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鹌鹑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1、科学选种鹌鹑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养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
此时要选择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型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当做繁育的种鹌鹑进行饲养,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鹌鹑要搭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进行交配。
2、温度、光照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而湿度则要控制在50%-60%之间,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
另外,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
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3、孵化挑选种蛋进行人工孵化,产下的种蛋时间不可以超过7天以上不然出壳率会比较低。
孵化时要把种蛋放在放在25℃的房间内进行预热,然后放入孵化带内,保证温度为38℃-39℃。
孵化带的湿度要控制在60%-65%,鹌鹑破壳时湿度要控制在80%,鹌鹑孵化时间在15天至16天左右,破壳后绒毛风干后可以取出来,放到养殖箱内进行暂养。
4、饮水和喂食鹌鹑在破壳后的24小时内就要开始饮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锰酸钾,调制好饮水后让鹌鹑饮用,开始饮水就要保证每天水槽中都要有清水。
饲料方面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可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占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3%。
而雏鹌鹑在初次喂食时,可以先使用一些煮熟的小米和蛋黄,让它们慢慢地适应这些食物。
5、日常管理在饲养鹌鹑时每天要做到定时的观察,主要其观察它的活动、进食和排便,每天适当要清理它们体内排出的粪便,对食槽进行清洗,进行消毒从而切断它的传播途径。
如果需要配备消毒液,必须要注意按照相关的说明来进行,千万不要浓度太大,否则会对鹌鹑的健康带来损伤。
6、及时断喙鹌鹑具有啄癖,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短断喙的话,它就会对自己的羽毛和蛋进行啄喙。
一般当年幼的鹌鹑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断喙了。
鹌鹑的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方法引言鹌鹑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鹌鹑的养殖在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
鹌鹑肉味道鲜美,且富含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鹌鹑的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饲养管理的要点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正确养殖鹌鹑,提高养殖效益。
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 圈舍的建造鹌鹑需要一个舒适、干燥、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建造合适的圈舍是非常重要的。
圈舍的规格应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每只鹌鹑需要0.1-0.2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应设有足够的喂食器和饮水器,以满足鹌鹑的日常需求。
2. 温度和湿度控制鹌鹑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鹌鹑幼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5-37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鹌鹑的生长,温度和湿度可以逐渐降低,但仍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 光照条件鹌鹑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适当的光照条件有利于鹌鹑的生长和产蛋。
一般情况下,鹌鹑需要每天12-14小时的光照。
二、饲养管理的要点1. 饲料选择鹌鹑的主要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等。
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配比,以满足鹌鹑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注意鹌鹑的饲料消化能力较弱,因此饲料要细碎加工,以提高鹌鹑对饲料的利用率。
2. 饮水管理鹌鹑对饮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只鹌鹑每天的饮水量为100-150毫升。
因此,鹌鹑饮水器要保持清洁,随时提供新鲜的饮水,以确保鹌鹑的饮水量和质量。
3. 疫情预防鹌鹑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情预防工作。
定期对鹌鹑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生长监测定期对鹌鹑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产蛋率、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三、常见疾病的防治1.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鹌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腹泻、食欲不振等。
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 眼睛病鹌鹑眼睛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养殖鹌鹑的技巧

养殖鹌鹑的技巧
养殖鹌鹑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 场地选择:选择空气清新、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建立鹌鹑舍。
鹌鹑对温度适宜,不耐寒,因此保证舍内温度适宜也很重要。
2. 笼舍设计:对于鹌鹑来说,适当的笼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笼舍应具备通风性好、保持干燥的特点。
同时,鹌鹑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因此笼舍的规模和大小应该合理。
3. 精心选苗:选择健康、活泼的鹌鹑幼苗,并确保它们来自可靠的鹌鹑孵化场或养殖场。
鹌鹑的性别可以根据它们的外观来判断。
4. 饲养管理:鹌鹑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饲料、谷物和昆虫为食。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足够的饮水非常重要。
同时,定期清洁和消毒饲养场所也是必要的。
5. 疾病预防:鹌鹑容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侵袭,如鹌鹑霍乱、鹌鹑立克次体病等。
因此,及时接种疫苗、定期检查和治疗疾病是养殖鹌鹑的关键。
6. 生长环境管理:为鹌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
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要达到适宜的条件,以促进鹌鹑的生长和产蛋。
7. 注意保护:鹌鹑是活泼好动的小动物,容易逃跑或受到捕食动物的伤害。
因此,要确保鹌鹑舍的安全和防护措施,以保护鹌鹑的安全和健康。
8.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和记录鹌鹑的生长状况,包括体重、进食量、产蛋量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养殖鹌鹑需要注意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保护措施等方面。
只有全面进行好相关的养殖管理,才能保证鹌鹑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产蛋量。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主要包括饲养、疾病预防、环境和管理等方面。
1. 饲养:
(1)饲料:鹌鹑的主要饲料是谷类、豆类、油脂、鱼粉、动物蛋白等。
在饲料配方中要注意控制粗蛋白和能量比例,以及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
(2)饮水:鹌鹑必须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给鹌鹑提供凉爽的饮水,并定时更换水源。
(3)定时喂食:要按照鹌鹑需求,加强营养供给,定时喂食,并严格控制饲料消耗量,以避免浪费和过度肥胖。
2. 疾病预防:
要给鹌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控制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并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环境:
(1)栖息环境:鹌鹑需要安静、干燥、通风、清洁和充足的光照,卫生条件要
保持干净、清爽,并经常更换垫料。
(2)气候环境:鹌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对气温、湿度、氧气等环境条件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4. 管理:
(1)行为管理:要尽量减少鹌鹑的压力、恐惧和异常兴奋的情况,促进其正常行为和生理活动。
(2)疾病管理:对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患病鹌鹑,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繁殖管理:需要根据鹌鹑的品种特点,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和养殖措施,以提高繁殖成果,保持种质优良。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饲养技术一、鹌鹑饲养出壳鹌鹑:育雏室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进前2--3天观察雏室温度是否正常,温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10天以后温度33--35度在适宜条件下,经1-2小时后,用高锰酸钾饮水(淡黄色为宜),同时开始添加饲料,15天以后上笼饲养,以防上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可参考以下几种药,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少星等任选限可(特注狗、猫、鼠等袭击)。
亚成鹌鹑:鹌鹑上笼后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为宜,可清理母鹑数量,便于耗料多少及望后产蛋状况,注意温度、通风、光照、湿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发生,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应做到室内定期消毒,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槽内有水有料,控制好饲养密度。
产蛋鹌鹑:鹌鹑40日左右即可开产,不得随便更换饲料,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温度不能忽冷忽热,便于鹌产蛋率稳状态,定期清理粪便,注意粪便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保暖和通风、光照是否正常,观察鹑群对产蛋减少及病死鹑应加强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药治疗,保持槽内水料不能中断,特别预防猫、鼠、狗袭击。
二、投食要点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
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鼓皮4.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
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
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
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
鹌鹑饲养的方法

鹌鹑饲养的方法鹌鹁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
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鹌鹑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鹌鹑饲养的方法1、场舍与设备1.1场合要求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
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 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
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1.2设备①鹌鹑笼。
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为长100cm、宽20 cm、高150 cm,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成粪板接纳粪便。
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
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
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
③水槽。
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莲接式自动给水槽。
④育雏箱。
长90 cm、宽45 cm、高25cm,箱脚高20 cm,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
⑤产蛋笼。
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 cm、宽25 cm、高25 cm,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
⑥育肥箱。
长50 cm、宽30 cm、高15 cm,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2、饲料配方雏鹌鹁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索及微量元素适量。
鹌鹑的饲养

鹌鹑的饲养1、运输:运输鹑苗的器具容量不宜过大,并隔成小方格,每格放雏不超过50只,且底部要平坦,车速要慢,遇到不平路面或转弯时还要减速。
否则,鹌鹑很易向一边倾斜而被压死。
如果路途较远,应每小时检查鹑苗1次。
2、温度: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差,第1-3天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7-36℃,4-10天保持在35-32℃,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脱温时室温维持在22-25℃。
3、湿度:育雏前期,由于室温高、鹌鹑的排泄量小,室内容易干燥,应在地面适当洒水,调节相对湿度在60-65%;2周后,随着鹌鹑排泄量的增加,湿度也会增加,应每天清理粪便,加强通风排湿,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
4、饮水:开食前2小时应先给鹑苗饮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以消毒肠道;1-3天饮温开水,水中加适量葡萄糖。
鹑苗的饮水器底盘要小,不能用鸡饮水器代替,否则,它们极易跳入底盘弄湿羽毛,发生聚堆现象,稍不注意即会被压死。
5、开食:鹌鹑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比较合适。
第1天喂开食料,可将煮成半熟的小米拌一些蛋黄撒在食盘上或比较粗糙的纸上(以黄板纸最好)。
绝不能将食物撒在塑料薄膜上;因为鹑苗腿细无力,很容易在塑料薄膜上面打滑,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终身残废。
第2天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
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配制: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与饲料搅拌均匀后喂给。
1-7日龄每日喂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
6、免疫注射:1日龄用马立克液氮苗皮下注射0.2毫升;5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7日龄用Ⅱ系苗1头份滴鼻;10日龄用禽流感弱毒干苗点眼滴鼻;15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28日龄用La-sotaVHl2028/86滴鼻、点眼,同时用复合新城疫油苗0.5毫升/只肌肉注射;35日龄用禽流感油苗0.3毫升/只肌肉注射。
7、预防用药:1-3日龄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氟哌酸,7-10日龄每公斤饲料中拌入0.2克土霉素,10-15日龄在饲料中拌入0.2%磺胺二甲氧嘧啶,16-20日龄每天用卡那霉素5000单位/只饮水,21-35日龄将球速治50克加入25-50公斤水中饮用,预防球虫病。
鹌鹑的养殖技术

鹌鹑的养殖技术鹌鹑为体形较小的雉科鸟类,是一种食用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现在养殖鹌鹑的越来越多,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鹌鹑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鹌鹑的养殖方法(一)鹑舍建筑1、建设地点: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好、背风向阳、远离污染和水、电、交通便利的地方。
鹑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鹑舍,又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来车辆及其他噪音的干扰。
2、屋顶:要求屋顶材料保温性能好、隔热,并易于排雨。
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挂瓦,屋顶要有顶棚,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顶棚距地面2.2-2.4米高。
3、墙壁和地面:墙壁以砖墙为好,砖墙保温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清扫消毒,但造价较高。
如采用造价低廉的石墙,保温性能差,水气凝结在墙上不易散发。
因此,使用石墙时要在墙上抹一层麦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强防潮保温。
(二)笼具准备1、雏鹑笼:主要供1-15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和铁丝制作,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57厘米×43厘米,设一个活动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热源可采用煤炉加热,管道取暖。
2、仔鹑笼:主要供商品鹑使用,规格为100厘米×57厘米×17厘米。
3、成鹑笼:一般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57厘米、高22厘米。
(三)消毒鹑舍内的地面、墙壁和各种设备都应先进行消毒,场地消毒可用石灰,办公室、宿舍用百毒杀1:200消毒,笼具用1:300配制的菌毒杀消毒液消毒,发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杀消毒液喷雾器喷洒。
粪便暂放要用火碱消毒。
进鹑前,还应进行熏蒸消毒。
消毒时要将鹑舍的门窗关闭,所有进出气孔都应堵严。
根据鹑舍的容积,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
(有热源时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热蒸发,无热源时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与28ml温水混合后加入14g高锰酸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用鹌鹑饲养技术—家禽养殖技术一、鹌鹑的经济价值鹌鹑肉嫩肥实,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禽,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成年雌鹑平均体重约130g左右,全年产蛋260个以上,最高可达400个。
鹌鹑蛋营养丰富,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
鹌鹑生长迅速,成熟期早。
初生幼鹑平均出壳重6.39g,50日龄时重108.5g。
—般45-50日龄开始产卵,最晚也不超过60天。
一只鹌鹑有时一天生2个蛋,蛋重l0g左右,每天仅需20-25g饲料,即每吃1.25kg饲料就能生产0.5kg蛋。
养殖鹌鹑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容易饲养、效益显著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二、鹌鹑的生物学习性鹌鹑属鸟纲,鸡形目,形似雏鸡,头小尾短,羽毛茶褐色,背部赤褐色,散布黄色纵直条纹和暗色横纹,头部黑褐色,中央有黄色条纹三条,体重120g~150g。
成年鹑的雌雄区别是:雌鹑胸腹部白色,下颌纯米白色,脸部毛色较浅,肛门上部无球状物,不会啼鸣;雄鹑胸腹部黄褐色,下颌黄竭至黑褐色,脸部红褐色,在肛门上部有一蚕豆大小粉红色球状物,会发出“嘎嘎”啼鸣声。
鹌鹑性喜温暖、干燥,畏寒冷,怕潮湿,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
鹌鹑的生长发育快,40日龄时的体重为初生体重的20-25倍,但衰老很快,产蛋1年后自然死亡率上升,因此产蛋10-12个月的鹌鹑应淘汰为食用鹑,鹌鹑产蛋后的孵化率可达75%—80%,但家养鹌鹑失去孵蛋本能,需用鸡、鸽带为孵化或人工孵化。
鹌鹑食量小,代谢旺,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
鹌鹑胆小怕惊吓,要求安静的饲养场所。
三、鹤鹑的饲养管理(一)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
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
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
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
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二)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
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组成。
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
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
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
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
(三)饲养管理雄鹑和雌鹑最好分群饲养,使之定时配种,这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若不便分群亦可混合喂养。
混养时雄鹑和雌鹑之比为1:3。
除留下配种的鹌鹑外,其余雄鹑作肉鹑处理。
在饲养管理上,还要注意饲养密度,幼鹑平养密度是:100只/1周龄m2,85只/2周龄m2,,70只/3周龄m2,50只/4周龄m2。
周边环境要安静,如果受惊忧,会影响母鹑产蛋。
四、鹌鹑的繁殖(一)选种优良的种鹑,眼大小要适中,颈要细长,头要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
不要选近亲鹑。
雌鹑的选种标准是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g,体重超过170g的产蛋力不强,具体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
雄鹑孵出50天即可选种,要求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体壮胸宽,鹑爪完全伸开,体重120—130g,肛门深红色隆起,如手按压有白色泡沫出现,说明已发情,具交配能力。
(二)配种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
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
鹌鹑的早晨和傍晚性欲最旺,交配后受精最高,以早上第一次喂饲后让其交配最好。
如有把握进行人工孵化,则一年四季均可让鹌鹑交配繁殖。
(三)产蛋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
据试验,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
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其余时间改换成4瓦电灯照明。
(四)孵化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
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
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在胚胎将被破壳出雏时,每隔2-3小时,以90度角转动种蛋,帮助胚胎活动。
种蛋孵化期为17天,雏鹑出壳后12小时开始喂料,饮水,最晚不超过24小时。
鹌鹑属于特种经济禽类,它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鹌鹑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蛋白质、铁、钙、磷,被誉为野味之珍;鹌鹑蛋富含卵磷脂、脑磷脂和激素,而且鹌鹑蛋的蛋白质分子颗粒比鸡蛋蛋白质分子颗粒小,更易于消化吸收,对过敏症和肠胃病有特殊疗效,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特殊的营养作用,鹌鹑的肉、蛋、血均可入药。
一只母鹑生长到45—50日龄即可开产,年产蛋200—300枚,合2.4—3公斤,平均产蛋率可达80%以上,每只鹌鹑从出壳到产蛋仅耗料0.75公斤,每天每只仅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公斤,料蛋比为2.6—2.7:1,鹌鹑的孵化期仅有17天,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饲养鹌鹑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并且有稳定的市场,目前,国内饲养量仅次于鸡鸭。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
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
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1.种鹑的选择。
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
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配。
2.孵化。
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摄氏度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
孵化管理如下: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摄氏度之间。
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
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
孵化的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
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
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
验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
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1.保温。
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摄氏度,第7—14日龄36—35摄氏度,第15—20日龄34摄氏度,20日龄以后每天降1摄氏度,降至27摄氏度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摄氏度的常温下饲养。
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
2.饮水。
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
3.喂料。
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
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
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其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
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匀喂给。
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
4.密度与光照。
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
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
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
5.精心管理。
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
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
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1.饲喂。
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
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l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
2.温度。
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摄氏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
3.光照。
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
一般光照16—18小时。
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
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
注意鹑群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的观察,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