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doc
野外地质调查记录表

地貌与挽近构造运动关系:
备注
滑坡、崩塌点记录表表6
点号
野外
高程
绝对
室内
相对
位置
地理
地层层位
坐标
层位要素
地面滑坡边界形状、后壁走向、坡角、高度、有无擦痕及擦痕的产状、前缘形态、临空面特征、滑动带出露位置(剪出口)
滑坡的物质组成及成因类型、颗粒成分、结构特征、潮湿程度、密实程度、软弱夹层及滑体物质来源:
野外地质点记录表表1
点号
野外
高程
绝对
室内
相对
位置
地理
地层层位
坐标
层位要素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描述:(包括素描图、剖面图、柱状图)
续表1
节理、裂隙描述:
地貌、岩溶及物理地质现象描述与地层岩性相关分析:
水文地质特征描述:
点间沿途观测:
地质点类型
野外构造地质点记录卡片表2
点号
高程
绝对
位
置
地理位置
相对
地质时代
裂隙点所处构造部位:
裂隙点所在层位及岩性特征:
玫瑰图
素描图
照片
小结: 照片编号:
续表3
裂 隙 特 征 要 素
序
号
裂隙产状
要素
裂隙数量指标
裂隙特征
走向
倾向
倾角
长度
宽度
条数
面积
裂面特征及性质
充填物性质及充填程度
稳定与发育情况
是否穿层
穿插关系
度
度
度
m
m
条
m2
野外水文地质点记录卡片表4
点号
泉
井
溪沟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路线小结
着墨
新方法应用
其它
自检
互检
部门抽检
院抽检
存在问题:
检查人:日期:
修改情况:
修改人:日期:
质量评定
自检
项目组互检
部门抽检
院抽检
总评:
评审人:日期:
注意:正确者打“√”,错误打“×”,错误处填在存在问题栏内。注:项目检验是综合组或负责质量的检验员检验。
地质填图地质填图小结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安全检查记录表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表地质填图路线小结地质填图实习卫生检查记录表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车辆检查记录表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质量检查记录表
图幅编号(图名):路线编号:
项目
记录本编号
记录人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技术负责人
点号
点性
岩性
样品
化石
鉴定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doc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B1. 野薄记录格式日期:年月日天气:(如:睛、阴、小雨等)地点:(如:野外基站)路线:(如:自经至)手图号:航片号:任务:(如: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点号:(如:0066)座标:X:Y:GPS:(如:经度纬度高程)位置:(如: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露头:(如: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点性:(如: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描述:(如: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标本:(如: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测试样一件,样号为0066-1,样品岩性为………)照相:(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点间:(如:(1)NO0066SE+650m 650m:沿途为………(2)650ms+850m1500m:沿途为………(3)1500mssw+900m 2400m NO0067:沿途为………)………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B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
工程地质、地灾野外调查记录表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表C.1~表C.12给出了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
表C.1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统一编号:图幅名称:图幅编号:28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29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0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1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2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3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34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1)35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6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7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8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39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0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41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42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填此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3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1)44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2)补充性描述: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45表C.8 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46表C.9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编录表47表C.10 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8表C.11 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集记录表49表C.12 浅井记录表50。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 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 记录人: 计算人: 检查人: 组长: 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页 / 共页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 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记录人: 日期: 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 工程号: 第页/总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 日期检查人: 日期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 加工者: 第 页/总 页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 组合者: 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 图幅名称: 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 塑封排水法(方法二) 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 ;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word版本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页 / 共页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m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矿区年月日第页共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回次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剖面编号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 ,重量单位:kg ,岩心直径:cm 。
记录人: 日期 检查人: 日期钻孔质量验收报告矿区钻孔单 位矿区技术负责 矿区行政负责地 质 组 长 探 矿 组 长水文地质组长 机 长地 质 员水文地质员年 月 日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加工者: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年月日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组合者: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图幅名称: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1/5 万图幅号:第批第页合计件袋日期技术负责人: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塑封排水法(方法二)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注: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cm3,封蜡小体重XT=P1()d P PV1 2--;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 总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t,体积单位:m3,体积V=L1×L2×h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记录本归纳

时间: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上午天气:阴转晴地点:永安市含笑答大道东侧(永安体育场对面)实习工具:地质锤、罗盘仪观察地形明显有三层结构,上层和下层为相同的地质结构,上下层颜色为砖红色、粒径小于0.005mm为泥质结构、层状结构厚度大于1m为巨厚层;中间层多为绿色、粒径大于2mm为碎屑结构、层状结构厚度大于1m同样为巨厚层。
从颜色方面看:上下层为砖红色,故推断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高价铁,进而判断当时沉积环境为强氧化环境,气候为高温干燥。
中层多为绿色,故推断其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低价铁,进而判断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环境,气候低温潮湿。
从粒径方面看:上下层粒径小于0.005mm,碎屑为泥,胶结为泥质岩,手感光滑细腻,加水后可以磨出泥渍;中层粒径大于2mm,碎屑为砾,胶结物为钙质胶结物,组成多为次楞状和次圆状。
从粒径方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沉积环境为静水湖泊,从细屑圆度分级上面看沉积搬运距离比较近。
从沉积的气候方面来看,上下两层沉积气候为高温干燥,中间层以低温潮湿为主,但是期中夹杂着少许的砖红色物质,这样可以看出当时的沉积气候出现少时的高温干燥气候。
在中间层的岩层组成成分中发现存在石英,这样就可以从中判断沉积环境中的沉积物是有火山喷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再被流水搬运到沉积环境的。
岩石倾角为?,走向为?,倾向为?。
沙县组是以紫红、砖红色粉砂岩、泥岩为主的中、薄层细碎沉积岩,岩性坚硬且吸水性强,易于湿解和风化,多被风化剥蚀呈低缓丘陵。
红层为什么是红色:沉积物沉积时,由于沉淀了含有水的氧化铁作为色素,而使沉积物呈现褐黄色,随之时间推移,在成岩后期的氧化铁逐渐脱水,而过渡为砖红色红色紫红色。
时间: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下午天气:阴转晴地点:永安西门水电站,沙溪龟山州公园实习工具:地质锤、罗盘仪在考察点的西边,是一条从南往北流去的河流,称燕溪。
燕溪在点的东北面同另一条河流九龙溪相汇后向东北而去,叫沙溪。
在燕溪河谷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视域范围内的一段河床为顺直弯形,河谷中一级阶地发育,阶地上种植蔬菜和水果。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1. 野薄记录格式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路线:( 如:自经至 )手图号:航片号: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断层(或层)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点号:(如:0066)座标: X: Y:GPS: (经度纬度高程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3) 1500m 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2. 野薄记录格式说明①每天开始一页应记录日期、工作区、天气状况,其中工作区记录工作站或填图地区。
②点位应以观察点附近的高程点、村庄或其它固定地物作标志。
③记录本的右面作文字记录,左面作素描图、路线剖面或附贴照片,必要时也可作简要文字批注或补充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起点坐标 X: Y: Z:第页/总页
注:M= L×cosβ; h= L×sinβ;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
音像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页 / 共页
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
地质观察点记录表
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 m 3、位置:
4、观察点性质:
5、路线地质:
6、地质描述:
7、接触关系及产状:
8、矿化现象:
9、标本及照相登记:
10、地貌及水文地质:
素描图
记录人:日期:年月日
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
注:长度单位: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坑道、钻孔概况表
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