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合集下载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自然美C. 社会美D. 生活美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C3.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诗人的作品中?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康德关于美的四个契机。

-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美的四个契机:纯粹美、依存美、美与崇高、美与善。

纯粹美指的是不依赖于概念的美的体验;依存美则与概念相关联;美与崇高讨论了美在面对自然或艺术时的崇高感;美与善则探讨了美与道德价值的关系。

2. 阐述黑格尔美学中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在感性世界中的显现。

理念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而美则是这种精神在物质形态中的表达。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展现了理念的感性存在。

#### 三、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以及由此引发的观者的情感共鸣和想象空间。

在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艺术家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构图,创造出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意境,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2. 分析现代美学中“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现代美学中“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一观念认为,美不仅存在于传统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中。

它鼓励艺术家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加贴近生活、富有人情味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促使公众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 四、案例分析题1. 以《蒙娜丽莎》为例,分析达芬奇如何运用美学原理创作这幅作品。

- 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运用了多种美学原理,包括黄金分割比例、色彩的和谐、光影的处理等。

美术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美术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美术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位艺术家不属于印象派?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2. 中国古代绘画中,以“泼墨”著称的画家是?A. 王维B. 吴道子C. 张大千D. 徐悲鸿答案:C3. 以下哪一项不是达芬奇的作品?A. 《最后的晚餐》B. 《蒙娜丽莎》C. 《大卫》D. 《维特鲁威人》答案:C4. 现代艺术中,被称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是?A. 马蒂斯B. 毕加索C. 塞尚D. 达利答案:A5.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工笔”著称的画派是?A. 岭南画派B. 扬州八怪C. 吴门画派D. 金陵画派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梅、兰、竹、菊2. 被称为“画圣”的中国古代画家是____。

答案:吴道子3. 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睡莲》系列,描绘的是____的景色。

答案:吉维尼花园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大卫》是由____创作的。

答案:米开朗基罗5.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泼墨”著称的画家是____。

答案:张大千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代,山水画逐渐成熟,出现了王维、吴道子等大师。

宋代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范宽、郭熙等著名画家。

元代山水画注重意境和笔墨,明清时期则出现了许多流派,如四王、吴门画派等。

2. 描述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答案:印象派绘画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画家们试图捕捉瞬间的光影效果。

他们使用明亮的色彩,短促的笔触,以及不完整的轮廓来表现画面。

印象派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色彩饱和度和鲜明的视觉冲击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

答案: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其线条的流畅与变化、结构的平衡与和谐、墨色的浓淡与干湿、以及整体布局的疏密有致。

川美考研历年试题及答案

川美考研历年试题及答案

川美考研历年试题及答案1. 2019年川美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1 以下哪位画家的作品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著称?A. 毕加索B. 梵高C. 达利D. 蒙德里安答案:D1.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A. 工笔B. 写意C. 点彩D. 泼墨答案:C二、简答题2.1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代的山水初创期,宋代的山水成熟期,以及元明清的山水变革期。

唐代的山水画以王维、吴道子为代表,注重山水的写实性;宋代的山水画以范宽、郭熙为代表,强调山水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元明清时期则以倪瓒、石涛为代表,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和个性化表达。

2.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重视、对透视法和解剖学的探索以及对光影效果的运用。

艺术家们追求真实、自然的表现,强调人的理性和个性,代表作品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等。

2. 2020年川美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1 以下哪个选项是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品?A. 《睡莲》B. 《星夜》C. 《呐喊》D. 《自由引导人民》答案:A1.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传统B. 抽象化C. 写实性D. 个性化答案:C二、简答题2.1 简述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答案: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包括对动态和情感的强调、对光影效果的运用、对复杂构图和装饰性的追求。

巴洛克艺术作品通常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和戏剧性,代表作品有卡拉瓦乔的《马太的召唤》、贝尼尼的《圣特蕾莎的狂喜》等。

2.2 描述立体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答案: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布拉克创立,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透视法的颠覆、对形式的解构和重组、对多视角的运用以及对抽象表现的探索。

立体主义的出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影响了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多种艺术流派。

3. 2021年川美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1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A. 马蒂斯B. 莫奈C. 雷诺阿D. 塞尚答案:A1.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讽和戏仿B. 去中心化C. 写实性D. 跨媒介答案:C二、简答题2.1 简述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美学考研试题历史及答案

美学考研试题历史及答案

美学考研试题历史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关于美学理论的?A. 《美学》B. 《艺术哲学》C. 《纯粹理性批判》D. 《美的历程》答案:C3.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艺术创作B. 艺术欣赏C. 美的本质D. 艺术批评答案:C4.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庄子B. 黑格尔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朱光潜答案:C5. 现代美学研究中,哪种理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存在主义D. 现象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和________。

答案:审美经验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________原则。

答案:无利害关系3. 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美的本质是________。

答案:理念的感性显现4. 朱光潜在其著作《谈美》中提出了“美是________”的观点。

答案:主观感受5. 现代美学中,________理论认为美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社会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柏拉图关于美的观点。

答案:柏拉图认为美是超越的、永恒的、不变的,是理念世界中的一种理想状态。

他认为美是理性的,是灵魂对真理的追求。

2. 阐述康德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特点。

答案: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特点:无利害关系、主观普遍性、无概念性和目的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而是所有人普遍适用的;它不依赖于具体概念,而是直观的;它没有明确的目的,但能带来愉悦。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

答案: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和感性的统一,是理念在感性世界中的显现。

他把美分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认为自然美是理念的不完全显现,而艺术美则是理念的完全显现。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名词解释: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

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

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

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

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

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引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7、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

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试卷

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试卷

美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美学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孟德斯鸠D. 老子2.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誉为“印象派的创始人”?A. 米开朗基罗B. 莫里斯·尚C. 梵高D. 莫奈3. 柱式建筑在古希腊被用来表达哪种美学观念?A. 朴素之美B. 对称之美C. 大气之美D. 软美塑性4.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圣母院位于哪个城市?A. 巴黎B. 伦敦C. 罗马D. 阿姆斯特丹5. 下列哪部影片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A. 《泰坦尼克号》B. 《魔戒》C. 《黑天鹅》D. 《爱乐之城》第二部分: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6. 美学是研究_____美的科学。

7. 著名的文艺复兴画家达芬奇是哪个国家人?8. _____是建筑的一种结构风格,具有高耸的拱形屋顶。

9. 影视作品中的道具、服装、场景等统称为_____。

10. ____是对称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多用于古典建筑中。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40分)11. 请简要说明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2. 谈谈你对现代艺术的理解,举例说明。

13. 分析一部你认为具有艺术价值的电影,阐述其特点。

14. 你认为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15. 选择一幅你喜爱的画作,自由发挥谈谈你对其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60分)16. 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美学理论(如后现代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等),从其起源、核心观点、对艺术创作的启示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

17. 简述当代建筑风格发展趋势,分析其与传统建筑的异同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18. “审美情感是什么?”请就此问题结合哲学美学理论进行深入阐述。

19. 美学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以你所了解的一个历史时期为例进行阐述。

20. 请谈谈当代文化产业与美学研究的关系,以及对传统美学学科的影响和挑战。

考试结束,祝各位同学取得优异成绩。

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艺术B. 科学C. 哲学D. 文学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的基本范畴?A. 美感B. 审美C. 审美经验D. 逻辑答案:D3.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什么?A. 形式B. 理念C. 情感D. 实用答案:B4.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哪种审美判断?A. 审美经验B. 审美判断C. 审美情感D. 审美意识答案:B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亚里士多德B. 黑格尔C. 尼采D. 牛顿答案:D6.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什么?A. 内容B. 形式C. 功能D. 结构答案:B7. “美的相对性”这一概念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黑格尔B. 康德C. 马克思D. 庄子答案:B8. 以下哪一项不是艺术创作中的美学原则?A. 真实性B. 完整性C. 创新性D. 逻辑性答案:D9. 现代美学研究中,哪种理论强调了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A. 形式主义B. 结构主义C. 接受美学D. 表现主义答案:C10.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A. 哲学分析B. 社会调查C. 历史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ABCD3.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感知B. 情感C. 想象D. 理解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符号学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艺术批评的重要标准?A. 原创性B. 技术性C. 表现力D. 社会影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答案: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密切,美学是研究美和艺术的哲学分支,它探讨艺术的本质、价值和功能。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国家首先形成的?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美国答案:B2.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尼采D. 霍布斯答案:D3. 美学中的“审美态度”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莱夫·贝尔B. 伊曼努尔·康德C. 阿多诺D. 席勒答案:A4.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一观点主要与哪位艺术家相关?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米开朗基罗答案:C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中国古代美学名著?A. 《诗经》B. 《文心雕龙》C. 《红楼梦》D. 《乐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A. 美的本质B. 艺术创作C. 审美经验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属于审美经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非理性答案:A, B, D8. 形式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哪些?A. 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形式B. 艺术应脱离现实C. 艺术创作应追求形式的完美D. 艺术的目的是模仿自然答案:A, B, C9.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的审美体验?A. 文化背景B. 个人情感C. 社会环境D. 经济状况答案:A, B, C10. 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心理学D. 社会学调查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康德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

答案: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他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即无利害、无概念、无目的和普遍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私的、非概念的、自由的和具有普遍性的判断。

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后来的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解释“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并给出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美学的历年试题名词解释: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

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

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

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

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

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引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7、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

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8、艺术传达: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把艺术家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制造出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

9、典型化:艺术美的集中体现,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的创造过程就是典型化。

它是一切艺术门类创造艺术美的共同规律。

其中,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包括概括化和个性化两方面的内容;偏于表现的艺术的典型化,则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标。

10、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形象出发想象、联想、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

11、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对艺术知识的积累,艺术鉴赏的能力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本领所达到的程度。

12、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

其内容包括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培养问题,以及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合乎自我完善等方面。

13、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主体经过转化,成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赋予“异化”以新的含义,把它同现实化、对象化、物化、外化区别开来。

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把属人的本质体现在对象中,这就是主体的现实化、对象化、物化、外化。

到了私有制社会,劳动生产的结果为剥削阶级所获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剥削阶级掠夺的东西也就越多,力量越是强大。

于是劳动产品对于劳动者来说,成了异己的、统治自己的、压迫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异化。

三简答:17、如何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进行分类?着眼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分为第一性的现实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和第二性的艺术美;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则可以将其分为崇高、悲、滑稽、喜、优美等。

18、壮美、阳刚之美是否等同于崇高?为什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阳刚之美不能完全等同于崇高。

因为壮美、阳刚之美,以及雄浑、豪放等品格,实际上大都指的是文章的风格以及个人品格修养方面的特点。

这种壮美的格调仍以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为特点,而不是指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涵义。

19、如何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内在涵义?崇高其实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应该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含义。

美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它的内容是人的真、善统一的实践,它的形式是对这种实践活动的感性肯定。

人类争取真与善达到统一的实践过程是动态的,其形式是严峻的、冲突的,人们在观照这种严峻的、冲突的动荡过程时,获得一种矛盾的、激动不已的愉悦,崇高对象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呈现的。

而那些反映着这种冲突印痕的静态形象,便同样也具有崇高的审美特征。

20、作为审美范畴的悲有何特点?悲,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它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悲惨事件。

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21、悲剧有哪些主要表现形态?从文艺史上看,悲剧的表现形态通常被认为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等,但是如果从生活与艺术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该分清新生力量的悲剧和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此外还有不能归入前二者的“小人物”的悲剧。

22、滑稽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滑稽的本质特征,侧重于在对丑的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被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

这时候,这种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事物仍然要坚持以往昔的强大威严的外观而存在,就以其触目的不协调的形式引人发笑,从反面肯定了实践主体的胜利斗争,也即是以其独特的形态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这就是滑稽。

23、简述审美理想对美的创造的作用。

审美理想在审美实践中产生,它体现了主体内在的固有尺度的要求,因而它一经产生,就对人的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实践发生巨大的反作用。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审美理想的形成,使人们有可能自觉地感受美、认识美,从而能够及时、迅速、敏锐地发现和观赏对象的美;二,审美理想体现着人们进行美的创造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创造美的热忱,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英勇献身。

24、进行美的创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来自社会实践的高尚的审美理想;二,把握客观对象或使用的物质材料的内在规律;三,得心应手的创造才能和技巧。

25、在《手稿》里,马克思是论述了异化劳动哪几个方面的规定?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二,人同劳动生活本身的异化;三,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四,人同人的异化。

26、生产劳动的审美意义包含哪些方面?一,劳动场面和劳动过程的美,包括劳动主体的美、劳动工具的美、劳动环境的美、劳动组织的美;二,劳动产品的美。

27、为什么说劳动能给人以审美愉快?在生产劳动中,由于人类不断地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使得人类的作为变成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不断趋向统一的活动,变成发现美的尺度与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即现实美的创造活动。

正是这种物质实践活动,一方面不断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面貌,在地球的表面上不断打上人类意志的标记,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不断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当人们在实践中,由于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得到感性的显现,便会感到一种自由创造的愉快,这是从“直观自身”中所获得的愉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愉快。

28、现实美的创造包括哪些范围?现实美的创造领域是无比广阔的,表现在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生产劳动的美化;自然的美化;日常生活的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美化,等等。

29、简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物态化的积极成果,集中地体现了艺术美创造的特有的本质。

从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主要表现为先后承续、互有渗透的三个环节。

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其发端的;在艺术构思阶段,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酝酿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终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设计;要把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形式固定下来,就需要艺术传达活动,艺术传达活动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传达活动,物态化形式的艺术作品最终创造完成。

30、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有何重要意义?艺术家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是由其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但由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造成的作品艺术美的个性特色,则显然对构成艺术美的丰富性,具有十分积极和明显的意义。

正是由于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存在,才不断地增添着艺术园地的无穷意趣,满足着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要求;从另一方面说,艺术贵在创新,艺术家只有对社会生活持有独特的审美发现并能以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艺术美。

31、偏于再现的艺术与偏于表现的艺术在典型化上有那些不同要求?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以创造完美的艺术典型为目标,这种典型化工作,包括概括话与个性化两方面的内容;偏于表现的艺术的典型化,侧重于艺术家主观情志的抒发,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标,要求达到情与理的统一。

32、美育的特殊职能何在?美育的具体职能可以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四论述:8、如何把握优美与崇高、滑稽的不同本质特征?崇高与滑稽,作为一个“统一过程”,记录着主、客体斗争历程或趋势的鲜明痕迹。

它们的共同美学特征,是在主、客体压倒关系的动态转化中,各以压倒式的统一方式,显现人的本质力量,造成自我观照的独特审美价值。

优美则不同,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交融无间的辩正统一;其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

这样,便构成了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和谐。

9、艺术美的创造对艺术家提出了那些要求?一,艺术家应该建立雄厚的生活基础,艺术家的社会生活实践,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意义;二,艺术家在艺术美的创造中的一切思想和情感活动,都受世界观的制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于艺术美的创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艺术家必须在自己特有的生活实践和艺术时实践中,不断锻炼艺术技巧,增强艺术才能,提高艺术修养;四,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艺术家必须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以期创造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艺术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