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最佳”的标准是既要误差小,又要分母小,如果有一个分数 的分母
并且误差 ,或者分母 而且误差 ,那么 就是比 更佳的分数近似值, 就不能说是“最佳”。
反过来,如果 的误差比起分母不超过 的其他分数近似值 都小,也就是 对所有 以及 且 成立,就称 给出了 的最佳逼近。
2、将误差小,分母小这两个标准综合起来,以误差 与分母 的乘积 为标准来判定分数近似值 的优劣, 越小, 越优。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分母小”这一要求,用 作衡量标准, 越小越优。
实验的内容与步骤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在计算机中打开Mathematica系统;
(2)在工作区中输入以下语句:
(3)按Shift和Enter键运行。ຫໍສະໝຸດ 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附录
实验报告
实验一最佳分数近似值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报告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分数对无理数的最佳逼近——以π为例
实验目的
1、研究怎样用分数近似值去对给定的无理数作最佳逼近;
2、探究π的最佳分数近似值。
实验环境
Mathematica系统
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
1、设 是给定的无理数。分数 能够称为 的最佳分数近似值,既然

学生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学生实验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试剂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实验结论九、实验反思一、实验名称实验名称:XXX二、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XXX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提高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原理(在此处简要介绍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原理,以及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XXX2. 试剂:XXX3. 其他:XXX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b. 配制实验试剂。

c.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b.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工作a. 清理实验器材。

b. 洗涤实验容器。

c. 换取实验试剂。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数据记录(在此处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

)2. 数据分析(在此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在此处总结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图表等。

)2. 讨论与分析a.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找出原因。

b. 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c. 结合实验结果,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

八、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目的的实现情况。

2. 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概括。

3. 阐述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正确性。

九、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实验技能的提升和收获。

3. 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进一步理解。

4. 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2. 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3. 数据真实,分析合理。

4. 图表规范,标注清楚。

5. 字迹工整,格式统一。

以下为实验报告示例:实验名称:化学实验——酸碱滴定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名称:XXX
实验步骤:
1、 XXX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XXX等结论,从而得出XXX的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XXX。

为此,我们安排了如下实验:
1、通过XXX实验,以验证XXX原理及其参数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XXX的情况下,XXX现象的参数符合XXX的原则;在XXX的情况下,XXX的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容易的理解XXX的发展规律,并为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XXX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XXX法,验证了XXX 所需要的参数;之后,我们以XXX实验,验证了XXX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最后,我们观察了XXX对XXX的影响,以检验XXX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过程中,XXX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它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XXX现象;另外,它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XXX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为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以使其更加准确有效。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

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实验过程: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

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

(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

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2】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适宜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通用5篇)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通用5篇)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通用5篇)化学实验报告模板第1篇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10-2,ka2=×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编号123备注mkhc8h4o4/g始读数终读数结果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二、h2c2o4含量测定实验编号123备注cnao h/mol·l-1vnaoh/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ωh2c2o4h2c2o4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实验结果与讨论:(1)(2)(3)……结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第2篇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377-42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院专业学号姓名同组实验者20XX年月日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说明: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实验报告册模板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0— 200 学年第学期实验课程名称:实验课程名称:篇三: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专业:____姓名:____实验报告学号:____ 日期:____ 地点:____ 课程名称:_______指导老师:____成绩:____ 实验名称:_______实验类型: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实验名称:_______姓名:____学号:____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最新化学实验报告册

最新化学实验报告册

最新化学实验报告册实验一:探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材料: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滴管、烧杯、磁力搅拌器、pH试纸。

步骤:1. 在烧杯中取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并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2. 使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 继续滴加至溶液中出现沉淀物,记录此时的滴加数量。

5. 再次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值。

结果:- 初始硫酸铜溶液呈酸性,pH值为3。

-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沉淀物出现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总量为15滴。

- 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为7。

结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氢氧化铜,并且反应后溶液的pH值变为中性,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和硫酸钠。

化学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实验二:研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目的:通过实验验证维生素C的还原性,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抗氧化作用。

材料:维生素C片、碘溶液、烧杯、磁力搅拌器、滴管。

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碘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至均匀。

2. 向碘溶液中加入压碎的维生素C片。

3. 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4. 使用滴管滴加水,观察颜色变化是否持续。

结果:- 初始碘溶液呈深褐色。

- 加入维生素C片后,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 滴加水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结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碘溶液中的碘还原为碘化物,自身则被氧化。

这一实验表明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人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学院
实验报告单
(2015— 2016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姓名:沈永龙
学号:201419105051
专业:数字媒体外包
班级:2014级5班
实验报告内容
实验日期
实验室名称
实验类型
设备状况
机器号
2015.9.10
数字媒体实验室
验证性
良好
01
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名称
类和对象的定义与使用
【实验目的】
对实验内容所要求的程序进行验证性实验,并能够在写程序过程中发现错误并改正之。
2.定义一个点类Point,并定义成员函数double Distance(const &Point),求两点间的距离
3.定义一个日期类CData,它能表示年、月、日。设计一个NewDay()成员函数,增加一天日期。
4.设计一个学生类,包含学生学号、姓名、课程、成绩等基本信息,计算学生的平均成绩。
【实验任务】
1.掌握C++语言的类和对象的定义;
2.掌握对象中属性及成员函数的特性;
3.掌握友元的使用场合及方法
4.掌握C++语言的类和对象的使用。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环境】
1.达到运行C程序基本要求的计算机;
2.每机需安装有DEV-C或VC++6.0;
【实验内容】
1.定义一个三角形类Ctriangle,求三角形面积和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