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们卓越的才华和智慧。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介绍几部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并提供相应的导读。

1.《红楼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它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刻剖析人性而闻名。

故事主要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纠缠展开,并通过对大观园等庞大人物群体生活的描绘,呈现出一个虚幻而真实、美丽而残酷的世界。

•导读提示:•掌握各个主要人物及其关系: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注意折子戏词曲和其所代表的意象。

•理解作品中的寓意与象征。

2.《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创作。

这部小说描绘了108位亡命之徒的英勇事迹和他们反抗社会不公的斗争。

小说以农民起义为背景,通过对梁山泊英雄豪杰们的塑造,展现了他们豪情壮志、忠诚勇敢的精神风貌。

•导读提示:•深入了解主要角色:宋江、林冲、吴用等。

•注意铁木真和曹孟德两个折子戏人物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

•掌握作品中运用到的典故和历史背景。

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该书讲述了师徒四人跋涉西天取经的故事,既有精彩搞笑、刺激紧张的情节,也有对佛教思想的深入探索。

作品通过对妖精、神仙、妲己等各种神话传说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丰富而神奇的民间传统文化。

•导读提示:•了解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

•注意每个角色所代表的寓意和形象。

•探索作品中的佛教哲学和道德观念。

通过阅读以上几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特殊之处,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人类智慧。

希望你能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并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一、导读前言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导读将为大家介绍几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通过导读,学生将能够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进一步增强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历程。

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和音乐,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

首先,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他以自身的经历和家族的变迁为蓝本,创作了这个虚构的故事。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悲剧色彩。

接着,重点介绍几位主要人物。

贾宝玉是作品的男主角,他是贾府的少爷,聪明而敏感,对林黛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林黛玉是作品的女主角,她聪明伶俐,善于写诗,但命运多舛,最终病逝。

薛宝钗是作品中的另一个女主角,她聪明美丽,温柔贤淑,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最后,简要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

《红楼梦》中包含了丰富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其中包括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的成长等。

通过这些情节,作者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三、《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一众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品中融入了佛教的思想和道教的元素,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修行的道路。

首先,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他以《大唐西域记》为基础,创作了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接着,重点介绍几位主要人物。

孙悟空是作品的男主角,他具有神通广大的能力,善于变化和斗争,最终成为唐僧的护法。

经典名著导读初中生必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经典名著导读初中生必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经典名著导读初中生必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一些经典名著深受人们喜爱,它们不仅是优美的语言艺术作品,更是传递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观。

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这些经典名著是培养文学素养、丰富人生阅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部初中生必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塑造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典范。

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家族成员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清代封建贵族家庭的荣辱兴衰。

通过对人情世故、爱情和欲望等主题的深刻揭示,使读者领悟到人生的无奈和现实。

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红楼梦》来了解古代封建社会的风貌,思考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西游记》是一部融合了神话、寓言和戏曲元素的叙事性长篇小说。

它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僧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全书以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的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人与妖的斗争以及修行之路上的磨难。

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西游记》来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到团结合作、善与恶的道德观念。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描绘了宋朝末年豪杰起义的故事。

小说以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抗争和奋斗,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个性鲜明,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初中生通过阅读《水浒传》可以了解旧时社会的动荡,思考正义与非正义的边界。

《三国演义》是古代小说史上的杰作,它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和英雄豪杰之间的争锋对决。

全书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机智过人的英雄形象,其中包括刘备、关羽和张飞等。

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权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的复杂问题。

阅读《三国演义》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反思能力。

总之,以上介绍的几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是初中生必读的经典名著。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初中生能够增加对古代文学的了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和价值观,并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名著导读(一) 《经典常谈》

名著导读(一) 《经典常谈》
【示例】《关雎》兼用比和兴,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第一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鸟的行为来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动荡渴慕的心。《关雎》的比兴手法运用使得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
2.(2023·江苏盐城期末)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里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请从下面的四个章节中任选一章,谈谈你的阅读收获。A.《〈说文解字〉第一》 B.《〈周易〉第二》C.《〈尚书〉第三》 D.《〈诗经〉第四》
3.(2023·河南南阳期中)通过读《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比兴手法,请你结合所学具体内容(《蒹葭》《关雎》《回延安》等)和链接材料,举例分析比兴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链接材料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示例】①浏览“扫”读。即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这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②兴趣“引”读。如本书共计13篇,不按顺序阅读,而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③按需“点”读。可概括平时的学习、生活需要,选准探究目标,直奔主题,选点阅读。④同学“赛”读,可以举行经典阅读交流活动,大家分别上台,说一说自己阅读最多、感受最深的经典名著,从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一) 《经典常谈》
1.(2023·河南新乡期中)阅读《经典常谈》,完成下面习题。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

古代文学名著导读导读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以它绚丽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而闻名于世。

该小说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复杂的爱情故事。

其中,对于爱情、家庭、财富和权力的思考,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导读二:《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神话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融入了神仙、妖魔、佛道等元素,既有快乐和无厘头的片段,又包含对人性和宗教道德的深刻思考。

此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导读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该小说以宋朝的农民起义为背景,描绘了宋江等108位英雄人物的抗争与牺牲。

小说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黑暗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与不公。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角色鲜活生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作。

导读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描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争斗和军事战斗。

小说中塑造了一批传世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他们各自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品质和价值观。

《三国演义》不仅有激烈战斗的描写,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荒谬。

导读五:《金瓶梅》《金瓶梅》是明代小说家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金瓶梅》展示了明代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

小说以猥亵、荒诞的故事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尤其是妇女地位的丑陋和虚伪。

尽管遭到了多次的禁止与审查,但这部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总结:古代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社会学意义。

《红楼梦》通过对官场家族的赋予平等的人性关怀,展示了一个古代中国家族社会的真实状态;《西游记》则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孙悟空和他的朋友们西天取经的故事,对人性和社会分析了封建社会的腐化;《水浒传》描绘了封建社会黑暗的一面,以108位英雄的抗争形象批判社会的不公;《三国演义》展示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既有激烈的战斗,也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荒谬;《金瓶梅》以刻画人物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而建立了对明代封建社会的讽刺。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四部名著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带您一窥其中的精彩世界。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爱恨情仇。

作品通过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社会画卷。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位主人公取经西天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路上所经历的种种际遇和考验。

作品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生死的轮回和修行的道路。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英雄传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宋江、李逵、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梁山泊起义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忠义、仁爱和正义感。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斗争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纷争。

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事件的安排,展现了智勇双全的军事谋略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战争场面和深刻的人物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推荐生中国名著

推荐生中国名著

初高中名著导读————中国部分一、初高中必读部分:1.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

2. 水浒传/(明)施耐庵著。

3.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4.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

5.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编选。

6. 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7. 阿Q正传/鲁迅选集/鲁迅著。

8. 古代散文选。

9、诗经二、初中必读部分:初一年级: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

初二年级1. 青春之歌/杨沫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 骆驼祥子/老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初三年级:1. 家/巴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 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三、高中必读部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围城》《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女神》《论语通译》《雷雨》《呐喊》《朝花夕拾》《子夜》高一年级:1. 离骚2. 谈美/朱光潜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3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高二年级:1. 傅雷家书/傅敏编。

——北京三联书店高三年级:1. 儒林外史 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简介1.《西游记》吴承恩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他一生性情诙谐幽默,酷爱野史奇闻,使他能借助神话故事抒发对现实的不平与愤慨,曾自称“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的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的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同时启示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的战胜一切敌人。

孙悟空:又称孙行者,曾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救出,受观音点化保护唐僧前去西天取经,是唐僧的大徒弟。

虽然有时淘气,但是唐僧的紧箍咒使他平静。

他能有七十二般变化,他惩恶扬善的心从未改变,虽然曾受到唐僧的冤枉,但并不因此厌恶唐僧,也一直恭恭敬敬的保护唐僧,非常忠实。

部编初中中考十二篇名著导读

部编初中中考十二篇名著导读

部编初中中考十二篇名著导读
1、《三国演义》: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描写了著名的军事家赵云、关羽、张飞等人的传奇故事,以及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

2、《水浒传》:讲述了宋朝官府与江湖恶棍的斗争,以及江湖恶棍林冲、宋江、秦明等人的英雄传奇故事。

3、《西游记》:讲述了唐朝时期孙悟空等神仙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在西天取经的冒险经历。

4、《红楼梦》:讲述了清朝时期一个贵族家庭的发展史,以及它们的爱情、人性、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细节。

5、《三字经》:讲述了中国古代孝道、礼仪、品德、智慧等方面的箴言,也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6、《史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事迹,也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7、《孟子》:讲述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孟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于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8、《桃花源记》:讲述了中国古代仙家的传奇故事,以及对于仙境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庄子》: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于宇宙、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10、《论语》:讲述了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思想,以及孔子、墨子、孟子等人对于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11、《诗经》: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以及古代人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见解。

12、《易经》:讲述了中国古代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论,以及古代人对于人生、道德等方面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著导读
——关于《色戒》与《我在霞村的时候》
第一次听到色戒的时候,与张爱玲并没有关系,那时候知道的只是李安拍了一部很香艳的片子,虽然没有看过,也知道这部片子捧红了那个眉目清淡的女子汤唯。

之前并没有看过张爱玲的书,上高中的时候背过她的很多名句,总觉得她此句中的悲伤很多,并不敢轻易触碰。

巧合下选了这门课,听了张爱玲这一堂课总觉得感触颇多,于是看了那篇很短的色戒,心里对这本书有了重新的认识。

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有许多香艳的情节,张爱玲的字句很平常,平常的一个小女人,最终走向这样的结局,终究是让人难以抑制的感叹。

张爱玲在卷首语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相信这是张爱玲对爱情的写照,就像她与胡兰成的相恋,我们如今为张爱玲感到的不值,于她而言也许是甘之如饴的事情。

然而我想说的并非这个。

原本纯真的王佳芝为了腐蚀”易先生,不得不提前培养“性经验”,为此,与有过嫖娼经验的同学梁闰生发生关系,一切原本都是为了“救国锄奸”啊,可王佳芝却遭到同学们的窃笑,反倒是跟又老又秃的易先生在一起,才能获得内心的宣泄与解放,“因为一切都有了个
目的”。

也许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浪漫的东西,易先生又老又秃,最后王佳芝也死在这个人的手里。

易先生可以在人前依旧如常地调笑聊天,却在一片热闹声中悄悄转身。

书中曾经这么写道:“他对战局并不乐观。

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

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

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这才是真实的。

话说回来,王佳芝在自我牺牲之后换来的是同学们的窃笑,这一点,也许也是把她推向易先生的原因之一。

于是乎,不得不提及本文的另一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了。

同样也是第一次接触丁玲的书,这本书里主人公贞贞带给我的情感就更加浓烈一些。

文本讲述一位中国少女贞贞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却又为传统所不容的故事。

她被日本鬼子掳去一年多后突然从日军营中归来,并且“生病”,由此招致村民的唾弃。

然而其实她并非自甘堕落,她原是我方派往敌营的密探,以牺牲肉体的方式为我军获取敌人的情报。

因病到霞村休养的女革命者的“我”在真相大白后,对贞贞的高尚行为与牺牲精神深感敬佩。

然而,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贞贞在经历了村民种种闲言碎语后已是身心俱疲,她最终决定离开霞村去
延安治病、学习,以便“重新做一个人”。

丁玲在把她取名叫做贞贞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隐喻。

从身体上来看,贞贞被日本鬼子糟蹋了,失去了贞洁,与她的名字是极为不符合的;从民族的气节上来看,贞贞到日本后虽不至于和鬼子们同流合污,彻底成为日本人的玩物,却也没有做到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贞洁烈女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从贞贞身边的亲人邻里眼中来看,她完全违背了旧礼教中女子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不为自己感到羞愧,也不在乎是否还有人要她,表面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得云淡风轻,没有痛心疾首或没有脸面活下去的态势,也称不上多么贞淑了。

贞贞的母亲父亲、霞村杂货铺的老板和井台边的村妇,无论与贞贞关系是否亲疏远近,都将自己至于道德最高点的位置上,对贞贞的横加指责多于怜悯与同情。

她们对把贞贞束缚在旧时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要求框架上,对她的要求仅限于让她嫁个好人家,而不考虑她内心真正的需要;对她的指责与蔑视是出于自己的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着贞贞的立场与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具有的矛盾、弱点与缺陷。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女子,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那种言语对她的迫害,文章里没有表现在她回到霞村后没有写她有很激烈的愤懑、悔恨与想要报仇的仇恨,而是刻画得相对冷静、理智与随遇而安。

我恰恰认为,表上的心如止水才能展现得出恨与痛是多么地深沉。

也许日本人给她的肉体上的创伤与亲人给她心灵上的创伤都让人感到哀叹,王蒙曾经说:“少年时代我读了《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
的形象让我看傻了,原来一个女性可以是那么屈辱、苦难、英勇、善良、无助、热烈,尊严而且光明。

”这么多有着强烈情感意义的形容词赠与了贞贞这个人物形象,不得不说在贞贞身上所发出的光辉是不会被她那在日本鬼子糟蹋过的身躯所掩盖的。

我想丁玲给这么一个人物形象起名为“贞贞”,似乎也是一种微妙而又含蓄的抗议,就如同贞贞的成长是一个抗争的成长。

同时,她还给贞贞设计了一个为我方送情报的细节和一个似乎是无限光明的未来。

丁玲还在文本中用了一个很有意味的比喻:“虽在很浓厚的阴影之下的眼睛,那眼珠却被灯光和火光照得很明亮,就像两扇在夏天的野外屋宇洞开的窗子,是那么坦白,没有尘垢。

借着这个比喻,丁玲把贞贞的状态——她的确在蒙受着屈辱,但同时她也确实有着洁白的灵魂——明白地表示出来了。

在逆境中成长,贞贞的成长是一个抗争的成长过程。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丁玲把贞贞这么一个被日本侵略者抢去作随营娼妓,被村民看作是“慰安妇”的女子,当作女神一般地加以美化,在她身上有着抗日前线革命女性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寻找女性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拼搏精神。

话说回到王佳芝身上,佳芝为美人计刺杀事件中做着英雄做的事情,可是她却发觉她的同伙并不尊重赞赏她,因为她的献身。

第一次,易先生留了她的电话号码,他们庆祝成功后,她觉得他们讪笑她,后来易先生没联系她匆匆离开,暗杀失败了。

他们也不怎么和她说话商议,都不正眼看她的。

甚至她失身于让她讨厌的梁闰生,那也是他们都一个个的离开,计划好的,她是麦太太,怎么可能是个处女呢?没有人
尊重珍惜她的童贞。

连她以为会喜欢上的邝裕民都是这样怪怪的对她。

为了获得这几个人的认可,只有和易先生的每一次聚会,就证明了她的崇高的。

与王佳芝相同,贞贞同样也是牺牲了自己的肉体,身体遭到了践踏。

然而又有不同王佳芝是出于年轻的革命热情,也许不成熟,但是多半是半自愿的,而且王佳芝最后亲手放走了易先生,证明这份虚假的谎言里,还有些许真情。

然而贞贞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被迫成为日本人的慰安妇,一年的时间可想而知是多么痛苦。

然而当她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与心走回村子时,人们面对她的轻蔑与不屑不也是二次伤害吗。

连亲人都对她不屑,那么霞村也未必要比日本温暖。

村人对于贞贞的看法着实是太过苛责,难道必须以死谢罪才可以让他们心情坦然吗?对于贞贞的遭遇报以冷漠的态度,也许是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忽然想到了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一个德军军官看上了羊脂球,要羊脂球委身于他,遭到羊脂球的坚决拒绝,他恼羞成怒,扣下全车人员做人质。

旅客们知道了这件事,先是竭力赞扬羊脂球的爱国精神;继而想到自己的处境,对羊脂球冷淡起来。

第三天,他们开始憎恨羊脂球了,认为都是这个下贱女人误了他们的旅程。

等到了第四天,他们趁羊脂球上教堂之际,集体商量如何劝说羊脂球顺从德军军官的要求。

最后,他们终于用花言巧语达到了目的。

第五天清晨,马车又出发了。

在匆忙中,羊脂球什么也没有带就上了车,在车上她惊愕地发现,人人对她冷若冰霜。

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先是把她当做牺牲品
送给德军,然后又像扔掉一件肮脏无用的东西一样把她抛弃。

莫泊桑用妓女羊脂球的精神世界,来反讽那些自以为清高其实道貌岸然的家伙。

张爱玲爱中国爱同胞,她不想为别人活着,也原本不想解释给别人听,她为什么活着。

可是她在乎她最亲的人啊,所以她还是通过这部小说,解释给了所有热爱她的人,她爱着什么,她还是一个女人,发生了情感就是爱过,不管他是不是汉奸。

她也相信,那个人也爱过,尽管只有那一刻,尽管是杀死她的方式,那也就足够了。

万直纯在《女性寻找——从丁玲创作看现代中国女性的精神历程》一文中将《我在霞村的时候》看作是中国现代女性自我意识发展的心路历程的一个标志。

他认为《我在霞村的时候》表现了丁玲从“自我世界”到“男性世界”再到“整个世界”这一寻找过程中交织着现代女性对自我的确认与超越,呈现出复杂的女性意识。

这一女性意识就是表现在贞贞这个形象的身上,更高层次地披露了现代女性是怎样实现自我统一性,寻找女性世界。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站在精神的高度俯视那些遭受着人生厄运的人们,然而,也许很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更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会宽容一些,因为本来世事无常,真正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是我们生活下去的理由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