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作文之参观名人馆作文
【安徽名人馆作文】安徽名人馆观后感800

【安徽名人馆作文】安徽名人馆观后感800安徽名人馆作文篇1安徽名人馆是全国第一家地方籍名人展馆,馆内的陈列收藏十分丰富,是国内有名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展出史前时期到近现代的50位安徽历史名人,包含籍贯属于安徽以及在安徽留下过重要足迹的人。
馆内利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先进的现代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和场景布置充分表现出了人物的逼真形象和风韵神态。
对各位名人主要以对名人的主要事迹简介,和他们在历史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体现安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形象。
在馆内参观可以通过各位名人了解、认识安徽。
整个名人馆都遵循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点,从名人馆正门和馆内的复古建筑和街道都可见一斑。
我们了解到名人馆是由八个展厅组成,整个名人馆以安徽文明史和古生物化石为主线进行陈列,整个展馆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是安徽省历史教育知识的重要基地。
也是目前国内最大、聚集名人最多的一家名人馆。
走进名人馆,首先看到的是序厅,在序厅正对门的墙上雕刻着包括李鸿章、胡适、陈独秀、周瑜、老子等多位名人的塑像。
以栩栩如生的姿态充分展示众位名人的特色。
在名人馆讲解的带领之下我们依次了解了文明曙光中的先祖(远古-先秦)、智慧中的先知(秦汉-南北朝)、文化繁荣时代的先贤(隋唐-宋元)、巩固金瓯中的先驱(明朝)、学术林立时的先进(清朝)、变革中探索的先导(晚清-民国)、烽火中前行的先锋(民国-新中国)、艺苑奇葩中的先伶(清朝-新中国)八个展厅,在这八个展厅中,和县猿人、新石器文化、江淮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古瓷集览、徽州古建、新安诗画、徽派版画、历代名人等10个专题呈现在游客眼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安徽历史。
在整个展厅中,不乏存在奇人异事,张玉良这位妇孺皆知的大家,一觉睡得少则三月多则一年的睡神,巢县三将军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名人馆内的电子设备。
投影、音响、多媒体等多种电子设备让人感受到场景的真实性和互动性。
游览名人故居观后感作文500字

游览名人故居观后感作文500字游览名人故居观后感作文500字1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法制民生电视台的老师们组织我们小记者参观秋瑾故居。
秋瑾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也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1907年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时年仅32岁。
老师们组织我们有序地乘坐公交车,一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参观地点,解说员阿姨热情地接待我们,带领我们来到秋瑾故居的大厅,在大厅外的两侧站立着两棵高大挺拔的玉兰树,进入大厅,解说员阿姨指着大厅的房顶上画面告诉我们:美丽的凤凰代表秋瑾,生龙活虎的长龙代表她的丈夫,象征着龙凤呈祥。
前堂摆放着秋瑾生前珍藏的瓷器和使用过的一把历史悠久的长椅。
看完了整个秋瑾故居,仿佛让我回到了秋瑾生活的年代,她曾说过要男女平等,她为保护祖国而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作为一名有强烈抱负心的我,就应该像秋瑾那样,有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为祖国拼搏,为祖国而不顾一切的牺牲自我,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吗?是的。
这种精神无时无刻在我脑海里流淌,现在的我们生活多么的幸福,所以回家和妈妈聊天时,我就心里非常坚定了我的信念,遇到困难和难题都要自己想办法来克服,不能逃避,这样我们才会独立,才会成长。
所以,每当我想起秋瑾的事迹就会激励我要为自己的学习而奋斗!游览名人故居观后感作文500字2今天是7月24日,星期天。
我和谢舒阳、沈琛烨等十几人,参加了由宋琦组织的小队活动。
去了几位绍兴名人的故居参观。
首先我们去了蔡元培的故居。
蔡元培的故居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
我们还了解到: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培育出了大批有志革命青年。
还著有“蔡元培全集”等书。
我想:蔡元培真是个伟大的人,培育出了那么多有志革命青年。
然后,我们又去了周恩来的祖居。
周恩来的祖居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祖居外观古朴庄严,富有传统特色的黑色竹丝台门。
游安徽名人馆作文(小学五年级500字).doc

游安徽名人馆作文(小学五年级500字)
安徽名人馆位于大蜀山的北侧。
共有23个场景和2组蜡像馆,展示了50多位安徽历史名人的生动形象。
其中,我认为最壮观的场景是赤壁战争和戚继光抗击日本侵略者。
到达赤壁战争展区,一艘古代战舰的复制品与几名士兵站在中间,船上挂满了战旗。
著名的吴名将周站在悬崖上指挥吴水军前进。
顷刻间,白浪汹涌,高耸的水柱升起,一场巨大的赤壁之战在我眼前展开。
这个栩栩如生的场景让我感觉好像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来到“戚继光送老师救仙之旅”展台。
我看到摊位前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
玻璃墙内,灯光逐渐亮起。
然后,窗户上有一堵高墙,墙上挂着明朝的旗帜。
城市上层有巡逻的士兵。
门楼面朝大海,门是一条小路,小路的右端是老百姓居住的草房。
突然,声音沸腾了,一群人出现在路上。
他们都逃到了城里。
但是守城的士兵关上了大门,以防敌人进攻。
这时,我看到一个孩子与父母分离,无法逃进城市。
正当他和一些没有逃到城里的人正在逃跑时,一群日本海盗袭击了这些人,并袭击了这座城市。
在这个关键时刻,齐家军的飞马像天堂一样,从敌人背后出现,消灭了敌人。
在最后一刻,城门大开,一轮红日在冉冉升起,人们站在街道两旁为齐家军队胜利入城欢呼。
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

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鲁迅故居作文(通用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鲁迅故居作文1鲁迅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名人,也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上次暑假,大阿姨和哥哥来我们绍兴游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
首先,我们进入了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像在走迷宫似的。
鲁迅家的后面有个百草园,那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里面有许多品种不一的植物,看得眼花缭乱,真想知道鲁迅以前在这里是玩得多么开心。
在鲁迅家门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鲁迅的继祖母摇着扇子在讲故事,另一边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聚精会神地在听祖母讲故事,我看着看着,就感觉自己也沉静在鲁迅继祖母的故事中。
走出鲁迅的家扣,我们没走多久就到了三味书屋,那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鲁迅的桌子上还能看见一个“早”字,这是因为有一天,鲁迅给爸爸买药就迟到了,还被老师骂,鲁迅就在上面刻了一个“早”字,提醒他不要迟到。
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走累了,我们到一家店里买了两盒臭豆腐,那味道真好吃。
鲁迅的家的环境好美啊!游鲁迅故居作文2今天,我和母亲又去鲁迅故里玩。
鲁迅故里的游客真多啊。
我先去鲁迅小时候玩过的百草园。
母亲给我讲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我在想,这么高的桑树,蚕宝宝怎么爬上去呀?我在矮墙边发现一只小小的蚱蜢,它一跳就跳进草丛,再也找不到。
我又去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和鲁迅纪念馆。
最好玩的是三味书屋,我早就听母亲讲过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但是却没有找到那张桌子。
接着,我和母亲坐在三味书屋里,有一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上的是《三字经》。
老先生很瘦,穿一件长衫,戴一顶有长辫子的帽子。
他让我们一起跟他念“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告诉你,念不出老师要打手底心的。
关于游鲁迅故居的作文(四篇)

三一文库()〔关于游鲁迅故居的作文(四篇)〕导语:鲁迅是我们近代文学的巨匠,是他带领青年为新中国的成立提供的精神上的指引,小编今天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文学巨匠鲁迅的故居吧。
欢迎阅读。
▲第一篇:游览鲁迅故里认识鲁迅是因为我读了他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暑假,我们全家去了绍兴,首先就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弯的,好多屋子,我们绕过正厅,后面有一个园子,那就是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的乐园。
园里鸣蝉在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在鲁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继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傅”的故事,而一边的鲁迅呢?双手托着下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我也忍不住,看见边上有张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继祖母的故事当中。
出了鲁迅故居,没走几步就到了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地方。
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树下。
旁边就是鲁迅上学时的座位,上面还有他刻得“早”字。
“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鲁迅去给父亲买药,迟到了,老师骂了他,鲁迅没有说情况,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就再也没迟到过。
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是因为他从小就对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强的自制力。
想到我自己,我不觉有点脸红,以后,我也要向鲁迅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第二篇:游鲁迅故居离开了柯岩鲁镇鉴湖,大约坐了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绍兴市区参观鲁迅故居。
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我一直期待这能到绍兴,参观鲁迅童年的家,感受这无穷无尽的童年乐趣。
灰色的天空下,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调,白墙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也就是寿镜吾先生的书塾,书塾并不大,也比较简陋,鲁迅小时候坐在一个靠墙的位置读书。
游安徽名人馆作文

游安徽名人馆作文安徽名人馆位于大蜀山北麓,有23个场景布置和2个群体蜡像厅,采取了声、光、电、多媒体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向大家展示了形象逼真的50多位安徽历史名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游安徽名人馆,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游安徽名人馆作文篇120日那天,妈妈突然决定去安徽玩。
我们送走了哥哥,哥哥去少科大培训,接来上海的阿姨就开车去了安徽。
第一站我们是去铜陵,上海阿姨的老公在那边开了一个地下商场,很厉害。
那天我们受到了盛情款待,18个人围着豪华大桌子大吃了一顿美餐,我还连吃了三碗日本富士牛肉,妈妈说那是洗着桑拿听着音乐长大的牛的肉,难怪第二天我们爬山时候连气都不喘,原来是牛肉补的。
第二天我们就去九华山拜佛了,九华山的山路又陡又曲折,每一个转弯都至少有180度,差点连吃进去的牛肉都要甩出来了。
开了很久的车,坐了很久的缆车,走了很陡的800级台阶才到了向往已久的地藏洞,那可是地藏王菩萨修行的地方,我还看到地藏王菩萨的大脚印呢,我们烧了香拜了佛,拍了照片,看看时间不早就下山了。
最后一天我们到了胡的老家绩溪。
我们受到了绩溪一个大老板的接待,龙川食府、龙川大酒店、龙川村风景区都是这位姚叔叔家开的,真了不起。
我们不用买门票就进了村旅游景点。
呀,这个村真宁静啊!一进去就看到一条长长的小溪,溪水很清澈,溪两边是街道,人们称他为水街,小溪的两岸分别叫龙堤和凤街,仔细一看龙堤高于凤街,而且龙堤的中间是石板表示龙脊,两侧鹅卵石表示龙鳞,凤街是用白凤凰麻石横铺,代表凤凰的一片片羽毛,两道合成龙凤呈祥。
小溪上有座“龙溪桥”,迈过小桥,再沿着小溪走,就可以到少保府、乡贤祠和胡氏宗祠了。
我们先听导游阿姨介绍一座牌坊,它叫奕世尚书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建的。
然后去了胡宗宪少保府,里面的三维的鸳鸯阵让人很惊叹,据说战无不胜。
我们重点拜访了胡氏宗祠内,就是胡家的宗祠,那边摆放着姓胡的祖宗牌位和画像。
唐代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弹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国家……胡氏家族真是太太太强大了。
湖湘名人馆观后感作文

湖湘名人馆观后感作文
前几天,我去参观了湖湘名人馆,那可真是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历!
一进名人馆,我就被那浓厚的历史氛围给震住了。
好家伙,满墙满墙的名
人画像和介绍,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超级巨星的聚会现场。
看着那些湖湘名人的故事,我心里那叫一个佩服。
左宗棠,这位老兄可厉
害了,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这得有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啊!还有曾国藩,他的
那些治家、治军的理念,虽说有些复杂,但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有两把刷子。
谭嗣同也是让我感动得不行,为了变法,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的壮烈!我就在想,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有没有他这样的胆量和觉悟呢?估计够呛,
我可能也就只能在旁边喊喊加油。
在名人馆里溜达的时候,我就像穿越了时空,和这些名人来了一场面对面
的交流。
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坚持,就像一道道光照进了我的心里。
参观完出来,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针“励志鸡血”。
这些湖湘名人在
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咱现在条件这么好,还有啥
理由不努力呢?
这次湖湘名人馆之行,让我对家乡的这些大牛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
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向他们学习,争取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也能闪亮一把!。
参观温州数学名人馆作文

参观温州数学名人馆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谷超豪故居──温州数学名人馆。
温州数学名人馆坐落在南塘老街。馆前,古老的南塘河水悠悠地
流过;馆内,镂空的花墙把故居分隔成八个大小不一的天井;庭院内还布置了水井、花台、草木,幽深逸静。
从馆内的宣传陈列资料,我知道了我们温州人的算术能力非常好,有“数学家之乡”的美誉。据统计,曾在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的大学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数学系主任都是我们温州人呢。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中国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士中就有9位是我们温州籍。
我最喜欢馆内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谷超豪的老师,我们平阳人)谷超豪、姜立夫的塑像,他们手握书卷,上面有一道涵式公式,每人面前
一盏茶,像是正在高深地研讨。我不禁与他们对坐,仰望着他们,好像
在倾听着他们的谈话和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我就这样静静地默
默地与他们对坐着,直到妈妈提醒我该回家了。我才慢慢地起身,依依不舍地走出馆。
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我们温州数学名人的魅力,我想,这对我
们是一个激励,更是一份希望,作为温州学子,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名人馆作文
【篇一:参观太仓博物馆作文】
参观太仓博物馆五(5)班张欣瑜太仓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博物馆,
建筑雄伟壮观,与太仓图书馆和大剧院毗邻。
远远望去,它像是一
顶巨大的帽子,走到近处,发现它犹如一座粮仓,在阳光下显得格
外美丽。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太仓博物馆参观。
讲解员告诉我们,
博物馆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那么大,内设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历史名人馆、四王纪念馆,下辖张溥故居和王锡爵故居,
都是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走进博物馆的展厅,那一件件工艺品美仑
美奂,玉蝉砚台造型奇特,形似绿叶,上面雕刻的蝉,就像真的一般。
青花瓷盘上画着荷叶和鱼,据说着画的颜料是郑和下西洋带回
来的,鱼也画得栩栩如生。
这瓷盘是国家级文物,也是博物馆的镇
馆之宝。
太仓革命历史陈列馆里,陈列着照片、实物、纪录片等,
讲述太仓1840年至1949年的革命斗争史。
而太仓历史文化陈列厅,展厅别居一格,大门两边是一对威风凛凛的石狮,正前方的墙上,
刻着明清两代科举进士的名字。
这次参观太仓博物馆,我看到了许
多文物,了解了太仓
的历史,使我大开眼界。
指导老师范雁群拓展阅读:参观太仓市
博物馆星期三下午,我们全年级师生一起参观太仓市博物馆。
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
太仓市博物馆有14000平方米,有
十个足球场那么大!它的形状像一个粮仓,正所谓天下粮仓嘛!它
一共有四层,分别是《南京博物馆宫廷系列展》、《太仓历史文化
陈列》、《娄东画派专题展》、《太仓革命历史文化陈列》、《太
仓老照片展》。
【篇二:余姚名人馆参观记】
余姚名人馆参观记
美丽的龙泉山边新建了一座余姚名人馆。
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怀着崇高的敬意走进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
中国古代的瓦房,高大的正门,跨过门槛,来到了正厅,一股清泉在一块玻璃板
下冒着气泡,一块匾上龙飞凤舞地题着“余姚名人馆”这五个大字。
我从右边开始参观。
他们,余姚历代的名人,过道的两边满是他们
的介绍。
转了几个弯,就到了一条青石路,两边的石子上有一条条
木条,中间雕着一些名人的形象,定下神来,看着我面前,那是四
大先贤之一的王阳明,现在余姚人民为了纪念他,在王阳明故居前
建了阳明路,他曾经在龙泉山上讲学,现在,龙山公园也建立了他
的讲学处遗址。
往前走,一本书放在面前,一台投影仪在工作着,看下去,一代书
法家虞世南
出现在我的眼前。
唐太宗称其为“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者。
他的
书法曾与欧阳修等三位书法家并称为初唐四大书法家。
唐太宗称其
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后面,原来是朱舜水,他是我国的一位爱国志士,也是中国文化在
日本的转播者。
他曾在日本讲学,卒于日本。
他写过《学馆图解》、《大日本史》等书。
他的讲学对当时和后来的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
有很大影响。
临近中午,我走出名人馆,思绪还在里头。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有
他们那样的学识,为余姚的建设、为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篇三: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
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
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一)
我家有个鼎鼎大名的“名人”,他在我们小区里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
人物。
他就是我的——爷爷。
在小区里,他每天忙个不停,不是帮东家买东西,就是帮西家看门,要不就是清洁小区。
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名人爷爷”。
最近几天,爷爷不知在忙什么,总之很少出来。
一有空就躲在自己
的房间忙个不停。
今天是星期六,刚吃过早饭,我就看见爷爷拿着
钓鱼竿出现在院子里,我便缠着爷爷带我去,爷爷笑咪咪地答应了。
来到小河边,爷爷便找了个好钓鱼的处所——一棵大树下,开始
“钓鱼”了,这时,我发现爷爷的鱼钩上没装鱼铒就扔进了水里。
咦,没鱼饵竞能钓鱼?真稀奇,我便仔细观察起来,让我更奇怪的是鱼
线上连一个浮标都没有。
鱼钩刚扔出去就沉了下去,不到一分钟爷
爷便起身收线。
我满以为会钓到什么大鱼,可谁知拉上来一看,竟
是一些破衣、破鞋等垃圾。
我被搞得莫名其妙。
正要问爷爷,爷爷
却一本正经地说:“悦悦,你知道,这里原本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而
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浑浊的小河,这是为什么?都是那些自私的人们
随处乱扔脏物,结果这条小河被污染了,照这样下去,我们还能在
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几年?快快让我们伸出手来拯救我们的环境吧!
我听了爷爷的一番话,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怎么样?现在你明白了我爷爷为什么是名人了吧!
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二)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安徽老家,中途在省会合肥转车,爸爸的朋友
吴叔叔到车站接我们,建议我们到安徽名人馆看看。
记得小时候妈
妈曾跟我讲过许多名人的故事,其中有很多都是安徽人。
于是,我
们兴致勃勃地接受了叔叔的建议。
天下着蒙蒙细雨,空气格外清新怡人,更增添了我们参观名人馆的
兴致。
一路上,叔叔热情地介绍着合肥近几年的发展,不知不觉,
我们就到达了名人馆。
名人馆是一个二层楼高的古代阁楼式建筑,一层前厅有名人馆的简介。
馆里陈列着从上古时期到清朝末年的五十名安徽籍名人的蜡像,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穿越时空,对各个时期的名人进行了一次探访。
有三过家门而不入、降服肆虐洪水的大禹,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和庄子,楚汉争霸时期的谋略家范曾和张良,三国时期鼎足一
方的军事家曹操,发明麻沸散的医圣华佗,铁面无私的“青天”包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抗击倭寇、为民除害的戚继光,诲人不倦的
理学家朱熹,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清朝重臣李鸿章,修筑中国第
一条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拥有亿万家产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
这些名人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戚继光,因为在戚继光展区,
我们还观看了立体小电影《戚继光抗击倭寇救仙游》,声光电组合
而成的画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起来特别生动感人,我连着
看了两遍。
名人馆的正中央,展示的是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曹操立于船头,手握宝剑、目光如炬,对岸堤上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我仿佛听到了如雷的战鼓、震天的杀声。
走出名人馆,叔叔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骄傲,我是一名‘徽’
姑娘。
”以名人为话题的作文(三)
谈到名人,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常常是爱因斯坦,不止因为他是举世
闻名的物理大师,
《相对论》的提出,对增进人类宇宙思惟上做出卓越贡献,更因为
我很喜欢他,喜欢那种天真、活泼、幽默、顽皮的一面,一位伸着
舌头拍照的老顽童。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脑袋神奇,被喻科学家中的科学家的科学巨人,求学的经历,一点也不神奇,甚至被当做「低能」看待,四、五岁还不太会说话,喜欢静静的坐着,常常发呆,父母一度以为他有智能障碍。
小学的成绩表现,果真一如预言的糟透了,除了数学卓越之外,其它都很差,是班上永远的最后一名,老师甚至对家长直言:「做什么都一样,反正你的孩子将一事无成」,朽木终于被退学,连中学毕业证书都没拿到。
爱因斯终究还是成功了,历经许许多多的波折,他进了瑞士苏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成功的两个关键是叔叔的慧眼与父母的充分信任,他的工程师叔叔,让他对数理愈来愈有兴趣,愈解愈有成就感,他的父母坚信儿子一定会成功,让一个曾被当成弱智的孩子,开展出光明的人生新旅程。
大文豪苏格特,我好熟悉!
喜欢文学,对他的着作当然多有涉读,他的一生创作了小说四十七册,诗集廿一册,历史传记三十册,着作等身,丰硕质精,不仅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的影响,对当时的俄国、法国、美国文坛也激发的新动力。
这样一位优质的成功者,成绩却难以入目,身染小儿麻痹症的他,右脚行动不便,身体孱弱,几次重病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的他,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爱缺课,学期末的评语都很糟。
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的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
他学习当年看重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并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
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苏格特的身上应验了,他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执业律师。
他更用心良苦的盼望,他的一句话也能改变别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