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模拟仿真密立根油滴实验
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

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由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于1909年提出并完成的,这个实验是基于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为我们揭示了电子的基本性质和电荷的量子化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密立根利用了油滴的运动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
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封闭的金属容器构成,容器内部有一小孔,通过这个小孔可以将油滴喷入容器内。
容器内有两块平行的金属板,分别被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
在容器上方,有一个显微镜,用于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
首先,我们需要将油滴喷入容器内,并等待油滴稳定地悬浮在容器内。
然后,我们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使油滴在电场中保持平衡。
这时,油滴会受到电场力和重力的竞争,如果电场力和重力相等,油滴就会保持悬浮状态。
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
我们会发现,油滴在电场中会上下运动,这是因为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
通过测量油滴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我们可以得到电场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测量油滴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并结合油滴在空气中的终端速度来计算。
终端速度是指油滴在空气中受到空气阻力与重力平衡时的速度。
通过测量终端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油滴的质量。
通过测量油滴的质量和电场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电子的电荷量。
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电子的电荷量是一个固定的值,即1.6×10^-19库仑。
这个发现揭示了电子的电荷是量子化的,即电荷的最小单位是电子的电荷量。
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结果对于我们理解电子的性质和电荷的量子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证实了电子的电荷是量子化的,也为后来的原子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实验结果还揭示了电子的质量与电荷之间的比值,为后来的质谱仪和质谱分析提供了基础。
总之,密立根油滴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通过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
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

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是由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安德鲁斯·密立根于1909年提出的一种测量电子电荷量的方法。
该实验通过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推导出电子电荷的数值。
本实验旨在验证密立根的理论,并探究电子的基本性质。
实验器材:1. 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2. 滴定器3. 油滴溶液4. 电源5. 电压表6. 显微镜7. 称量器实验步骤:1. 将实验装置搭建好,并将电源接通。
2. 使用滴定器滴入一滴油滴溶液到实验装置中。
3. 调节电压表,使电场形成。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5. 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和油滴的运动情况。
6.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得一系列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密立根的理论,油滴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达到平衡时,电场力与重力相等。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子电荷的数值。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油滴的质量。
使用称量器测量油滴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观察油滴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得到电场力的大小。
根据电场力与重力相等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公式:e = (6πηrv) / (gd)其中,e为电子电荷的数值,η为空气的粘度,r为油滴的半径,v为油滴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油滴的密度。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数据。
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出每次实验的电子电荷数值,并求其平均值。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电子电荷数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我们得到了电子电荷的数值。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证明了密立根的理论的正确性。
通过密立根油滴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密立根的理论,还深入了解了电子的基本性质。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油滴的半径对电子电荷的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
较大的油滴半径会导致较小的电子电荷数值,较小的油滴半径则会导致较大的电子电荷数值。
因此,在实验中要尽量选择适当大小的油滴,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密立根油滴实验(平衡法)3D仿真操作指南(简版)

密立根油滴实验(平衡法)3D仿真操作指南(简版)一、程序的启动和退出1.程序的启动运行Starter.exe文件,程序启动后出现如下初始界面:选择“诺贝尔奖系列图标”,进入下一级菜单:,双击密立根油滴实验图标,进入实验的主界面点击“进入实验”按钮,进入仿真实验环境。
2.程序的退出(请严格执行!!!)完成仿真实验后,需要及时释放帐号,以免帐号无效占用而影响后面同学实验,操作依次如下:(1)首先单击实验界面左上角返回箭头(红框处):出现“确认”对话框后,点击确定,退回到“密立根油滴实验”的主界面:点击上图界面左下角的按钮(红框处),出现“退出程序确认对话框”后,点击确定,返回至初始界面,注意----此时相关帐号还在使用中(占用中),并没有释放,为了不影响后续同学实验,务必还要执行以下操作:单击上图左下角电源图标(红框处),出现对话框后:再单击确定按钮,完全退出程序后,帐号才被释放。
二、3D密立根油滴实验操作1.视野的调节本程序的视野调节有两种方式:(1)通过键盘上的W、A、S、D进行调节;(2)按住鼠标右键不放,并移动(转动)鼠标进行调节。
2.油滴仪水平状态的调节:通过观察“水平泡”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即通过调节油滴仪上的三颗高矮调节螺丝(三颗调节螺丝的分布情况为前面2颗,后方1颗),将油滴仪调节至水平摆放状态。
三颗螺丝的调节方法有很多组合------例如可以首先调节油滴仪后面的螺丝,然后再调节油滴仪正面左方的螺丝,最后再节调油滴仪正面右边的螺丝(鼠标左键先选中待调节的螺丝使其高亮后,在长按鼠标左键的同时,长按键盘上的F或B键,螺丝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调节前后水平泡的状态示意图如下所示:3.调节CCD(较简单,过程从略)4.喷油并调节焦距(较简单,过程从略)用鼠标左键依次单击相应的仪器开关(这些开关软件将高亮显示),打开仪器,并点一下油壶,油壶自动开始向仪器中油,显示窗口中将出现大量的油滴(屏幕靠右下方),通过屏幕正下方的调焦旋钮,直至显示窗口中显示的油滴最清为止。
大学物理实验-密立根油滴试验

一、实验目的1.用CCD微机密立根油滴仪是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及测量基本电荷的电量的物理实验仪器。
2.学习了解CCD图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学习电视显微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结构仪器主要由油滴盒、CCD电视显微镜、电路箱、监视器等组成。
油滴盒是个重要部件,从图一上可以看到,上下电极直接用精加工的平板垫在胶木圆环上,这样极板间的不平衡度、极板间的间距误差都可以控制在0.01mm以下。
在上极板中间有一个0.4mm的油滴落入孔,在胶木圆环上开有显微镜观察孔和照明孔。
油滴盒外罩有防风罩,罩上放置一个可取下的油雾杯,杯底中心有一个落油孔及一个挡片,用来开关落油孔。
在上电极上放有一个可以左右拨动的压簧,注意,只有将压簧拨到最边位置,方可取出上极板。
照明灯安装在照明座中间位置,采用了带聚光的半导体发光器件。
图一电路箱体内装有高压产生、测量显示等电路。
底部装有三只调平手轮,面板结构见图二。
由测量显示电路产生的电子分划板刻度,与CCD摄像头的行扫描严格同步,相当于刻度线是做在CCD器件上的。
图二⨯结构,垂直线视场为2mm,分8格,每格OM98/OM99油滴仪的标准分划板是83值为0.25mm。
在面板上有两只控制平行极板电压的三档开关,K1控制上极板电压极性,K2控制极板上电压的大小。
当K2处于中间位置,即“平衡”档时,可用电位器调节平衡电压。
打向“提升”档时,自动在平衡电压的基础上增加200~300V的提升电压,打向“0V”档时,极板上电压为0V。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OM98/OM99油滴仪将K2的“平衡”、“0V”档与计时器的“计时/停”联动。
在K2由“平衡”打向“0V”时,油滴开始匀速下落的同时开始计时,油滴下落到预定距离时,迅速将K2由“0V”档打向平衡档,油滴停止下落的同时停止计时。
这样,在屏幕上显示的是油滴实际的运动距离及对应的时间,提供了修正参数。
这样可提高测距、测时精度。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也可以不联动。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荷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实验名称:油滴法测电子电荷实验实验目的:学习测量元电荷的方法,并训练物理实验时应有的严谨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实验仪器:密立根油滴仪,喷雾器,气压计等。
实验原理:
2
3
:
实验内容
4
5
:实验步骤根据软件提示操作。
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数据记录表格1.
2.数据处理利用(13)式计算各油滴带电量填入上表;-19C 10e=1.637633×根据上表数据利用软件可求得:基本电荷-19C δe=0.146844×10标准差=2.22%
E相对误差e实验结论:油滴法能较为精确地测量电子电荷。
6
思考题:
1.若油滴室内两容器极板不平行,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油滴室内两容器极板不平行,则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在竖直方向上,故不能保证油滴做直线运动,计算公式条件不成立,求出来的电子电荷数量不准确。
2.若所加视场方向使得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能否利用本实验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测得电子电荷e。
答:若所加视场方向使得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也能利用本实验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测得电子电荷e,不过只能用动态法测量,并且要修改相应受力关系式。
实验人:电气92班
09041045
万佳东
2010年5月29日
7。
实验报告---密立根油滴实验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密立根油滴实验测电子电荷e二、实验目的:1、通过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运动的测量,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并测定电子电荷的电荷值e。
2、通过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调整、油滴的选择、耐心地跟踪和测量以及数据的处理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态度。
3、学习和理解密立根利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巧妙设想和构思。
三、仪器用具:密立根油滴实验仪四、实验原理:动态测量法假设重力场中一个足够小油滴的运动,设此油滴半径为r ,质量为1m ,空气是粘滞流体,故此运动油滴除重力和浮力外还受粘滞阻力的作用。
由斯托克斯定律,粘滞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成正比。
设油滴以速度f v 匀速下落,则有12f m g m g Kv -=(1)此处2m 为与油滴同体积的空气质量,K 为比例系数,g 为重力加速度。
油滴在空气及重力场中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若此油滴带电荷为q ,并处在场强为E 的均匀电场中,设电场力qE 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如果油滴以速度rv 匀速上升,则有 12()fqE m m g Kv =-+ (2)g m 2f Kv gm 1qEg m 2r Kv gm 1由式(1)和(2)消去K ,可解出q 为12()()f r fm m g q v v Ev -=+ (3) 由式(3)可以看出,要测量油滴上携带的电荷q ,需要分别测出1m 、2m 、E 、f v 、r v 等物理量。
由喷雾器喷出的小油滴的半径r 是微米数量级,直接测量其质量1m也是困难的,为此希望消去1m ,而代之以容易测量的量。
设油与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ρ、2ρ,于是半径为r 的油滴的视重为π=-3421g m g m g r )(213ρ-ρ (4) 五、 实验内容:学习控制油滴在视场中的运动,并选择合适的油滴测量元电荷。
要求至少测量5个不同的油滴,每个油滴的测量次数应在3次以上。
1、 调整油滴实验仪①水平调整调整实验仪底部的旋钮(顺时针仪器升高,逆时针仪器下降),通过水准仪将实验平台调平,使平衡电场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以免引起实验误差。
基于网络的密立根油滴实验的仿真设计

验中通过在油孔中插入一根发丝 , 然后通过调焦 旋钮的顺转与逆转来使显示器中发丝像斑清晰。 实验场景如图 3 所示。
图 3 调节显微镜焦距实验场景 制作像斑元件, 首先制作清晰像斑和模糊光 斑 , 然后使它们的宽度和清晰度可变。清晰像斑 用一个长条即可表示。模糊像斑用 FLASH 实现 的方法是 : 先画出清晰像斑 , 然后选中它 , 依次点 击 修 改 ( M ) # 形状 ( P ) # 柔化 填 充边 缘 ( F ) . . . 菜单,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适当的值, 即可做出模糊像斑。在 FLAS H 中 , 要改变一个元 件的宽度只需改变元件的 _w id th 属性值就可以实 现。为改变像斑清晰度, 可先制作一个渐变的影 片剪辑 , 命名为 像斑 , 它将 50 帧透明程度依次 从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的阴影与像斑重合, 当 像斑处于最清晰状态时, 阴影是完全透明的, 即看 不到阴影, 而当像斑处于最模糊状态时, 阴影是完 全不透明的 , 在最清晰和最模糊的状态之间有 48 个过渡状态 , 也就是像斑清晰度可以有 50 个值。 控制 像斑 清晰可通过设置如下代码实现 : _roo. t arr1 . re m ove M ov ieC lip ( ) var flag: Number var my_cm: ContexM t enu= new ContexM t enu( ); m y_c m. h id eBu iltInItem s( ) m y_cm. custom Item s. push ( new C ontex M t enu Item ( "顺转 ", start H and ler) ) ; m y_cm. custom Item s. push ( new C ontex M t enu Item ( "逆转 ", stop H and ler , true) ) ; function stop H andler( ob, j item ) { flag= 1 } function start H andler( ob, j item ) { flag= 0 } { if( flag= = 0) } } 2 . 3 }
计算机编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应用

3
q=
18π
槡2ρg
ηl t 1+pbr
2d U
(1)
其中q 油滴 带 电 量,ρ 为 油 滴 的 密 度,g 为 重 力 加 速度,l为下落距离,t为下落时间,b 为修正系数,
p 为大气压强,r为油滴半径,d 为极板距离,U 为
极板电压,η 为空气粘滞系 数。为 了 学 生 的 数 据 处 理方便,我们通常 会 将 上 面 的 公 式 进 行 一 定 程 度
2.1 粘 滞 系 数 与 温 度 关 系 的 数 据 拟 合 公 式 (2)减 少 了 学 生 的 计 算 难 度 ,但 是 公 式 的 简化也 带 来 了 本 可 以 避 免 的 误 差。 为 了 减 小 误 差,我们对空气粘 滞 系 数 随 温 度 的 变 化 进 行 了 分
计算机编程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应用
(2)
实 验 中 测 得 下 落 时 间t和 平 衡 电 压U ,就 可 根
据 公 式 (2)计 算 油 滴 携 带 的 电 量 。
2 计算机编程
1 程序设计原理
密立根油滴实验通过测量静电场中带电油滴 在 空 气 中 的 运 动 ,得 到 油 滴 的 带 电 量 ,证 实 电 荷 的
收 稿 日 期 :2013-09-06 基 金 项 目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教 学 改 革 项 目
现,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利用 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 进 行 处 理,直 观 显 示 了 平 衡 电 压、下 落 时 间 与 油
滴所带电荷数的关系。
关 键 词:密立根油滴实验;粘滞系数;Visual Basic;Origin
中 图 分 类 号 :O 4-33:O 4-39
文 献 标 志 码 :A
表 3 室 温 附 近 粘 滞 系 数 的 理 论 值 与 经 验 值 比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