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全常识之常见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措施

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措施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威胁经常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事故,还是恶意袭击和恐怖袭击,我们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来减少潜在的威胁和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措施1. 地震- 在室内时,选择坚固的家具并躲在桌子下,避免站在窗户或门口。
- 在户外时,远离高大建筑、电线和其他潜在危险物,躲到空旷地区避免物体的掉落。
-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地震紧急疏散的效率。
2. 洪灾- 在洪水来临前,及早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靠近河流和洪水易发区。
- 遇到洪水时,不要试图通过泄洪渠或河流,以免发生被冲走的危险。
-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提供逃生通道和避难场所。
3. 风暴和台风- 如果收到风暴或台风警报,及早与家人商讨应对方案,确保大家的安全。
- 封闭门窗,加固住宅,避免露天活动,以防被飞来的物体击中。
- 提前准备食物、水和药品,以备可能的断电、断水或交通中断情况。
二、恶劣天气的安全防范措施1. 极端高温- 避免在高温天气中暴露在阳光下,尽量待在室内环境凉爽的地方。
- 多饮水,保持水分补充,避免脱水和中暑。
- 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佩戴帽子和太阳镜,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
2. 寒潮和低温- 注意保暖,多穿衣服,特别是薄腿部和手脚的部位。
- 避免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外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 防止冻伤和低温病,及时就医治疗。
三、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1. 交通事故- 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超速、酒驾和驾驶疲劳。
- 戴好安全带,确保乘车人员的安全。
- 预防行人与车辆的碰撞,时刻保持警惕。
2. 火灾- 加强火灾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火灾安全意识。
- 定期检查电路,避免电器设备过载和短路。
-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确保火灾发生时的及时应对。
四、恶意袭击和恐怖袭击的安全防范措施1. 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 提高警惕,观察周围环境,及时报告可疑人员或行为。
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意外的、因人的行为、自然灾害或技术故障而导致的各种紧急情况。
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一、火灾应急处理方案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突发事件。
当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第一时间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方案:1. 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拨打火警电话,并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
2. 紧急逃生:迅速离开火源区域,不要乘坐电梯,选择安全的紧急出口下楼。
3.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烟雾吸入,保持低姿势逃生。
4. 拨打119报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情况,提供详细的地址和现场情况。
5. 尽量避免用水泼灭大型火灾,可以使用灭火器或压制毯,将火源处覆盖或灭火器直接灭火。
二、自然灾害应急处理方案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雨、台风等也是常见的突发事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案:1. 地震应急处理方案:- 当感受到地震时,迅速躲避桌子下或向着开放空地的方向躲避。
- 避免逗留在玻璃、大型家具或悬挂物下,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 地震结束后,小心观察周围是否有燃气泄漏、电线松动等危险情况。
2. 暴雨应急处理方案:- 紧急情况下,避免行走在积水、下水道或河流附近。
- 尽量避开树木、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区域,避免受伤。
- 需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危险情况,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台风应急处理方案:- 及早了解台风的进展情况和相关预警,做好避风准备。
- 确保自己住处的窗户密封,收拾好室外易被风吹走的物品。
- 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在强风天气中乘坐交通工具。
三、恐怖袭击应急处理方案恐怖袭击是指非法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手段对公众进行袭击的行为。
以下是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案:1. 在发生恐怖袭击时,保持冷静,尽量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
2. 在避难地点,密切关注媒体和网络,了解事件最新进展。
3. 遇到威胁时,尽量隐蔽身体,保护头部和颈部,尽量远离窗户和大型家具。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近年来,突发事件的频率和影响力逐渐增加,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都构成着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各级政府、组织和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应急措施。
本文将介绍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自然灾害类1. 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常常会陷入恐慌。
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保持冷静,找到安全位置,避免站立在窗户、大型家具旁边;- 就地躲避,使用桌子或者床铺等遮挡掩护,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震后离开建筑物,寻求开放空地,避免停留在有可能发生余震的区域;- 掌握逃生通道和集结点的位置,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迅速组织疏散。
2. 暴雨洪涝暴雨洪涝是另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容易对建筑、农田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暴雨洪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提前准备固定电话、手电筒、备用电池等应急设备;- 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警报,及时了解附近可能发生洪涝的地区;- 避免进入积水较深的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洪涝来临前,迅速将重要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洪涝过后,及时清除排泄物和污水,保持环境清洁,避免传播疾病。
二、社会安全类1. 恶意袭击恶意袭击是一种有意伤害人员或破坏财产的行为,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身体造成威胁。
在面对此类事件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树立安全意识,保持警惕,发现可疑行为立即报警;- 疏散至安全地点,确保自身安全;- 在遇到歹徒时,寻找可用的障碍物或封锁物垒进行防御;- 学会基本的自卫技巧,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 配备自卫工具,如防狼喷雾剂。
2. 火灾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在火灾发生时,应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立即拉响警报器或通知别人,确保其他人也意识到火灾的发生;- 使用湿毛巾或其他可供呼吸的物品遮住口鼻,尽量防止烟雾吸入;- 小心开门,触碰门把手进行温度测试,如过热则不宜打开;- 使用灭火器或水源进行初期扑救,同时通知消防部门;- 在逃生时选择安全的楼梯和出口,避免使用电梯。
八大应急预案安全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类事故风险日益增加,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列举八大应急预案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一、火灾应急预案1. 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迅速撤离现场。
2. 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逃生。
3. 如遇浓烟,不要乘坐电梯,应选择楼梯逃生。
4. 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火灾地点、火势等信息。
二、地震应急预案1. 地震发生时,迅速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避开玻璃、墙壁等易碎物品。
2. 地震过后,迅速检查家中设施,确保安全。
3. 如被困,保持冷静,尽量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4. 遇到次生灾害(如火灾、毒气泄露等),按相应应急预案处理。
三、洪水应急预案1. 洪水来临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
2. 移动贵重物品,确保家人安全撤离。
3. 如被困,寻找高处避险,并拨打110、119求助。
4. 避免穿越水流,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 交通事故发生时,立即停车,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
2. 确保伤者安全,拨打120急救电话。
3. 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4. 如发生人员伤亡,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五、燃气泄漏应急预案1. 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2. 切勿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爆炸。
3. 立即撤离现场,拨打燃气公司报修电话或119报警。
4. 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救援人员及时到达。
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 食物中毒发生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 饮用大量清水,催吐、导泄。
3. 保存剩余食物、餐具,以便调查原因。
4. 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医救治。
七、雷电应急预案1. 雷电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待在室内。
2. 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电话线等。
3. 避免接触金属物体,防止雷击。
4. 如遇雷击,立即躺下,避免站立。
八、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 关注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了解疫情动态。
2. 遵循政府部门防疫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

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还是突发暴力事件,我们都需要做好应急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措施,帮助读者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一、预防突发性事件预防突发性事件是保障安全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了解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在地震频发的地区,我们应该经常参加地震演练,掌握避震、防护等基本技能。
此外,个人和单位都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突发性事件的分类突发性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两大类。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而人为事故则包括火灾、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 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1)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下或者门框旁边,尽量避免站在玻璃、大型物品旁边。
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建筑物等潜在危险物。
如果被困,应该尽量保持呼吸通畅,寻找各种求生工具。
(2)洪水:在洪水来临时,要迅速向相对安全的地方转移,避免靠近河流或者低洼地带。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要尽量寻找高处,等待救援。
(3)台风:台风来临前,需要关闭门窗,固定好室外物品,避免外出。
如果居住在易受台风袭击地区,要做好防风准备并听从疏散指令。
2. 人为事故的应急措施(1)火灾:在火灾发生时,要迅速向紧急出口方向移动,低姿态前进。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烟雾。
如果被困在火场中,要寻找遮挡物,等待救援。
(2)交通事故:在遇到交通事故时,要迅速关好车窗,切勿慌乱下车。
如果车辆无法行驶,应该拉起警示标志并迅速报警,等待救援。
(3)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时,要及时停止食用,不要催吐。
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了哪些食物,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突发性事件的常用应急救援装备除了应急措施,合适的应急救援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应急救援装备包括:(1)急救箱:在急救箱中,我们应该准备好创口贴、消毒棉球、止血带等基本急救用品,以便在受伤时能够及时进行初步处理。
安全应急与避险知识

安全应急与避险知识一、家庭安全应急1. 建立家庭安全意识:家庭成员应了解火灾、地震、盗窃等常见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设备安全防护:安装烟雾报警器、煤气报警器、防盗门窗等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学会使用灭火器:火灾是家庭安全中的重要威胁,家庭成员应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并及时报警和疏散。
4. 应急物资储备:准备足够的食物、水、药品、急救用品等应急物资,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公共场所安全应急1. 规避人群拥堵:在人流密集的场所,要保持冷静,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遵守现场安保人员的指示。
2. 学习自救技能: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应对溺水、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注意消防通道:公共场所的消防通道是疏散的重要通道,不要随意堆放物品或占用,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4. 防范盗窃:在公共场所,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避免盗窃发生。
特别是在人多拥挤的地方,要提高警惕。
三、户外活动安全应急1. 了解目的地情况:在进行户外活动前,要充分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天气情况、安全设施等,做好充分准备。
2. 携带必备装备:根据活动类型,携带必备的装备,如防晒霜、防蚊液、手电筒、急救药品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注意交通安全:在出行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信号,不乱穿马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4. 组织活动安全:如果是组织户外活动,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参与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四、网络安全应急1.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等网络安全威胁的认知,不随意点击可疑链接,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2. 使用安全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扰。
3. 谨慎在线交流: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证明、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
4. 多重认证措施:对于重要的网上账户,如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要开启多重认证功能,增加账户安全性。
如何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如何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可能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1. 加强安全教育: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安全教育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基础。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了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熟悉应急预案等。
2. 定期检查隐患:突发事件通常由事故、失误或设备故障引发。
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修复和整改,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和规章,明确责任和权限,明确工作流程和安全规范,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4. 安全设备和装备:根据实际情况配置适当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等,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5.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最新信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做好信息传递和共享,以便迅速做出应对措施。
二、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1.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必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尽量避免受伤和伤害他人。
2. 快速报警和求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报警和求助是关键。
通过电话、对讲机等方式向相关部门或亲友求助,以便获得支持和援助。
3. 切实采取应急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情况,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疏散措施,使用灭火器等进行初步灭火,保护自己身体安全。
4. 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合作:将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与其进行协调和合作,争取得到专业支持和指导,以加速事件的处理和解决。
5. 尽量保留现场证据: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现场,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如照片、录音、视频等。
这有助于事后进行调查和评估,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突发事件指的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对人员、财产或环境造成重大威胁或危害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
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是保障人员安全、减轻损失、恢复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讨论相应的应急措施。
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灾害,面对地震,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在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保持平静,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或者门窗旁,避免站立在窗户、电线等易倒塌的物体下。
-在地震过后,如果被困在废墟中,应尽量保持镇静,用手敲击墙壁发出信号,以便救援人员找到。
2.暴雨洪灾在面对暴雨洪灾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如果居住区域有洪水警报,应尽早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不要尝试穿越淹水区域。
-避免使用电器设备,并断开电源,以避免触电事故。
-寻找高处等待救援。
3.龙卷风面对龙卷风,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尽量远离窗户,寻找安全角落,如洗手间或者壁橱。
-如果没有时间躲避,应尽量趴在地上,将头部保护起来。
-等待天气恢复正常后,退出室内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
二、意外事故1.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在车祸发生后,尽量将车停在安全地带,并打开警示灯。
-如有需要,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2.火灾面对火灾,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在发现火灾后,尽量迅速撤离人员,避免使用电梯,使用楼梯逃生。
-如果无法逃生,应尽量关闭门窗,用湿毛巾或湿衣物堵塞门缝,防止烟气进入。
-避免使用水灭火,尽量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设备进行初期扑救。
三、公共卫生事件1.突发传染病爆发面对突发传染病爆发,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戴口罩等。
-尽量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的场所,减少传播风险。
2.食品安全事件面对食品安全事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不要购买或食用有安全隐患的食品。
-如已经食用有问题的食品,应及时向医生求助,并做好相关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常识之常见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一、用电事故: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电热所致的灼伤和强烈的肌肉痉挛,影响到呼吸中枢及心脏,引起呼吸抑制或心跳骤停。
严重电击伤可致残,直接危及生命。
1、应急要点(1)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开关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拔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模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并及时拔打120电话呼叫救护车送医院,途中绝对不能停止施救。
2、专家提示(1)电力部门事故应急抢修电话号码为95598(全国统一)。
(2)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分别是0.7米、1.0米、1.5米、3米、5米。
(3)如果发生电器着火,一时无法扑灭时,应迅速拔打“119”电话报警。
(4)禁止在电线杆拉线上拴家畜、系绳子、晾衣物等。
(5)切勿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不要用湿布擦拭带电的灯头、开关、插座等。
(6)不得私拉乱接电源。
二、燃气或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事故:发生泄漏时,可导
致中毒,甚至引发火灾爆炸。
1、应急要点:一旦发生泄漏或着火,应迅速关闭气阀,然后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话、室内电器开关。
如气瓶泄漏无法制止,应立即将气瓶移至室外通风良好且无明火的安全地方,离开泄漏房间及时拔打供气单位维修电话或110、119报警。
2、专家提示(1)使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制造的合格炉灶及附件。
(2)用信誉好、服务好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提供的气瓶和气体。
(3)燃气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离人。
三、饮用水污染事故
1、应急要点(1)当饮用水被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情况,并告知物业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
(2)用干净容器留取3至5升水作为样本,提供给卫生防疫部门。
(3)不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应密切关注其身体有无不适,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专家提示(1)接到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能恢复使用饮用水。
(2)不要自行改装自来水管道。
(3)饮水机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火灾事故
(一)公寓火灾:校园火灾一般是由于师生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由于学校人口集中,后果严重。
1、应急要点(1)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压灭。
电视机或电脑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
近,以防显示屏爆炸伤人。
(2)逃生时不要留恋室内财物,如已脱离室内火场,千万不要为财物而返回室内。
(3)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墙角蹲式前进,并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2、专家提示(1)不要随意乱扔烟蒂,应把烟蒂掐灭在烟缸内。
不要在酒后、疲劳时或临睡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2)外出时、临睡前要熄灭室内外的火种、关闭煤气、液化气的阀门。
(3)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在公寓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和明火,使用家用电热器具时,人不能离开,也不要用灯泡取暖烘烤衣物。
五、侵害事故
(一)街头抢夺、抢劫:抢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是指用暴力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两抢”案件具有发案多、频率高、侵害面广的特点,社会危害较大。
1、应急要点(1)在人员聚集地区遭到抢劫,被害人应大声呼救,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尽快报警。
(2)在僻静地方或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应放弃财物,保全人身;待处于安全状态时,尽快报警。
(3)尽量记住歹徒人数、体貌特证、口音、所持凶器、逃跑车辆车牌号及逃跑方向等情况,同时尽量留住现场证人。
2、专家提示(1)到银行存取大额款项时应尽量有人陪同,
最好以汇款方式代替提取大量现金;输入密码时,应防止他人窥探;不要随手扔掉填写有误的存、取款单;离开银行时,应警惕是否有可疑人员尾随。
(2)不随意暴露钱财及贵重物品。
(3)上街时,请将手提包、移动电话、金项链等贵重物品牢固掌握在自已手(身)上,使作案者难以轻易抢走。
(4)打电话或在一个地方等人应尽量保证背后的安全,要注意自已前后的车辆及行人的动态变化。
六、入室盗窃与抢劫:入室盗窃、抢劫同街头盗窃、抢劫相比具有隐蔽性,危害性更大,甚至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1、应急要点(1)夜间遭遇入室盗窃,要呼叫同学互救,或拔打110报警,切不可一时冲动单打独斗,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2)公寓无人时遭遇盗窃,发现后应立即报警,不要翻动现场。
(3)遭遇入室抢劫,受害人应放弃财物,以确保人身安全。
2、专家提示(1)同学之间要互相照应,当遇到陌生人在住所附近徘徊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必要时进行监视、盘查或拔打110报警。
(2)要妥善保管好自已的财物。
(3)要认真辩别上门推销员、维修工、家政服务员等身份,不要让陌生人进屋。
(4)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乱仍乱放,以免给犯罪分子创造取得钥匙的机会;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
(5)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所有私人信息,不要在公众场所夸大、炫耀财富。
七、公共场所突发险情
(一)公共场所险情:人员密集的公众场所,如商场、体
育场馆、影剧院、网吧等,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1、应急要点(1)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2)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3)在人群中不小心跌倒时,应立即收缩身体,紧抱着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2、专家提示(1)进入公众场所时,要提前观察好安全通道、应急出口的位置。
(2)去参加大型集会,要经常穿平底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易摔倒。
(3)人群拥挤时,要用双手抱住胸口,以免内脏被挤压而受伤,能靠边走最好靠边,以便减少人群压力。
(二)游乐设施事故:游乐设施是指在特定区域内运行、承载游客游乐的载体,一般为机械、电气、液压等系统的组合体。
游乐设施产生故障时会造成游客恐慌、受困以及其他危险事故。
常见故障有:突然停机、机械断裂、高空坠落。
1、应急要点(1)在游玩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感到难以承受时应及时大声提醒工作人员停机。
(2)出现非正常情况时,千万不要混乱和自已解除安全装置,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待救援。
(3)出现意外伤亡等紧急情况时,切忌恐慌、起哄、拥挤,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2、专家提示:认真阅读《游客须知》,听从工作人员讲解,掌握游玩要点。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人员不要游玩与自已身体
不适应的项目。
八、气象和洪水灾害
(一)台风和龙卷风: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龙卷风是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柱。
专家提示(1)做好防风准备,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低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2)把门窗、围板、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
(3)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人员,应到避风场所避风,切勿外出;危险地带人员应撤离。
(4)切断室外危险电源。
(5)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6)当风力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多避一时。
(二)雷电: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应急要点(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3)在室外时,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在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
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