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学生版

合集下载

邳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8.3 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 沪教版

邳州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8.3 蛋白质和维生素教案 沪教版

蛋白质和维生素课题一氧化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和预防方法。

3.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的认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感受化学在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氧化碳、试管、水槽、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课前预习1.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2)还原性(以CuO为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3.一氧化碳的毒性:煤气中毒即CO中毒,原因是CO很容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O2结合,从而造成人体缺氧。

教学板书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一氧化碳1.CO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难溶于水(3)密度比空气略小2.CO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2)毒性: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3)还原性:CO+CuO△Cu+CO23.CO的用途(1)作气体燃料(可燃性)(2)冶炼金属(还原性)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三大性质: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一氧化碳的各种性质,它既能危害人类,又能造福人类。

我们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环境。

2点燃2CO+C高温2CO备课笔记课堂拓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直接把CO 转变为CO2。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2节 糖类 油脂作业设计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2节 糖类 油脂作业设计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

第2节糖类油脂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具备化学知识会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科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子叶,包出的粽子色泽艳丽,营养丰富C.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约70%来自糖类,其来源主要是淀粉提供的D.尼古丁是一种剧毒兴奋剂,会使吸烟者产生依赖,所以我们要拒绝烟草2.下列物质中,能使蛋白质盐析的是()3.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C.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4.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量不到万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是微量元素是()5.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用新制Cu(OH)2可检验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C.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体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牛奶或鸡蛋清解毒2+、Mg2+的增多会促进人体健康C.米饭遇到大量加碘食盐不会逐渐出现蓝色7.秋葵是一种大众喜爱的食材,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纤维素、阿拉伯果糖和丰富的铁、锌、钙等元素,其中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C.氧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

A.钙B.钾C.锌D.________。

9.食物中的淀粉[(C6H10O5)n]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和能量。

①淀粉、葡萄糖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它们均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②欲检验某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下列试剂中,最宜选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碘水。

它们相互作用呈现________色,发生________变化。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1•铜仁市)现有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葡萄糖②甲烷③一氧化碳④酚醛塑料⑤白棉花⑥氯化钠⑦淀粉⑧氧气,其中全部属于无机物的是()A.①③⑧B.②④⑧C.③⑥⑧D.③⑤⑦2.(2021•北京)如表列出了某果仁的营养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项目每100g蛋白质13.2g脂肪70.1g碳水化合物13.0g钠216mg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无机盐3.(2021•广东)广东咸肉粽口感鲜香,配料中五花肉富含的营养素是()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无机盐4.(2021•德州)“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人民日报》这样评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水稻为人类提供的基本营养素主要是()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5.(2021•常州)我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A.糖类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6.(2021•朝阳)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Na2CO3B.H2CO3C.CaCO3D.CH3COOH 7.(2021•盘锦)下列常见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CH4B.CO C.H2CO3D.ZnCO3 8.(2021•百色)不少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

下列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钙B.碘C.硒D.铁9.(2021•无锡)下列食品可作为人体获取维生素主要来源的是()A.乌米饭B.水蜜桃C.酱排骨D.马蹄酥10.(2021•大连)大米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A.糖类B.油脂C.蛋白质D.维生素11.(2021•阜新)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D.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12.(2021•桂林)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葡萄糖(C6H12O6)B.乙醇(C2H5OH)C.乙酸(CH3COOH)D.水(H2O)13.(2022•长沙模拟)现在的人普遍应用电脑比较多,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

7.2 食品中的营养素--学生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梳理+真题解析+重难点+趣味阅读)

7.2 食品中的营养素--学生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梳理+真题解析+重难点+趣味阅读)
②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如血红蛋白——人体内O2的传输者,它是人类吸人O2和呼出CO2过程中的载体。但空气中的污染物CO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却特别强,是O2的200倍。当CO浓度过大时,就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会使人缺氧致死。煤等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或抽烟时产生的烟气中都含有CO。
糖类摄入量不足时表现为体重减轻、疲倦、生长发育迟缓,且由于糖类摄入量不足,人体就会消耗脂肪来获取能量,这样使脂肪分解过多而发生酸和酮中毒。
5.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先是通过酸、酶的催化水解,从淀粉转化成糊精,再转化成麦芽糖,最后转化成葡萄糖。
(C6H10O5)n+ nH2O nC6H10O6
(A)瘦猪肉(B)带鱼(C)大豆(D)青菜
【例12】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身上的脂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请说说你的观点。
【例13】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研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青少年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C)维生素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三、易错题点拨
本节知识在理解与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是:
1.不能正确区分化学概念的糖类物质和日常生活中的糖;
2.不清楚常见维生素的作用。
淀粉葡萄糖
6.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
葡萄糖氧化可产生大量热量。1 g葡萄糖在人体内进行氧化可释放16.7 kJ热量,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基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赏析——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为例

基于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赏析——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为例
在 乙 酸 的 物 理 性 质 和 用 途 的 教 学 中 , 可 展 示 几 种
生认 识 的发展 , 高 教学效 果 。 提
冲 突 , 给 教 师 的 教 学 行 为 提 出 了新 要 求 。 教 师 如 果 武 也
断 的告 知 结 果 , 以 很 快 敷 衍 过 去 , 学 生 思 考 不 深 , 可 但 压 制 了 学 生 探 案 问 题 的 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更 不 会 提 高 学 生 的 认 识 能 力 和 学 科 素 养 。 我 没 有 正 而 回答 这 一 问题 , 而
二 、 注 教 学 预 设 。 视 课 堂 随 机 问 题 , 展 认 识 关 重 发 的 创 造 力 好 的 教 学 预 设 有 利 于 学 生 三 维 目标 的 达 成 , 但 教
获得 与陈 述 , 重 要 的在 于促 进观 念 的认 识功 能 实 现 , 更
更 加 关 注 的 是 发 展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力 。教 学 形 式 可

创 设 t 境 , 发 兴 趣 , 进 认 识 动 机 的 提 升 " f 激 促
学 习 动 机 引 起 和 维 持 学 生 的 学 习 活 动 ,并 使 这 种 活 动 朝 向 一 定 的 学 习 目标 进 行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应 采 取

定 的 措 施 激 发 和 培 养 学 生 学 习 化 学 的 兴 趣 ,促 进 学 1关 注 知 识 背 景 和 应 用 , 强 学 习 自 觉 性 . 增
内涵 。

师 更 要 重 视 的 是 教 学 中 随 机 出 现 的 问 题 , 事 实 上 就 是 课 堂 随 机 问 题 处 理 的 好 与 坏 更 关 乎 课 堂 教 学 成 功 与

9-食品中的有机化学

9-食品中的有机化学

腾大教育化学学科导学案教师:学生:年级:审核:日期:时间:复核:食品中的有机化学学习目标与考点分析:1.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3.认识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及维生素4.掌握葡萄糖、淀粉以及蛋白质的检验和性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及人体中的能量物质;难点:葡萄糖、淀粉及蛋白质的检验和性质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征1.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以外)如醋酸、酒精、淀粉、蛋白质等。

2.无机物:一般指不含碳的化合物。

如水、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等。

3.有机物的共性(1)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熔点低,不导电。

(2)受热易分解,易燃烧二、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1.有机物除了含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氯、磷、硫等元素。

2.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相连接,各原子之间连接的顺序和方式可以不同。

因此,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1.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大,是千百个原子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注意】判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方法:(1)看物质名称中是否有“聚”,若有则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等;(2)看化学式中是否有重复的结构单元,如淀粉是由几百到几百千个葡萄糖构成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2O5)n。

四、食品及其营养蛋白质、糖类、油脂是人体内的主要供能物质;维生素、水、无机盐主要是调节生理机能。

练习:1.以下列举的连云港特产中,主要成分(水除外)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CH4B. H2CO3C. C2H5OHD. CO(NH2)23.“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波。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一、单选题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B.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C.丁物质具有助燃性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11:82.下列归类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碱:氨水、纯碱、苛性钠B.营养物质:淀粉、维生素、蛋白质C.氧化物:冰、生石灰、氧化铜D.人体微量元素:铁、碘、锌3.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带含有钛白粉(主要成分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化学式C8H8)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属于有机物B.聚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C.钛白粉属于氧化物D.二氧化钛(TiO2)由3 个原子构成4.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6.下列安徽特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砀山苹果B.淮南豆腐C.巢湖白鱼D.阜阳枕头馍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碳酸盐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所以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8.化学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B.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应该越多越好C.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的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0.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各种冰凉的饮品成了大家的最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0.1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10.1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

课型:新授课题: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课标要求: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价值。

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能从元素组成层面上认识物质。

在此基础上了解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某些有机物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知道一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初步认识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既是对所学知识在生活领域内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化学、生物、生理学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学习建议:(参考《助学》之“一周纲要”栏目)1、通过网络等学习媒介了解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用心观察生活,明确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

3、记忆常见有机物的化学式。

学习目标:1、通过对常见食物的成分的分析,初步了解什么是有机物;2、初步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对人体的作用;3、通过对食品中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对人体作用的了解,初步形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的意识;4、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存在。

知识点(重点、难点):1、了解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对人类健康的作用;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无机物、有机物。

3、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实验准备:多媒体;食品包装袋,土豆片,面包片,米饭,碘水,滴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民以食为天”,人类为了维持观看图片,回答由日常生活中的物生命和保持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我们所摄取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就像这些水果,看了以后,你是不是特别想吃?我们摄取了食物,它们就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食物在体内是如何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从食物中的有机物来研究。

板书: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二、【出示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这是学习目标。

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三、【出示导学案】下面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导学案中基础过关部分的问题,注意: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随时向老师求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蛋白质的一组是()A.淀粉淀粉酶B.血红蛋白尿素C.血红蛋白淀粉酶D.葡萄糖淀粉2.生物酶在人体中的作用是()A.吸附作用B.还原作用C.生物催化作用D.载体作用3.甲醛水溶液能使蛋白质()A.水解为氨基酸B.结构发生变化,使之变性C.氧化为CO2和H2OD.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4.下列植物中主要含有蔗糖的是()A.马铃薯B.小麦C.大米D.甜菜5.患坏血病的是因为体内缺乏(),患软骨病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6.下列食物对人体无害的是()A.霉变的花生及大米B.用双氧水或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C.用工业用盐NaNO2腌制咸肉D.用呈固态的猪油烹调食品7.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的方法是()A.用手拉,看其坚固程度B.用火点燃闻其气味C.燃烧冷却后用手捻D.观察纤维的光泽8.市售的洗衣粉有些能除去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物,这是因为生产洗衣粉时加入了()A.烧碱B.食盐C.蛋白酶D.醋酸9.血液中含有的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

已知该分子中统的质量为0.34%,则平均每个含铜的蛋白质分子中的铜原子数为()A.3B.6C.8D.510.做皮包、皮鞋的猪皮、牛皮、羊皮都是天然皮革,光滑、耐用、美观,它们的主要成分是()A.涤纶B.蛋白质(经处理凝固变性的)C.合成纤维D.脂肪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淀粉、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B.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无机物C.由于淀粉在人体中会转化为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因此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D.人被烫伤,皮肤受浓硝酸腐蚀时,细胞结构将受到破坏12.下列溶液中,能用碘水检验出来的是()A.淀粉溶液B.麦芽糖溶液C.蔗糖溶液D.葡萄糖溶液13.毒品有害人类健康,危害社会稳定。

“摇头丸”是国家严令禁止的毒品之一,其化学式为C9H13N。

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为9:13:1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C.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D.该物质是属于有机物14.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

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

此溶液中的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A.0.4%B.4%C.2.5%D.1%15.对某人的尿液进行了常规检验,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此人的哪个器官可能发生了病变()A.肝脏B.肾脏C.肺D.心脏16.下列化学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是人类食物中主要的供能物质B.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C.夏天出汗多,要及时补充食盐和水,以调节体液平衡D.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使血液的pH增大17.生活中处处皆学问,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为了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NaNO2)D.吃松花蛋时,为了消除蛋中所含的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饮用牛奶可以补充人体钙质B.为了保护水资源,要使用无磷洗衣粉C.中和酸性土壤要使用苛性钠D.瓦斯、沼气、天然气的可燃成分均为甲烷19.近一段时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的传染,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餐具在“一次性餐具”的发展中最有前景的是()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20.现有4.6g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8.8gCO2和5.4g水,该有机物可能是()A.CH4B.C2H4C.C2H6D.C2H5OH二.填空题21.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2.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它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从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至少写出三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某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体内缺乏了_________,另一同学在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他可能缺乏___________,应多吃______________。

24.有些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乙醇,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用适当的催化剂将纤维素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酒精就是一种绿色能源,它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请你写出上述三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在一个密闭容器里,放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在它旁边放有一杯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的小球,现将容器放入黑暗处,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食盐、酒精、水、生石灰、食醋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请按要求填空:(1)鉴别酒精和水,你认为简便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物质中,可用于清除水垢的是__________;可用于食品干燥带中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可用作于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___。

27.味精是烹调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

小靖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氯化钠含量≤20%”。

他想测定此味精中的NaCl的含量(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 的性质)。

(1)下面是他所做实验的有关步骤,请补全实验步骤②。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g。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过滤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除了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②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_________。

(3)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对人体有害。

因此试想一下,使用味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农村在冬季常以糯米等作为原料酿出香甜可口的“米酒”,但这些“米酒”存放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浓的酒味,请你简述出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2)请你用已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逐渐消瘦?(3)盛一勺米饭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体会到味道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为:2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

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几个问题:(1)出生婴儿摄取营养主要是通过母乳,现在逐渐也用奶粉来代替,但前阶段安徽阜阳某些不法奶粉生产厂家,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偷工减料,致使该地区食用此奶粉的婴儿出现“大头娃娃”的症状,这是由于摄入的___________(选填:A:维生素;B:油脂;C:蛋白质)不达标。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因为有5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

室内空气受污染的因素主要是有三个:一是室内装修、家具涂料、建筑材料带来的污染物,如甲醛;二是室外流入的污染物,如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名称);三是家庭利用燃料煮食物、取暖等引起的污染物,如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的名称)。

(3)人体摄入过量的食物后,会引起过多胃酸分泌,胃液的pH下降,使人体感觉不适,此时服用消酸剂能有效条件胃内的pH,双羟基铝酸钠就是一种常用的消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由于Al3+在人体中难以代谢,含量高了就会造成许多疾病,如老年痴呆症。

请你再举出我们可以用哪些消酸剂,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30.钠离子在体内可以起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正常性粉和细胞的通透性等作用。

若缺乏,则将导致肌肉痉挛、头痛等;若过量,将导致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假设钠元素全部来源于食盐(NaCl),则:(1)若每位成年人每天正常的摄入食盐的质量约为5g,则每人每天摄入的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2)某病人因为食盐的摄入量不够,需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密度为1g/cm3来补充食盐,医生给他确定每天应补充NaCl约2.7g,则每天需输入生理盐水的体积__________mL。

计算过程为:(3)某卫生部门对市面上的一批生理盐水进行了质量分析,取这种生理盐水350m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14.35g沉淀,试通过计算来判断这批生理盐水是否后符合医用标准?(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经研究发现,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从而导致神经传递系统受阻,引起老年痴呆,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月对铝元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004g以下。

油条时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食品之一,100g油条约含0.33g明矾[KAl(SO4)2·12H2O]。

问:(1)明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2)若按一天食用100g油条计算,铝元素的摄入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3)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少吃油条外,还应该注意哪些?四.实验题3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特性,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

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酶。

为了研究生物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实验的几个步骤:①向3号试管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3号试管的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口的卫生香燃烧剧烈;2号试管口几乎没有变化;③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2、3号,分别注入10mL3%的过氧化氢溶液;④轻轻振荡这三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会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而且最先产生,2号试管几乎无气泡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