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桥

合集下载

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一、引言: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重要性和应用交流电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工测量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桥平衡条件,可以用于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等电学元件的参数。

交流电桥在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准确测量和分析电路中的各种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1. 电桥平衡条件交流电桥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桥的平衡条件进行调节,使得电桥两侧的电势差为零,从而能够测量未知电阻、电感或电容的值。

电桥平衡条件可以表达为:R1/R2 = R3/R4其中,R1和R2是已知电阻,R3是未知电阻,R4是用于调节的电阻。

当电桥达到平衡条件时,电桥两侧的电势差为零,即可得到未知电阻R3的值。

2. 交流电桥的基本结构交流电桥一般由电源、电桥平衡的调节元件和待测元件组成。

常见的交流电桥有魏斯顿电桥和麦克斯韦电桥等。

魏斯顿电桥由四个电阻和一个电感构成,电源通过开关连接到电桥的两个相对角上,待测电阻和电感分别连接到电桥的另外两个相对角上。

电桥平衡的调节元件一般为可变电阻,通过调节可变电阻的大小,使得电桥达到平衡条件,并通过测量电桥两侧的电势差来得到待测电阻和电感的值。

3. 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交流信号对电桥平衡状态的影响。

当交流信号通过电桥时,根据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可以使得电桥达到平衡条件。

通过测量电桥两侧的电势差和相位差的变化,可以得到待测元件的参数值。

4. 交流电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交流电桥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电桥类型:根据待测元件的类型和参数范围,选择合适的交流电桥进行测量。

不同的电桥适用于不同的测量对象,例如魏斯顿电桥适用于测量电阻和电感,而麦克斯韦电桥适用于测量电容等。

(2)调节电桥平衡:通过调节电桥平衡的调节元件,使得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交流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又叫串联电桥或互感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电容的仪器。

它是在电压表(或电流表)和被测电阻两端各接一个交流电压表(或电流表)和被测电阻,将电压表和被测电阻串联起来,当电压表的阻值变小(或电阻的阻值变大)时,则电流增大;反之,电流减小。

这样,通过电流表(或电压表)就可以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的电流了。

当电压表与被测电阻的阻值相等时,电流表与被测电阻间没有电流通过;反之,则有电流流过。

交流电桥由两个元件组成:一是电压表和被测电阻;二是接线盒和电源。

电压表的阻值可用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开路或短路现象,而被测电阻则可用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负载或短路现象。

在两个元件的两端并联一只电流表或电压表,就能测出这两个元件两端的电流。

若用一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就能测出电压。

如果串联一只电流表并联一个电压计和一个电阻箱,则能测出这两个元件两端的电流;如果并联一只电流计并联一个电阻箱,则能测出这两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 1 —1 —。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工作原理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工作原理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工作原理变压器式交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路检测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变压器的原理和交流电的性质。

通过对比两组电阻和两组电感的阻抗差异,可以判断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或测量未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由一个变压器和四个电阻(或电感)组成。

变压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合适的电压供给电路使用,同时起到隔离电路的作用。

四个电阻(或电感)分别构成了两个电阻分压比和两个电感的串联电路。

在工作过程中,交流电源将电流输入到电路中,经过变压器降压后,通过两个电阻分压比和两个电感串联电路。

为了方便分析,假设两组电阻分别为R1、R2,两组电感为L1、L2。

在电路中引入一个测量电压的节点,称为测量点。

当电路中存在未知电阻R3或电感L3时,测量点上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

根据电压分压定律和电感串联电路的特性,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R1/R2 = L1/L2 = U1/U2其中,R1、R2分别为已知电阻,L1、L2分别为已知电感,U1、U2分别为测量点上的电压。

通过测量电压和已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可以求解未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解释:1. 调节已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根据待测电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已知电阻(或电感)数值,并通过调节旋钮或开关来改变其数值。

2. 调节测量电压: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变比,可以改变测量点上的电压大小。

通常情况下,调节测量电压为合适的量级,以便进行准确的测量。

3. 观察测量点电压变化:当调节测量电压和已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后,观察测量点上的电压变化情况。

如果测量点电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电路中存在未知电阻(或电感)。

4. 计算未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根据已知电阻(或电感)和测量点电压的数值,可以利用上述关系式计算出未知电阻(或电感)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式交流电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电阻的温度系数、电感的损耗等。

交流电桥测电容

交流电桥测电容

交流电桥测电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交流电桥的平衡原理及配置方法.2.自组交流电桥测量电容及损耗.3.学习使用数字电桥测量电阻、电容.二、仪器与用具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交流电阻箱,可调标准电容箱(例如RX7-0型),待测电容,电阻,数字电桥,开关等.实验原理1.交流电桥平衡条件交流电桥是对比直流电桥的结构而发展出来的,它在测量电路组成上与惠斯通电桥相似,如图28-1所示,电桥的四个臂1~Z ,2~Z ,3~Z ,4~Z 通常是复阻抗(可以是电阻、电容、电感或它们的组合),ab 间接交流电源E ,cd 间接交流平衡指示器D (毫伏表或示波器等).电桥平衡时,c 、d 两点等电位,由此得到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1~Z 3~Z =2~Z 4~Z (28.1) 利用交流电桥测量未知阻抗X Z ~ (X Z ~=1~Z )的过程就是调节其余各臂阻抗参数使(28.1)式满足的过程.一般来说,X Z ~包含二个未知分量,实际上按复阻抗形式给出的平衡条件相当于两个实数平衡条件,电桥平衡时它们应同时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要测量X Z ~,电桥各臂阻抗参数至少要有两个可调,而且各臂必须按电桥的两个平衡条件作适当配置. 图28—12.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在多数交流电桥中,为了使线路结构简单和实现“分别读数”(即电桥的两个可调参数分别只与被测阻抗的一个分量有单值的函数关系),常把电桥的两个臂设计成纯电阻(统称为辅助臂),这样,除被测x Z ~外只剩一个臂具有复阻抗性质,此臂由标准电抗元件(标准电感或标准电容 )与一个可调电阻适当组合而成(称为比较臂),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得到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1)当比较臂与被测臂阻抗性质相同(指同为电感性或电容性),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上;反之,应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上.(2)若取比较臂的两个阻抗分量作可调参数,则当比较臂阻抗分量的联接方式(指串联或并联)与被测臂等效电路的联接方式一致时,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反之,就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3)当缺乏可调标准电抗元件或需要采用高精度固定电抗元件作为标准量具时,则选取辅助臂和比较臂所含电阻中的两个作为可调参数使电桥趋于平衡.(此时一般不能分别读数).关于交流电桥可调参数选取,涉及到电桥结构,电桥平衡过程的收敛性等问题,比较复杂,更深入的讨论可见有关专著.3.测量实际电容的桥路在介绍实际电桥之前,先分析一下实际电抗元件等效电路,实际的电容或电感在电路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能量损耗(欧姆损耗和介质损耗),或者说它们的有功功率不等于零,定义元件的品质因素Q 和损耗因子如下 有功无功P P tg Q ==δ1 (28.2)式中有功P ,无功P 分别是元件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由功率三角形(如图28-2)易得 r X Q = ,X r tg =δ (28.3)式中X 是元件的电抗,r 是元件的有功电阻,δ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间位相差的余角,显然Q 值越高,损耗越小,δtg 越大,损耗越大.Q(或δtg )常由实验来测定.如图28-3所示,实际电容,电感可用两种形式的等效电路来表示,(a)为串联式;(b)为并联式.对同一元件的两种等效电路,并不相等,仅在损耗不大时才相等。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交流电桥实验,了解电桥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交流电桥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和材料,交流电桥仪器、电阻箱、电感箱、电容箱、示波器、交流电源等。

实验原理,电桥是一种用来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仪器。

当电桥平衡时,电桥两端电压为零,此时电桥的两侧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利用电桥平衡条件,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电感和电容值。

实验步骤:1. 搭建交流电桥电路,连接好示波器和交流电源。

2. 调节电阻箱、电感箱、电容箱的数值,使得电桥平衡。

3. 记录下电阻箱、电感箱、电容箱的数值,以及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4.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得未知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并且观察到了示波器上的波形。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了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流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中我们发现,当电桥平衡时,两侧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我们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数值。

同时,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电路中的变化。

实验总结,交流电桥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电路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电桥的测量方法,还加深了对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理解。

实验中我们需要仔细调节电路,确保电桥平衡,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路的连接和调节需要一定的技巧,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误差。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交流电桥实验,我们对电桥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种新的电路测量方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交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仪器,它通过比较两个电阻的大小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交流电桥原理基于电桥平衡条件,在平衡状态下,电桥两边的电压相等,通过调节电桥中的变量元件,使电桥平衡,就可以求得未知电阻的值。

交流电桥的典型结构包括四个电阻元件和一个滑动变压器(或称作势接线变压器)。

四个电阻元件分为一组平衡元件和一组不平衡元件。

平衡元件包括待测电阻R1和已知电阻R2,它们位于两条对角线上。

不平衡元件由可调电阻R3和另一个未知电阻R4组成,它们位于另外两条对角线上。

当电桥平衡时,即平衡元件与不平衡元件相等时,滑动变压器的调节器可以找到电桥平衡点,由平衡点的位置即可求得未知电阻的值。

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正弦交流电源提供的交变电压进行测量。

通过调节滑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相位角来达到电桥的平衡状态。

在平衡电桥状态下,电压信号在电桥的四条支路中相等,平衡电桥的条件可以表示为:R1/R2=R3/R4其中,R1和R2是已知电阻,R3是可调节电阻,R4是待测电阻。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以通过调节R3和观察电量表示数值来确定R4的阻值。

在电桥平衡时,测量电位比例,可以准确地求得未知电阻的数值。

交流电桥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阻测量、质量检测、电器元件参数测量、材料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交流电桥的几个主要应用:1.电阻测量:交流电桥可以测量电阻箱、电阻丝等各种常见类型的电阻。

通过调节电桥平衡点,可以准确测量电阻的阻值。

2.电容测量:交流电桥可以用来测量电容器的容值。

通过在电桥中加入电容元件,调节电桥平衡点来测量电容器的容值。

3.感抗测量:交流电桥用于测量电感器的感抗值。

通过在电桥中加入电感元件,调节电桥平衡点,可以求得电感的感抗值。

4.电导率测量:交流电桥可以测量导体的电导率。

通过将导体接入电桥电路,调节电桥平衡点来测量导体的电导率。

5.材料分析:交流电桥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领域。

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可以判断材料的性质和成分。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交流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应用交流电桥原理及应用交流电桥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仪器,它的原理基于电流的分压和电位的平衡。

交流电桥通过比较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的电流分压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它包括一个由四个电阻组成的电桥电路,一个标准电阻箱和一个导电体或电容器。

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交流电流的相位差。

交流电桥的原理基于维纳斯教洽文离签理定律,在平衡状态下,电桥电路的两边电势差相等。

在平衡条件下,一个小的电流可以通过未知电阻来流过,然后通过标准电阻箱。

由于交流电流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位,所以可以使用相对简单的数学关系计算未知电阻值。

交流电桥的应用十分广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1.测量未知电阻值:交流电桥最常见的应用是测量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通过调节标准电阻箱上的已知电阻,当未知电阻和已知电阻的电势差为零时,就可以得到未知电阻的电阻值。

2.测量电导率:交流电桥可以用来测量导体材料的电导率。

通过将导体材料连接到交流电桥电路中,当电位差为零时,可以计算出导体材料的电导率。

3.测量绝缘电阻:交流电桥还可以用来测量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

通过将绝缘材料的一端连接到交流电桥电路中,当电位差为零时,可以计算出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

4.测量电容器值:交流电桥还可用于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

通过将电容器连接到交流电桥电路中,当电位差为零时,可以计算出电容器的电容值。

5.测量电感值:交流电桥还可用于测量电感器的电感值。

通过将电感器连接到交流电桥电路中,当电位差为零时,可以计算出电感器的电感值。

总结来说,交流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和其他电性参数的常用仪器,它通过比较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的电流分压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交流电桥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测量电阻值、电导率、绝缘电阻、电容值和电感值等。

这使其成为电子工程师、电力工程师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等的重要工具。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完整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完整

交流电桥实验报告完整交流电桥实验报告完整引言:交流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

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韦伯于1843年发明的。

交流电桥实验通过比较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之间的电压差异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交流电桥实验,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基本原理,并学习使用交流电桥进行测量。

实验仪器和材料:- 交流电桥- 变压器- 电阻箱- 电感线圈- 电容器- 示波器- 电源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首先,将交流电源接入交流电桥,将示波器连接到交流电桥的输出端,以便观察电路中的交流信号。

然后,将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桥电路。

最后,将变压器接入电路,用于调节交流电压的大小。

2. 调节电桥平衡:通过调节已知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桥电路中的交流信号尽可能接近于零。

当电桥平衡时,表示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压差为零,即两者阻值相等。

3. 测量未知电阻:当电桥平衡时,记录已知电阻箱的阻值。

然后,通过调节未知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桥再次平衡。

此时,记录未知电阻箱的阻值。

通过对比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的阻值,可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4. 测量电感和电容:将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分别连接到电桥电路中,重复步骤2和步骤3,可以测量电感和电容的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交流电桥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未知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值。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调节电桥平衡时,需要小心调节已知电阻箱的阻值,以确保电桥电路中的交流信号尽可能接近于零。

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测量未知电阻时,我们发现通过调节未知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桥再次平衡时,可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这是因为当电桥平衡时,表示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之间的电压差为零,即两者阻值相等。

因此,通过比较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确定未知电阻的值。

类似地,通过测量电感和电容,我们可以使用交流电桥确定它们的值。

电感和电容的测量原理与电阻类似,只需将电感线圈和电容器连接到电桥电路中,然后调节电桥平衡,记录已知阻值和未知阻值,即可确定电感和电容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209 座位号:17 实验时间:第6周星期四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开始
利用交流电桥测量未知阻抗X Z ~(X Z ~=1~Z )的过程就是调节其余各臂阻抗参数使上式成立的过程.一般来说,X Z ~包
含二个未知分量,实际上按复阻抗形式给出的平衡条件相当于两个实数平衡条件,电桥平衡时它们应同时得到满足,这意味着要测量X Z ~
,电桥各臂阻抗参数至少要有两个可调,而且各臂必须按电桥的两个平衡条件作适当配置.
2、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在多数交流电桥中,为了使线路结构简单和实现“分别读数”(即电桥的两个可调参数分别只与被测阻抗的一个
分量有单值的函数关系),常把电桥的两个臂设计成纯电阻(统称为辅助臂),这样,除被测x Z ~
外只剩一个臂具有复阻
抗性质,此臂由标准电抗元件(标准电感或标准电容 )与一个可调电阻适当组合而成(称为比较臂),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得到桥臂配置和可调参数选取的基本原则.
(1)当比较臂与被测臂阻抗性质相同(指同为电感性或电容性),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上;反之,应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上.
(2)若取比较臂的两个阻抗分量作可调参数,则当比较臂阻抗分量的联接方式(指串联或并联)与被测臂等效电路的联接方式一致时,二者应放在相邻的桥臂位置;反之,就放在相对的桥臂位置.
(3)当缺乏可调标准电抗元件或需要采用高精度固定电抗元件作为标准量具时,则选取辅助臂和比较臂所含电阻中的两个作为可调参数使电桥趋于平衡.(此时一般不能分别读数). 电桥达到平衡。

3.常用的交流电桥 (1)电容电桥
电容电桥主要用来测量电容器的电容量及损耗角,利用已知电容测量未知电容。

① 电容器的损耗因数
等效串联电路中的C 和R 与等效并联电路中的C ˊ、R ˊ是不相等的。

在一般情况下,当电容器介质损耗不大时,应当有C ≈C ˊ,R ≤R ˊ。

所以,如果用R 或R ˊ来表示实际电容器的损耗时,还必须说明它对于哪一种等效电路而言。

因此为了表示方便起见,通常用电容器的损耗角δ的正切tan δ来表示它的介质损耗特性,并用符号D 表示,通常称它为损耗因数。

在串联等效电路中,损耗因数表示为
CR C
I IR
U U D C
R ωωδ===
=tan
在等效的并联电路中,损耗因数表示为
'
'1
''tan R C U C R U I I D C R ωωδ====
应当指出,两种等效电路都是适合的,所以不管用哪种等效电路,求出的损耗因数是一致的。

串联电阻式电容电桥
② 测量小损耗电容的电容电桥(串联电阻式电容电桥)
电容电桥适合用来测量损耗小的电容,被测电容C x 接到电桥的第一臂,等效为电容C x ′和串联电阻R x ′,其中R x ′表示它的损耗;与被测电容相比较的标准电容C n 接入相邻的第四臂,同时与C n 串联一个可变电阻R n ,桥的另外两臂为纯电阻R b 及R a ,当电桥调到平衡时,有
b n
n a x x R C j R R C j R )1
()'1'(ωω+=+
式(15)的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分别相等,即
⎪⎩⎪
⎨⎧==n
b
x a b
n a x C R C
R R R R R 即
n a
b
x R R R R =
' n b
a
x C R R C =
' 由此可知,要使电桥达到平衡,必须同时满足式两个条件,因此至少调节两个参数。

电容的损耗因数D 为
n n x x R C R C D ωωδ===''tan
/
/
七、思考题:
1.交流电桥的桥臂是否可以任意选择不同性质的的阻抗元件组成?应如何选择?
为什么在交流电桥中至少需要选择两个可调参量?这样调节才能使电桥趋于平衡?
交流电桥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配置桥臂阻抗
如果用任意不同性质的四个阻抗组成一个电桥,不一定能够调节到平衡,因此必须把电桥各元件的性质按电桥的两个平衡条件作适当配合。

在很多交流电桥中,为了使电桥结构简单和调节方便,通常将交流电桥中的两个桥臂设计为纯电阻。

由平衡条件可知,如果相邻两臂接入纯电阻,则另外相邻两臂也必须接入相同性质的阻抗。

例如若被测对象Zx 在第一桥臂中,两相邻臂Z2和Z3为纯电阻的话,即φ2=φ3=0,那么可得:φ4=φx,若被测对象Zx是电容,则它相邻桥臂Z4也必须是电容;若Zx是电感,则Z4也必须是电感。

如果相对桥臂接入纯电阻,则另外相对两桥臂必须为异性阻抗。

例如相对桥臂Z2和Z4为纯电阻的话,即φ2=φ4=0,那么可知:φ3=-φx;若被测对象Zx为电容,则它的相对桥臂Z3必须是电感,而如果Zx是电感,则Z3必须是电容。

在交流电桥中,为了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必须调节两个桥臂的参数,才能使电桥完全达到平衡,而且往往需要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反复地调节,所以交流电桥的平衡调节要比直流电桥的调节困难一些。

2.交流电桥对使用的电源有何要求?选择不同的交流电源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
电桥的电源通常是正弦交流电源
有些形式的桥路的平衡条件与频率有关,这样,电源的频率不同将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八、附上原始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