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11答案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A卷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A卷及答案

的区间范围。
() (10分)
云 南 财 经大学 期 末 考 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学年学期: 专 业: 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班 级: 课 程: 统 计 学
教学大纲: 《统计学》教学大纲(统编,2000
年)
一、贾俊平
使用教材: 统 计 学 教材作者:袁卫、 庞浩、
出 版 社: 高 教 出 版 社
曾五
提供商提供的10个样本进行了检验,结果平均长度
,样本标准差
=0.4932 。假定该供货商生产的配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在0.05的显著
性水平下,检验该供货商提供的配件是否符合要求?()(10分)
4、研究某市1990-2001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Y)与国内生产总值
(X)的关系。通过Excel计算得到下面的有关结果(:(10分)
A、
B、 C、
D、
E、
得 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统计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与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从统计
教育的角度,统计学大致有以下两种分类:描述统计和

2、某地区的GDP2006年比1999年增长了70%,则意味着此期间该
地区GDP年平均递增 %。
3、单因素方差分析问题中,F=12.24,P-=0.0056,表示拒绝原假
带来的影响
【 】3、单项式变量数列中,如果各标志值都扩
大1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平均数
A、不变 B、扩大1倍 C、减少1/4 D、无法判
断大小
【 】4、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比1998年增长
35%,则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
发展速度应该是
A、
B、
C、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A 、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填报单位 D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5. 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 D 、中位数E 、众数1、怎样理解统计的三种含义 答: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 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

二是统计资料(统计信息) :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

三是 统计学,是系统论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 、什么是统计指标?它有哪些特点?答: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的统计学基本范畴。

对统计指标通常有两种理解和使用方法:一 是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 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文化程度B 、职业C 、月工资2. 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 B )A 、国民收入B 、人均国民收入3. 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C )D 、行业C 、 A 、0个 B 、两个 4. 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A A 、身高 B 、产品件数 5.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A 、库存额 B 、总收入 6. 典型调查是( B )确定调查单位的A 、随机B 、主观国内生产净值D 、设备台数5000 万元、 8000 万元和 3900 万元,则这句话中有(C 、 1 个D 、 3个C 、 7. 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A 、 Z 统计量 C 、 统 计量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样本B 、小总体9.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 p ( D )A 、大于 1B 、大于- 1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 A )1C 、- 1 2 分,共 10 分。

A 、零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 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 、定类尺度 D 、定比尺度2. 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 、工人人数D 、商品库存量3. 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 、极差 D 、众数4. 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 B )个变量?C 、企业人数 C 、平均收入 随意 盲目D 、产品品种 D 、人均收入A t 统计量 X 统计量A )C 、样本容量B、 DABCD B 、定序尺度 E 、测量尺度BE B 、商品销售额 总产值ABE平均差 标准差 BDEE 、 B 、E 、 ):D 、总体容量 C 、小于 D 、在0与1之间D 、 2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 ):C 、定距尺度否则不计分)):C 、商品库存额C 、几何平均数B 、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C 、每台设备是ABC ) C 、几何平均数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答案

统计学原理A期末考试试卷及其答案

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对)2、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对)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错)4、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错)5、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对)6、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错)7、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郡可以推算总体指标。

(错)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

(对)9、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对)10、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对)11、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错)12、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错)13、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对)14、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对)15、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对)16、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对)17、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唯一只有强度相对数。

(错)18、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76%。

(对)二单选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B )A数量性 B同质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 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 D)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统计学原理_期末卷A

统计学原理_期末卷A

万里学院期末考试1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专升本)1.(单选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本题2.0分)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答案:B.解析:无.2.(单选题)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本题2.0分)A.随总体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围大小无关答案:A.解析:无.3.(单选题)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本题2.0分)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答案:C.解析:无.4.(单选题)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

(本题2.0分)A.A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B.B 登记误差C.C 系统性误差D.D ABC都错答案:A.解析:无.5.(单选题)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本题2.0分)A.A 变量C.C 变量值D.D 指标答案:C.解析:无.6.(单选题)“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本题2.0分)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解析:无.7.(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本题2.0分)A.可能变宽也可能变窄B.变窄C.变宽D.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无.8.(单选题)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本题2.0分)A.2000B.1000C.1500D.2500答案:C.解析:无.9.(单选题)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

(本题2.0分)A.A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B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C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D 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答案:A.解析:无.10.(单选题)设 zc 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值,检验的假设为 H 0 :μ =μ0 ,H 1 :μ ≠μ0 , zc = - 1.96 时,计算出的 P 值为()。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A 、上升B 、下降C 、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 、 75%B 、 99.5%C 、100.5%D 、 133.2%【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A 、样本平均数B 、样本中位数C 、 样本众数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A 、P 值> αB 、P 值>βC 、 P 值< αD 、 P 值<β【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Sx Z 0μ-=~N(0,1) B 、 nx Z σμ0-=~N(0,1)C 、)1(~)1(2222--=n Sn χσχ D 、)1(~0--=n t nSx t μ【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 】10、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统计学A卷》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A卷》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A卷》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总体是()。

A.IT业的全部从业者 B. IT业的500个从业者C.IT从业者的总收入 D. IT从业者的消费支付方式2.到商场购物停车变得越来越困难,管理人员希望掌握顾客找到停车位的平均时间。

为此,某个管理人员跟踪了50名顾客并记录下他们找到车位的时间。

这里,管理人员感谢兴趣的总体是()。

A. 管理人员跟踪过的50名顾客B. 上午在商场停车的顾客C. 在商场停车的所有顾客D. 到商场购物的所有顾客3.为比较多个样本间的相似性,适合采用的图形是()。

A.环形图 B. 茎叶图C.雷达图 D. 箱线图4.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3个标准差 B. 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C.等于3倍的平均数 D. 等于3倍的标准差5.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

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B. 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 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6. 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A.95% B. 89%C.68% D. 99%7.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大 B.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C.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 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8.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9.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最新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最新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最新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最新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不同B、组织⽅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法不同3、按某⼀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辆机动车B、每⼀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数计算的⼈均粮⾷产量是⼀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数D、历年全国的职⼯⼈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进⾏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位学⽣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组为开⼝组,上限为500,已知第⼆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B、每⼀名学⽣C、100名学⽣的学习成绩D、每⼀名学⽣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存款余额4⽉初为80万元,5⽉初为150万元,6⽉初为210万元,7⽉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调查中产⽣B、只在⾮全⾯调查中产⽣C、在全⾯调查和⾮全⾯调查中都会产⽣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20、对⼀批商品进⾏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的调查⽅法是(B)A、全⾯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龄B、健康状况C、⼯资级别D、⼯资收⼊22、统计分组对总体⽽⾔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多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少有两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分.1、要了解浙江省全部成年⼈⼝的就业情况,那么ABDA、浙江省全部成年⼈⼝是研究的统计总体B、浙江省成年⼈⼝总数是统计指标C、浙江省成年⼈⼝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E、反映每个⼈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2、统计调查⽅案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ABCDE )A、确定调查⽬的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和调查表D、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和地点E、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3、⾮全⾯调查包括( ABDE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业定期报表D、典型调查E、⾮全⾯统计报表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总量指标的计算必须遵从下列哪些原则?( ACE )A、同类性B、⾮同类性C、明确总量指标的统计含义D、计算⼈员必须相同E、计量单位必须⼀致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的⽅法有(AC )A、⼏何平均法(⽔平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BC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E环⽐指数8、影响样本容量n的因素有( ABCDE )A、抽样极限误差B、概率保证度C、总体波动程度D、抽样⽅法E、抽样组织形式9、下列现象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ACE )A、家庭收⼊与消费⽀出B、时间与距离C、亩产量与施肥关系D、学号与考试成绩E、物价⽔平与商品供求关系10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有( AE )A、⼯业增加值B、职⼯⼈数C、出⽣的⼈⼝数D、商品库存量E、国民⽣产总额11、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A、职⼯按⼯龄分组B、科技⼈员按职称分组C、⼈⼝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按地区分组12、统计分组的作⽤为( BCD )A、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B、划分现象的类型C、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D、研究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E、以上都对1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BCDE )A、数量性B、具体性C、总体性D、社会性E、⼴泛性14、与标志值同计量单位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BC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差E、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15、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DE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16、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分为( BD )A、静态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E、环⽐指数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的⽬的不同⽽发⽣变化. ( )2、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 )3、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 )4、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职⼯⼈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 )7、相对指标都是⽤⽆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8、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何平均数. ( )9、横⾏标题⼀般写在表的右⽅.( )10、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度相关关系. ( )11、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般⽔平.( )1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确定组距和组数.( )13、指数体系中,同度量因素必须全部固定在报告期. ( )14、相关系数为0时,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5、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平时,应⽤⾸尾折半的⽅法. ( )除了1、3、5对,其他都错四、、计算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数). 1、某单位40名职⼯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的分组⽅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业务考核情况.解答:(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且是开⼝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考核情况.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中间⼤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部分职⼯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2、2006年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450元,计划规定2007年单位成本⽐2006年降低6%,实际降低8%,要求计算: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数、2007年单位成本实际数、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774095485127515656553分=?+?+?+?+?==∑∑f xf x3、某车间有甲、⼄两个⽣产组,甲组平均每个⼯⼈的⽇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组⼯⼈⽇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组平均每个⼯⼈的⽇产量和标准差;⑵⽐较甲、⼄两⽣产⼩组哪个组的⽇产量更有代表性?解:5.291002950133438151345343538251515==+++?+?+?+?=∑∑fxf x =⼄()986.810080752==-∑∑f x x =⼄σ267.0366.9==x V σ=甲3046.05.29986.8==x V σ=⼄甲组更有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10分)
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2、对平均值相差较大的两个总体比较其离散程度时,应采用(D )指标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3、若随机事件A,B互不相容,则P(A∪B) = ( A )
A、P(A)+P(B)
B、P(A)+P(B)−P(A)P(B)
C、P(A)P(B)
D、P(A) −P(B)
4、下面关于95%的置信度说法正确的是(C )
A、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
B、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
C、对总体均值估计时,进行100次抽样(样本容量为n),由样本均值加减估
计的允许误差所构造的100个置信区间中,平均有95个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D、对总体均值估计时,进行100次抽样(样本容量为n),由样本均值加减估
计的允许误差所构造的100个置信区间中,平均有5个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5、假设检验中,分别用α,β表示犯第I类错误和第II类错误的概率,则当样本容量n一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α是指原假设H0为真,但却拒绝了原假设的概率
B、α是指原假设H0为假,但却接受了原假设的概率
C、α减小时β也减小
D、α增大时β也增大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10=30分)
1、在统计学的研究中,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全体称为总体;每个组成对象称
为个体。

2、有10个人的年龄资料:10,20,15,20,25,30,15,20,30,25岁。

由该资料确定的中位数为20 ,众数为20 ,极差为20 。

3、射手独立地射击5次,每次命中目标的概率均为0.6。

则刚好有3次命中的概率()3P X == 0.3456 。

4、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在有限区间(a ,b )内取值,且X 服从均匀分布,其概率密
度函数为1
()0,a x b f x b a ⎧≤≤⎪
=-⎨⎪⎩,其他,则X 的期望值为 2a b + ,方差为 2()12b a - 。

5、设随机变量X 、Y 的数学期望分别为E (X )=2,E (Y )=3,则E (2X +3Y)= 13 。

6、假设某地区成年男性的身高(单位: cm) X ~N (170,7.692),则该地区成年男性的身高超过175cm 的概率是 0.2578 。

===ΦΦΦ(注:(0.65)0.7422,(0.35)0.6368,(0.25)0.5987)
7、设12,,...,n X X X 是来自正态总体2(,)N μσ的简单随机样本。

总体方差未知,X 为样本均值,2S 为样本方差,30n <
X ~ t (n -1) (分布)。

8、设随机变量X 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布,且{}P X λα>=,则{}P X λ<= 1-α/2 。

9、在假设检验里,有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单侧检验又分为 左 侧检验 和 右 侧检验。

10、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因素总共有k 个水平,样本容量为n ,则检验时F 统计量的分子SSB 与分母SSE 的自由度分别是 k -1 和 n -k 。

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15*4=60分)
0,0250,050.050.050.050.05 1.96, 1.65, (9) 2.262, (10) 2.228, (3,44) 2.82, (348) 2.80
z z t t F F ======以下题目可能用到的临界值有:,
1、某车间生产了同样规格的6箱产品,其中有3箱、2箱和1箱分别是由甲、乙和丙3个车床生产的,且3个车床的次品率依次为1/10、1/15、1/20。

现从这6箱中任选一箱,再从选出的一箱中任取一件,试计算: (1)取得的一件是次品的概率;(8分)
(2)若已知取得的一件是次品,求所取得的产品是由丙车床生产的概率。

(7分)
解:设A=“产品是甲车床生产”,B=“产品是乙车床生产”,
C=“产品是丙车床生产”,D=“产品是次品”。

(1)随机抽取一件产品是次品的概率
081.036029
201611516210163)
()()()()()()(≈=⨯+⨯+⨯=++=C D P C P B D P B P A D P A P D P
(2)随机抽取一件,发现是次品,则该次品属于丙车床生产的概率为
103
.0293
3602920161)()()()()()(≈=⨯
===D P C D P C P D P CD P D C P
答:(1)随机抽取一件是次品的概率8.1%;(2)随机抽取一件,发现是次品,则该次品属于工厂A 的概率为10.3%.
2、从一批零件中抽取10个,测得直径(mm )分别为19.7、 20.1、 19.8、 19.9、 20.2、 20.0、 19.9、 20.2、 20.3。

设零件直径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

求:(1)10个零件的均值和标准差;(6分)
(2)这批零件直径均值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9分)
(注: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1
0.05 20.050
0.227
0.059 2.262 (20.05 2.262(19.888,20.212n
i
i x
x n
s t t x t n ααμ==
==
===±-=±=∑解:(1)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得均值和标准差为:
(2)根据查分布表(),所以这批直径的均值的置信区间为)19.888~20.212.μ这批直径的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3、某旅馆的经理认为其客人每天的平均消费至少为1200元。

假如抽取了一组50张账单作为样本资料,样本平均数为1000元,且已知总体标准差为200元,试问在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下,该样本能否否定该经理的说法。

(15分)
010.950:1200:1200
0.05,50, 1.645
7.071
0.05,H H n z x z H μμαα≥<===-=
=
=-=解:检验统计量:在的水平上拒绝不能认为经理的说法正确。

4、某公司管理者想比较A 、B 、C 、D 四种培训方案的效果,随机抽取了48个工人随机分配到四种培训,将培训结束后每组工人每小时组织产品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表1的结果:
表1 方差分析表
求:(1)完成上面的方差分析表(要求写出计算过程);(9分)
(2)若在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下,请问这四种培训方案效果是否显著性差
异。

(6分)
() 413, 48444, =48-1=47 2303690,4866
110.5944
690486655662 B E T B E df df df SSB MSB df SSE MSE df SST SSB SSE MSB F MSE =-==-==⋅=⨯==
===+=+===解:1由已知得
010.05,(3,44)0.05,(3,44)
30 2.08110.59
(2): 2.82, 2.08, H H F F F F ===<四种培训方案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四种培训方案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因为则故不能拒绝原假设,说明这四种培训方案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