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
《普通话语音训练》课件

音变发音训练
总结词
音变是指语音在连续发出时发生的自 然变化,掌握音变规律可以提高语音 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总结词
普通话中的音变现象包括连读、轻声 、儿化等,需要分别练习。
总结词
音变会影响语音的节奏和语流,因此 需要注重音变规律的学习和练习。
总结词
通过模仿和实践是学习音变的有效方 法,可以多听多练,提高自己的语音 水平。
强制 arr8 Mep own = = 4ep that. said Mepepied on the ast
05
普通话语音学习技巧与建 议
学习普通话的技巧
模仿练习
多听多说
通过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不断练习,提 高发音准确度。
多听广播、电视节目、有声读物等标准普 通话发音材料,多与普通话标准的人交流 ,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02
普通话发音训练
声母发音训练
总结词
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是 普通话学习的关键,通 过练习可以纠正发音错
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声母分为清音和浊音, 发音时要注意声带的振
动。
总结词
声母的发音部位会影响 音色的变化,掌握正确 的发音部位是提高发音
质量的关键。
总结词
声母的发音方法会影响 音长和音强,掌握正确 的发音方法可以更好地
通过强化普通话训练,逐渐克服方 言的影响,提高普通话水平。
坚持使用普通话
在日常交流中坚持使用普通话,逐 渐形成普通话的语言习惯。
04
THANKS
感谢观看
普通话的重要性
作为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是 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 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考试中常见的语音考点

普通话考试中常见的语音考点普通话考试是一项对考生语音能力的评估,其中语音考点是考察考生普通话发音准确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方面。
以下将介绍一些普通话考试中常见的语音考点,并提供相应的解析和讲解。
1. 声母音变调(连读):在普通话中,有些声母在连读时会发生音变。
例如,"b"在前面接"i"或"u"时发音为"p",如"白云"(báiyún)会发音为"páiyún","包子"(bāozi)会发音为"pāozi"。
对于这种声母的变调现象,考生需要掌握规则,正确发音。
2. 声母抱读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普通话中的一些声母会带有明显的声韵母拖累。
例如,"s"在连读时常常会抱读,如"世界"(shìjiè)会抱读为"shāijiè"。
考生需要注意这种现象,避免影响发音准确性。
3. 鼻韵尖音化:在普通话中,有些鼻韵母会在尖音前面发生音变。
例如,"n"在前面接"i"或"ü"时会发音为"ㄋ",如"你"(nǐ)会发音为"ㄋǐ","女"(nǚ)会发音为"ㄋǚ"。
考生需要注意这种音变规律,正确发音。
4. 成音与不成音的变化:在普通话中,有些音节在某些构词环境下不成音或者充当辅音。
例如,"i"在韵尾常常不成音,如"日子"(rìzi)会发音为"rìr";"u"在韵尾时可以充当辅音,如"足球"(zúqiú)会发音为"zúqiúr"。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导语:普通话,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欢迎阅读!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 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 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 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 “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
普通话语音训练指南及技巧

普通话语音训练指南及技巧普通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是全国各地通用的语言。
准确的普通话发音不仅有助于有效沟通,也是衡量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重要标准。
本指南旨在为普通话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专业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提高普通话发音水平。
一、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在学习普通话之前,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是必要的。
普通话有四声,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同时,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
二、普通话语音训练方法1. 声母训练声母是普通话音节的开头部分,共有21个。
声母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发音部位:了解和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如:唇音、齿音、舌音等。
- 发音方法:学习声母的发音方法,如:阻碍与释放、声带振动与否等。
- 对比练习:相似声母进行对比练习,如:b与p、d与t等。
2. 韵母训练韵母是普通话音节的中间或结尾部分,共有39个。
韵母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韵母结构:了解单元音、复元音、鼻韵母和塞尾韵母的结构和发音。
- 发音口型:掌握不同韵母的发音口型,如:开口度、唇形等。
- 对比练习:相似韵母进行对比练习,如:ü与v、ei与ui等。
3. 声调训练声调是普通话音节的核心部分,决定了音节的音高变化。
声调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声调特点:了解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如:阴平的高平、阳平的升调等。
- 发音方法:掌握声调的发音方法,如:声带振动强度、音高变化等。
- 词语练习:通过词语练习,巩固声调的发音。
4.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提高普通话发音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朗读练习:选择适合的普通话朗读材料,进行跟读和模仿。
- 听力训练:通过听普通话广播、观看普通话节目等,提高听力水平。
- 口语练习:与他人进行普通话口语交流,实时纠正发音错误。
三、技巧与注意事项1. 注重语音规范在学习普通话时,要注重语音的规范性,避免方言发音的干扰。
2. 口型与发音部位正确的口型和发音部位是发音准确的关键,可以借助镜子进行自我观察和调整。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英文名称:Pronunciation of Standardchinese 学时:16(理论)+32(实践)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一、课程教学目标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学习的启蒙课,主要解决播音主持创作的“硬件”问题,将贯穿播音主持创作学习的全过程。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了解普通话语音体系,掌握普通话语音发音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运用普通话语音发音技巧,改进不正确的语音和不好的语音习惯,从而达到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普通话语音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1、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规范。
汉语方言复杂,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
3、普通话语音特点普通话语音特点是简单、清楚、表达力强。
主要表现在: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听觉感觉清脆、响亮;声调系统比较简单;音节之间区分鲜明,具有节奏感;词汇多为双音节。
4、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因此它具有声音的物理属性。
可以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要素进行分析。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振动与调节发出的。
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9级教学档案罗霄1语音的产生和接收理解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5、语音基本概念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
普通话语音训练教案

一、教案名称:普通话声母发音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
2. 提高学生普通话声母的正确发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
难点:声母的正确发音及与韵母的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声母发音的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 新课内容:讲解普通话声母的发音特点,示范发音。
3. 学生练习:学生跟读,模仿教师发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相互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点评学生发音情况,总结发音要点。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声母发音方法。
2. 录制自己的发音,对比教师发音,找出差距。
二、教案名称:普通话韵母发音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
2. 提高学生普通话韵母的正确发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
难点:韵母的正确发音及与声母的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韵母发音的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 新课内容:讲解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特点,示范发音。
3. 学生练习:学生跟读,模仿教师发音。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相互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点评学生发音情况,总结发音要点。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韵母发音方法。
2. 录制自己的发音,对比教师发音,找出差距。
三、教案名称:普通话声调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
2. 提高学生普通话声调的正确发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普通话声调的发音方法。
难点:声调的正确发音及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声调发音的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声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普通话语音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发音水平。
3. 帮助学生消除方言影响,养成良好的普通话语音习惯。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重点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
2. 发音器官的正确运用。
3. 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对比与纠正。
五、教学难点1. 学生正确掌握发音器官的运用。
2. 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对比与纠正。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普通话发音练习材料。
3. 录音设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声母- 教师讲解普通话声母的发音要领,结合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
-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讲解韵母- 教师讲解普通话韵母的发音要领,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
-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讲解声调- 教师讲解普通话声调的发音要领,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练习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发音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声母、韵母、声调。
2. 讲解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对比- 教师讲解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 学生跟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方言纠正练习-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方言发音纠正,其他学生观看并学习。
4. 练习环节- 学生分组进行方言纠正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作业1. 每天坚持练习普通话发音,记录自己的进步。
2. 阅读有关普通话语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普通话语音_标准完整版

复韵母
二合复韵母 (9个)
前响二合复韵母 (4个)
后响二合复韵母 (5个) 三合复韵母 (4个)
前响二合复韵母(4个)
ɑi ei ɑo
ou
爱戴
北非
白菜
蓓蕾
买卖
妹妹
操劳 报导 骚扰 口头 丑陋 收购
后响二合复韵母(5个)
iɑ
ie uɑ uo
üe
假牙 贴切 娃娃 蹉跎
2、普通话的重要性
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通用语,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 法和通用语言文字法所规定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 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各类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三级甲等 对外汉语教学教师: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等:一级水平
3、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1)元音占优势。
(2)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显著的音乐性——声音悦耳,音调柔 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第二章 声母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声母 二、声母的分类 三、声母辨正
一、什么是声母
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称为声母。 注意:存在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我们称之 为零声母音节。
2、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声音四 要素 音高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 声波在单位时间 内振动的快慢— —即频率
相关单 位
规律
赫兹 振动快,频率高, (Hz) 则音高高;振动 慢,频率低,则 音高低。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声音四 要素 音强
定义 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 声波的振幅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语音
一.概论
普通话,是汉语标准语的通称。
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1外,没有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
较之汉语的其他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性强;声调较少,变调也比较简明,加之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此,以它作为汉语的标准音是很有道理的。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
下面将按这儿个方面分述。
同时,也会按分析欧洲语言语音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汉语的语音,以作补充。
另外,由于国际音标中的一些符号无法以字符的形式显示,文末将以GIF格式的图象给出汉语声母、韵母和国际音标对照表。
类音就叫舌尖前音。
在发Z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
然后舌尖微离上齿背,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
声带不振动。
发c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同,只是在发C是,冲岀的气流比发Z时要强许多。
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在发S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形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窄缝中泄岀,摩擦成声。
声带不振动。
s是舌尖前清擦音。
山于发舌尖前音时,舌尖要前伸,上翘的姿势不明显,舌面平直,因此舌尖前音Z、C、S通常乂叫做平舌音。
在许多方言中,卷舌音和平舌音不分,甚至这两类音和舌面前音j、q、x也不分。
学习普通话,要特别注意这三类音的区分。
在发以上各音时,软腭的位置也是不可忽视的。
软腭上升,是为了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软腭下垂,是为了堵住气流的口腔通道。
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总是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音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声母。
乍?韵母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较复杂。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
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尾则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
有的韵母只有韵腹, 这种韵母在发音时,发音部位不变,始终如一,称为单韵母。
有的韵母只有韵头和韵腹,发音时有一个发音部位的转换,因为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后,因此叫做后响复韵母。
韵尾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 -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
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对于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说,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此叫做中响复韵母。
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
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
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
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音就成了鼻化元音。
在普通话中,鼻化元音只有在儿化音节中才会出现。
儿化的问题将在后文叙述。
下面就按照上文的分类,对39个元音进行介绍。
一、单常母a, i, o, e,厲u, tl, er, -i (前)和-i (后)
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10个,都属于单元音。
在发d时,口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和硬腭后部相对。
双唇不圆。
发音时,声音振动,软腭上升。
像这样,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央元音;发音时舌面微微隆起,处于最低的位置(舌位最低),这种元音就叫做低元音;发音时双唇不圆,这种元音就叫做不圆唇元音。
因此,&是央低不圆唇元音。
在发i时,口微开,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
化,比如Un在发音过程中,唇形由圆渐展,而发in时始终是展唇。
7\>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iang, uang, ueng 和iong
音通话的后鼻韵母共有8个。
它们都以舌根浊鼻音ng作为韵尾。
ang的起点元音是后低不圆唇元音a[B], 口大开,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从后a开始,舌面后部抬起;当贴近软腭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根与软腭接触,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透出。
像ang—样,eng. ing分别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G]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与舌根浊鼻音-ng连发而成的音。
iang、uangx ueng则是韵头i、u、u和ang、ang> eng连发而成的音。
ong的起点元音是比后高圆唇元音u舌位略低的后次高圆唇元音[Uh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从后次高圆唇元音[U]开始,舌面后部贴向软腭。
当两者将要接触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
接着舌面后部抵住软腭,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透出。
iong则是韵头i和ong连发而成的;受后面的后次高圆唇元者[U]影响,前面的前高元者i也带圆唇动作。
综上所述,普通话韵母的韵头有i,u,U三个,韵尾有i,u, -n, -ng四个。
其中的
两个辅音韵尾-m-ng在普通话中分得很清楚,但在不少方言中没有区分。
所以学习
普通话要注意这两个辅音韵尾的区别。
四:声调和变调
普通话中利用元音(有时是辅音)相对音高的不同来进一步区分字音,字音的这种高低不同的读法叫做声调。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shdng, 或shang)声和去声。
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髙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1;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1;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 o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 声带相对松弛。
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
在四个声调之外,还有轻声。
轻声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轻声的调形约为[3],即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高度,发音短促模糊。
普通话中发轻声的字, 除了一些助词和后缀外,主要是一些双音词的第二个字。
不过对大多助词和后缀来说,轻声已成为习惯的,甚至是唯一的读法,而双音词的第二个字往往都是临时变调成为轻声。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214]) 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能读原调。
具体情况有以下儿种:
(1)±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阳平35。
(3)三个上声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读上声原调。
而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乂有两种变调情况:(一)当词语的结构是“2+1”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的调值都变为阳平[35] o
(二)当词语的结构是“1+2”,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上时,开头音
“儿” O
儿化音的汉语拼音注音比较简单,只须在儿化的音节后加r即可。
但在实际发音时,随儿化音节中韵母的不同,发音变化乂有所不同。
普通话语音中儿化变音情形如下表:
表中Er是卷舌的央元音;带一号的元音(应该是“〜”号,由于电脑显示困难,此处不得不用“一”号代替)表示鼻化元音。
鼻化元音的发音方法前面已经提到,即让软腭半升半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冲出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