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迹》读后感1000字_800字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教育的奇迹读后感7篇教育的奇迹读后感1当我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是一个老师,他是在我们市里面的比较糟糕的一个学校,都是别的学校挑剩下的生源。
我常常听到我父亲在说他班上的孩子,说有些小孩根本就没办法教,成天调皮捣蛋,在社会上跟一帮混混混在一起,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
而我虽然没有那么糟糕,却也常常在当时市里面最好的学校的老师嘴里得到诸如“废人”、“你完蛋了”之类的高端词汇。
只因为我成绩往往排在年级倒数10名以内。
“你给我出去。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5个字。
于是我常常在学校里漫无目的的游走,天气很好,那时候的空气污染好像没有这么严重。
因为我们市区并不繁华,所以街上车辆滑过空气的声音非常清晰:就这么“哗”的一下过去。
学校环境干净整洁,上体育课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步。
我就在学校操场旁的厕所里躲着,等着下课。
为什么我要躲在厕所里?因为如果你在学校里游走的话,而且是“漫无目的”的,那就等于你脸上写了两个字“差生”或者四个字“赶出教室”,路过的老师或者是教工总要往你脸上多看两眼,一脸厌恶的深色。
于是我干脆躲在厕所里,等着下课铃声的响起。
时间却总是显得很漫长。
我不止一次的想过要把数学老师给杀掉,时间、地点、方式,我总是尽量想得很周详。
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努力全部考虑到,因为我还是不想被抓到,不想让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杀了人。
但是最后总是因为换了数学老师而不了了之。
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梦,我觉得我的未来一片灰暗。
老师在我背后的窃窃私语,课堂上同学们的灼灼目光,总让我如芒刺在背。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尚对人们有美好希望,只是不知道希望原来承受起来这么艰辛。
在从初中到高中的6年中,我始终认为老师就是我们的敌人。
而这不是从一开就客观存在的,老师们从始至终不断在为这个信念添砖加瓦。
他们从来不看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他们从来不管在讲台两侧的孩子,偶尔有看到,也是轻蔑的眼光和嘲讽的口吻。
那时的我真是单纯,居然完全没有听出来,只觉得老师的笑话确实好笑,而且我是主角。
《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5篇

《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5篇《教育的奇迹》的读书心得1关键词:积极的期望;机会;鼓励鉴于本书的启发,我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教育应从三方面来考虑。
一、积极的期望教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有美好的期望,使学生也对自己产生期望。
特别是班上一些调皮、经常闯祸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对他们有所期待,相信他们的本性是好的。
只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
那他们以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健康、更和善、更正直、更坚强。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他们,总会惊喜地发现,他们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班主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可以做一些脏而累的事。
如,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为班级走廊拖地,无论多脏,对班级卫生角定时清理;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计算机,做的Photoshop作品非常有新意。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的闪光点就是我们给予他们期待最大的动力。
和成人相比,目前班上学生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心理上很少受标准的约束,所以当我们班主任给学生传递的是积极的期待时,学生就会感受到,并按好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就会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反之,则会加速其向坏的方向发展。
二、机会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学生会越来越好,而不断体验到失败的学生则会越来越差。
我班上有个学生性格比较冲动,以为解决与班上同学的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架,结果吃了处分,但他学习成绩还可以。
有一次,电工教师要班主任推荐几名学生去从事电工电子的实践,作为备选人员去参加市级的竞赛。
于是我就找到该同学并把我想找他去参加培训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
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喜不自禁,同时流露出不自信的表情,说:“我真没想到,像我这种有处分的人,也能去参加培训。
”我说:“你的处分该让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现在,是将来。
这是个可以展示你能力的机会,同时可以用你良好的表现为你早日撤销处分增加筹码。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教育的奇迹》是一部让人感动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奇迹,一个小女孩在艰难的环境中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影片中的小女孩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境贫困,生活艰难。
但是她从小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她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她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最终考上了一所名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通过教育,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在这个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但是教育是每个人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
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教育事业做着贡献,他们可能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也可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带来了温暖,让他们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些人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
总的来说,《教育的奇迹》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当我们备受启迪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
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
一言以蔽之,只要满怀虔诚的心态,施以更加优良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是呀,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养他了。
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
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是,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_《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_《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五篇《教育的奇迹:十八让人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以青少年的成功教育为中心,从家长、老师和学校三个方面阐述了成功教育的要旨和方式。
全书提供给读者十二个成功教育的典范,从著名的美国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到中国的女神童周婷婷,无一不是成功教育下的奇迹。
关于《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的奇迹》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最近读了《教育的奇迹》这本书,感想很多。
十几年的教龄,说来也不短,通过阅读,再结合现在的小学教学经验,感触颇多。
通过阅读这本书,才真正感觉到教育的无穷力量,要当一名好教师的职责与不易。
本书共录入18个真实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刻骨铭心,让人感动不已。
书中不管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还是学校的领导,他们都相信一条: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和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该从中学习什么呢?书中提到了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刚刚工作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记得一天布置完作业后,其他学生都飞快地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却见某某同学仍在傻傻的发愣。
我不由的怒火中烧,因为这个学生本来基础就差,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所以成绩很不理想。
我站在讲台前厉声说道:“某某,你是不是又不想做作业了?”他轻声回答说:“我不舒服。
”“你不要给我找借口了,不想学就早点回家。
”说完我也不去看他,就去巡视其他学生做得怎么样。
过了不多久,只听一个学生叫到“老师,某某吐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视线转向那里,我也赶紧走到他身旁,只见他脸色煞白,神情非常痛苦。
我连忙叫一个学生去弄点水给他漱口,另外叫一个学生打扫呕吐物。
此时我多想对他说声“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
”但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只简单的说声你休息一会,就走开了。
回到家我在想,如果那是一位好学生,我会怎样去做。
读《教育的奇迹》有感

读《教育的奇迹》有感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力量和神奇之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书中讲述了一些真实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品格、塑造人格。
教育可以让一个人从无知无畏的孩子成长为有智慧和责任感的成年人。
教育还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让人们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最让人感动的是,教育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性别,它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财富。
教育可以让人们超越自己的局限,改变现状,创造未来。
读完《教育的奇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它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坚定地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世界。
希望这本书可以继续启发更多人,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教育的益处,创造更多的奇迹。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教育的奇迹读书心得体会1自古以来中国不变的传统文化就是读书,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那么一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无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
可想而知,古人们早已将读书读到‘精’,明白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关系,也讲久了学习方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啊,人类从远古到今日的辉煌,从粗鲁到文明经历了多少?书籍它记载了历史,留下了先辈们的生活经验,经过后人的不断总结和积累,并以此得到合理的利用,最终的结果,那肯定就是人类的发展。
读书有许多益处,而我认为,读书也是一种享受,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一间安静的书房里,手里捧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桌边有一杯香浓的茶,岂不一种享受?读书其实并不枯燥无味,只要你细心去读,读懂这本书蕴含的真理,“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
”慢慢的,你也会喜欢上读书,因为它不仅让你增长知识,也让你增长见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读多了,自然也会‘用’了我们不仅要学习书的内涵,也要学习书的‘写法’像一些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等,我们要学会用,用到自己的.文章去。
读书就是这样,要懂,也要会用。
“习惯铸造人格”,若养成良好的习惯便可铸造品德高尚的人格。
我喜欢读书,现读书已成为我养成的良好习惯。
我喜欢读书获得的快乐。
因为读好书就像与名人圣贤促膝谈心,聆听教诲,何不充实?读书如与知音闲聊神侃,心不设防,口无遮拦,何不舒畅?与作者思想碰撞,偶有灵感之花,茅塞顿开,何不惊喜?俗话说得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博览群书如得知音无数,有知音的理解与共鸣,何不满足?读书者足不出户,天下大事无一不晓,如何不聪?如何读书才能乐?必须是不为功名利禄而读,若你是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定是无乐可言。
快乐的读书应是“乘其兴之所适”。
古人云:“读书太乐则散漫,太苦则枯燥乏味。
”这两者都可能导致精神偏枯如痴,失去读书的真乐。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想心得作文1500字(13篇)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想心得作文1500字(13篇)关于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想心得作文,精选6篇范文,这是我第一次在教育界里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对教育的理解是深远的,我们不仅仅要学好知识,还要用好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想心得作文(范文):1这是我第一次在教育界里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教育对教育的理解是深远的,我们不仅仅要学好知识,还要用好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很神圣,因此我们都要以一个好老师来要求自己。
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改进。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直严格的要求自己,从一些细节的方面入手,尽可能的减少教育时间,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做好教育及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们学习,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教会他们做人。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仅要求他们学好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学会做人。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习期间我每天早早的来到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和每一个孩子们聊天,和每一个孩子们成为朋友,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不能只为了教书而教书,我们要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营造书香校园就是要我们不断读书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在读书的过程中感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真正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想心得作文(范文):2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群年轻的战士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谱系,谱写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谱系,谱写了中国档的精神脊梁,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这个旗帜就是“爱心”和“责任”的真实写照,是我们对祖国和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1000字_800字读后感
朴实无华的封面上,《教育的奇迹(十八个刻骨铭心的教育故事)》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十八个教育故事如何刻骨铭心地进入读者的内心是我亟待了解的内容,同样身为教育者的我也很想知道那一个个教育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翻阅目录,知道这十八个故事被分成了四篇,分别是家庭教育的奇迹;教师的教育奇迹;自我教育的奇迹和学校教育的奇迹。
这四种分类对我们这样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来说,里面肯定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如饥似渴地,我扎进了“书海”中……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激励人心,让人心潮澎湃:我们如何更贴切地对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如何让自己获得更多、更高的提升;如何配合学校,共同为学校的各项建设尽力,这一切都有值得借鉴的内容和实例,这真是一本好书啊!而那么多故事里,“教师的教育奇迹”中五个故事更让我感慨万千。
在里面,除了“沙利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故事略有耳闻,其他四个都非常陌生。
有幸,我再一次“认识”光明使者“沙利文小姐”,她的“通过生活本身学习”的教育,使海伦“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开了眼界,生活变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联想到处于3——6岁阶段的幼儿,他们许多经验都来自于亲身的体验和实践。
《纲要》和《指南》也非常重视幼儿体验习得的经验,如果我也像沙利文小姐那样充分利用好“通过生活本身学习”的教育,我们面对的健康幼儿是不是发展会更出色?我想,有了这样阅读的体会,在教育教学中,我的思考会更全面。
在拜读用“生命铸就辉煌的孙维刚老师”的故事时,我一次次被故事中的事迹打动,眼泪一次次从眼眶涌出。
孙老师的一生看上去确实平凡,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他真的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
看这些事例时,我总不自觉地问自己:假如那个时候的老师是我,我是否也能做到像孙老师那样?虽然,我也知道在面对我的那群小朋友时,我也是充满真诚与真爱的,但我却不敢说我能做到像孙老师那样。
我非常认同孙老师的“做学问,先做人。
”虽然,在幼儿阶段,小朋友们还不需要有很多学业上的担当,但是,幼儿期的小朋友如果能学会做人,那将影响他们一生的成就。
孙老师认为:“作为一个中学教师面对流俗,我也许是苍白无力的,我无法左右社会的大气候,但可以“构建”我工作范围内的“小气候”。
”是啊,面对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就是一张毫无瑕疵的“白纸”,在这“一张张白纸”上,我添上的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还是万综复杂的社会流俗?在幼儿期的三年时间里,我也可以“构建”我工作范围内的“小气候”。
我不期望这些小朋友们毕业后能够有多记得我这个最启蒙的老师,我只期待,我的付出能对他们的成长有利。
如果能达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欣慰了。
所以,孙老师的故事看到后面,我的心里好像被什么堵住了,就像他的学生和同事们想的那样,我不希望他这么早就走,他应该长寿,应该让更多的人爱戴,让更多的人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创造新的教育奇迹。
同时,我也非常敬佩富有挑战及创新精神的刘京海校长和苏静老师。
可是,最让我觉得暖心的,还是平凡的母亲——李圣珍老师的人性教育。
李老师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爱孩子,爱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李老师真懂孩子,真懂孩子
的心理,她那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仿佛很远,又感觉很近。
故事中小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不管是亲见的,还是听闻的,我们有没有也如此地爱孩子,如此地理解他们的心理,并给予一定的尊严和权利?我爱李老师,喜欢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但我现在却没有李老师那样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我唯有的也只是一颗爱孩子的心,如果用这样一颗心去真切地体会,感受幼儿的内心世界,相信,在幼儿面前,我也能读懂只属于他们的“语言”,他们也会对我有充分的信任。
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除了那些无法避免的客观原因外,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比我们那个年代不知多了多少,而且,现在的孩子从胎儿时期就或多或少地有过一些“早教经历”。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老师如果无法预知或感受到孩子的心理,我们的教育可能真的做不到“事半功倍”。
从莎利文老师到年轻的苏静老师,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他们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但纵观前后,有一点他们是共通的,那就是“爱”。
有了这份爱,所有的困难都成为了强大的推动力让老师们去战胜;被这份爱包围的人将获取更多的正能量去面对属于他们的人生。
我愿意做这份爱中的一小部分,让我的孩子们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尊严。
我想创造的——是这样的师爱奇迹。
《敬重卑微》读后感600字_600字读后感
世间谈得上伟大的有:人物、成就、事业、创作……自从我读了短文《敬重卑微》就感悟到:伟大的标准不是体积,而是精神,或者说是它的内在力量。
比如蚂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就是卑微者的挑战与尊严。
春节期间,我和伙伴们玩擦炮。
小小的擦炮震撼了我,它的威力令我刮目相看,使我对它有了更深的感悟:从体积来看,擦炮是卑微的,从其精神(内在的爆炸力)来说,它是令人惊讶的!
那次,玩擦炮的情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几个小伙伴喜欢把点燃擦炮投入水中、丢进火里、塞进空隙……然后,看着它爆炸,感到开心不已。
当时,我和哥哥正思考着:这次炸什么东西呢?突然,我发现一个装“半夏”糖浆的空塑料瓶,不禁灵机一动说:“哥哥,你把鞭炮点燃扔进去,我把盖子拧起来,把它炸了!”“好”哥哥立即同意了。
可当哥哥把擦炮点燃扔进瓶里,我心慌了,拧了一下便急匆匆溜了,匆忙间,竟把瓶子碰倒了。
不一会儿,只听见“噗”的一声,盖子沿着地面射到了我的脚边。
我想:这盖子不就像一个导弹吗?于是我们第二次点燃擦炮,我故意只拧了一下瓶盖,当瓶内的擦炮爆炸后,能量只能从瓶口宣泄而出,盖子一下被冲了上去,飞到了三层楼顶。
我不免有些遗憾:盖子炸飞了,不能再玩了,真可惜!但我又不免有些惊叹:小小的擦炮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还有一次,我发现院子里有几个酒瓶,都挺厚,里面有一半是积水。
我随便点着一个擦炮,扔进瓶里,便躲远了。
只见擦炮慢慢沉底,接着“叭”一声,随之“咣当”,只见酒瓶底部被炸了个粉碎。
一连试了几次都是这样,一个擦炮就能炸碎一个。
我不禁再次感叹:小小擦炮威力如此之大,令人惊讶。
从这几次玩擦炮的经历中,我不禁感悟到:一个东西虽小,但不可忽视它的力量。
擦炮的背后蕴含的道理不就像蚂蚁溃堤的道理一样吗?让我们再一次敬重卑微吧!
简评:小作者读过了短文《敬重卑微》后,在一次玩擦炮的过程中感悟到:伟大的东西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内在力量),再一次敬重卑微。
作文有感而发,写的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尤其做到首尾点题,前后呼应。
《敬重卑微》读后感_读后感
天清晨,我在小区里散步,突然发现一群蚂蚁在草丛中搬食物,使我想起前几天读过的那篇文章《敬重卑微》。
这篇文章讲了一次游人将未熄灭的烟头扔进草丛所引发的一场大火。
众多的蚂蚁抱成一团,像轮胎一样迅速滚出草丛。
蚁团外层的蚂蚁为保护里面的蚂蚁而烧焦了,用生命救大家。
在生活中,卑微的不只是蚂蚁一种。
扫路人们辛辛苦苦地扫路。
在他们的心中没有" 休息" 这两个字。
一辆汽车开过,留下一张果皮,一个路人走过,留下一张纸屑。
人们没有做过扫路人,怎么知道扫路人的苦呢。
如果手里有张纸屑,再向前走一步扔进垃圾桶里也不愿意。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警救缓人员就开始全力搜索。
在一座小学中,武警人员拿着电筒艰难地寻找着被掩埋的师生," 快来呀!这里有人!" 一位男老师,手撑在课桌上,下面有着3位学生。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谭千秋,在地震发生时,有3名学生逃不出去了,谭老师连忙叫3名学生到桌底下,用自己的躯体保护了3名学生,自己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医护人员准备营救这3个学生的时候,却怎么也掰不开谭老师的双手。
这位老师虽然是卑微者,但他却救了3个学生的生命,我们应该向他敬礼!
敬重卑微,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