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ABC试题卷
美学试题标准参考答案

试题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9)A.情感B.意志C.直觉D.体验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A.康德B.王国维C.蔡元培D.柏拉图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A.精神关系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A.通感B.理解C.想象D.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A.王国维B.吕荧C.严羽D.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A.知觉B.直觉C统觉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A.毕达哥拉斯B.朗吉弩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B)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C《伊安篇》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A.爱迪生B・博克C贺拉斯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A.劳鲍特里B.康德C梅里美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A.对立的B.并列的C递进的D.同一的20. 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B)A.方苞B.姚鼐C.刘熙载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A.过失说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A. “乖讹”说B. “鄙夷”说C. “生命的机械化”说D. “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A.休谟B.柏格森C.斯宾塞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A.审美危机B.形式危机C.范式危机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 )。
美学方便的试题

《美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C )。
A. 人的美B. 劳动产品的美C. 境界美D. 环境美2.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B )。
A. 苏格拉底B. 鲍姆嘉登C. 鲍桑葵D. 亚里士多德3. 《关雎》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 C )。
A. 它是《诗经》中的第一篇B. 韵律感强C. 意象佳妙D. 被孔子称赞4.在我国较早区分美与善的人是( D )A. 伍举B. 老子C. 庄子D. 孔子5.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C )。
A. 经济制度B. 政治制度C. 美学的学科性质D. 人们的喜好6. 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
A. 感官B. 审美能力C. 想象D. 灵性7. 谁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比较研究?( D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弩斯D. 柏克8.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B )。
A. 呼吸器官B. 感觉器官C. 运动器官D. 思维器官9. 从哪个朝代以后屏风画开始大量的画在纸上( B )A. 唐B. 宋C. 明D. 清10.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 D )的诗句。
A. 苏轼B. 柳永C. 李清照D. 曹雪芹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美的特点的有 ( ABCD )A. 美是感性存在B. 美有感染力C. 美是流动的D. 美是新颖的2. 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说法( ABCD )A. 美B. 艺术C. 审美活动D.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3. 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 ACD )A. 对称B. 象征C. 均衡D. 比例4. 以下哪些选项可以证明早期人类是有审美意识的( AC )A. 考古发现的原始壁画B. 美字的出现C. 人类具有诗性智慧D. 历代的美学典籍5. 以下属于心理学美学的为( ABCD )A. 里普斯移情说B. 布洛心理距离说C.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D.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6. 以下属于形式美来源的说法有( ABCD )A. 格式塔说B. 积淀说C. 有意味的形式说D. 纯粹形式说7. 崇高感的特点是( BCD )A. 始终愉快B. 由痛感转向快感C. 由恐惧转向愉悦D. 由惊赞转化为振奋8. 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 ACD )A. 对称B. 象征C. 均衡D. 比例9. 对美字的理解有以下哪几种( ABC )A. 羊大为美B. 羊火为美C. 羊人为美D. 羊多为美10. 自然美的特点有( ABC )A. 具有自然性B. 侧重于形式美C. 具有多面性D. 侧重于功利性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事物)直接相联系的。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B 19世纪中叶C 1750年D 公元前四世纪2.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
LA “美与善相对立”B “美与善相统一”C “美与善相违背”D “美与善相同”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B 崇高美C 自然美D 景色美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B 王国维C 毛泽东D 蔡元培5.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B 柏拉图C 克罗齐D 鲍姆嘉通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7.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B 悲惨性C 不幸事件D 悲惨故事8.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B 审美的方式C 道德的方式D 欣赏的方式9.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B 人文学科C 艺术学科D 自然学科10.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B 知、情、理三个方面C 情、意两个方面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美学研究的对象有(ABCDE )。
A 艺术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C 审美意识D 审美范畴E 美学思想2.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C 良好的社会环境D 良好的人际关系E 良好的家庭教育3.康德把崇高分为(AB )。
A 数学的崇高B 力学的崇高C 体积大D 威力大E 逻辑的崇高4.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ABCDEF )。
A 满足感B 愉快感C 幸福感D 和谐感E 自由感5.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ABC )。
A 艺术创造B 艺术品C 艺术接受D 艺术生产E 艺术成果6.优美又称(ABDE )。
《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

《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美学》试卷&参考答案(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曲线为美,蛇形线最美”的是()A、亚里士多德《诗学》B、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C、黑格尔《美学》D、康德《判断力批判》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唯物反映论B、唯物史观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在历史上,美学长期被看作()A、伦理学的分支B、文学的分支C、哲学的分支D、人类学的分支4、美的问题性质在于()A、美是不可定义B、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C、透过美的现象探讨美的本质D、美就是美的东西5、中国最早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的是()A、孔子B、毛泽东C、李大钊D、王国维6、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艺术品必须是()A、人工制品B、自然物品C、物质产品D、意识产品7、“细雨鱼儿飞,微风燕子斜”描绘的是()A、优美景象B、崇高景象C、悲剧景象D、喜剧景象8、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A、康德B、朗吉弩斯《论崇高》C、黑格尔D、博克9、“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黑格尔C、恩格斯D、鲁迅10、从古到今,美学家对美感问题有许多分歧看法,但都肯定()A、美感就是生理快感B、美感是无欲念的感觉C、美感离不开感觉器官D、美感是先天共通感11、马克思确立美育基本任务的角度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培养自由的人C、培养解放了的人D、培养艺术的人12、可以说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诗句的美学观点是()A、距离说B、快乐说C、完满说D、移情说13、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范畴是()A、意象B、优美C、悲剧D、意境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提出“美在数的和谐”这个著名命题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错觉C、毕达哥拉斯D、苏格拉底15、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在于()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学》ABC试题

《美学》 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3、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造性因素的丑B.现实性因素的丑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尼采5、倡导“自下而上”研究美学方法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费希纳C.费尔巴哈D.洛克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7、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A.本体B.存在C.本质D.描述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A.孟子B.伍举C.楚灵王D.王充9、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12、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13、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14、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A.形式B.意象C.语言D.情感15、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美学与美育考试汇总

美学与美育试卷一总共30 题共20 分一. 单选题(共10 题,共 6 分)1. 中国书法的造型特征是( C )。
(分)A. 书为心画B. 和谐C. 线的抽象D. 比例匀称2. (A )是指由文化或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的、蕴含了他们的文化旨趣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的审美文化。
(分)A. 高雅文化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B. 大众文化D. 传统文化3. (B )是学校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由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在内的各种要素有机组成的综合性活动。
(分)A. 教学艺术B. 教学活动D. 教学方法4. (A )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分)A. 瞬间永恒性B. 表意性C. 表情性D. 蕴藉性5. 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方面。
(分)A. 人的启蒙和解放B. 建立美育学科D.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6. (D )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分)A. 高雅文化B .民间文化C .传统文化D. 大众文化7. 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观点的是( C )。
(分)A. 宗白华B. 蔡仪D. 王国维8. (C )指个体依照特定的审美理想对于自我心性进行自觉的锻炼、养育、锤炼和塑造,并通过这些审美活动所获得的审美能力和达到的审美境界。
分)A. 审美能力B. 审美兴趣D. 审美活动9. 西方人文领域出现的“语言论转向”发生于( C )(分)世纪中世纪初世纪初世纪末10. 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分)A. 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B. 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D.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二. 多选题(共10 题,共8 分)1. 民间文化的审美特征是(ABCDEF )(分)A. 自发性B. 传承性D. 程式化E. 实用性F. 娱乐性2. 艺术符号具有以下哪些特性(ABCD )。
美学试题资料: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A 3.C 4.A 5.C 6.A 7.B 8.A 9.A 10.B 11.A 12.C 13.C 14.A 15.A 16.C 17. A 18.B 19.B 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 B C 22.A B C D 23.A C D E 24.A B C D E 25. A 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6.无我之境:意境的两种类型之一,(1分)是由近代学者王国维所提出的。
(1分)无我之境是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3分)27.相似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相似,(2分)使人们在习惯上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
(3分)28.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关照、欣赏的评价,(2分)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引起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达到的自由感。
(3分)29.“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所提出的美学观念。
(1分)其中理念占据统治地位,感性显现只是理念的自我显现。
(2分)他把抽象的实体作为美的本源,显然是把世界和美倒置了。
(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30.人的美感与动物性的快感有什么区别?人的美感离不开感觉器官,但是,动物性的感觉又不是人的美感。
(1分)其区别在于:(1)人在感觉能力上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社会性特征,美感就具有精神的意义。
(3分)(2)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是具有连续性的,能逐步完善。
(3分)31.简述“有意味的形式说”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1分)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社会美C. 艺术美D. 心灵美答案:C2.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下列哪一项不是审美活动的特点?()A. 情感性B. 创造性C. 客观性D. 形象性答案:C4.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多少?()A. 2:3B. 1:1.618C. 1:2D. 3:2答案:B5.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6.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达芬奇的代表作?()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大卫》D. 《岩间圣母》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A. 意境B. 气韵C. 形式美D. 笔墨答案:C8.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康德C. 黑格尔D. 尼采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美学研究的范畴?()A. 电影美学B. 建筑美学C. 音乐美学D. 宗教美学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A. 和谐B. 气韵生动C. 黄金分割D. 意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逻辑分析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情感的参与B. 直觉的体验C. 理性的分析D. 想象的创造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流派?()A. 儒家美学B. 道家美学C. 佛家美学D. 法家美学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3、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造性因素的丑B.现实性因素的丑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尼采5、倡导“自下而上”研究美学方法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费希纳C.费尔巴哈D.洛克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7、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A.本体B.存在C.本质D.描述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A.孟子B.伍举C.楚灵王D.王充9、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12、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13、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14、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A.形式B.意象C.语言D.情感15、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17、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意境D.物境19、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美学》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3、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创造性因素的丑B.现实性因素的丑C.作品技巧的伪劣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尼采5、倡导“自下而上”研究美学方法的美学家是()A.黑格尔B.费希纳C.费尔巴哈D.洛克6、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内容7、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A.本体B.存在C.本质D.描述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A.孟子B.伍举C.楚灵王D.王充9、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1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12、中国美学中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13、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14、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A.形式B.意象C.语言D.情感15、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17、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意境D.物境19、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参考答案:第一大题1-5:A D B C B 6-10: B C B C A 11-15: D B B B C 16-20: A D A C C第二大题1—5:BCE ACDE ABCE ABDE AE6—10:BD ACE ABC ABCE ABC第三大题1、无我之境:(1)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2)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2、审美直观:(1)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其特点是不经过概念和推理就直接把握到对象的审美特征。
(2)审美直观包括两种形式: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主体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把握感性特征,后者则是指主体通过直觉直接把握到对象的本质特征。
3、移情说:(1)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立普斯;(2)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经过这一外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从而消灭了我与物之间的距离,达到物我同一,在物我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4、寓教于乐:(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5柏拉图的美育观:(1)认为艺术起源于摹仿,也会导致欣赏者摹仿,淫秽内容会把人教坏;(2)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看待美育;(3)艺术作品应摹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4)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
第四大题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2、简述艺术的存在方式。
(1)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3、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1)审美经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成活动;(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4、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哪些?(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美学》B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2、狄德罗把从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中所产生出来的美称为()A.真实的美B.相对的美C.外在于我的美D.关系到我的美3、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A.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B.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C.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D.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4、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的美学家是()A.康德B.黑格尔C.席勒D.蔡元培5、形象的直觉性、注意的集中性、感受的完整性、想象的生动性属于审美欣赏心理活动的()A.表层特征B.深层特征C.中介特征D.根本特征6、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起源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D.艺术的形式7、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A.集体无意识说B.有意味的形式说C.符号说D.娱乐说8、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10、美感产生于()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11、《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12、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13、只有通过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A.审美活动B.审美精神C.审美需要D.审美价值14、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5、“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
”这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16、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17、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提出的。
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18、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19、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A.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B.以人为本C.阶级性D.系统性20、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