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速记口诀

中药炮制学速记口诀

中药炮制学速记口诀执业药师考试对炮制学要求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主要炮制作用、方法及操作要点,有毒中药的炮制等。

但这部分内容也不要轻易忽视,熟练掌握记忆口诀必不可少。

切药饮片切得好,分档别大小,粗细要分条,方法有技巧。

药材须纯净,少泡而多润,药透水要净,关键看水性。

质地软或硬,类别细区分,掌握吃水量,全在经验中。

饮片有厚薄,功夫在切技,根茎厚薄片,还有块和咀。

全草切成段,皮类要切丝。

黄芩切薄片,开水煮或焯,止血宜用炭,酒炒清上焦。

白芍和赤芍,根须皮去掉,水头掌握牢,片薄药效高。

黄芪质疏松,水润切厚片,生芪走肌表,蜜炙补益煎。

当归切饮片,身尾全细分,补破和有别,酒炙活血用。

白术质地硬,浸软再加工,炒焦健脾胃,燥湿宜生用。

炒药中药炒得好,火候很重要,文火和武火,适度掌握牢。

饮片要纯净,药性质地明,大小分档次,火候要分清,不及固无功,太过则损性,成灰不能用。

逢子必要炒,投药都得捣,为的是药效,煎出成分高。

王不留行炒,先用水洗好,炒至爆白花,入药奏奇效。

大枣先去核,斑蝥其中藏,然后上锅炒,解毒方法良。

地榆炒成炭,武火是关键,火星要灭尽,炒技功夫见。

蒲黄质轻松,炒炭要下功,定要灭火星,止血效果灵。

阿胶炒有术,蛤粉先炒熟,烫至其形鼓,筛粉留胶珠。

杜仲要炒炭,明火把丝断,火星全灭掉,质量方过关。

鲜姜能发汗,干姜须切片,炮姜切成段,止血要炒炭。

麸皮炒白术,首先炒麦麸,炒到白烟冒,白术锅里倒,表面色变深,筛麸凉白术。

炙药黄柏丝先炒,酒炙走头窍,盐炙趋下焦,利湿固肾腰。

元胡醋炙好。

止痛疗效高,先拌醋吸尽,随后上锅炒。

乳香和没药,炒至黑烟冒,表面显油亮,醋炙瘀肿消。

穿山甲要炮,甲片分大小,油砂炒鼓起,醋淬再晒好。

龟版鳖甲泡,烂肉要去掉砸块油砂炒,醋淬很重要。

炼蜜炙甘草,药先上锅炒,然后喷洒蜜,顺序莫颠倒。

蜜炙麻黄草,平喘润肺妙,拌蜜要吸尽,然后上锅炒。

蜜炙款冬花,拌蜜要润透,适度须把握,炒至不粘手。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中药炮制学培训资料、填空题1( 净选加工的目的是:_ 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败品2(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有___去根去茎去皮壳去毛,_去心__,去芦_,__去核__,_去瓤__,_去枝梗去头尾足翅去残肉去杂质_,___去霉败品等.3( 去皮壳的药物大致有__皮类药物根及根茎类药物果实及种子类药物_____ 三类。

4( 去除杂质的方法有___挑选___,__筛选__风选_,__水选_等几种。

5(凡是直接___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___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6( 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__便于成分的煎出_、__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制便于鉴别利于贮存7( 水处理软化药材的原则为___少泡多润药透水尽8( 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___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润法9( 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__弯曲法手捏法穿刺法掐法手捏法等,其中弯曲法__适用于___长条状药材指掐法___适用于___ 团块状穿刺法__适用于__粗大块状手捏法适用于___不规则的根和根茎类药材10(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 _全草类 __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的切制。

的药材以不超过 ______ 50?___为宜。

12(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 __7, ——13,_为宜。

分仍应保存 药物的固有气味 __; 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 _原形23( 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 _火星 ___,特的药物,须 ___喷淋适量清水 ,以免引起燃烧。

24. 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 才能人药。

25. .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 净制 ,切制 ,炮炙颗粒类___药材11(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 ___ 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13( 炒黄的火候有 __文火 中火 武火14( 炒法的操作有 ___清炒 加 辅料炒 15(炒黄程度的判定方法有对比看 _、 __听爆声闻香气 _、_看断面 _. 16( 清炒法根据炒制程度又可分为 ___炒黄法炒焦法炒炭法17. 炒制饮片时的注意事项有大小分档炒 拌炒均匀 出锅迅速、锅要预热18( 炒焦所用火候是 ____ 中___火或_ 武 _____ 火。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各举3例说明。

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白矾、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

如米泔水制苍术:麸炒枳实;煨木香。

制其形: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白芍切片;当归和甘草分根梢入药;莲子分莲子肉和莲子心。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

升提的酒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同相反为制”)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

紫河车酒炙,乳香和没药醋,矫味矫臭。

而且紫河车酒制增加了辛温之性味,温肾壮阳之力更强;乳香、没药增加了酸味,更专入肝经。

制其质:即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如穿山甲砂炒至酥泡,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卒等,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

何首乌黑豆汁拌煮后,味转甘而性转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大腹皮炮制方法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大腹皮炮制方法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大腹皮炮制方法1500字大腹皮炮制方法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考试可能会涉及该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关于大腹皮炮制方法的1500字重点内容:一、大腹皮的来源和性能大腹皮是由牲畜(如猪、牛、羊等)腹部的皮肤所制得的。

牛腹皮以肌肉附着处较好,质地坚韧,性味甘咸;羊腹皮质地较厚,性味较咸;猪腹皮较薄,性味甘咸。

大腹皮所含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二、大腹皮的炮制方法大腹皮在炮制过程中主要经过清洗、刮毛、炭火烘炙和水煮等步骤。

1. 清洗:首先将新鲜的大腹皮放入清水中浸泡,用刷子和流水反复洗刷,将表面的污垢和杂质清洗干净,待用。

2. 刮毛:清洗干净的大腹皮放入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小刀或刮背器将腹皮表面的毛发刮净。

3. 炭火烘炙:将刮净毛发的大腹皮放在热炭火上烘炙,烘至表皮略呈黄褐色(不要过度烘炙),再取出待用。

4. 水煮:将炭火烘炙后的大腹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大腹皮变软,能够用手指捏碎即可。

然后将大腹皮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完全冷却后捞起,用干布擦干水分。

三、大腹皮的药用价值及应用大腹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主要功效包括补中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生津、止血收敛等。

大腹皮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胃肠虚弱、肺痿咳嗽、咽喉干燥和口舌生疮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大腹皮可以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获得不同的药用特性。

炮制过程中的不同处理方法,如炭火烘炙的时间、水煮的时间等,会影响到大腹皮的性质和功效。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大腹皮可以分为炙大腹皮和水煮大腹皮两种。

烤制大腹皮的药性较温和,适用于治疗胃肠虚弱、肺痿咳嗽等症状。

水煮大腹皮的药性较凉,适用于治疗内热燥热、咽喉干燥等症状。

此外,大腹皮还可以作为一种制药辅料,用于制备胶囊、丸剂、散剂、软膏等药物制剂。

四、大腹皮炮制方法的注意事项1. 选择新鲜的大腹皮,避免有霉点、变质等情况。

中药炮制知识点考点

中药炮制知识点考点

一、名解:1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代一般是指除净制、切制以外的其他方法。

3配处方或制剂生产使用的所有中药。

4制约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

5药性一样或相似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6用的附加物料。

7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8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同贮而起到相互抑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

9炙或调剂、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泥沙等杂质,除去虫蛀品和霉变品,区分疗效不同的药用部位,将药材分档或进展简单加工的一类炮制方法。

10*些药材在浸泡时,所含成分渐向水中扩散,致使浸泡液呈现一定色泽的现象。

11检查其吸水量是否适宜,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

1213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切制规格和片型标准的饮片。

1415是指炒炭品应外部呈黑色,部存性。

及炭药的外表应呈焦黑色、黑褐色或焦褐色;部〔断面或粉末〕应局部炭化,而不应完全炭化甚至灰化,未炭化的局部仍应保存药物固有气味。

花、叶、草类炭药仍可清晰区分原药材的形状。

16是净药物与固体辅料共同拌炒的方法。

17是指将药物密闭缎至全部炭化,不灰化。

18是将净药物置多量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除去或别离种皮的方法。

19枯燥,似含大量水分的现象。

20将净药物参加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的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21*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成细粉后,利用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的特点,而别离、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22展分类的方法。

二、问答: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是:第一部是南北朝宋时期雷斅所著的?雷公炮制法?;第二部是明代希雍所著的?炮制大法?;第三部是清代仲岩所著的?修事指南?。

清代徐大椿将其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恶为制,相畏为制⑴法规是?中华人名国药典?; ⑵质量标准是:①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名国药品管理法?、?全国中药炮制规?、?中药饮片质量通则?。

中药炮制学复习材料

中药炮制学复习材料

1、三部炮制专著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编撰《雷公炮炙论》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研究的内容: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2、中药炮制学的制法和制则分别是什么?国家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定》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须遵循的法规。

3、炮制〔各种辅料炮炙〕对升降浮沉性味归经的改变包括哪些内容?1.生升熟降2.酒制升提3.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地,转化其升降浮沉,使药物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中药炮制降低毒性的主要途径?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4、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6.便于调剂和制剂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中药炮制对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以及无机盐类成分的影响〔包括讲课时强调的具体个药〕?生物碱类:1.净选加工的影响:由于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分布不一,经过净选加工可以区分药材含生物碱的不同部位。

2.水制的影响:水溶性的生物碱因在切片浸泡过程中溶于水而受损失,故应尽量缩短与水接触时间,采取少泡多润的方法,以免影响药效。

3.加热制的影响:各种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有的在高温情况下不稳定,发生水解、分解的变化。

4.辅料制的影响:酒制可利于某些生物碱的溶出。

醋为弱酸,可使游离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盐溶于水,易被水煎出来。

对于生物碱类药物有效成分:性质稳定――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元胡用醋制不耐热――软化、切片、生用,如石榴皮、山豆根水溶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草乌;或者除去其毒性成分苷类:1.水制的影响〔苷类药物大多数易溶于水和乙醇,特别易溶于水〕:水制时应采取少泡多润,如甘草、大黄、秦皮。

《中药炮制工》中药材产地,采集,炮制法理论重点知识(附高级考试题库学习题)

《中药炮制工》中药材产地,采集,炮制法理论重点知识(附高级考试题库学习题)

《中药炮制工》中药材产地,采集,炮制法理论重点知识(附高级考试题库学习题)中药炮制工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种职业。

是操作净制、切制或炮炙等设备,将中药植物、矿物、动物等药用原料制成中药饮片的人员。

考证之后有什么好处?01证书优势:人社第三方认证的技能等级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02就业方向广,职业发展空间广阔:可以从事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经验企业、中药制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从事中药养护、中药加工、中药生产、中药管理等职业。

不仅有利于升职加薪,还可以创业、做兼职或副业03就业形势稳定:发酵中药将是未来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行业04提升专业技能:在考证过程中,可以积累中药炮制相关知识;对于长期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通过中药炮制考证的学习,可以让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升个人竞争力等级划分中药炮制工是指操作净制、切制或炮炙等设备,将中药植物、矿物、动物等药用原料制成中药饮片的人员。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哪些人适合考?目前待业,培训取证后再就业的人员。

需要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在岗人员,以及准备创业、或者寻找兼职/副业,以增加创收的人员。

传统中医文化爱好者。

关于报考【中药炮制工】的报考条件Q:中药炮制工的报考条件是什么?A:年龄18-55周岁,男女不限,目前在岗或有志从事中药炮制相关工作的人员。

Q:中药炮制工的招生对象有哪些?A:医疗卫生机构、药企员工及社会广大喜爱中医药者均可报名,无特殊学历要求。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2)增强药效;(3)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4)便于调剂和制剂;(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二、炮制常用辅料及药物共制作用一、中药材产地中药材的产地各有千秋,而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的药材通常被称为道地药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地药材地区分布情况:川药,产地四川、西藏等,主要药材有:黄连、附子、黄柏、金钱草、川贝母、川芎、川乌、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厚朴、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中药炮制学复习

中药炮制学复习

中药炮制学名词解释: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净度:饮片(炮制品)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灰分:将药物或饮片在高温下灼烧、灰化,所剩残留物的总量生理灰分:将干净又无任何杂质的合格炮制品高温灼烧所得的灰分对抗同贮法: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没变的贮存方法。

饮片切制: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再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等炮制工艺。

把活:需要打成一把进行切制的药材。

个活:单个进行切制的药材。

掉边片: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成为圆圈和圆芯两部分的现象。

翘片:饮片边缘卷翘而不平整,亦或呈马鞍状的现象。

油片:饮片的表面有油分或粘液质渗出的现象。

清炒法:药物不加辅料的炒法。

火力:火苗的大小或温度的高低,可分为文火、中火、武火。

火候:药物炮制的温度、时间和程度。

炒黄:用文火将药物炒至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

炒焦:用中火或武火将药物炒至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炒焦的目的主要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炒炭:用武火或中火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炒炭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炒炭存性: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碳化,更不能灰化,未碳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麸炒:净选或切制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

煅淬: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利用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发芽温度一般以18~25℃,水量控制在42~45℃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重点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
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
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4. 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雷公炮炙论》。

5.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次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

6. 缪希雍的《炮制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学专著。

总结了雷
公炮制十七法。

7. 张仲言所著《修事指南》是我国第三部炮制学专著。

8. 中医用药特色:依法炮制、复方配伍。

9. 传统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杀为制、相恶为
制。

具体方法: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10. 醋炙入肝经,酒炙升提,盐炙入肾,蜜炙入脾经。

11. 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
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
向;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利于服用。

12. 炮制的分类:三类分类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五类分类
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药典附录制剂通则净制,切制,炮炙。

13. 炮制品质量要求:净度,片型及破碎度,色泽,气味,水
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物质,卫生学检查,包装检查。

14. 中药炮制品贮藏最严重的变异现象:霉变虫蛀。

15. 泛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适度的
情况下。

造成优质外溢、质地反软、发黏、颜色变深,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6. 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7%~13%。

贮藏温度15℃~20℃,相对
湿度60%~70%。

17. 净选加工的目的:分离药用部位,进行分档,除去非药用部
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18. 饮片是指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
物。

19. 饮片切制的目的:便于有效成分剪出,利于炮炙,利于调配
和制剂,便与鉴别,利与贮存。

20. 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法:淋法(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
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湿的药材);淘洗法(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泡法(质地坚硬,水分难以渗入的药材);漂法(毒性药材,盐腌制过的及具有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润法(包括浸
润,伏润。

吸潮回润)。

21. 一般药材干燥温度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干燥温
度不超过50℃.干燥后含水量7%~13%。

22. 清炒法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缓和药性,
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保证疗效,利与贮存。

23. 炒焦的目的是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
性。

24. 炒炭能增强或产生止血、止泻作用。

炒炭要求存性。

炒炭存
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持药物的固有气味。

25. 麸炒的目的;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26. 米炒的目的;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降低毒性,矫正不良气
味。

27. 土炒的目的: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

28. 砂炒的目的: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降低毒性,便于
去毛,矫臭矫味。

29. 蛤粉炒的目的;使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降低滋腻之
性,矫正不良气味,增强药物疗效。

30. 滑石粉炒的目的:使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降低毒
性,矫正不良气味。

31. 酒炙的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
矫臭去腥。

32. 醋炙的目的: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降低毒性,
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33. 盐炙的目的: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增
强滋阴降火的作用。

34. 姜炙的目的: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缓和副作用,
增强疗效。

35. 蜜炙的目的: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缓和药性,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36. 油炙的目的:增强疗效,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

37. 明煅的目的;使药物质地酥脆,除去结晶水,使药物有效成
分易于剪出。

38. 煅淬的目的: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剪
出,改变药物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清除药物中的杂质,洁净药物。

39. 煅炭的目的:产生或增强止血作用,降低毒性。

40. 蒸的目的:改变药物性能,扩大用药范围,减少副作用,保
存药效,利于贮存,便于软化切片。

41. 煮法的目的: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清洁药物。

42. 燀法的目的: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位,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

43. 复制法的目的:降低或消除毒性,改变药性,增强疗效,矫
臭矫味。

44. 发酵的目的:改变原有性能,产生新的治疗作用,扩大药用
品种,增强疗效。

45. 发芽的目的:产生新的功效,扩大用药品种。

46. 去油制霜的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

47. 煨法的目的: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降低
副作用或缓和药性,增强疗效。

48. 净提法的目的;使药物纯净,提高疗效,缓和药性,降低毒
性。

49. 水飞法的目的;去除杂质,洁净药物,使质地细腻,便于内
服外用,提高生物利用度,防止粉尘飞扬,出去可溶性毒性
物质。

以上都是理论性的东西,课本上都有。

下面谈一些具体的题目。

具体到每一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胆汁制黄连属于从制,姜汁制黄连属于反制。

降低毒性:硫磺用豆腐煮,朱砂水飞,斑蝥用米炒,狼毒用醋炙,马钱子用砂烫,
炒后缓和寒滑之性,长于养肝明目的是决明子。

制霜后能江堤滑肠、致呕副作用,专攻润肺祛痰的药物是瓜蒌子。

有效成份为芦丁的是槐米。

炒后缓和辛散之性,长于降气平喘的药物是紫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