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学设计三_教案教学设计
《祁黄羊》教案

《祁黄羊》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祁黄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祁黄羊》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代表作,描述了祁黄羊的忠诚和智慧。
文章情节梳理:通过讲解文章的情节,使学生理解祁黄羊的形象和故事。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讲解并练习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忠诚”、“智慧”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团队合作。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兴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思想交流。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和情节。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材:《祁黄羊》相关教材或课文文本。
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祁黄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祁黄羊》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
1.3提高朗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和合作,理解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质。
3.2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和复述课文。
1.2理解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2.教学难点:2.1体会课文中祁黄羊的心理活动。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祁黄羊的背景。
1.2提问:你们知道祁黄羊吗?他在课文中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语气和节奏。
3.讲解课文3.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2讨论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分析课文4.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2分析祁黄羊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课堂活动5.1小组讨论:你们认为祁黄羊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5.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6.课堂小结6.2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7.作业布置7.1复述课文。
7.2用自己的话描述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分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2.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对祁黄羊的品质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附:课文内容祁黄羊,字子厚,晋国太史令。
黄羊性温良,好学深思,不慕荣利。
一日,其母病,黄羊割股疗母,母病愈。
黄羊事母至孝,世人称颂。
后,黄羊为国效力,尽忠职守,无所畏惧,卒于任上。
《祁黄羊》教学设计3

《祁黄羊》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复述课文。
2、采纳小组学习议论法、分角色朗诵、排演课本剧等方法帮助理解课文。
3、借助详细的语言资料,领悟学习祁黄羊公私分明,办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课要点:抓住要点段,频频朗读,仔细领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办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课难点:联系上下文,领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课准备:查阅资料,认识历史背景教课时间: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 。
齐读课题。
2、学生环绕课题怀疑:祁黄羊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表达了他的什么故事?3、检查预习状况:谈谈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以下名称:春秋晋国悼公祁午解狐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诵课文,画出由生字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虑:祁黄羊是一个如何的人?课文表达了他的什么故事?三、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2、指导读通以下句子。
( 1)悼公立刻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逝世了。
悼公只能祁黄羊再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不过想,朝中的人哪个有事才能,能够担此重担,我根儿就没去想他是否是我的仇家或人。
(3)外不避仇,内不避,你做事这样出以公心,真是得呀!3、同桌分自然段互文后,指名逐段朗文,合以下的意思(部署学生词典):讨伐重荐使者出以公心4、迅速朗文,文表达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沟通后板:荐人材四、理清文章脉落。
1、默文,思虑:祁黄羊向悼公荐中尉人,介绍了哪两个人?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2、沟通,板:因病辞外解狐,内祁午3、依据提示,把文分二段。
第一段( 1— 2):祁黄羊因病辞。
第二段:(3—12):祁黄羊两度荐。
五、指写生字。
1、前后四人小沟通字的法2、指名沟通3、学生描六、作:1、达成字册上的部分字任(字、部分)。
小学语文祁黄羊的教案

小学语文《祁黄羊》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掌握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内容。
学生能够领悟课文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给予写作指导。
3.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需要完成对课文的熟读和背诵。
学生需要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六、教学资源课文《祁黄羊》的文本材料生字词列表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写作练习纸张字典或在线翻译工具七、教学步骤7.1 课文朗读: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强调重音和停顿。
7.2 生字词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列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例。
7.3 课文理解: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的细节,如人物、情节、背景等。
《祁黄羊》教学设计(通用21篇)

《祁黄羊》教学设计(通用21篇)《祁黄羊》教学设计(通用2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祁黄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祁黄羊》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分清层次。
2、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了解时代背景及中军尉职责的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教学用具:简单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一则历史故事——祁黄羊,听故事,看课文,听准字音。
(二)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1、认读生字词。
解狐落下毛病偏心眼儿压根儿替代征伐晋悼公举荐安危召慎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2、自读课文,读准音。
3、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分别是谁?晋悼公祁黄羊解狐祁午4、默读课文思考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交流。
(解释:中军尉主公)5、填空:(谁)向(谁)举荐(谁)担任中军尉。
(谁)向(谁)举荐(谁)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祁午担任中军尉。
6、归纳课文主容(抓住课文中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6、再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想法?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三)进一步学习课文。
1、祁黄羊先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后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中军尉这个职位重要吗?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国家安危、兴亡,征伐)2、晋国军事力量强大,可见祁黄羊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如今,这个有才能的人由于多年的征战,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此时他会想————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听了祁黄羊的请求,晋悼公会想————这才有了后面的祁黄羊荐贤。
《祁黄羊》小学语文教案

《祁黄羊》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祁黄羊》的故事内容。
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人物特征和事件发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和图像,进行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
利用思维导图和时间线,帮助学生组织和梳理故事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理解忠诚、正直、勇敢等传统美德,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宽容心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祁黄羊》故事原文。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包括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描述人物特征和事件发展。
难点: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以及分析和评价人物行为。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祁黄羊》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背景资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互相提问和解答。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中的场景和对话,提高表演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合作和表演技巧。
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祁黄羊》故事原文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介绍。
生字词卡片和练习题。
5.2 教学设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录音机和听力材料。
表演道具和背景布景。
《祁黄羊》教案

《祁黄羊》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老爱幼、忠诚善良等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韵味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音乐,引出祁黄羊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祁黄羊精神的理解。
3. 选择一篇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写下你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祁黄羊文言文教案

祁黄羊文言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祁黄羊的故事。
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学生能够解读并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学生通过翻译和解析,提高翻译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祁黄羊的故事,培养对忠诚、正直、勇敢等品质的认同和尊重。
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文言文的美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祁黄羊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节奏。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2.3 课文解析与分析:学生通过翻译和解析,理解课文的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三章:教学活动3.1 朗读与背诵: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
学生进行课文背诵,提高口语表达和记忆力。
3.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祁黄羊的故事情节。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翻译与解析:学生进行课文的翻译和解析,展示自己的翻译和分析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的翻译和解析,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可以包括翻译、解析、写作等形式的练习。
5.2 课外阅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祁黄羊的故事和相关文言文作品。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黄羊》教学设计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重点读准“祁黄羊中军尉晋悼公解狐压根儿落下了毛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以课文中心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支点,通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4、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这一单元里,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认识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我们认识了大智若愚、拒收礼物的公仪休。
他们犹如夜空的星辰、始终照耀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今天,我们学习又一篇感动人心的课文——(板书并要求学生书空)祁黄羊。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读过。
能读准这些词吗?
出示:祁黄羊中军尉征伐落下毛病
晋悼公准许辞职合适接替推荐举荐郑重慎重
教师引导逐组朗读——1、纠正不准的读音;2、点拔:“推荐”与“举荐”是一对近义词,“郑重”与“慎重”不一样。
(慎重,小心谨慎地思量,深思熟虑,侧重于内。
而郑重是严肃认真,多指表情凝重,侧重于外)。
二、初读(课堂上的初读,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初读”)
师:这些“拦路虎”都读准了,再来读课文也就容易了。
下面请同学认真地读一篇课文,读了完课文,把书放下,要养成一个“掩卷沉思”习惯,思考这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并把它画出来。
然后再思考,根据这句话,课文可以分成哪几段。
在书上作个记号(双斜线),明白吗?开始读——
教师巡视,点拔,提示学生分段没有统一的答案……
三、读书、交流
师: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们是怎么分段的?
a1-2;3-11;12
b1-2;3-7;8-12。
c1;2;3-7;8-12(学生说出段意即可)
师:这则故事不像《三顾茅庐》那样具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它就是由简单的人物对话构成的,但听同学们的分段,我忽然发现它也有一个清晰的过程。
有起因,有发展,有波折而且还一波二折呢?
师:谁来读‘事情的起因’
师:谁接着读‘波折中的第一波’。
(鼓励学生多读一句——读到不久就去世了)
师: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谁着读。
(注意随机指导学生读好书——注意人物的语气等!)
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练习并指名复述
师:飞将军李广因为卢纶的一首诗《塞下曲》而妇孺皆知,三顾茅庐的刘备因为罗贯中的笔而家喻户晓,与他们相比,祁黄羊的知名度可差远了,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祁黄羊,领略他那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无私精神呢?只能*我们同学一而十,十而百地讲,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大家愿意自己试试吗?
五、指导生字书写布置家庭作业(课后习题3)
重点指导:伐(斜钩挺直)、晋(中横拉长、托上盖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人物对话,感受祁黄羊一心为公的形象。
2、深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
3、对祁黄羊这一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评价。
一、导入:
课前板书:(四个历史人物——祁黄羊、晋悼公、解狐、祁午)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这篇课文,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历史人物,谁大声地读读。
祁黄羊与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的。
(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中军尉!)
师:这则历史故事是在对话中展开的。
落在纸上的对话,是没有语调,没有表情,甚至也是没有感情的。
所以,记录的人想出了一些补救的办法,那就是提示语和标点。
下面,就让我们默默地在想象中倾听他们的对话,注意人物
的提示语,注意句子中的标点,或许你会发现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体验地别人错过的一份情,感受到他们那颗跳动着的心——别忘了用笔留住你的发现!二、默读批注
师巡视、点拔
1、悼公的两段话始终是:?+!(细细体会其中的情义)
2、郑重(表情严肃)
3、就照你的意见办!(无限的信任)
4、如此出以公心(如此就是“这样”,哪样呢?“如此”可以去掉吗?加强了语气)
5、看来(为解狐不能接任中军尉一职而感到深深遗憾、惋惜)
6、只有(非祁午不可)
7、压根儿没想(仇敌、父子关系不复存在,那此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交流、练读
师:从?!可以看出悼公的语速、语调是富于变化的。
从这种变化里,你能感觉到什么?
师:与悼公相比,祁黄羊说话时的语速、语调有什么特点?(不慢不变、平缓)
师:如果说悼公是因为“深感意外”,是因为“十分惊讶”而表现出这种语速、语调,那是什么让祁黄羊始终保持着一种“语速、语调”呢?(内心平静,问心无愧——读他的话)可是在别人眼中他是问心无愧的吗?愧对父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谓不忠;愧对自己徇私情可谓不忠。
师:(结合板书,“天平”)掂量的是什么?(军事才能)托
举的仅仅是一个中军尉吗?(他托举的将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仿佛不能有丝毫的误差。
天平的指针始终对着谁?(君、国)师: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可敬可爱的英雄,他们一心为公,唯才是举,为国家推荐优秀人才,让国家走向了强盛。
祁黄羊只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今天,我给同学们推荐一位同样可敬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毛遂——课后请同学们读读他的故事。
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感动,许多收获,有兴趣的可以把你的收获写成一篇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