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明辨是非

合集下载

明辨是非课件

明辨是非课件

04
明辨是非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网络谣言的明辨是非
总结词: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影 响范围广的特点,明辨是非对于抵制网 络谣言至关重要。
明辨是非的方法:核实信息来源、对比 多种信息、不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
网络谣言的危害:损害个人名誉、影响 社会稳定、造成恐慌等。
详细描述
网络谣言的传播途径:社交媒体、电子 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通过辨别是非,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意图和情感,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
在工作中的应用
提升沟通和谈判技巧
01
明辨是非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和目标,提高沟通
和谈判能力。
识别潜在风险
02
在工作场所中,明辨是非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促进团队合作
03
通过辨别是非,能够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提高整
实践经验积累
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积累 ,不断总结和反思,提高自己
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
02
明辨是非的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决策质量
明辨是非的认知过程对于个人和组织 的决策质量至关重要,能够减少错误 和偏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解决问题
沟通与合作
在团队中,明辨是非能够促进更有效 的沟通和合作,减少误解和冲突,增 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创新教育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 育方式,如虚拟现实、互动游戏等,提高学习者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跨学科合作
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心理学、社会学 、法学等,从多角度深入探讨明辨是非的课题, 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内容。

明辨是非成语的意思解释

明辨是非成语的意思解释

明辨是非成语的意思解释明辨是非,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biàn shì fēi,意思是指清楚地辨别出是和非。

出处《礼记·中庸》。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明辨是非成语的意思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明辨是非成语的解释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明辨是非成语的近义词是非分明[ shì fēi fēn míng ]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明辨是非成语的造句1、城隍爷明辨是非,说到底,这是老百姓用自己的愿望赋予他的一项神力,真正眼睛雪亮的还是民众。

2、拥有阳光心态的人,更能明辨是非黑白,会把所有不如意,巧妙的转换。

3、我们很普通,但是我们有情感,我们有思想,我们可以明辨是非,我们有学习的能力。

4、名利场中,沆瀣一气,自己都难以明辨是非,哪有余力规劝别人?5、游戏设计师都奸诈似鬼,都不给自己明辨是非的权力和机会。

6、我本来以为你是忠勇的契丹男儿,是英雄阿保机的子孙,明辨是非,威武不屈,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7、因此飘渺天宫门下弟子都必须恪守善恶,明辨是非,细数功德。

8、踏上那遍布陷阱、阴谋,无法明辨是非、善恶的幽长仙途。

9、自然能够明辨是非,指责苏刘氏的过错,即便他只有十岁。

10、其中的细节恐怕要披露一下,让别人知道点天塌不下来,我们要相信教众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11、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

12、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

13、我可是有一双能趁吉避凶的明亮眼睛,和一双能明辨是非的聪颖耳朵的。

14、一派胡言,胡说八道,尽信些街头巷尾的小报告,连明辨是非也不会,怎么当捕头的?15、此人知书达理,明辨是非,坐守县中四十余载,不曾听过谁有怨言的。

16、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为主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判断是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辨是非的方法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讲故事或播放视频,引入“明辨是非”的主题。

讲解是非观念的含义
解释什么是是非观念,以及为什么明辨是非很重要。

小组讨论
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的一些是非问题,如诚实、友善、公平等。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明辨是非的方法
讲解一些明辨是非的方法,如观察细节、分析后果、参考他人意见等。

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这些方法。

情境模拟
模拟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判断是非。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判断依据和结果。

总结
总结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和方法。

作业
让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遇到的是非问题,并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12明辨是非

12明辨是非

故事《不“浪费”的老板》
小明的父亲是开饭店的老板,他总是把一些客 人吃剩的菜混到新鲜菜里,再卖给其它客人。 小明说他父亲的行为不应该,父亲说:“傻孩 子,这样才能赚更多钱。……”
问:请你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们应该分清是非黑白,自己不能盲目听从父母 而且也应该帮助父母纠正。
大多数父母是为子女好的,我们应该听从父母 的教导,但父母有一些行为可能也会做错。
每个人心中都不能 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
良知---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明辨是非?(重要性)
(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首要品质。
单项选择题
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 的标尺。做人的良知是( )
A 父母的教导 B 社会流行 C 自己的选择 D 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上网时可能会看到某些黄色网页, 在杂志上可能看到一些色情画报、不雅照片等等, 在电视剧、电影里看到不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至上,义字
行头……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选择,一定要分辨是非; 多看有益的书籍、善交益友; 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
警匪片扭曲、异化价值观念
●负面影响:犯罪分子通过牟取不义之财,过着奢侈生活, 这对青少年有无限的诱惑,有可能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 道路。
讨论:P12 社会风景
如果你是怎样看待小克的言行的?
5、我们应如何对待公共传播媒体? 我们要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 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我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公共传播媒体主要有: 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等。
这些公共传播媒体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但很多都是以赚钱 为目的的,所以他们有时候所反映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正确 的,有的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出自礼记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礼记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礼记的成语及解释1、半途而废出处:“半途而废”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释义:涂:同“途”。

半途而废的意思是半路停下来再前进,比喻事情还没有完成就停止下来。

2、博闻强识出处:“博闻强识”出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释义:识:记,也作“志”。

博闻强识指的是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3、孤陋寡闻出处:“孤陋寡闻”出自《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孤陋寡闻指的是学识浅陋贫乏,见闻陕隘闭塞。

4、特立独行出处:“特立独行”出自《礼记·儒行》:“儒有澡身浴德,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释义:特立独行指立身和行事不同于流俗,形容情操高尚,志趣纯正,不随波逐流。

5、先人后己出处:“先人后己”出自《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

”释义:先人后己指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想到自己。

6、心不在焉出处:“心不在焉”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昧。

”释义:心不在焉指思想不集中。

07、谨言慎行出处:“谨言慎行”出自《礼记·缁衣》:“(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释义:谨言慎行指说话小心,行动谨慎。

08、美轮美奂出处:“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伦焉,美哉奂焉’。

”郑玄注:心讥其奢也。

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

”释义:美轮美奂常被用来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09、文治武功出处:“文治武功”出自《礼记·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释义:文治武功指的是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的业绩。

10、行远自迩出处:“行远自迩”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广东版《思想品德》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章节1.2节“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运用是非善恶标准进行正确选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是非善恶的标准,能够明辨是非,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运用是非善恶标准进行正确选择的能力,提高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是非善恶标准进行正确选择。

重点:认识是非善恶,学会明辨是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行为是善还是恶,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是非善恶的含义及重要性。

(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辨别是非善恶。

3.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是非善恶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辨别是非善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1.2 明辨是非2. 主要内容:(1)认识是非善恶(2)学会明辨是非(3)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认为的是非善恶标准,并说明理由。

(2)请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辨别是非善恶的,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理由:这三个标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明辨是非善恶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需加强引导和训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共五则范文)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共五则范文)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课题1.2 明辨是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活动进入课程内容,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做是非判断,明确做人要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就是铸造良知的标尺,懂得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做是非判断。

通过“探究园”中的“新闻透视”活动,实践与评价的“透视流行”活动,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二节,体会社会的复杂性,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各方面的社会影响,正确判断社会生活中的是非问题。

学习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结合阅读与感悟的《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与评价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学习心灵导航的第三节前半部分,认识有正确的是非观必须知行一致,落实到行动上,突破内心与外部的障碍,不做错事。

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朋友的影响,不追随别人做坏事。

结合“阅读与感悟”中的《不要让生活夺去理想》一文,学习心灵导航最后一小段,深刻领悟美好理想对于培养正确是非观的意义。

鼓励学生坚持理想,坚持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讲授与活动相结合学法引导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课堂组织形式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教具媒体组合应用投影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第一课时以故事导入新课。

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广东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应章节为1.2节“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3. 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

教学重点: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板书材料。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是非判断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对错。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什么是是非观念,以及明辨是非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判断。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共同探讨如何明辨是非。

6. 案例分享(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含义2. 明辨是非的方法3. 正确的是非观念4.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进行分析,并写出自己的判断。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明辨是非的方法,以及正确的是非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是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 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 ②它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 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
• ③对社会流行不能盲目效仿追随,而要独立 思考,理性行动,找出正确答案。
※正确对待各方的社会信息
对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我们要在头 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 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 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二、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 正确对待社会流行 正确对待各方的社会信息
二、父母长辈的话极具参考价 值,很多都值得选择与借鉴。
朋友的建议也可以有选择 地参考。
正确对待长辈亲朋的言行:
①长辈亲朋是我们生活的向导,对长辈的言行我 们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 服从。 ②长辈如果做错了,我们也应该帮助纠正。
问:黎敏对待流行的态度正确吗? 不正确.
/20070328/n249026213.shtml
• 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流行事物
• 2、追求流行事物有什么利弊?你打算怎样做?
如果过分沉迷,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还可能误入岐途,
荒废青春
• 4、正确对待社会流行:(重点题目)
• 3.说服小明不去打架,再进一步做调解工 作……
我们都知道选3.好,可是在实际生活 中,却很难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为 什么?--想一想
• 避免错误,正直做人,并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它需要意志和勇气。
• 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还需要突 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
• 如何跨越障碍,做出正确的行为?
• 谈谈自己的困惑
我们如何做到自尊
• ①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 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 ②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也不容许他人损害 自己的人格;
• ③拒绝那些损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洁 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
• ④我们应该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走出 自卑的心理牢笼,抛开愚蠢的自负和表面的 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信的人。
判断行为的善恶和事情的对错以及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一、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为什么要铸就良知的标尺?(Why) (1)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3)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人性的首 要品质。
• 发财致富 • 出人头地
放假在家,你认为可选的电视节目或书籍是:

选 1.到书店租一本《新概念作文》
或武侠小说看
2.煲剧

3.百家讲坛

4.NBA 5.新闻、法案追踪
传6.购物广告源自媒公共传媒是社会的镜子, 去粗取精,才能利用。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 ①公共传播媒体是社会的镜子,反映着光明和黑暗。 ②我们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在浩瀚的信息森林 中漫步,要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学会选 择是最重要的。(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择,自觉抵 制不良信息)
1、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1)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 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长辈如果 做错了,我们也应该帮助纠正。
(2)对公共传播媒体,提高识别能力,学会选 择,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对“社会流行”,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行 动,不盲目效仿追随
(4)对社会信息,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 害的毒素
么办?
遇到下列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考试时,好朋友要你给他(她)抄答案, 你的反应是------------B、在商场买东西时,收款员找多钱给你的 父母,你的父母假装没看见,急忙叫你走, 你的反应是--------
(2)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3)坚持正确的是非观,坚持美好的理想, 身体力行
不 • 享受清闲 同 • 奉献社会 的 • 追求功成名利 理 • 追求家庭幸福 想 • 追求平凡安稳
• 追求轰轰烈烈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不同的价值观
不同的理想
你会成为什么 样的人?
不同的人生
2、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辨别是非, 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
(1)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 (2)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榜样,避免误入歧途 (3)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会 导致不同的后果。 (4)树立美好理想并身体力行。
奇异果酸酸甜甜好味 道,但是我一吃喉咙 就痒肿,怎么办?
看到别人赌博,一夜 暴富,我也心动了, 可是…..
如何跨越障碍,做出正确的行为?
• 1.我们首先要战胜自己。 • 战胜自己的什么?
---自己的软弱。 • 只有坚定意志,把握良知的标尺,才能
抵御诱惑。
战胜自己,抵制不良诱惑。
我发现爸爸有吸毒行为, 我知道这是违法的,可是, 他是我的爸爸呀,我该怎
只要心中明白是非对错,就一 定能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行为。
“选择”
面对生活中的这类事情,我们应 该怎么办?
• 小明放学被社会青年抢了钱。第二天, 他请你去报复那几个社会青年,看着小 明还在发肿的脸,你心里既难受,又为 难。你该怎么办呢?
• 有几种选择: • 1.为朋友义气,不分是非善恶帮着打架。 • 2.考虑后果,拒绝去,得罪朋友。
? Or
请欣赏动画《视频》,回答:这个动画说明了社会中存在 什么现象?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示?
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都有。我们必须明辨是非。
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你是怎么看的呢?请判断。 1、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等了一会儿没人来找,反正钱 也不多,刚好够我交住宿费了 2、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上,没人来扶,谁敢扶啊,说不定 赖上自己 3、有人向你推销来历不明的自行车
黎敏是个追求时尚的女孩,她对流行的东西很着 迷,总觉得要跟上潮流才不会落伍。当社会上流行负 离子直发时,她就毫不犹豫地去弄了个直发;当哪位 歌星走红时,她就会疯狂地买这人的海报和唱片;当 看到别人“网上交友”时,她也不顾一切地投身于漫 无边际的网聊中去;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对流行的东西 已经不能自拔。为了追求流行和时尚,她花费了大量 的精力和金钱,成绩渐渐下降,她也陷入了苦恼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