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综合治疗难治性膀胱癌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综合治疗难治性膀胱癌的临床观察

留取切缘组织行病理检查。T R t 否达到 肉眼及显微 镜下 U B是
均无肿瘤 残 留直 接影 响 患者 的预 后 , u s 等 研 究 表 明 j D nt , TRt U B 切除完整 的 T 期 与 期 患 者 的生 存 率 是相 近 的。 3 术毕 留置 F 2三腔二囊 导尿管 3~ , 2 5d 手术时间控制在6 i 0mn
ln h u v v lt . o gtesria i me Ke o d : B a d rc n e ;n r v sc l h moh r p T yW r s ld e a c r I ta e ia e te a y; URB ; y t e zn r ame t c t S n h s i gte t n
c n e ainste td b URB rm a u r 0 9 t u e 2 1 ,h nrv s a h moh rp a v n a al s p sil f r a c rp t t rae y T e tfo Jn ay2 0 oJ n 0 te it eil c e tea y w s 1 a c e e r a o s e at s y b e
scino ld e mo )a dita ei l h moh rp et f a d rt r n r v s a e tea y o b u n c c
C i s Mei n ,uh 3 70 C ia hn e d i Ysa34 0 , h ) e ce n
T N i,H i x Y hnHsil ai nl O GY Z UY g— i  ̄ a o t T di a n n n( pa o r t f o
的顺序进行 , 切除 由浅入深 , 边切边 止血 , 切除深 度应达到肌 层 或膀胱壁 外脂 肪层 , 至可 以达到局部 穿孔 ] 甚 。肿瘤 边缘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3例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3例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53例(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新疆昌吉831100)【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02年12 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53 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后本组53例均1次切除,随访3个月复发2例,9个月复发6例,18个月复发2例,均再次行turbt。

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术后早期行膀胱灌注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首选。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膀胱灌注【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06-01 我院2002 年12月—2011 年12 月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53 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2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3例,男45例,女8例,年龄30-81岁,平均55岁,其中初发48例,复发5例。

肿瘤单发45例,多发8例,肿瘤有蒂23例,肿瘤直径0.3-4.0cm。

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病理检查证实为乳头状瘤2例,移行细胞癌51例,病理分型ⅰ级20例,ⅱ级32例,ⅲ级1例。

结合b超,ct以及膀胱镜镜检等资料,均为临床分期t2期以下的肿瘤。

1.2 治疗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用好克电切镜,5%甘露醇灌洗液连续冲洗,电切功率160w,电凝功率60w,切除前先详细观察膀胱内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

切除时坚持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易到难的原则。

较小肿瘤直接电切,较大肿瘤先电切除瘤体,基底部再电切和电凝达浅肌层。

对肿瘤周围2cm范围内的膀胱粘膜作浅层电切。

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直接用电切环行电切术,避免使用电凝。

不能耐受全麻而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电切时,用电极把肿瘤勾于陶瓷内。

术后常规留置三腔导尿管,间断膀胱冲洗1-2d,术后3d拔出导尿管。

经尿道电切术合并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

经尿道电切术合并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
能改 善P V R、最大膀胱 测压容积 、充盈 期末膀胱 顺应性 、最大尿 流率 ( Q ma x ) 、平均尿流 率 ( Q a v e )、最大尿流率 时逼尿肌压力 ( P d e t @
[ 4 ] 陈兴丽, 孟 岩, 张 兰桐 . 马鞭 草 化 学 成分 和 药 理作 用 的研 究进 展


著 ・ 5
Q ma x )等尿 动力学 指数 。且治疗2 组 较治疗 1 组更 能改善P V R 、充 盈 期末膀 胱顺应性 、最 大尿流 率 ( Q ma x ) 、平均尿流率 ( Q a v e )、最 大尿流 率时逼 尿肌压力 ( P d e t @Q ma x )等 尿动力学 指数 ,证 明每周 2 次膀胱灌 注治疗效果 更佳 。我 们认为 ,马 归液膀胱灌 注治疗腺性膀 胱
国眶|国啊|届■ 2 0 1 3 年1 0月第 1 1 卷 第3 0期
通过我 们多年 来对腺 性膀胱 炎的研究 ,发现 “ 湿热蕴结 、气虚 血
瘀” 在腺性膀 胱炎发病 中有重 要作用 ,采用 “ 清热利湿 ,益气 活血 ” 的 自制 中药马 归液 进行 膀胱 灌注 取得 良好 的疗效 。马归 液 由 中药 马
年 7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期 间 采 用经尿 道 电切 术合 并吡 柔 比星 膀胱 灌 注法 治疗 4 0 例 女性 腺性 膀胱 炎 。结果 所有 手术 均取得 成 功 ,平 均 手 术 时间 约 ( 2 2 . 4 ±6 . 3 ) mi n , 术后 留置尿 管平 均 时间 ( 4 . 2 ±2 . 1 ) d , 平 均住 院 时间 ( 5 . 3 ±2 . 5 ) d 。经综合 治疗后 , 4 O例病 例 中痊 愈 2 1 例 ( 5 2 . 5 %) , 好转 1 5例 ( 3 7 . 5 %) ,无效 4 例 ( 1 0 . 0 %) 。总 有 效 ( 治愈 +好 转 )率 达 9 2 _ 3 % 。术 中术后 未 出现 严重 出血 、膀胱 穿孔 、尿 失禁 等 并 发症 ,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51例

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51例
分析。 结果 治 疗后 随访 6 月 - 0个 月 , 个 6 术后 3年 内复发 6 , 例
均 多次行 T BT UR .结论 经尿道 电切术加术后早期行膀胱灌
3 讨 论
注是治疗浅表膀 胱癌的首选 , 于不能耐受膀 胱全切的 患者则 对
是 治疗 疾 病 或 减 轻 症 状 的姑 息 疗 法 。
类抗生素等药物 的应用 , 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
( 收稿 E期 :0 I0 — 5 l 21-3 1 )
经 尿 道 电切 加 膀 胱 灌 注 治 疗 膀胱 癌 5 1例
丁 名煜 曹建 国
( 中信机 电制造公司总医院 , 1 山西 运城 0 3 0 ) 4 8 1
表 2 治疗 3个 月 6个月及 1年后 2组疗效 比较( ±s分 ) ,
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 目前 面临着 以下 三方 面的问题 :
我 院 19 9 9年 1 月一2 0 年 1 08 2月采用 经尿道膀胱 肿瘤 电 切术 了较好 的临床
疗效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①糖皮质激素可能带来全身性 的副作用 ; ②患者 因对激 素的恐 惧, 拒绝 长期使用糖皮 质激素 ; 多数 患者难 以坚持长期用药 , ③ 停药后鼻塞等症状会很快又加重 。从 目前 临床 治疗 情况看 , 单 纯药物治疗很难达到长期持久的疗效 。 32 等离子低 温消融手术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 0 7 . 4 ~ 0℃) 下, 利用电极 产生的能量将刀头与组织之 间的电解液转换成 等 离子体层 , 足够的 电压梯度 作用 下 , 离子体 中的带 电粒 子 在 等
使 目标组织 中的细胞逐渐解体 ,这种效应 局限于被作用组织 ,

11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刘文政;谢群;蒋善福【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尿道电切切除术治疗,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术后给予40 mg丝裂霉素化疗治疗)和观察组(术后给予30 mg吡柔比星化疗治疗)各50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随访3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VEGF、FGF、MMP-9水平、不良反应、复发和生存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FGF、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0.5、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减弱膀胱癌血管新生及癌细胞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减少患者术后复发和改善生存预后,且无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ladder irrigation chemotherapy with different drugs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on patients with superifcial bladder cancer and their prognosis. Methods:One hundred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hemotherapy with 40 mg of mitomycin after surgery)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chemotherapy with 30 mgof pirarubicin after surgery) with 50 cases each. The levels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3 years. The levels of VEGF, FGF and MMP-9,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currence and the survival condi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VEGF, FGF and MMP-9 were obvious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showed no signiif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in the 0.5, 1, 2 and 3 years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hile the recurrence rates were signiif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resection combined with intravesical irrigation chemotherapy with pirarubici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lignant biological behavior such as angiogenesis and cell invasion of bladder cancer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not increase the risk of adverse reactions.【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6(037)023【总页数】5页(P32-35,38)【关键词】膀胱灌注化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生存预后【作者】刘文政;谢群;蒋善福【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中山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中山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泌尿外科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R737.14膀胱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癌症之一,多发生在膀胱侧壁及后壁,年龄以50~70岁为多,可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生转移,侵袭直肠、结肠、肝、肾等脏器,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

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 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  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概述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总体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

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膀胱癌中最为恶性的一类,经常容易复发和转移,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造成极大影响。

目前,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切除,但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问题。

如何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复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的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并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就这一方法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进行探讨。

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的方法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是一种针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预防治疗方法。

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切除肿瘤:通过膀胱镜等器械切除膀胱癌病灶。

2. 电切:对术后残留病变组织进行电切,确保切除干净。

3. 联合膀胱灌注:将化疗药物或者免疫治疗药物通过膀胱灌注的方式直接注入膀胱,以达到杀灭残留癌细胞的目的。

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膀胱镜直接观察、切除和治疗膀胱癌病变,将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起到局部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1. 提高手术切除的彻底性:通过经尿道二次电切,可以对术后残留的癌变组织进行更彻底的切除,减少残留癌细胞对机体的侵害,从而降低了复发的风险。

3. 降低复发率:一些临床研究显示,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切灌注可以显著降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副作用小:由于治疗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相比于传统的全身化疗,副作用相对较小,对患者的耐受性更好。

5.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未来展望尽管经尿道二次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8-09-03T10:48:21.1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3期作者:洪怀山叶烈夫刘志华江其琦周志鹏[导读]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仓山 350028)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4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2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出现全身流感样表现,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者治愈,均未退出治疗,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4.76%。

结论TURBT联合膀胱内BCG灌注的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关键词:TURBT;膀胱内BCG灌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世界上每年新发现膀胱移行尿路细胞癌患者已经超过336000 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占75% [1]。

近年来,我国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发病率逐年升高[2]。

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这种膀胱恶性肿瘤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标准,不同治疗方案术后总体膀胱癌复发率各不相同。

为了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物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联合膀胱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灌注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42例本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
r n e L mp o ye ta so ma in r t e c ; y h c t r n f r t a e o
膀 胱癌 是 泌 尿 系统 最 常见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而 手 术 是
察组 。对照组 3 O例, 2 男 3例 , 7例 , 女 平均 年龄 ( 31 53 岁 ; 6 . .) +
i rame to u efca ld e a c rh srl bec rtv f c ,ltesd f c d rc mme d t n l ia s . nte t n f p r il a d rc n e a ei l u aieef t i l i eef ta e o s i b a e t e n n ai si ci c l e o n n u
21 0 2年 8月 第 5 O卷第 2 2期 H2 0 3 1 ) 卡介 苗 f 都 生 物 制 品研 究 所 有 限 责 任 0 9 48 与 成
存 在 的病灶 、 防止 肿 瘤复 发 和防 止肿 瘤 复发后 的进 展 。 文献
嘲 明 , 于浅 表 性 膀胱 癌 , 何 手 术 治 疗 , 表 对 任 术后 2年 肿瘤 复 发 率可 达 到 1%~ 0 3 7 %。郝通 利等 嘲 15例 经病 理证 实 为膀 对 4
Th b e ain g o p:t eu e o e i b n y re lrd n e o s r to r u v h s fg mct ie h d o h oi e a d BCG, atr ain frir ain o ld e.T e c nrl a l n to o ri t fba d r h o t e g o o go p:te u eo e i b n y rc lr e c mb n d wi nrv se li si ain o G.Re ul e rc re c ae ru h s fg mct ie h d o h oi o ie t ita e ia n t lt fBC a d h l o s t Th e u rn e r t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应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癌的治疗效果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0 min;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尿路刺激及血尿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结论TURBT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等优点,配合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可明显的降低术后的复发率;二者联合应用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标签:电切;膀胱灌注;膀胱癌;临床疗效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高发的肿瘤,其中表浅性膀胱肿瘤占膀胱肿瘤约70%~80%。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s,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可重复的特点[1]。

但如何掌握手术技巧以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则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我院泌尿中心对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 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 治疗加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58.2±9.5)岁,病程7 d~16 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消瘦、下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

术前常规行膀胱镜检查及肿瘤组织活检确诊,肿瘤发生两侧壁42例,膀胱颈或三角区20 例,其他部位6例,术前常规盆腔核磁检查肿瘤浸润程度,临床分期:Ta期46例、T1期22例,术后联合膀胱灌注化疗。

1.2方法患者采用腰硬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位,常规铺单,消毒,连接好电切系统。

经尿道插入Wolf汽化电切镜,用5%甘露醇电切灌洗液连续膀胱灌注,使膀胱适度充盈,灌注容量在100~200 mL左右。

电切功率为100 W,电凝功率70~80 W,汽化功率160 W,进镜后观察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

辨清肿瘤与输尿管开口的位置,肿瘤切除按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顺序进行,切除由浅入深,边切边止血,切除深度应达到肌层或膀胱壁外脂肪层,电凝基底创面及周围粘膜,术后创面彻底止血,用蒸馏水反复冲净膀胱,膀胱冲洗器将切割组织碎片全部吸出体外,电切结束后,留置F22三腔二囊导尿管,术后第2d行膀胱灌注化疗[2]:吡柔比星30 mg +注射用水40 mL,灌注前自行排尿以排空膀胱,常规碘伏消毒,膀胱内置入导尿管,注入灌注液,每8 min仰、俯、左右侧卧更换体位,膀胱内灌注液保留30 min,化疗1次/w,连续8次,以后1次/月,共2年。

1年内每3个月膀胱镜镜检,第2年6个月复查1次。

2结果
本组68 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0 min,手术视
野清晰,术中和术后均无膀胱破裂、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尿路刺激及血尿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随访6~24个月,对复发病例再次行TURBT术,恢复良好。

3讨论
3.1手术技巧肿瘤切除时应由小到大进行,先难后易,保证切除每处时均能够止血可靠[3];控制手术时间,避免发生电切综合征,若肿瘤过大,一次不能完全切除干净,可1 w后再次行TURBt 术;如果出现出血时避免盲目操作,在充分显露术野后准确止血。

手术操作电极平面移动与膀胱壁弧形相适应可以减少膀胱穿孔的风险[4]。

术中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和深度和及时的创缘病理检验可防止切除不彻底的发生;多发性肿瘤应该按照先小后大的切除原则,已经有肌层浸润的肿瘤,切割时控制深度,避免发生膀胱穿孔;输尿管口的肿瘤分清肿瘤和输尿管口的关系,可避免误切输尿管口,如肿瘤确实距输尿管口较近则以单纯切割电流将输尿管口一并切除,尽量避免烧灼,以免术后形成瘢痕。

术后加强随访,定期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复发,及时处理[5]。

3.2并发症的预防膀胱穿孔是TURBT 的重要并发症,作者体会术中保持膀胱低压灌注,使膀胱注水量在100~200 mL左右,此时膀胱处于低压状态,黏膜皱襞消失,而膀胱肌层尚未完全伸展,可使膀胱壁保持一定厚度,能切至足够深度,否则很浅的切除也可能造成膀胱壁的穿孔,切除肿瘤基底部时应薄层切除及弧形切除,切除深度不超过半个电切环。

电切膀胱侧壁及输尿管口外侧部位的肿瘤时容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在切除侧壁或输尿管口外侧的肿瘤时,采取点切的方法,先从远离闭孔
部位开始,距离肿瘤蒂部>2 cm 部位,电切环不要伸出太多,点触切开黏膜,看有无闭孔神经反射,如果没有或仅有非常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则继续点触环形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浅肌层,一边在浅肌层深面利用电切环钝性推剥,一边电凝深肌层表面出血,直至完整剥除整个肿瘤。

术中或术后出血:出血较多者,多发生在那些病变较广泛,切除面积较大的患者,需将出血来源的肿瘤部分切到膀胱壁,并在该处电凝止血,对这些患者应做到边切边止血,本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出血。

3.3预防术后复发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该病治疗的一大难题,国际公认术后即时灌注化疗或24 h 内灌注化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6]。

吡柔比星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主要被黏膜吸收,药物进入黏膜固有层,进而进入浅肌层,因而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3年复发率为13.8% ,具有使用方便,疗效高且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7]。

本组68例病例,复发25例,其中15例于1年内再次复发,5例2年内再次复发,均再次行TURBt 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综合所述,我们认为TURBT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可反复进行等优点,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可以
提高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行环,瞿利军.罗耀雄等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療浅表膀胱肿瘤160例[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15(3):194-195.
[2]李清,徐涛,王晓峰.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J].中华肿瘤杂志,2009,31(12):26.
[3]刘志华,周祥福.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25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4):20-21.
[4]王文军,高光霞.经尿道同期电切加电汽化治疗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580.
[5]肖春雷,田晓军,李选,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单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难治性膀胱癌[J].中华微创外科杂志,2006,6(12):46.
[6]于斌,习小庆.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用临床医学,2005,6(12):88-89.
[7]葛波,杨燕伟,张天禹,等.吡柔比星联合白细胞介素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53.
[8]刘本春,张元芳,王忠,等.单次腔内灌注表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J].中华外科杂志,2002,(02).
[9]秦凤展,张家驹,丁永为,等.米托蒽醌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62例临床观察[J].癌症;199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