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综合练习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测试整理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测试整理版含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 )A .研究温州快客通过宜山大桥的运行快慢B .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 .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D .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2.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在起动的汽车B.自由下落的石块C.匀速下降的跳伞员D.水平抛出的小球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C.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每晚7:30准时与您见面 D.午休从12:10开始4.下面为四个质点的速度图像,其中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5.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A.4m、4mB.3m、1mC.3m、2mD.4m、2m6.一个学生在百米测验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6m/sB.6.25m/sC.6.75m/sD.7.5m/s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x=4t-2t2,x与t 的单位分别是m和s。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和-2m/s2B.0和2m/s2C.4m/s和-4m/s2D.4m/s和0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2秒末速度为8m/s。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4m/sB.加速度为2m/s2C.均速度为6m/s10.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2倍B.3倍C.6倍D.9倍11.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40s B.火箭前40s上升,以后下降C.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D.火箭离45 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1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mB.3.6mC.6.0mD.10.8m13.在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14.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的频率为50Hz,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
四、解答题
15.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6.矿井深80米,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9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求:(g取10m/s2)
A.加速度为0B.位移为2.5mC.速度变化为0D.平均速度为0
3.如图所示, 两棒的长度相同, 的下端和 的上端相距 。若 同时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竖直上抛运动且初速度 取 ),则 相遇时 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1.5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
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述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那么开始刹车后2s 内与开始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 .1:1B .1:2C .3:4D .4:32.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20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B .第60s 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C .第40s 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D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1s 内的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A .在12s 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B .在020s ~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C .在020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D .在020s ~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0t =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与速度的平方2v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B .0t =时汽车的速度为10m/sC .刹车过程经过3s 的位移为7.5mD .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210m/s 6.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 t-的图像如图如示,则()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0.5m/sC .质点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为0.75m/sD .质点在1s 末的速度为1.5m/s7.图中的两条图线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两球在2s t =时速度相同B .两球在2s t =时相距最近C .两球在8s t =时相遇D .在2s 8~内,两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8.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超过5层楼高)数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综合能力提升练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综合能力提升练一、单项选择题。
1. 光滑斜面上固定着一根刚性圆弧形细杆,小球通过轻绳与细杆相连,此时轻绳处于水平方向,球心恰位于圆弧形细杆的圆心处,如图所示.将悬点A缓慢沿杆向上移动,直到轻绳处于竖直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轻绳的拉力()A.逐渐增大B.大小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2. 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顺时针(图中箭头所示)转动起来,则传送带转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M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M可能减速下滑D.M可能减速上滑3. 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相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线的质量不计),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4. 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系一光滑的圆环,一根系着物体的轻绳穿过圆环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B点,且OB处于水平.现将A点缓慢沿天花板水平向右移动,且OB段的轻绳始终保持水平,则轻绳OA、OB所受的拉力的大小F TA、F TB 的变化情况是()A.F TA、增大,F TB不变B.F TA、F TB均不变C.F TA不变,F TB增大D.F TA、F TB均减小5. 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cmB.92cmC.98cmD.104cm6.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B与墙面的弹力可能不变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7. 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用两根轻绳OP和O′P与小球拴接后再分别系于竖直墙上相距0.4m的O、O′两点上,绳OP长0.5m,绳O′P长0.3m,今在小球上施加一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起,O′P绳刚拉直时,OP绳拉力为F T1,OP绳刚松弛时,O′P绳拉力为F T2,则F T1为(sin37∘=0.6, cos37∘=F T20.8)()A.3:4B.4:3C.3:5D.4:5二、多项选择题。
(人教版最新)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综合测试01-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由于时间测量上的困难,伽利略无法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外推,最终得到倾角为90︒时小球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所以,在当时并没有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伽利略所用的物理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故C 正确.2.【答案】C【解析】设物体B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1t ,则10010s =5s 2--==-B v t a ;在5s 内,物体B 的位移101005m 25m 22++==⨯= B B v x t ,物体A 的位移145m 20m ==⨯=A A x v t ,由于25m 7m 32 m 20 m +=>,5s 内物体A 未追上物体B .5s 后,物体B 静止不动,设物体A 还需时间2t 追上物体B ,则2=+-A B A v t x x x ,即225720s =3s 4+-+-==B A A x x x t v ,则物体A 追上物体B 的总时间128=s +=t t t ,C 正确,A 、B 、D 错误.3.【答案】B【解析】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指加速度的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 t,根据国际单位制知,其单位为3m /s ,故A 正确;加速度变化率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加速度为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不为0,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B 错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图所示的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C 正确;根据-v t 图像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同理在-a t 图线中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即∆v ,则得123m /s 3m /s 2∆=⨯⨯=v .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m /s ,则小球在2s 末的速度为8m /s ,故D 正确.故选B . 4.【答案】B【解析】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故B 错误;物体在上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2m /s 6m /s 2==v ,物体在下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8m /s 4m /s 2==v ,所以126342==v v ,故C 正确;设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时间之比112223==xt v x t v ,故A 正确;物体在上行和下滑阶段运动的加速度之比11112222121239824===⨯=v a t v t v a v t t ,故D 正确.故选B . 5.【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2m /s -=A B v v ,2m /s -=B C v v ,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222-=A B AB v v ax ,22C BC 2-=B v v ax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22m /s =a ,7m /s =A v ,5m /s =B v ,3m /s =C v ,故A 、B 错误;质点从A 到C 的时间73s 2s 2--===A C v v t a ,故C 错误;A 、D 间的距离227m 12.25m 222===⨯A AD v x a ,故D 正确. 6.【答案】B【解析】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由逆向思维可得,加速与减速的时间相等,故A 错误;设加速的时间为1t ,匀速的时间为2t ,减速的时间为1t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由题意得,122+=t t t ,而40 min=2 400 s =t ,1222⨯+=v t vt x ,而10001200km /h m /s 3==v ,1=v at ,联立解得1600 s=10 min =t ,2 1 200 s=20 min =t ,22=5m /s 0.56m /s 9=a ,故B 正确,C 错误;如果加速度大小为210m /s ,根据122+=t t t ,1222⨯+=v t vt x ,1=v at ,联立解得5500s 30.6 min 3==t ,故D 错误. 7.【答案】A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质点在连续每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差相等,但不一定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都相等,所以质点可能做变加速运动,故A 正确;质点也可能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都相等,所以质点可能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公式212=x at ,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1 s 内、2 s 内、3 s 内…位移之比为1:4:9…连续每个1 s 内位移之比应为1:3:5…故知该质点若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不可能为零,故B 、C 错误,D 正确.8.【答案】AC【解析】-x t 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知,a 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82m /s 2m /s 3-==a v ,故A 正确; 3 s =t 时,b 车的速度2m /s ==b a v v ,设b 车的初速度为0v ,对b 车,由0=+b v v at ,解得05m /s =v ,故B 错误; 3 s =t 时,a 车的位移6m ==a a x v t ,b 车的位移0523m 10.5m 22++==⨯=b b v v x t , 3 s =t 时,a 车和b 车到达同一位置,所以0=t 时两车相距0 4.5m =-=b a x x x ,故C 正确; 3 s =t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故D 错误.9.【答案】BCD【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212=h gt ,则=t ,则可知,=甲t ,故A 错误;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v gt 可知,=乙甲v ,故选项B 正确;由于二者同时下落,则在甲、乙落地之前,同一时刻两质点的速度相等,二者相对静止,则在落地之前,二者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C 、D 正确.10.【答案】CD【解析】设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2=v v ,则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A 错误;设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1t 、2t ,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2a ,则11=v a t ,22=v a t ,解得1t :2t =2a :1a =1:2,D 正确;因为平均速度之比为1:1,加速和减速的时间之比为1:2,则加速和减速的位移之比为1:2,故B 错误;设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则消防队员下滑的总位移1222=+v v x t t ,解得最大速度2212m /s 8m /s 3⨯===x v t ,故C 正确. 二、11.【答案】(1)BA(2)左(3)29.72 m/s【解析】(1)为增加打点的个数,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顺序为BA .(2)点迹左密右疏,说明打左边点时速度小,先打左边点,故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3)令0、1点间的距离为1x ,以此类推为2x 、3x 、4x 、5x 、6x ,根据逐差法可得,26313-=x x g T ,52223-=x x g T ,41323-=x x g T ,重力加速度1233++=g g g g ,由以上可得()()65432129++-++=x x x x x x g T,代入数据解得29.72 m/s =g . 12.【答案】(1)打点计时器(2)匀加速 匀速(3)1-t n 【解析】(1)图甲所示的装置,滴下的水滴时间间隔总是相等的,因此相当于物理实验室的打点计时器.(2)依据表格中数据,从0到4,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3.198 1.556m 1.556m 4.926 3.198m 3.198 1.556m 0.086 m ∆=--=---=x ,因此从0到4,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从4到10,因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即()()()()8.640 6.740 m 10.5408.640 m=12.44010.540 m=18.14016.240 m=1.90 m -=---,14.330 m 12.440 m=1.89 m -,16.240 m 14.330 m 1.91 m -=,因此从4到10,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从某滴墨水开始下落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 滴墨水开始下落停止计时,记下这段时间为t ,共有()1-n 个水滴间距,那么相邻两滴墨水滴下的时间间隔=1-t T n . 三、13.【答案】(1)3.2 m(2)2 m【解析】(1)P 点到水面的高度2111 3.2m 2==h gt . (2)小球下落到水面时的速度m 18 m/s ==v gt ,在水池中减速运动,有2m 202-=-v ah ,22m 2008m 2m 2216--===--⨯v h a . 14.【答案】(1)0.45 m(2)0.65 m(3)0.5 m/s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1)初速度为3 m/s ,毽子只需要010.3s ==v t g即可上升到最高点.0.3s 内上升高度2010.45m 2==v h g . (2)毽子自由落体运动20.2 s =t ,下降的高度为,22210.2m 2==h gt ,故0.5s 内毽子运动的路程() 120.450.2 m=0.65 m =+=+s h h .(3)0.5s 内毽子运动的位移大小120.25 m =-=x h h ,方向竖直向上.0.5s 内毽子的平均速度大小0.5m/s ==x v t,方向竖直向上. 15.【答案】(1)11 s(2)660 m【解析】(1)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7 s 后的速度107 m/s 70 m/s ==⨯=v gt ,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 4 m/s =v ,由速度公式可知,1'=+v v at ,即4706'=-t ,解得'11 s =t .(2)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7 s 的距离22111107m 245m 22==⨯⨯=h gt ,匀减速的距离222704m 407m 26-==⨯h ,匀速运动的距离34 2 m=8 m =⨯h ,所以运动员离开飞机时离地面的高度123660 m =++=H h h h .16.【答案】(1)28 m/s 2.5 s(2)0.3 s(3)27.2 m【解析】(1)设刹车的加速度为a ,由题可知,刹车的初速度072 km/h 20 m/s ==v ,末速度0=t v ,位移25 m =x ,由运动学公式得202=v ax ,0=v t a,联立解得28 m/s =a , 2.5 s =t . (2)反应时间内的位移'14 m =-=x L x ,则反应时间00.7s ''==x t v ,则反应时间增加了0.7 s 0.4 s 0.3s ∆=-=t .(3)由(2)知,志愿者反应时间'0.7 s =t ,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没追尾,则此后都不会追尾.当=汽v v 时,汽车减速的时间012s -==v v t a,此时卡车行驶的距离()11'10.8m =+=x v t t ,此时汽车行驶的距离22020'38m 2-=+=v v x v t a,由102+=x L x 得,027.2m =L ,所以距离最少为27.2m .。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 (含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小题为单选,8~10小题为多选。
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不得分)1.如图2-1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向运动的x 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A.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B.0~4 s,两质点走过的路程不相等x>,故其运动方向一直不变C.B质点在0~8 s内的位移0D.0~4 s,A的速度一直小于B的速度2.如图2-2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2A.ab段与bc段的速度方向相反B.bc段与cd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2 m/sC.ab段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D .bc 段质点通过的位移为2 m3.金属小球A 自楼顶由静止自由下落高度为1h 时,另一金属小球B 自离地面高度为2h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两金属小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则楼高为( )A .12h h +B .2C .2D .24.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经时间t 后速度变为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 )A .212atB .2atC .232atD .22at5.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 s 后落地,则在开始2 s 内和最后2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5B .3:5C .3:11D .1:36.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80 m 的电线杆共用8 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2 m/s ,则经过第一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 .2.5 m/sB .5 m/sC .8 m/sD .10 m/s7.杂技演员每隔相等时间向上抛一小球,若每个小球上升高度都是1.25 m ,他一共有4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表演下去,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g 取210 m/s )( )A .1s 5B .1s 4C .1s 3D .1s 28.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通过与出发点相距1x 的P 点,再经过时间t ,到达与出发点相距2x 的Q 点,则该质点通过P 点的瞬时速度为( )A .12x tB .22x tC .21x x t -D .212x x t- 9.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275x t t =+,x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12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4 m/sC .任意相邻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10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0 m/s10.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以加速度1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速度v 后,立即以加速度2a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 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总时间为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含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C )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7.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A .5 m/sB .5.5 m/sC .4 m/sD .3.5 m/s3.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C )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路程4. 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C )A .3 s 内的位移是9 mB .3 s 内的位移是9 m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5. 一个物体以v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下列哪个选项错误( B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B .3 s 末的速度为零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6. 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A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B.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8.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B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三车同时到达9.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的松紧,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响声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设人耳能区别tOO v t A O v t B O v t C O v tDt v v 0 t O v 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 D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hn2/t2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h(n-1)2/t210. 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C )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11. 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 C )A.a 随时间减小,B.a 随时间增大,C.a 随时间减小,D.a 随时间减小, 12.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C )A.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最小速度为-3m/s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2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13.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bc=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下面哪个选项错误( C )A Bv c =3m/sC de=3m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1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n , 第n+1秒内的位移是S n+1, 则物体在第n秒末的速度是(n 为自然数) ( B )A BC D15. 一个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3点, B 为AC 的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恒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恒为a 2,已知A 、B 、C 3点的速度v A 、v B 、v C ,有v A < v C ,且v B =( v A +v C )∕2.则加速度a 1和a 2的大小为( A ).A.a 1 <a 2B.a 1 =a 2C.a 1 >a 2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ms v b 10=21n n S S -+21++n n S S n S Sn n 212++n S S n n 1+•20v v v +>20v v v +>20v v v +<20v v v +=16. 质点由A 点从静止出发沿直线AB 运动,先作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后作加速度为a 2 的匀减速运动,到B 点时恰好停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检测题.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必修一 第一、二章综合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10小题)1. 在研究下面的问题时,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的是A.比较两火车的长短B.计算从甲站到乙站运行的时间C.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门口的时间D.研究旅客在火车中的位置2.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3.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路程D.速度4.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了一段时间,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正确的是5.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为正值 B.为负值 C.为零 D.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6.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只有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7. 甲、乙两人都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或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B. 乙 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进行比较8. 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s t O s t O s t O stO B C D Av xxv10.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 以初速度V 1从斜面顶端水平抛出,物体B 在斜面上距顶端L =15m 处同时以速度V 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 物体A 和物体B 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 =0.6,cos370=0.8,g =10 m/s 2)A.V 1=16 m/s ,V 2=15 m/s ,t =3s.B.V 1=16 m/s ,V 2=16 m/s ,t =2s.C.V 1=20 m/s ,V 2=20 m/s ,t =3s.D.V 1=20m/s ,V 2=16 m/s ,t =2s.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道简答题1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二.简答题 (共3小题)11.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其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为s =6t -t 2(m ),可见物体的初速度v 0=________m/s ;物体在第1s 内速度在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3.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4.对以a=2m/s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意1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B.第ns 末的速度比第1s 末的速度大2(n-1)m/s
C.2s 末速度是1s 末速度的2倍
D.n 秒时的速度是
2
n s 时的速度的2倍
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 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关于该物体在这1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 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8m/s 2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4m/s 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6m/s 2
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时间t=t 0时,位移s >0,速度v >0,其加速度a >0,此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7.如图1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 ]
A.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
C.乙比甲晚1s 出发
D.5s 末两物体相遇
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2
1210s t t =-自行车为6s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9.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C.L/4
D.3L/4
10.物体在直线上作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 内的位移是1m ,第2s 内的位移是2m …第ns 内的位移是nm ,由此可知[ ]
A.物体肯定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初速度为0
C.物体的加速度是1m/s 2
D.物体在前5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11.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1,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以a 2作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s 1,t 1和s 2,t 2。
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12.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某处时,该处恰有汽车乙正开始做初速为0的加速运动去追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起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的任何一个 二、填空题
1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
小是2m/s 2
,则(1)汽车经3s 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经5s 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3)
经10s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14.质点在直线A、B、C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图2),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若再经过4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______m/s.
15.汽车以12m/s行驶,刹车后减速行驶的加速度为1m/s2,则需经______s汽车才能停止,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通过的位移是______.
16.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 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m/s2,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m/s.
17.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方程为s=10t-2t2(m),则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4s内位移为______。
18.如图3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______运动,它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20s 内经历的位移是______。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规律”实验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单位:cm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各点速度,填入下表中:
位置编号 A B C D E
时间t/s 0
瞬时速度v/m·s-1
(2)根据上述数据画出v—t图线.
(3)描述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三、计算题
20.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s时间通过一座长140m的桥,过桥后速度是16m/s,求(1)它刚开上桥头时速度有多大?(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21.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下滑到斜面底端,在最初3s内位移为s
1
,最后
3s内经过的位移为s
2,已知s
2
+s
1
=1.2m,s
1
∶s
2
=3∶7,求斜面的长度。
22.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
于C点,已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求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
23.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1=5s,速度达到最大值10m/s;然后匀速直线运动t2=20s,经t3=2s停
下来。
(1)画出该质点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
(2)求出质点运动的总位移。
24.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为6.25m,求刹车后汽
车在前6s内的位移.
25.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26.一列货车以28.8km/h的速度在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事故,在后面600m处有一列客车正72km/h的速度在行驶,
客车司机发现后立即制动,但客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下来,试判断两车会不会相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D
3.AB
4.AB
5.AD
6.ACD
7.C
8.A
9.C10.ABC11.ABD12.A
二、填空题
13.4,0,014.26
15.12,6m/s,72m16.2,5
17.10m/s,-4m/s2,8m
18.匀减速直线,30m/s,-1m/s2,400m
19.(1)0.1;0.2;0.3;0.4;1.38;2.64;3.9(2)略(3)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三、计算题
20.12m/s;180m21.1m
22.0.5m/s2;-0.33m/s223.235m.
24.20m.25.(1)x=16m;a=—2m/s2;(2)1s;(3)25m.
26.两车会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