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调蓄池计算修订稿
(完整版)雨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说明计算书:城市雨水,8.5秒流量,立式轴流泵

排涝泵站计算:1.总说明①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市距南京仅45km,地理气象条件相似,本次雨水设计暴雨强度公式仍采用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即:8.02989++=tlgP1(3.q13.0/()3.)671式中:q-暴雨强度(1/s ha)p-设计重现期(a)t-设计降雨历时(min)**市近20年的雨水工程规划及设计均采用以上公式。
从多年的实际使用效果看,此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本地区降雨特征,可作为本次雨水计算的基本依据。
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水地区类型(广场、干道、厂区、居住区)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及本市的地形和气象特点,并参照周围相近城市所采用的标准,本次整治范围内设计重现期取1年。
②径流系数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宜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即按规划建筑密度将城市用地分为城市中心区、一般规划区和市政绿地等,由不同的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径流系数。
综合考虑**市现状绿化率较高和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等因素,雨水综合径流系数见表1.1。
表1.1 **市城市雨水综合径流系数③地面集水时间(t1)地面集水时间受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等因素影响,结合**市实际和国内相似城市的采用数值,本次选用t 1=15min 。
2.同意**泵站(1) 流量确定汇水面积 2.01km 2,按照市政雨水泵站规模进行计算,集流距离最长为L=2.28km 。
其中管道长度L=380m ,明渠长度L=1900m ,根据《**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的设计水力要素,径流系数取0.5,管道流速取0.7v =(m/s ),折减系数取2,明渠流速取0.86v =(m/s ),折减系数取1.2。
则集流时间121529.05 1.236.877.26min t t mt =+=+⨯+⨯= 重现期为P=2计算的情况下:0.80.82989.3(10.671)2989.3(10.6712)97.5(/)(13.3)(78.3413.3)lgP lg q l s ha t ++===•++则对应的雨水流量为:330.597.5 2.01100109.8(/)Q qF m s ψ-==⨯⨯⨯⨯=根据排水规划中西塘水系的水力要素,同意二水系的水力计算表格为:考虑新建同意**泵站具有调蓄条件,根据《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P33)中对雨水调蓄计算,调蓄池的作用是高峰流量入池调蓄,低流量是脱过,通过调蓄后的进入泵站的脱过流量如下:()V f W α=(m3)1.20.150.650.50.215()[(1.1]lg(0.3)]0.2b f a n n nατ=-+++++ 式中:,,;Q Q Q Qαα''-=脱过系数既是脱过流量与池前管渠设计流量之比();f αα-的函数式3,(m );W Q W Q ττ-=池前管渠的设计流量与相应集流时间的乘积,;b n -暴雨公式参数,b=13.3,n=0.8,(min);τ-管渠在进入调蓄池前的断面汇流历时不计延缓系数调蓄水体面积S=10500m 2,根据相关资料,调蓄水深为0.4m ,因此调蓄容积为:310500*0.44200V m ==39.8(9.0536.8)*6026959.8()W Q m τ==*+=()0.1558f α=通过公式推导, 0.7758Q Qα'== 39.8*0.77587.60()Q Q m α'===因此,泵站流量为7.60m 3/s同意**泵站初拟设三台水泵,单台流量2.84m 3/s 。
雨水调蓄池设计

雨水调蓄池设计【篇一:新建雨水调蓄池人工探孔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2.1 工程概况 (3)2.2 地下管线 (4)2.3 地质水文条件 (5)三、施工准备 (6)3.1 技术准备 (6)3.2 机具准备 (7)3.3 材料准备 (7)四、施工安排 (8)4.1 总体安排 (8)4.2 工期安排 (8)4.3 劳动力组织 (8)五、主要施工方法 (9)5.1 施工工序及工艺 (9)5.2 施工测量 (10)5.3 探坑施工 (10)5.4 浇筑护壁混凝土 (12)5.5 验收检查 (13)六、质量保证措施 (13)6.1 针对性措施 (13)6.2 其他措施 (13)七、安全保证措施 (14)7.1 安全管理制度 (14)7.2 施工安全措施 (15)八、应急措施 (16)8.1 防塌方 (16)8.3 防坠落 (18)8.4 防中毒 (19)附件:护壁设计及计算 (20)一、编制依据1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2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报告4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5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2011 ;7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验收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8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 /383-200610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 /513-200811、施工设计文件中指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验收等的方面标准及规范。
洪涝安全评估中海绵设施评估的雨水调蓄容积计算案例

洪涝安全评估中海绵设施评估的雨水调蓄容积计算案例发布时间:2022-11-13T00:57:21.95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3期第41卷 作者: 郑狄楠[导读] 根据《广州市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洪涝安全评估技术指引(试行)》
郑狄楠
身份证号:44058219971210****
摘要:根据《广州市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洪涝安全评估技术指引(试行)》,在控规新编、调整及修正时,需对广州市域内新、改(扩)建及城市更新项目编制洪涝安全评估。洪涝安全评估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规划标准适应性评估、规划要求及指标适应性评估、河涌水系评估、市政工程评估、内涝防治标准评估及海绵设施评估。其中,海绵设施评估中雨水调蓄容积[1]的计算是地块洪涝安全评估中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内的重要一环。因此以下述改造项目案例来详尽描述雨水调蓄容积的计算过程。关键词: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径流系数;雨水调蓄容积。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广州黄埔A地块旧村改造项目洪涝安全评估。 (2)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水体。 (3)建设地点:广州市黄埔区。 (4)项目地块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5)雨水设计状况 规划用地排水体制:雨污分流制; 雨水设计重现期标准:5年; 项目地块所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q=5364.927/(t+13.602)0.766。 (6)海绵城市设计目标:根据《广州市雨水系统总体规划(2021-2035)》、《黄埔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5)》、《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穗水河湖〔2021〕)取最严值,确定: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对应设计降雨量:30.4mm。 2 主要设计依据 (1)《海绵市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3)《黄埔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5)》; (4)《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 (5)《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穗水河湖〔2021〕);? (6)《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印发实施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建督办〔2016〕1701号)等法律法规文件;
雨水调蓄池设计

Stormwater Management Pond Design Steps:1.Feasibility study:∙Hydrology - Dry pond or wet pond? If receive and retain enough flow from rain, runoff, and groundwater to ensure long-term viability.∙Undrlying Soil - Underlying soils must be identified and tested. Soil permeability must be tested in the proposed Wet Pond location to ensure that excessive infiltration will not cause the WP to dry out.∙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topographic features, select extended detention pond, wet retention pond, wetland pond.2.Sizing Pond:The area required for a Wet Pond (WP) is generally 1 to 3 percent of its drainage area. WPs should be sized to treat the water quality volume and, if necessary, to mitigate the peak rates for larger events.∙Sediment Forebay - The forebay shall consist of a separate cell, formed by an acceptable barrier.shall be sized to contain 0.1 inches per impervious acre of contributing drainage (The forebays should contain 10 to 15 percent of the total permanent pool volume and should be 4 to 6 feet deep). A fixed vertical sediment depth marker should be installed in the forebay tomeasure sediment deposition over time.∙Minimum Water Quality Volume (WQv)∙Minimum Pond Geometry - Flowpaths from inflow points to outlets shall be maximized.Flowpaths of 2:1 (length relative to width) whenever possible and irregular shapes arerecommended.∙An average depth of 3 to 6 feet and a maximum depth of 8 feet, should shallow enough to minimize thermal stratification and short-circuiting and deep enough to prevent sedimentresuspension, reduce algal blooms and maintain aerobic conditions. Wet ponds should not be constructed within a natural watercourse.∙Compute pre- and post- development peak flows for collected drainage area∙Sizing the pond volumes to control 2-yr, 10-yr storms and safely pass 50-yr or 100-yr storm per local requirement.∙Outlet devices are generally multistage structures with pipes, orifices, or weirs for flow control.A reverse slope pipe terminating 2 to 3 feet below the normal water surface, minimizes thedischarge of warm surface water and is less susceptible to clogging by floating debris.∙Outlet Structure Design -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esign criteria:Post- release flowrate < or = Pre-development flowrate at 2-yr and 10-yr ∙An emergency spillway that can safely pass the 100-year storm(or local standard) with 1 foot of freeboard.3.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Control∙Erosion protection measures should be utilized to stabilize inflow and outlet structures, including channels.4.Pond Landscaping Criteria∙Pond Benches∙Landscaping Plan - Veget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 Wet Pond system. ∙Pond Buffers and Setbacks5.Pond Maintenance CriteriaWPs should be inspected at least 4 times per year and after major storm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n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regulations∙Maintenance Measures∙Maintenance Access∙Non-clogging Low Flow Orifice∙Riser∙Pond Drain∙Valves∙Safety Features。
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简易计算方法探讨

滞 留调 蓄 池 在 控 制 径 流 流 量 中发 挥 着 滞 洪 作 用 。流 量 较 大 的雨 水 在 经 过 滞 留调 蓄 池 后 出 流 量 明显 减 小 ,从 而起 到 了 防涝 的作 用 。在 排 水 系 统 中 ,使用滞 留调蓄池可减少下游排水管道 的管径 及 泵 站 设 计 流 量 。对 于 已建 排 水 系 统 而 言 ,通过 设 置滞 留调 蓄池 ,可在避免 翻排下游管道 和改建泵 站 的情 况 下 ,提 高 地 区排 水 标 准 。
在 美 国 ,调 蓄 池 容 积 的初 步估 计 ,采 用 三 角形 过 程 线 法 【31,如 图 4所 示 。
0.5 (Q -q。)
(1)
式 中: ——估算 的调蓄池容积 ;
— — 人 流 峰值 流 速 1. 9。—— 出流峰值流速 ;
— — 人 流 历 时 。
流量 Q .
真如城 市副 中心范 围 内排水 设施分 属铜川 、 交 通 (南 块 )及 武 宁三 个 排 水 系 统 。其 中 铜 川 排 水 系 统 及 交 通 (块 )排 水 系统 为雨 污分 流 制 排 水 系 统 ,武宁排水 系统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其 中 ,属铜 川 排 水 系 统 的服 务 面积 为 216.11 hm2,属 交 通 (南 块 )排 水 系 统 的 服 务 面 积 为 16.42 hm ,属 武 宁 排 水 系 统 的 服 务 面 积 为 1O.07 hm2。研 究 范 围 内 的排 水 系 统 划 分 见 图 l所 示 。
雨水蓄水池设计

雨水蓄水池设计篇一:雨水收集2014 技术要求】雨水回收系统的说明一.概况1 新建雨水池位于isg 工厂东南侧,现有树木位置。
配提升泵,用于雨水利用。
配排污泵,用于污物排弃.原100 立方米水池现800 立方米水池2 雨水首先进原有雨水回用水池(100 立方米),再进800 立方米水池,满后沿现有积水坑沿沟渠排走。
项目区域内的雨水经过管网汇总至y56---y57 管网后,在雨水进入提升泵坑之前,由初期雨水分流井把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800m3 ),调蓄池水满以后,雨水溢流到提升泵坑,由提升泵提升至排水明沟排出。
具体流程如下3 收集雨水接绿化中水管网,浇水使用。
4 原植物恢复,不影响工厂绿化,植被。
二.方案(一).雨水处理回用系统1. 雨水处理回用工艺流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流程(含原设备)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汇集至南侧排水管,雨水进入原100 立方蓄水池以及新建的800 立方(地埋式水池尺寸为23m*17.8m*2.4m, 地埋深度约 2.8 米)蓄水池,当两雨水蓄水池满水时,多余的雨水量进行弃流。
蓄水池中的雨水按照用水需求、经雨水处理站之后,蓄水池回用泵管道接现有中水浇灌管网,以及预留阀门,以供回用,蓄水池污水水泵管道接现排水沟渠,以便排污。
三.雨水处理回用系统由雨水分流井,蓄水池,水泵设备,配套管路组成. 在水池前端设置初雨分流井,经弃流后,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水池,后经水泵提升后送入厂区绿化系统和景观水体,作为绿化和景观的补充水源。
弃流雨水排入污水管道或下游雨水管道。
雨水初期弃流,采用溢流堰式初期雨水分流井, 雨水初期弃流井穿墙预埋管使用刚性防水套管。
初雨分流井为现浇混凝土井,做法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515 第33 页标准图。
800 立方蓄水池, 用于收集雨水的储存装置,采用成品组合装配式pp方块,聚丙烯塑料模块相组合,形成一个地下水池,包裹防渗不透水的土工布,作成贮水型水池。
水池上方恢复为绿地,回植树木等, 雨水储水池:采用pp 模块组合水池,每块单体尺寸为800*400*440 (h),承压≥0.22n/mm2,层间采用共用板的形式进行连接,列间采用连接卡,进行连接。
基于容积法的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的计算——以海南某新建小区为例分析赖童菁

基于容积法的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的计算 ——以海南某新建小区为例分析赖童菁发布时间:2023-06-29T02:39:34.50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8期作者:赖童菁[导读]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雨水调蓄池设置的目的在于削减洪峰流量、雨水滞留以及净化后回用。
海绵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确定,取决于当地规划要求的海绵强制性指标以及项目本身的绿色设施设置情况。
本文以海南某新建小区为例,采用容积法计算该新建小区所需雨水调蓄池容积,为类似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海南元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设计事务所海南三亚 572000摘要:在海绵城市设计中,雨水调蓄池设置的目的在于削减洪峰流量、雨水滞留以及净化后回用。
海绵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确定,取决于当地规划要求的海绵强制性指标以及项目本身的绿色设施设置情况。
本文以海南某新建小区为例,采用容积法计算该新建小区所需雨水调蓄池容积,为类似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调蓄池;容积法;0 引言雨水调蓄池作为一种雨水滞洪、调峰、净化的手段,广泛使用于全世界。
雨水调蓄池最初仅是作为暂存过多雨水的设施,常用与天然的池塘或洼地等进行储水,随着人们对雨水洪灾和污染的日益重视,雨水调蓄池的功能和形式逐渐多样化[1],包括湿塘、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池等。
海绵城市设计中的雨水调蓄池不同于传统给排水雨水调蓄池设计思路,其目的也有所差别。
传统调蓄池设计思路先根据需回收雨水量计算出对应的汇水面积,该部分雨水收集进入雨水回收池,处理后回用,其他汇水面积的雨水直接有组织排入市政管网。
海绵城市设计中的雨水调蓄池设计思路是先根据当地规划要求的强制性目标,考虑项目本身情况和经济因素,确定渗透设施类型及规模,即灰色设施的调蓄容积及绿色设施的类型及配比,围绕绿化设施划分汇水面积,组织雨排水[2]。
本文以海南某新建小区为例,采用容积法计算该新建小区所需雨水调蓄池容积,为类似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1.1 概况本项目位于海南省南部某市中心城区,项目北、东、南面均为市政道路,且市政基础设施完善。
清水池 _工程量计算稿

序 号 部 位1
部 位2
项目名称
一 金玉水站 蓄水池工程
1 蓄水池工程 蓄水池工程
2 蓄水池工程 3 蓄水池工程 (1) (2) (3) (4) 4 蓄水池工程 (1) (2) 5 蓄水池工程 6 蓄水池工程 7 蓄水池工程 8 蓄水池工程 9 蓄水池工程 10 蓄水池工程 11 蓄水池工程
数量
备注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52.00 6.41
#NAME? #NAME? #NAME?
板底 池壁 立柱 顶部梁板
池壁 立柱
土方开挖 石方开挖 土石方回填 模板
C20砼池壁
C20砼底板 C20砼顶部梁板 脚手架 钢筋 C15砼垫层 池底防水砂浆抹面 池壁防水砂浆抹面
工程量计算稿
单位
计
算
式
m3 (7*7+(7+1.2*2)*(7+1.2*2))/2*3.42*0.4
m3 (7*7+(7+1.2*2)*(7+1.2*2))/2*3.42*0.6
m3
(7*7+(7+1.2*2)*(7+1.2*2))/2*3.42-7*7*0.1-6.8*6.8*0.26.4*6.4*3.12
m2 5.44+158.4+3.6+41.23
m2 6.8*4*0.2
m2 6.6*4*3*2
m2 0.3*4*3
m2 6*6+6.4*4*0.12+(0.3-0.12)*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水调蓄池计算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方案一:(压力流外排)
设计参数:
用于削减排水管道洪峰流量时,雨水调蓄有效容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GB50014—2006)中的条公式计算:
V=[−(
0.65n1.2+bt0.5n+0.2+1.10)lg(α+0.3)+0.215
n
0.15
]Qt
式中:α—脱过系数,取值为调蓄池下游设计流量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
取;
Q—调蓄池上游设计流量,参考方案二计算结果,为55m3/min;
b、n—暴雨强度公式参数,分别为和;
t—降雨历时(min),按2小时计。
雨水池容积和外排流量计算:
1) V=[−(
0.650.751.2+11.2591200.5
0.75+0.2
+1.10)lg(0.3+0.3)+
0.215
0.75
0.15
]55120=4356m
3
2)外排雨水流量为==272L/s
水泵参数选取:
设2台潜水泵,单台流量490m
3
/h。2台水泵合用一根出水管,出水管管径
采用DN400钢管,流速为s,满足要求。
方案二:(重力流外排)
设计参数:
1)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q=(1+)/(t+);
式中:q--暴雨强度
t--降雨历时 (min) 按2小时计算;
P—设计重现期,取5年。
2)雨水量采用计算公式:Q=ψ·q·F
式中: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采用
F--汇水面积(公顷);汇水范围为万达广场以西暹岗村地势较高的区
域,约15公顷。
3)雨水管的流速应大于V=0.75m/s,小于V=5m/s,雨水管按满流计算。
雨水量计算:
Q=ψ·q·F =[(1+)/(120+)]X15=908L/s,
外排雨水管设计管径采用d800,设计坡度,流速2m/s。
方案三:(重力流外排)
计算过程同方案二,排水路径和管道敷设方式不同而已,设计管径采用
d800,设计坡度,流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