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

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第一节感觉世界一、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五种基本感觉: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感觉是怎样形成的?感觉是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有什么不同?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

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痛觉等感觉功能。

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的触觉神经未梢比较集中,而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丰富。

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三、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形成嗅觉如: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嗅神经将香味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了嗅觉。

注: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2、嗅觉的特点1、易疲劳(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3、易适应(孩子的嗅觉往往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但随着年龄得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四、舌和味觉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其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对液体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进入口腔→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兴奋→通过神经→大脑皮层→形成味觉四种基本味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3、舌和味觉苦味:舌根酸味:舌两侧中间部甜味:舌尖咸味:舌两侧前部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课件(共55张PPT)教学讲义PPT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课件(共55张PPT)教学讲义PPT

10、某人不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D ) A、嗅觉神经末梢受到损伤 B、传入大脑的神经受到损伤
C、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受到损伤 D、以上都有可能
11、舌能辨别的基本味觉不包括以下哪种 D A、甜味 B、苦味 C、酸味 D、辣味
12、虽是金秋的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的热。小明走到自家橘园门 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 啊!”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 “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 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 回答问题 (1)、小明运用了那些感觉器官?鼻__子__、__眼__睛__、__舌__头__、_ 皮肤 (2)、说一说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橘香味通过鼻腔刺激了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将气味刺激 传到大脑形成了嗅觉
13、书本课后练习 P47
物质 粗沙和细沙
茶和咖啡
方法
用眼观察,用手触摸 (利用视觉和触觉)
气味不同(利用嗅觉)
糖和盐
放入口中品味(利用味觉)
金属块和木块
用手触摸,用眼观察(利用 触觉和视觉)
红色花和黄色花 用眼观察(利用视觉)
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 触试对手背、手指的指尖、手臂, 身体背部等处。 (不能太用力)
哪个部位皮肤最敏感? 手指的指尖
思考: 是用手的_指__尖_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
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盲人用手指去触摸盲文
盲人又纸币是的怎正面样右迅下角速有而凸出准的确黑色地圆辨点 不别同人面额民的币钱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够完成一 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感觉器官:是由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都高度分 化了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性附属结 构构成了感觉器官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教案汇编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教案汇编
思考2:1、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2、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
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最后总结,感觉的产生图2-2
刺激——感觉器官——大脑
这些现象说明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即人能对感觉环境世界的各种刺激——感觉世界
[新课展开]
让学生说出刚才对影片中的各种刺激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器官去感觉的?分别形成以哪些感觉?
可能的答案:视觉——眼听觉——耳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
一、人的感觉
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
(二)皮肤的冷、热觉
小实验:请你用简单的方法,测试你的同桌体温是否正常?
上台表演:让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用手测试额头体温的方法,并指明正确的测试方法:用手背测试体温。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
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实验现象:二位学生的感觉不同:一个形成冷觉,一个形成热觉
实验证明:皮肤形成的冷、热觉并非物体的温度高低。(因为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
分析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课程资源的准备

浙教版科学七下 2.1 感觉世界(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下 2.1 感觉世界(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感觉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2、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1)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如:舌头上的味蕾出示图片(2)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

是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

如舌头(3)五种基本感觉以及对应器官出示答案:思考讨论1:以人类为例说一说人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出示:感觉的产生思考讨论2:影响感觉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人们有什么影响?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

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学生动手连线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阅读课文并思考讨论掌握巩固五种基本感觉以及对应器官了解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了解影响感觉的因素以及对人们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出示图片:交警正利用酒精测试仪测量司机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

我国公安部门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为“酒后驾车”;教师总结:一种感官可能不止一种感觉,如眼主要就是视觉功能,有视觉感受器;耳除了听觉功能还有位觉功能,即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耳内就有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而皮肤这个感官内有多种感受器,就有多种感觉功能。

皮肤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器。

活动1、一个同学到讲台来,闭上眼睛,说出所触摸物体的形状、大小、冷热、软硬以及粗糙还是光滑。

(例如:笔、橡皮泥、石块、冷热水、光滑和粗糙的木板等)分别感觉触摸冰水和热水和会有( ) 的感觉;用手摸橡皮泥、石块、二块光滑和粗糙的木板,根据() 的不同能区别开来。

2、一个同学闭上眼睛另一个同学用铅笔轻点这个同学的手背,手心,手指,观察哪一部分的皮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冷和热触觉让学生知道驾车前不能喝酒喝酒并了解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五种感官的功能,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器,锻炼学生的感知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1《感觉世界》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1《感觉世界》导学案

科学(七下)编写陈红升审核审批使用时间编号
2.1感觉世界(1)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的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人的感觉。

导学:
人类作为自然界最高级最智能的生物都利用哪些感官和感受器来适应环境呢?书本43页读图2-1:图中的人都感觉到了什么?通过读图来寻找人有哪些感觉器官?分别有哪些感觉?
(1)、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人的感觉器官鼻
人的感觉皮肤感觉
(2)、感觉器官,比如耳朵,首先感受到了什么?鼻子感受到了什么?
要形成感觉首先要有某个刺激。

所以感受器官的作用是?
感觉是在哪里形成的?
声音通过什么传到大脑,声音能传到大脑吗?
感觉的产生:人有这么多的感觉器官,来感觉认识这个世界,把所有的感觉的形成都可以归纳成一条:__________→ _____ → __
(3)、讨论:痛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

科学七下2.1感觉世界同步教案:如何判断感官信息的准确性?

科学七下2.1感觉世界同步教案:如何判断感官信息的准确性?

科学七下2.1感觉世界(1)同步教案:如何判断感官信息的准确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对来自外界的信息越来越关注。

而我们的感官器官就是接受这些信息的窗口。

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这是为什么呢?如何判断感官信息的准确性呢?一、什么是感官信息感官信息是指人类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种感觉,以及身体的平衡感和位置感等。

二、判断感官信息的准确性1.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当我们接收到某些感觉的时候,其实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每个人的感受和情感,而客观因素则是与外界的刺激有关。

比如说,在夏天我们可能会有很多流汗的感觉,这就是主观感受。

但是,如果当下环境温度比较高,而此时你并没有出现过多出汗,这就是客观因素。

2.用多种感官一起判断不同的感官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和互补的关系,比如说对于看到一个形状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触摸,嗅闻和其他感官来进一步确认这个东西的真实性。

3.利用精密仪器来检测利用科技手段来检测感官信息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比如说,在温度计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当前的温度,而不会因为主观感受的干扰而产生误判。

三、感官信息的误判1.骗局和欺诈有些人利用我们的感官缺陷来骗我们的钱,比如说在购买物品的时候某些商家会在包装上注明具有什么功效,但是这些功效可能是假的。

2.轻信广告很多广告都在忽悠我们购买他们的产品,比如说某些饮料广告会强调他们的效果神奇,但是这些效果实在是过于夸大。

3.视觉上的误判我们往往会在视觉上被一些事物的形态所谓,这些形态并不会反映他的真实形态,比如说光影和视觉误差等。

四、感官信息的相互作用1.视觉和听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和大小。

2.视觉和触觉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形态和材质,比如说看到一块玻璃后,用手摸摸表面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光滑。

3.触觉和平衡感当我们站在秤上时,我们并不会因为下面的地面在移动,而感受到自己的重心在上下左右都在偏移,因为此时我们的平衡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1感觉世界2 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二1感觉世界2 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感觉世界2》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的特点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嗅觉、味觉的特点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饮食文化的教育,培养自身的爱国精神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学生了解到嗅觉味觉在日程生活中的用途。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感觉世界》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内容为介绍各感受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课文先从总体上描述了人类怎样用其自身的感觉器官来感觉周围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环境,为学习其他各种感觉奠定基础。

学生已了解生物的主要形态、结构和分类,而本课则是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验科学的奥妙。

使学生知道生物体能通过各种感官接受环境的信息并作出处理,树立了生物体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理念。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已知道生物的分类及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知道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及生物的结构层次等知识为本节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对于感觉,学生由于平时生活经验,已初步了解一些基本感觉,但尚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

从年龄上看,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嗅觉、味觉的特点教学难点: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特点【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学法: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香水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作业】完成作业本及《课时集训》2.1.2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感觉世界三、鼻和嗅觉刺激产生兴奋传入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大脑——嗅觉四、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浙教版科学七下2.1 感觉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下2.1 感觉世界(第1课时)教学设计

2.1感觉世界(第1课时)_教学设计感觉世界(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2.科学思考: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3.解决问题:通过失去某种感觉的体验,学会积极关;4.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游戏、实验,使学;二、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体验感觉;三、教学难点;各种感觉的特点感觉世界(第1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

2.科学思考: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特点。

3.解决问题:通过失去某种感觉的体验,学会积极关心他人,并能体谅别人的高尚的品质。

4.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游戏、实验,使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体验感觉三、教学难点各种感觉的特点及体验四、教学准备PPT课件、洒、白醋、冷水、热水、温水、香水、糖、醋、咖啡、苹果、清水、盐水、橙汁各一瓶、小木球、小钢球等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成语故事:瞎子摸象 ppt02听完故事后思考: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对吗?他们分别是通过什么感觉器官感到的?(一)人体具有的几大感觉师: ppt03看图并进行讨论:①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②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③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生:分别感觉到了声音、气味、光、冷和味道。

通过耳、鼻、眼、皮肤和舌等器官。

师:实物展示:水、酱油、白醋和盐水。

ppt04现有四杯液体分别是水、酱油、白醋和盐水,请讲出区分的方法,分别用了哪些感觉和感官。

小结:人体有哪些基本的感觉 ppt05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其它常见的感觉还有冷觉、热觉和痛觉,这些主要通过皮肤来完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感觉世界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2学情分析本节是本章第一节内容,结合本章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变化环境。

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感觉器官对应感受到的不同环境刺激,从人的感觉为主线展开学习,便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学习记忆。

3重点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重点认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感觉,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难点认识到人多感觉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而是在大脑中形成。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导激活学】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

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3、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4、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

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活动2【讲授】【多元立体学】二,皮肤的感觉功能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皮肤的触觉活动3【活动】实验实验一: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生闭上又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玻璃球、金属块、木块、橡皮等物品,让同桌同学摸,通过手的触摸,让对方同学说出此物体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程度、物品材料、物体冷热程度等一些物品的特点。

思考一:实验时,你是用手的哪一部位去触摸物体的?为什么不用其它部位?由此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手指与手背、身体背部等人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实验二: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试触对方同学的手背、手指的指尖、手掌、身体背部等处,让对方感觉各部位对铅笔的感觉的敏感度的差异。

交流合作:请同学们将两个实验的现象,加以分析比较,得出皮肤具有什么功能?哪一部位皮肤最敏感?结论: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

手指的指尖触觉较敏感。

图片欣赏:出示教材图1-2“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活动4【活动】皮肤的冷、热觉小实验:请你用简单的方法,测试你的同桌体温是否正常?上台表演:让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用手测试额头体温的方法,并指明正确的测试方法:用手背测试体温。

思考:你认为用手背而不用手心测试体温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结论: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小实验:教师出示一个玻璃球和一块小木块。

让一位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摸两个物体,然后说出两手对物体冷热程度的感觉。

学生的可能答案:玻璃球比较冷,棉花比较热演示并设问:将两物体取回放到讲台桌上,问,两个物体所处的环境是否一样,温度是否有高低?学生的可能回答:都放置在同一个教室的讲台桌上,应该与室温相同,因此两物体的温度相同。

思考:由此实验请你分析,皮肤对外界物体感觉的是热的还是冷的,是不是物体本身的温度的高低?学生可能答案: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并不是物体本身温度的高低。

设问:你认为皮肤对外界物体冷热觉的感觉应该是什么因素?实验:教师分别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约60℃),一杯温水。

让两位学生上台实验:一学生先将一手指浸入冷水中,再将手反映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后,手指的感觉让另一位学生先将手指浸入热水中一会儿,再取出浸入温水中,说出浸入温水中后手指的感觉。

实验现象:二位学生的感觉不同:一个形成冷觉,一个形成热觉实验证明:皮肤形成的冷、热觉并非物体的温度高低。

(因为同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

)实验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先浸入热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皮肤,浸入温水后,手指在散热,散热越快,感觉物体越冷,先浸入冷水,再浸入温水的学生的手指在吸热,吸热越快感觉物体越热。

皮肤感觉到的冷觉和热觉是皮肤散热或吸热速率的快慢程度。

实验结论:皮肤具有散热和吸热功能,散热和吸热速率随环可以变化,冷觉和热觉的形成是散热或吸热的结果。

举例说明:冬天,由于外界温度低,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大,人体皮肤散热快,人感觉到冷。

夏天,由于外界温度高,人体皮肤与外界之间温差小,皮肤散热慢,感觉到热。

请你解释:①图1-1中拿冰块的人的手为什么会感觉到冷。

②冬天的晚上,脚能感觉到絷水袋很烫③皮肤对冷觉、热觉的形成是皮肤中的什么结构完成的?结论:皮肤具有冷觉和热觉,是皮肤真皮中的絷敏小体和冷敏小体接受刺激的。

皮肤的冷觉、热觉并不是物体温度的高低,而是皮肤散热的速率快慢。

设问:皮肤中除了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以外还有什么感受器?活动5【讲授】皮肤的痛觉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你认为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设问:当皮肤中的这些感觉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将兴奋传到哪儿?在哪儿形成这些感觉的呢?课堂小结:出示图1-1,让学生判断图中的每一种感觉的形成,哪几种感觉的形成是由器官来感觉外界刺激的?分别是什么器官?1、人体内有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觉外界世界2、人的皮肤具有:触觉、冷觉、热觉、痛觉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学时重点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学时难点深刻认识感觉形成的过程,明确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鼻和嗅觉【问】你能用鼻子闻到什么样的气味?——香、臭、酸【问】那这些气体我们为什么能分辨出呢?嗅觉怎么形成的呢?——进入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将气味传入大脑->嗅觉【问】如果一种气味很淡,我们怎么仔细的来辨别呢?——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1、嗅觉的特点(1)嗅觉的适应性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2)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差异很大狗比人高1200倍(3)随着人的成长,嗅觉灵敏度越来越低婴儿的嗅觉灵敏度比成人高(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猫—老鼠、鱼狗—……【实验】在几个棕色的瓶子里装入:酱油,食醋,黄酒,自来水,让几组学生上来判断:说明:不同的人嗅觉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不同。

【思考】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来吗?活动2【讲授】舌和味觉1.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观察:让每位同学准备一面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尖的表面形态特征。

2.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

这些小凸点叫舌乳头,舌乳头内藏有味蕾。

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3.舌头表面约有一万个微小的味蕾。

分析:舌头的结构舌乳头>味蕾>味觉细胞【问】吃糖的时候,为什么越嚼越甜?因为溶解在唾液中的糖越来越多,说明舌对液态的刺激特别敏感。

【看图P5】味觉是如何产生的?4.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经大脑分析,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活动3【活动】实验探究:问题:舌不同区域的各种味觉敏感度一样吗?猜想:舌上不同区域对不同的味觉敏感程度不一样。

1.器材:4只盛有少量清水的干净小玻璃杯,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4根吸管。

2.设计实验探究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

3.实验步骤:(1)将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分别放入4只盛有清水的小玻璃杯中使其溶解。

(2)用吸管分别慢慢地吸入不同液体从舌尖到舌根流动,将感觉到的味道分别填入图中。

(注意:一次完成后必须漱口。

)注意:(1)每次实验前必须漱口,以防止前次实验的干扰。

(2)器具的清洁卫生。

结果:舌根:苦舌尖:甜舌侧(中):酸舌侧(前):咸其他如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PS】感觉的互通性,互相干扰性,互补性人在感冒时……P6活动4【活动】小结课堂小结:1.了解了人有哪些感受器,有哪几种感觉、2.具体认识了触觉、嗅觉、味觉的形成原因和一些特征。

活动5【导入】做种拓展学课堂反馈:1.通过感知天气变化,通过感知周围肯定有正在开花的桂花树。

2.盲人是怎样辨认人民币的?3.公安警察破案时为何要带上一只警犬?课堂练习:第6页:1、2作业布置:预习实验“舌不同部位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设计好实验方法,并准备好有关实验材料。

写好探究过程活动6【讲授】小科普:味觉可以示警吗?甜、酸、苦、辣、咸,构成了各种不相同的味觉感。

有趣的是,人们的味觉感受差异很大。

1932年,美国科学家阿瑟·福克朗博士和助手诺勒,在实验里配制了一种叫苯硫脲的有机化合物。

诺勒忍受不了这种化合物散发出来的苦味,但是,福克斯却若无其事。

两人为此争执不休。

原来,他俩对苦的味觉截然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