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选择题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习题(三维设计)必修①第四单元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剂,检测金鱼藻生活环境中气体含量变化的实验操作如下。
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溴甲酚紫指示剂在pH减小的环境中变为黄色B.溴甲酚紫指示剂变为黄色是由于金鱼藻呼吸作用释放出CO2C.这个实验可表明呼吸作用释放CO2,光合作用释放O2D.实验操作3~5表明光合作用吸收CO2解析: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CO2,使pH上升,导致指示剂由黄色变为紫色;黑暗中金鱼藻只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使pH下降,导致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
在本实验中,主要证明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并没有表明光合作用释放O2。
答案:C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解析:根据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图分析,A、B、C分别表示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和呼吸作用(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光反应(A)产生的O2参与呼吸作用(C)的第三阶段。
X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类囊体移向叶绿体的基质。
答案:A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曲线Ⅱ、Ⅲ的温度又相同,但CO2浓度不同,故光合作用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CO2浓度,光照强度为b时,曲线Ⅰ、Ⅱ仅温度有差异,故光合作用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温度。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为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吸收太阳能,并结合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和食物分子。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关概念和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生物光合作用练习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练习题1:选择题1. 光合作用属于下列哪一类代谢?A. 合成代谢B. 分解代谢C. 呼吸代谢D. 缺氧代谢2. 在植物光合作用中,下列哪种物质是终端电子受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ATP3. 下列哪种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影响最大?A. 绿光B. 红光C. 蓝光D. 黄光4. 下列哪种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最高?A. 高温B. 弱光C. 适宜温度和光照D. 原生地光条件练习题2: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光能+ __________ +水→光合有机物+氧气。
2.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光反应和 __________ 反应。
3. 光反应发生在植物的 __________ 中。
4. 最终在植物体内产生的光合有机物为 __________ 。
练习题3: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描述,然后根据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问题。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核酸代谢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需要光合色素、光合酶等参与。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主要是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及CO2,进行光合醣的合成。
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简要描述它们的发生位置和所需物质。
2. 光反应阶段的主要产物有哪些?这些产物在接下来的暗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什么?请简要描述暗反应中光合醣的合成过程。
答案:练习题1:选择题1. A2. C3. B4. C练习题2:填空题1. 二氧化碳2. 暗反应3. 叶绿体4. 光合有机物(光合醣)练习题3:综合题1.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
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10)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应用

人教(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检测题(十)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2021·绍兴模拟)如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B.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C.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增加D.过程③中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解析:D过程①产生的是NADPH,而过程③产生和消耗的是NADH,A错误;过程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③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过程,其中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错误;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不一定增加,因为植物还有部分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要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C错误;过程③中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往往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是ATP的水解,释放能量,往往与吸能反应相联系,D正确。
2.(2021·广东二模)研究人员测定某植物某天白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6时,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11~13时部分气孔关闭,叶绿体中NADPH和C5的含量均升高C.一天中,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15时D.在18时,线粒体内膜产生的CO2全部被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固定解析:B在6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叶肉细胞合成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11~13时部分气孔关闭,CO2的吸收减少,则C3的合成减少,叶绿体中NADPH和C5的含量均升高,B正确;净光合速率大于0,有机物积累,则一天中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18时,C错误;线粒体内膜产生的是水,产生CO2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且CO2固定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D错误。
3.(2021·阳泉三模)如图的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二氧化碳释放量,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等于0时,若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D点不移动B.若A代表二氧化碳吸收量,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大于0时,CD段和DE段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呼吸速率和光照强度C.若A代表氧气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若A代表氧气释放量,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一定不等于0,D点表示植物的净光合强度为0解析: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补偿点增大,即D点右移,A错误;若A代表CO2吸收量,CD段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吸收速率降低,即净光合速率下降,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等,B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则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就已经开始,C错误;若A代表O2释放量,即可以表示净光合速率,则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一定不等于0,D点表示光补偿点,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等于0,D正确。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培优训练 考点十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

十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应用(40分钟100分)说明:标★为中档题,标★★为较难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黄冈模拟)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某置于阳台上的生态缸中(有水生动、植物,不考虑微生物的影响)物质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动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动物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D.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与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解析】选C。
动物呼吸作用等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时,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不能处于相对平衡,A错误;动物吸收的氧等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而植物呼吸作用也要吸收氧气,则氧气的吸收量大于产生量,物质代谢无法平衡,B错误;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物质代谢恰好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等于动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不能处于相对平衡,D错误。
【加固训练】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之后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解析】选D。
对于甲植株而言,a点CO2吸收速率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细胞呼吸,所以甲植株在a点之前进行光合作用,只是a点之前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A错误;对于乙植株而言,在18时后,CO2吸收速率小于0,说明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小于细胞呼吸,所以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18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B错误;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NADPH和ATP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C错误;乙曲线bd段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甲植物不出现类似的现象,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D 正确。
2022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 第10讲 光合作用 夯基提能作业本 Word版含解析

第10讲光合作用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1.(2022吉林通化通钢一中第一次月考,19)叶绿体中色素的分别过程中,在滤纸条上集中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取的光是( )A.叶绿素a,蓝紫光B.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光C.叶绿素b,蓝紫光D.叶绿素b,红光和蓝紫光2.(2022海南单科,6,2分)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叶片都能吸取蓝紫光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3.(2021课标Ⅱ,2,6分)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取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取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取绿光4.(2022课标全国Ⅱ,4,6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取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2022河南八市重点高中一模,9)为争辩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D.色素分别过程中假如滤液细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6.(2022黑龙江大庆试验中学开学考,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2022海南单科,10,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8.(2022四川理综,1,6分)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肯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9.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 光合作用(含多选)

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强化集训:光合作用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消耗[H],暗反应产生[H]B. 光反应消耗H2O,暗反应消耗ATPC. 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D. 光反应储存能量,暗反应释放能量2.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B. 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C. 当对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暗反应也马上停止D. 光反应分解水生成O2,暗反应消耗O2生成水3.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提取色素时,可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B. 研磨后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C. 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画线2~3次D. 不能让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4. 下列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素全部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光合作用的酶只参与暗反应过程的催化C. 光反应产生的[H]不能为暗反应过程供能D. 当外界CO2含量增加时,C5化合物的含量在短时间内上升5.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更新空气B. 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C. 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CO2中的碳最终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D.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H2O6.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韭黄进行相关实验,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韭黄中缺少叶黄素、胡萝卜素B. 韭菜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蓝绿色C. 图中每种色素都能吸收蓝紫光D.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7. 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主要位于叶绿体的内膜和基质中B. 叶绿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外膜是全透的,起保护作用C. 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中才能进行D. 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8. 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的某种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①是参加反应的水B. 图中②可以增加叶绿体的膜面积C. 图中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D. 图中的[H]用于固定CO29. 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做了如下实验,就实验结果、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结果:物质A和物质B都是氧气B. 结果:物质A无放射性,物质B有放射性C. 结论:物质A和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氧元素来源于水10. 叶绿体在光下把ADP和Pi合成A 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2020年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作业一、选择题1.(2019·宁夏银川一中月考)如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相对变化。
下列对植物生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D )A.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强度不为零B.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光照强度为c时,光合作用强度是呼吸作用强度的两倍D.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从环境中吸收2单位CO2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只有CO2的释放,并且氧气的产生总量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光照强度为b时,有CO2的释放,说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氧气的产生总量等于a光照强度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光照强度为d时,实际光合速率为氧气的产生总量8,即二氧化碳吸收总量为8,而呼吸作用产生6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因此光合作用需从环境中吸收2个单位CO2,D正确。
2.(2019·安徽重点高中模拟)如图表示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和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在B点和I点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C.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解析:在B和I点时,该植物吸收CO2和释放CO2的速率相等,即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故A项正确;影响野外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夜间温度有起伏,故DE段不是一条直线,B项正确;S2+S4代表白天有机物的积累量,S1+S3+S5代表夜间有机物的消耗量,当S1+S3+S5>S2+S4时,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故C项正确;野外环境两昼夜内CO2浓度变化非常小,故S2与S4不同的最可能原因不应为CO2浓度,故D 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6 光合作用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6 光合作用【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考点考向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光合色素与叶绿体本专题为高频考点,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对象,主要以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曲线等形式进行考查,侧重考查色素的种类、作用和粗提取与分离、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特点、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等,常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原理相结合,考查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复习时,要利用光合作用过程图或表对比理解光合作用中主要的生理变化以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结合同位素标记法理解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的产物元素的来源;构建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数学模型,特别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坐标曲线图,并能达到熟练解释图的关键点、线段的含义;准确概述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同时,熟练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明确各试剂的作用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速率的测定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综合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综合【真题探秘】基础篇考点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基础集训】1.(2019某某安宜中学模拟,9)如图是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叶黄素,②是胡萝卜素,它们是类胡萝卜素B.③是叶绿素b,其含量最多C.④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慢D.菠菜叶如果摆放时间过长,实验中③④色素带宽度会变窄答案 D2.(2019某某某某中学模考,4)迁移率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种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
表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层析结果(部分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溶剂移动距离色素1移动距离色素2移动距离色素3移动距离色素4移动距离实验组1 7.8 1.9实验组2 8.2 1.5实验组3 8.0 1.4平均移8.0 7.6 0.8动距离迁移率0.95 0.53 0.10A.可用菠菜等绿叶蔬菜的叶片作为该实验的材料B.色素3是叶绿素a,其迁移率为0.2C.色素4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快D.色素2在滤纸条上移动的距离大约是4.2答案 C考点2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基础集训】1.(2019某某安宜中学模拟,5)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光合用选择题班级:姓名:1.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有()A.葡萄糖、还原氢、ATPB.还原氢、二氧化碳、ATPC.还原氢、氧气、ATPD.葡萄糖、二氧化碳、水2.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A.绿光区B.红光区和绿光区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B.光合作用植物提供所需全部物质C.光反应在白天进行,暗反应在夜间进行D.光合作用受Mg、N、P 等矿质元素的影响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A.内膜上B.基质中C.类囊体膜上D.各部位上5.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二氧化碳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 的形成6.将绿色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二氧化碳条件下,若将环境中的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ATP 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7.光反应的产物中,哪些是暗反应进行所必需的条件()①(CH2O)②CO2③ATP ④还原氢⑤氧⑥酶⑦水A.③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⑥⑦D.④③8.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A.光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水中的化学能B.光能→ATP 中的化学能→(CH2O)中的化学能C.光能→ATP 中的化学能→叶绿素中的化学能D.光能→ATP 中的化学能→三碳化合物中的化学能9.科学家用含14C 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碳原子的转移途径的是()A.CO2→叶绿素→ADPB.CO2→叶绿素→ATPC.CO2→酒精→葡萄糖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10.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水参与C 中第二阶段的反应B.B 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C.A 中产生的O2,参与C 的第二阶段D.X 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囊状结构11.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分别用于( )A.还原O2 和CO2 B.氧化O2 和CO2 C.还原CO2 和O2 D.氧化CO2 和O2 12.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的CO2 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
发现绿藻体内C3 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仍在进行,形成[H]和ATP资料下载来源:高考生物复习资料群:794584289,高中生物教师群:628540619,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②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③暗反应仍进行,CO2 和C5 结合,继续形成C3④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 供应,C3 不能形成葡萄糖,积累了许多的C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13.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 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
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3)、(4) 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A.d、e、f、g B.d、c、b、a C.e、g、a、h D.f、c、b、d14.光合速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吸收CO2 的毫克数,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图中曲线1 和2 分别表( )A.同一植物的真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B.同一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C.不同植物的真光合速率D.不同植物的净光合速率15.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 点叶肉细胞产生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 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 点上移,b 点左移,d 点下移D.当植物缺镁时,b 点将向右移16.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①④都有[H]产生,②③都需要消耗[H]C.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都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17.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则图甲所示状态在图乙中的位置是( )A.ab 之间B.bc 之间C.c 点以后D.b 点18.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是(甲+乙)<(丙+丁)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19.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 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a 点左移,b 点右移20.下图甲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情况下,单位时间内CO2 释放量和O2 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蓝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图甲中,当光照为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 个单位的二氧化碳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 时,细胞中产生ATP 的场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b 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21.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的结构上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消耗ATP 的场所D.叶绿体以图甲中③的形式扩大膜面积22.(2011·海南高考)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23.(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24.(2009·上海高考)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 都需要O2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 和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 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5.(2009·天津高考)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 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器完整)甲25 mL 75 mL 无氧乙25 mL 75 mL 通氧50 mL 未处理丙25 mL 75 mL 无氧丁25 mL 75 mL 通氧A.甲组不产生CO2 而乙组产生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丁组能量转换化与丙组相同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26.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碳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B.氧原子:H2O→O2C.氢原子:H2O→ATP→(CH2O) D.氧原子:CO2→C3化合物→(CH2O)27.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下列关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外膜、内膜和基质中B.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 和水C.线粒体中的DNA 也具有转录和翻译的功能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28.右图表示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种途径。
酶1、酶2 和酶3 依次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9.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释放能量30.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 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CO2 和O2 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除CO2 外,还有乳酸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丙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最少D.丁条件下,产物中的CO2 全部来自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