 1500 万,账面亏损 600 万。同 年,高速的成长让对网络书商行业敬谢不敏的风投眼红了。在激烈竞价后,96 年销售额 只有 1500 万的亚马逊居然以 6000 万的估值出售了约 13%的股权。如果你认为 96 年的估 值是疯狂的,97 年的 IPO 则是震撼教育--5 月的 IPO 让亚马逊的估值升到了 4.5 亿美金。 借助这笔资金,亚马逊于年底将销售额又增长了 10 倍,至 1.5 亿。5 年后,这个数字上升 到 40 亿,累计账面亏损 30 亿。截止到 2012 年,销售额已经达到 610 亿。
资本时代的企业发展模式:
从 1995 年至今 17 年,亚马逊销售额年增幅 74%,累计增长 1.2 万倍,而同期的累计利润 却微乎其微。它的逻辑很简单:通过价格优势挤垮对手,占领市场制高点。这种模式虽然 古来有之,但直到最近几十年才畅行起来,归根是风投和 PE 公司的盛行。有很多企业通 过股票市场融资(如亚马逊),但其股东的主力仍然鲜有平头百姓。
以 2010 年为例,11.5 亿的账面利润,加回研发和广告费用,再减去研发和广告产生的无 形资产折旧,我们得到 26 亿的利润。我们因为无法猜测过去的资本结构,故而不能估算 对应的净资产。但我们知道亚马逊(1)10 年里完成了年均 30%以上的销售额涨幅(2)毛 利润一直维持在 22.5%的水平(3)杠杆,尤其是债务并未脱离比例增长。单纯以这三点, 我们就可以给出 20 倍-30 倍的市盈率。我们估算的盈利又比账面盈利高 1.2 倍,所以对应 的账面 PE 就可以达到 2010 年水平的 45-65 倍。
64,124 23,687 (142,925
5,623 (96,273
净利润/亏损
(149,132
以 2002 年为例,亚马逊账面亏损 1.5 亿。但倘若为了还债而减少资本性开支,到仅够维 持运作的状态,我们可以加上 6900 万非现金股权红利,约 1.3 亿研发费用(实报 2.15 亿, 我估算 8000 万为维持所需)广告费用约 6000 万(实报 1.25 亿),另外有一次性改组费 用 4000 万。这样保守估计每年偿债能力为 1.5 亿。当年长期债务为 22 亿,现金 7.4 亿, 证券 5.6 亿。从往年和后期的报表可推算出亚马逊的最低现金需求,在当年约 7 亿,也就 是说 2002 年亚马逊就可以偿还 6 亿。这将减少利息 3800 万,增加偿债能力至 1.88 亿。 以这个偿债能力去还 16 亿的债务,还是勉强可为的。另外,亚马逊在最低谷仍有 30 亿 (全年平均 100 亿)的市场估值,加大了其偿债的能力。更重要是,22 亿债务中,5.3 亿 为平均 7 年寿命的债券,9.25 亿为可转债债券,2.6 亿为无息 PIK 债券。也就是说约 17 亿 的债务不具有可赎回的选择权,剩下的 5 亿银行贷款可以立刻偿清,亚马逊被债权人逼迫 破产的可能性基本为零。辛普森在账面价值 50%的价格购入其 6.7%利息的债券,利息回报 就有 13%,另外有很大的可能债券会涨回面值,带来 100%的资本利得。现在想来,辛普 森的这笔投资是对亚马逊有充分了解后所做的无风险投资。当然,如果 2002 年是以当年 15 美金(最低 5 美金)的均价购入其股票,2004 年的均价就有 40 美金,回报也是不菲。 但 15 美金的价格相当于约 100 亿的市值,是我们刚才所算的偿债能力的 50 倍有余,这样 的估值合理嘛?这是个问题。
借助这个模型和 Monte Carlo 模拟,我们得到上表。左边显示的是我们对未来几年销售额 年增幅的预判,右边是对应的估值除以当年的会计盈利,即当年 PE。
我们知道从 2007 年到 2009 年,亚马逊的销售额增长维持在 29%左右。如果市场对未来的 预期融资后,亚马逊 加大了投资。截止到 2012 年,固定资产从 2009 年的 19 亿增长到 96 亿,而研发费用也从 12 亿增长到 45 亿每年。对应的资产销售额比例翻了一番,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投资者将未 来几年的增长速度预期提高到 60%,对应的估值就变成了 180 倍 PE。模型所得的估值与过 去几年亚马逊的实际市值非常吻合。
利润(百万)
1997
-31,020
1998
-124,546
1999
-719,968
2000 -1,4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