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筹划)新华信海外上市报告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PP运T文作档演管模板理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
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 改进再改进, “精益求精” • 全员参与,“群众运动” • 树立标杆, “止于至善” • 及时生产,“趋零库存” • 运用质管方法,“工欲善必先利其器”
PP运T文作档演管模板理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质量管理的种种方法
PP运T文作档演管模板理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后勤管理 (Logistics)
• 物流管理-后勤管理 • 公司后勤管理经理
采购、进出口、仓库管理、配送
• 后勤管理专业公司
自建仓库、包装服务、配送网络
• IT技术的广泛应用
小讨论:后勤专业公司在中国
PP运T文作档演管模板理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 Equal status/importance as marketing, finance
– OM as a business process that transforms inputs into outputs
— A sequence of recurring economic activities required to carry out such a transformation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 理入门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1
新华信1sdfwe运作管理入门
PP运T文作档演管模板理
目录
第一部分
家具厂和快餐店,生产管理概念 第二部分: 制造业和服务业,运作管理概念 第三部分: 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 运作管理主要内容简介和流行概念 第五部分: 配送游戏
DRP-MRP-MRP II-ERP(SAP)
新华传媒“借壳”上市分析(ppt 33页)

主营业 主营业 主营业务利 务收入 务成本 润率比上年 比上年 比上年 增减(%) 增减(%) 增减(%)
-41.47 -41.06 下降了0.59 个百分点
-44.88 -44.63 下降了0.43 个百分点
―
―
―
―
―
―
―
―
―
―
―
―
-20.39 -20.91 上升了0.55 个百分点
主要会计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549,770,888.58 55,627,354.01 124,744,692.92 6,049,263.97 2,333,586,367.99 390,266,979.54 1,943,319,388.45
主营业 务利润 率(%)
14.92
5.99
16.70 15.65 8.83 17.88
17.14
2006年
2005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345,371,699.5 2,945,931,106.7 -20.39
0
8
17,390,715.36 -44,063,775.83 不适用
2004年
3,836,481,696 .24
41,881,151.34
净利润
15,627,178.23 -40,158,466.41 不适用
三、股权相对集中 四、壳公司有配股资格 五、壳要“干净”
新华传媒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年6月10日,是以上海新华书店及 各区(县)店、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 上海书城、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上海音 乐图书公司等24家企业为基础组建的国 有独资企业集团。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形 成图书发行、报刊经营、广告代理与物流 配送等四大业务板块。
2011年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

在国际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2011年全年中国企业上市有所下滑,融资额与上市数量均较2010年有所降低。
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全年共有611家企业上市完成613起IPO,合计总融资1,283.56亿美元,平均单支IPO融资2.09亿美元,其中Glencore于5月先后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主板上市,新华保险于12月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主板上市。
其中,中国企业共有355家上市完成356起IPO,总融资额为615.32亿美元,占全球上市数量的41.9%和融资额的52.1%。
与2010年相比,2011年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减少120家,融资额减少了41.6%。
其中仅有75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178.13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281家企业上市,融资437.19亿美元。
2011年356起IPO中,171起具有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融资总计295.42亿美元,两者均占上市总量48.0%。
其中海外资本市场较2010年降幅明显,仅有29家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上市,融资61.42亿美元;境内市场则相对平稳,共有142家创投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上市,融资234.00亿美元。
海外上市大幅遇冷赴美上市如鲠在喉2011年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遭遇沉重打击。
由于西方经济普遍疲软,加上欧债美债危机、中概股风波、VIE迷局等不利影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额均出现明显下滑。
2011年全年仅有75家中国企业在海外8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78.13亿美元,分别仅为2010年海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的58.1%和53.5%水平。
2011年,中概股在美国市场一度遭到打压,赴美上市呈现前松后紧的态势,下半年仅有土豆网一家于8月在美国挂牌上市,此后再无企业破冰。
市场分布方面,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点较2010年更为多元化。
75家中国企业分别在香港主板、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等8个市场上市,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韩国交易所主板、伦敦AIM和香港创业板3个市场,减少了新加坡主板。
新华信-市场研究及咨询

Customer
新华信经销商网络管理支持系统
• 市场潜力研究
举例
制订网络开发策略
• 网点分布策略研究 • 竞争研究
建立服务标准
• MOT研究 • 神秘顾客研究(销售) • 经销商飞行检查(售后)
经销商选择
• 神秘顾客研究(销售) • 经销商飞行检查(售后) • 经销商用户满意度研究 • MOT研究 • 市场潜力研究 • 竞争研究
举例
产品定位研究
新产品上市 新产品测试 新产品 产品概念 概念测试 概念 产品初步开发 设计
SINOTRUST
20
新华信经销商网络管理支持系统
举例
Manufacture r
满意度 Satisfaction 品牌忠诚 Loyalty
Dealer
产品 Product 售后服务 Service 品牌形象 Brand Image
SINOTRUST
16
新华信市场研究及咨询
⇒ 新华信简介 ⇒ 新华信服务基础及内容 ⇒ 新华信汽车研究服务内容 ⇒ 新华信汽车研究体系及模型 ⇒ 新华信典型专项研究程序
SINOTRUST
17
新华信汽车研究体系及研究模型
Product 产品
Target Customer 目标用户
Place 渠道
Promotion 推广
SINOTRUST 7
营销咨询 Marketing Consulting 市场研究 Marketing Research
新华信项目人员职责及流程
新华信公司在参照ISO2000国际标准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咨询 和调研管理方法制定出自身的项目流程控制和职责管理体系,主要包括 – 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步骤 – 各阶段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 – 各阶段中具体工作内容的配合部门和参与人以及责任人 – 各阶段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文档,以及工作文档的备档情况 – 各阶段工作的审批人及审批步骤
公告书之上市公司公告解读25讲

上市公司公告解读25讲【篇一:我国上市公司公告解读和分析】目录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作用 (1)基本义务 (2)披露信息 (3)内容与格式 (4)披露媒体 (5)公告审查 (5)常见问题 (6)为何上市公司要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 .......6 披露的信息可以在何处查找? ....................7提前公告的信息可靠吗? (7)市场上对上市公司新闻报道或市场传闻公司的信息是否算公司的信息披露? ....................8 上市公司所有的重要动态信息都必须公告吗? ..............................................................9 上市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公司答记者问算不算信息披露? . (10)1我可以就公司公告咨询哪些公司负责人? .. 11 我可以随时查阅公司公告吗? (11)投资者通过哪些渠道可以获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 ............................................... 12 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可以刊登在任何一家报刊或网站媒体? .. (12)信息披露出现错误怎么办? ..................... 13 哪些信息的披露需作“事前审查”? (13)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的报刊或网站主要有哪些? (14)暂停上市的公司也要公告吗? (15)定期报告年度报告 (16)中期报告 (17)季度报告 (17)临时报告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18)2关注要点 ............................................... 18 公告时间 ............................................... 20公告形式 (20)对外(含委托)投资公告 (21)关注要点 ............................................... 21 公告内容 ............................................... 22 注意事项 (22)收购、出售资产公告 (23)公告要求 ............................................... 24 公告内容 ............................................... 26关注要点 (28)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公告 (29)公告要求 ............................................... 29 公告时间 (30)关联交易公告 (30)公告要求 ............................................... 31 关注要点 ............................................... 32 注意事项 ............................................... 33 公告时间 (34)提示公告 (35)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公告 (36)【篇二:第二讲上市公司公告阅读】第二讲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第一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3个方面): 1 .及时披露所有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2 .确保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而且没有虚假、严重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络技术的开发(需专项审批的未经批准不得经营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探寻审核关注要点_记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探寻审核关注要点》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IPO审核流程及关注要点 (2)2.1 IPO审核基本流程 (4)2.2 审核关注的主要方面 (5)2.2.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6)2.2.2 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7)2.2.3 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 (7)2.2.4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性 (8)2.2.5 市场前景与增长潜力 (9)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案例分析 (9)3.1 案例一 (11)3.2 案例二 (12)四、审核要点深度解析 (13)4.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15)4.1.1 如何评估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16)4.1.2 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18)4.2 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19)4.2.1 创新的量化评估标准 (20)4.2.2 创新对公司发展的推动作用 (21)4.3 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 (23)4.3.1 财务报表的透明度与可靠性 (24)4.3.2 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26)4.4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性 (27)4.4.1 知识产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28)4.4.2 合规性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9)4.5 市场前景与增长潜力 (31)4.5.1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容量预测 (32)4.5.2 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34)五、总结与展望 (35)5.1 IPO实践经验总结 (36)5.2 对未来趋势的展望 (37)一、内容概要简要概述当前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介绍IPO趋势和成功案例,引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实务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IPO审核的整个过程,包括企业前期准备、申报材料准备、中介机构作用等关键步骤,为后续的实务分析奠定基础。
重点介绍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PO审核过程中,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问题,如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问题、技术创新能力等。
通过解析这些要点,揭示企业成功过会的核心要素。
2024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年度绩效数据报告

根据《2024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年报》,以年度绩效数据报告为主题,将介绍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2024年取得的成绩和绩效数据。
本文将从公司规模、经营收入、利润、资产状况、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整体规模。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底,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共有XXX家,涵盖了报纸、杂志、图书、音像制品等多个领域。
这些公司总资产达到XXX亿元,注册资本XXX亿元,员工总数达到XX万人。
可以看出,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规模上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
其次,我们来分析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经营收入情况。
据统计,2024年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为X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
其中,图书销售收入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报纸销售收入为XX亿元,比上年下降了XX%;杂志销售收入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报纸销售收入下降,但图书和杂志销售收入的增长为整体经营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再者,我们关注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利润情况。
据报告显示,2024年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X%。
其中,图书销售利润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报纸销售利润为XX亿元,比上年下降了XX%;杂志销售利润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报纸销售利润下降,但图书和杂志销售利润的增长为整体利润贡献了正面效应。
另外,我们需要了解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2024年的资产状况。
根据数据,2024年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X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
其中,固定资产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流动资产为XX亿元,比上年增长了XX%。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2024年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增长。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表现。
根据数据,2024年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为XX%,比上年增长了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筹划)新华信海外上市报告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调查报告2004年12月22日,北青传媒的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伴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在香港联交所交易大厅内响起,标志着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年度征程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
总体上,2004年延续了200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刮起的“红色旋风”,国外投资者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
这些企业是中国最优秀、最活跃与最有潜质公司的代表,投资这些公司便可以间接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因此很多中国企业成为海外资本市场的“宠儿”。
但是,回首2004年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隐忧与不安。
图12003年与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与筹资额比较2003年中国企业海外新上市(IPO)的数量为48家,筹资金额约70亿美元;2004年的数量为84家,筹资金额111.51美元。
在海外新上市数量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75%;在筹资额方面,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59%。
图1说明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资本市场。
国外的投资者与外资的投资银行也都迫不及待地关注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到更好的投资或者业务机会。
而反观国内证券市场,2004年深沪两市发行的98只新股共募资353.46亿元,约42.7亿美金,创下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的最低点,而同期海外IPO 的中国企业数量为84家,共筹集资金111.5亿美金,募集资金量约为国内的3倍。
(见图2)图22004年中国企业海内外IPO数目与筹资总额对比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2004年国内首发上市的公司数量大于海外新上市中国公司数量,但是中国公司海外新上市募集的资金量远远大于国内(近3倍)。
这说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大多为大型企业,募集的资金量较大。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大型中国企业更倾向于到海外上市。
这与国资委的支持态度、海外资本市场巨大的资金存量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融资渠道的进一步减少。
自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来,很多过热行业得到了抑制,作为国内主要融资方式的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大幅缩减。
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度进一步上升。
由于国内上市的审批与时间上的难度并没有丝毫的降低,加上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由此走上海外上市之路。
尽管市场热盼多年的国内中小企业板在2004年中终于推出,但是由于上市的标准与主板完全相同,加之随后暴露出的新上市公司的种种丑闻,中小企业板并没有真正缓解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前不久,在询价制下的第一支新股华电国际开始招股,经过77家机构投资者的询价,其发行价最终定为2.52元,发行市盈率约为14.8倍,与询价期间华电国际的H股价格相差无几。
询价制的采用,使国内发行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削弱了国内证券市场在发行市盈率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回顾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成绩确实喜人,但是我们也不得不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2003年相比,虽然新上市公司的数量保持高速增长(75%),但筹资总额的增长速度(59%)却低于数量的增长速度。
很多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为了取悦精明的国际投资者,不得不降低招股价,减少筹资额。
同样在2004年发生的中国人寿事件,中航油事件以及创维事件等等给所有的中国海外上市企业敲响了警钟,上市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上市后也同样应该严格按照海外的监管要求披露信息,保证上市公司的相对独立性。
香港、新加坡还是美国?当大量的中国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面对各地市场不同的上市标准、监管要求与文化特色,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呢?下面,我们总结了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结合2004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力争帮助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地点。
1、三地新上市数量比较图32003年与2004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IPO中国公司数量比较通过与2003年三地中国新上市公司数量的对比(见图3),我们发现美国与新加坡市场由于以往中国上市企业不多,因此2004年的增长较为迅猛,分别为400%与138%,而香港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趋势,增长幅度为30%。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2004年大多数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其次是新加坡市场,再次是美国市场。
2、三地新上市筹资额比较图42004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IPO中国公司筹资总额与平均单笔IPO筹资额对比从图4可以看出,2004年香港新上市中国公司的总筹资额最多,其次是美国,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公司筹资总额最小。
对于在三地市场新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平均单笔筹资额,美国排名第一,香港第二,新加坡第三。
由此说明,美国资本市场汇聚的投资资金最多,大规模的筹资往往需要到美国市场挂牌。
3、三地新上市行业比较图52004年香港IPO中国公司的行业分析图62004年新加坡IPO中国公司的行业分析图72004年美国IPO中国公司的行业分析从图5、6、7,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在香港新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制造业与通讯/IT的企业最多,占到所有公司数目的45%,其次是食品/农业、药业/保健品与电子类的企业,分别占到所有公司数目的12%、9%、7%。
2004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公司中,食品/农业、制造业与通讯/IT的企业最多,占到所有公司数目的63%,其次是环境、消费品、药业/保健品、包装、纺织等行业的企业。
2004年在美国新上市的中国公司中,通讯/IT(互联网)类的企业最多,占到所有公司数目的90%,其次为电子类企业。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通讯/IT(互联网)类的企业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较高。
而香港与新加坡市场,制造业与通讯/IT行业的上市公司均占较大比例,只是新加坡上市的食品/农业类中国公司所占比重高于香港较多,可能的原因是此类公司大多属于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因此更偏向于在新加坡上市。
同理,新加坡2004年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没有金融、能源、房地产类股票,此类公司多选择在规模相对较大的香港市场上市,而环境、纺织类股票在新加坡较受欢迎。
4、三地新上市时间比较图82004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各季度IPO中国公司数量对比从图8可以看出,香港市场第三季度新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较少,而相对来说第四季度是中国公司赴海外上市的旺季。
2004年第三季度全球股市的状况低迷,因此新上市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与观察,每年年底各个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较多,市场环境较好。
5、三地新上市市盈率比较表12004年中国公司IPO三地市盈率汇总表常揭示企业的投资价值)从表1可以看出,2004年在香港新上市的大部分中国公司市盈率在10—20倍之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大部分中国公司市盈率在10倍左右;而在美国新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市盈率分布并不规律,但总体上,在美国新上市市盈率比香港与新加坡略高。
图92004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IPO中国公司平均市盈率对比从图9可以看出,在美国新上市的平均市盈率最高,其次是香港、然后是新加坡。
6、三地新上市企业性质比较2004年,三地市场中香港与美国均有中国国有企业新上市,而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公司基本为民营类企业(见表2)。
表22004年国企在香港、美国IPO情况图102004年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IPO中国企业性质比较从图10可知,国有企业尽管只占2004年所有海外新上市中国公司数量的18%,其筹资额却占筹资总额的75%。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推论出: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案例中,比较大的IPO项目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
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说明尽管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崛起,但是其规模与质量还不能与优秀的国有企业抗衡。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地点一般首选香港,并会考虑在香港与纽约两地挂牌。
2004年没有国有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说明新交所因自身规模与地位所限,暂时对中国的国有企业缺乏吸引力。
7、三地新上市的特点与区别总结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联交所已成为中国大陆企业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自己的窗口。
与新加坡、美国相比,香港具有地理、文化与资金方面的优势。
因为靠近中国大陆,香港与内地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传统。
香港历来是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香港联交所全球排名第8,在香港的资金来自全球,很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将亚洲的总部设在香港,因此,从香港筹资等于是从全世界筹资。
所以,很多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首选香港。
香港联交所为了鼓励内地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赴港上市,于2004年初专门修改了上市规则,放宽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在赢利与业绩连续计算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大型国有企业赴港上市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中芯国际由此成为新的上市规则下香港上市的第一支国内股票,尽管上市前的会计年度没有盈利,但由于市值与现金流等指标符合修订后的上市规则,中芯国际得以在港顺利上市。
相对来讲,新加坡与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企业比较陌生。
但是,从我们分析的数据来看,2004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增长极其迅猛(2002年为0,2003年为14家,2004年为31家)。
近两年新交所加大了其在国内的宣传力度,鼓励内地的中小民营企业赴新加坡上市。
新交所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泛亚州的证券市场,中国企业自然成为其招募的主要客户群。
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市场的整体规模较小,因此2004年在新加坡新上市的中国企业多为民营中小企业。
2004年在美国市场新上市的中国企业以互联网、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为主。
这是由于美国投资者对网络等高科技股票的认同度极高,而美国新上市市盈率一般高于香港和新加坡,筹资额较高。
但是,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是三地市场中最为严格的,而且在美国上市的成本相对较高,上市后的维持费用也不菲。
我们将2004年三地上市特征进行汇总比较,详见表3。
表32004年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地中国公司IPO特征外资投资银行中国企业海外IPO业务排行榜对于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在选择好相应的上市地点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银行,帮助其完成海外上市的整个过程。
目前,在我国开展业务的外资投资银行很多,各家投资银行的特点与偏好也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根据2004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各种数据,将各地投资银行按照总承销金额、保荐数、平均单笔成交金额等指标制作了相应的排名,希望这个排名能够有助于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