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教学内容:有几棵树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节。

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难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1.出示图片:主题图2.教师谈话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一)教学“8+?”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2.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二)比较1.计算对比9 + 6 = 158 + 6 = 14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2.口算9+9 =9+8 =9+7 =9+6 =9+5 =9+4 =9+3 =9+2 =8+9 =8+8 =8+7 =8+6 =8+5 =8+4 =8+3 =3.小组交流心得.4.全班交流小结.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5+8 8+6 8+38+5 2+8 4+88+7 9+8 8+93+8 6+8 8+2(三)作业布置、教学目标:1.使同学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

《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

《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1、《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

(积木型板图)1、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2、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3、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8+6 8+8 5+8 ……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8+6=14怎么来?(1)8+6=14 (2)8+6=14(3)9+6=15 (4)8+6=148+6=14 看见8就减2(5)8+6=14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 5+8 8+68+3 4+8 8+7 8+5 2+89+8 8+9 3+8 6+8 8+2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P103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 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2、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

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一年级数学有几棵树教案

一年级数学有几棵树教案

一年级数学有几棵树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明白得.进一步明白得凑十法的含义.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3.对学生进行环境爱护教育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运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明白得.进一步明白得凑十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运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1.出示图片:主题图2.教师谈话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老老大、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明白老老大、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二、问题摆现,体会运算多样.(一)教学8+?1.依照问题,同学自己摸索.2.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二)比较1.运算对比9 +6 =158 +6 =14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成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运算,假如有收成请你验证你的方法,假如没有,请你连续总结.2.口算9+9 =9+8 =9+7 =9+6 =9+5 =9+4 =9+3 =9+2 =8+9 =8+8 =8+7 =8+6 =8+5 =8+4 =8+3 =3.小组交流心得.4.全班交流小结.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5+8 8+6 8+38+5 2+8 4+88+7 9+8 8+93+8 6+8 8+2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二)出示图片:蝴蝶(三)出示图片:蜻蜓(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查找包蕴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伙儿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四、课外研究.7+()6+()有什么方法运算更快?教学点评:本节课创设了故情况境,学生学得生动爽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了多种算法,并明白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推荐】《有几棵树》同步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推荐】《有几棵树》同步教案

《有几棵树》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1.出示图片:主题图2.教师谈话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二、问题呈现,体会计算多样(一)教学“8+?”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二)比较1.计算对比9 + 6 = 158 + 6 = 14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2.口算9+9 =9+8 =9+7 =9+6 =9+5 =9+4 =9+3 =9+2 =8+9 =8+8 =8+7 =8+6 =8+5 =8+4 =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5+8 8+6 8+38+5 2+8 4+88+7 9+8 8+93+8 6+8 8+2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二)出示图片:蝴蝶(三)出示图片:蜻蜓(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7+() 6+()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会“8+?”的进位加法。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四节有几棵树教学内容:有几棵树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难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课前教学准备:计数器、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1.出示图片:主题图2.教师谈话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一)教学“8+?”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2.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二)比较1.计算对比9 + 6 = 158 + 6 = 14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2.口算9+9 =9+8 =9+7 =9+6 =9+5 =9+4 =9+3 =9+2 =8+9 =8+8 =8+7 =8+6 =8+5 =8+4 =8+3 =3.小组交流心得.4.全班交流小结.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5+8 8+6 8+38+5 2+8 4+88+7 9+8 8+93+8 6+8 8+2板书设计:8+6=148+6=142444教学反思:第七单元、课题有几棵树总课时第课时教学内容:有几棵树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关于环保的小学数学教案

关于环保的小学数学教案

关于环保的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数学
课时:1课时
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了解环保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环境保护活动计算。

教具:简易计算器、环保海报、环保宣传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保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环保知识,并展示环保海报和宣传册,引起学生对环保的兴趣。

2.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环保对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引入环保活动的计算问题。

3.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水资源浪费等,帮助他们计算如果每个人都能参与环保,将会节约多少资源或减少多少污染。

4.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算术问题,让他们用计算器计算,例如: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一升水,30天一共可节约多少水?
5.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个环保实践活动,并用数学方法计算活动成果,比如:小组成员一周内垃圾分类的数量和减少的垃圾数量。

6. 老师综合每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让学生共同计算整个班级的环保成果,激励学生参与更多环保活动。

7.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呼吁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为地球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还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环保活动的计算,培养他们对环保的意识和行动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有几棵树word教案(5)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有几棵树word教案(5)
讲解练习法。
课前准备
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积木型板图)
1.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8+8 7+8 8+4 5+8 8+6
8+3 4+8 8+7 8+5 2+8
9+8 8+9 3+8 6+8 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P103 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 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 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2.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
种树问题 游戏问题 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3.课外作业。
课外研究:
7+ 6+ 5+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自由观察
说问题
讨论交流
观察练习

自由完成练习
自主交流
课后反思记载
课后反思见纸质反思
第2课时 练习四






1.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和几、8和几、7和几、6和几
(2)同桌间一生拿结果,一生找算工。
九、总结。
互说方法
交流规律
完成练习
交流结果
进行练习
课后反思记载
2.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 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

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美丽的田园 教案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美丽的田园 教案 北师大版

《美丽的田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美丽的田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列式?(湖里有8只天鹅,岸上有6只天鹅,一共有几只天鹅?8+6=14(只))
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列式?(草地上一共有12只羊,白羊有7只,黑羊有几只?12-7=5(只))
三、练习巩固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鹅:
一共有几只鹅?水里的鹅和岸上的鹅那个多,多几只?6+8=14 8-6=2多2只
一共有14只鹅,岸上有6只,水里有几只?
14-6=8
一共有14只鹅,水里有8只,岸上有几只?
14-8=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小学英语环保教案—————得数是6、7的加法
*者:***
单位:胡寨镇贾阁小学日期: 20XX年 12月2日
小学数学一年级环保教案
贾阁小学高立梅
课题: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得出得数是6、7以内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通过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难点:看一幅图列两个算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一天,美丽的智慧仙子来到山坡上看见一群小朋友来栽树,原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到了。

提问:你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讲解,渗透环保意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来栽树呢?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实际问题想到不同的算式,并理解
5+1=6 ,1+5=6这两个算式都是把1个小朋友和5个小朋友合起来。

(用加法)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说出图意。

探究5+1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根小棒,再加上1根,合起来是6根。

从右向左看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5+1=6 ,1+5=6)
2、小结∶刚才各组讨论的想法都很好,现在我们己经知道了5个小朋友去劳动栽树,后来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在计算时根据什么来算?(生活经验)
三、巩固深化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
2.师:青蛙妈妈说:“我吃了4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吃了3只害虫。

”听了它们的
话,谁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4+3,3+4
师:4+3=? 3+4=? 该怎样计算呢?
3、想想做做
第一题∶让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由看着算式算出得数来引导学生讨论每组算式的得数为什么相同, 体会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二题∶独立思考,用连线的方法把它完成。

第三题∶开火车形式把它完成。

第四题∶分小组活动,巩固已学的加法,体会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第五题∶巩固得数是6的加法,看谁最能干,说的算式最多
四、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一课,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板书设计:
6、7的加法
5+1=6 1+5=6
4+3=7 3+4=7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在植树节小朋友植树这一实际情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6、7以内加法的计算
2、利用小棒,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4、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