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合集下载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溯源流变,展示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脉络。

本文以解析中国思想史中重要事件、曲折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如何反映时代文化为目的,力图把握其中蕴藏的历史洞察。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一、儒家思想
1、以孔子为最崇高的哲学家的思想系统叫什么名字?
答:儒家思想。

2、儒家思想是源于何人的思想?
答:儒家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思想。

3、儒家思想有哪些特点?
答:儒家思想的特点有下列几点:①以道德教化德行为主要内容;
②强调中庸之道、劝学立德;③重视忠恕、宽容优柔;④主张“礼仪之邦、劳以休养”。

二、墨家思想
1、墨家思想最初由谁提出?
答:墨家思想最初由墨子提出。

2、墨家思想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墨家思想的主要思想是“以适与失”,即在一定量的社会情况下,正当的行为(“适”)能够产生正义的和谐,而错误的行为(“失”)则会引起不和的状态。

3、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
答: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以下几点不同:①墨家思想强调行为和
后果的关系,即以“仁义”来行事,而儒家思想则以“中庸”去行事;②墨家思想强调学习天人之道,而儒家思想注重教化过程;③墨家思想强
调人的自身的努力,而儒家思想则强调教育原则。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
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的是( )
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
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
4、“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度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持此思想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5、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法”的思想家是()
17、荀子“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是一种()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2、孟子的性善论认为()
A、人先天就具有仁、义、礼、智的完美道德,故人性皆善
B、人性本善,所以一般人不需后天的培养教化自然都能成为仁人君子
C、人的本性之中具有善的萌芽,将其扩充开来就形成完美的道德
D、人性中虽先天有善的萌芽,但还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才能发展为善行
13、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是指()
9、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我国最早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的宗教产生于()
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
10、最早明确区分天道与人道,认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的()
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
11、伯阳父的“阴阳之序”说认为()。
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的天地之气,是万物的本原
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
6、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术”的思想家是()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上)复习题一、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1.“齐物论”(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分为“齐物”论和齐“物论”。

“齐物”论即万物一齐,“齐”有均、平、等之意,所谓“齐物”,是指以道观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之间没有高下、美丑、尊卑的区别。

齐“物论”即物论一齐,是指俗世关于事物的论断都是立足于道之一端,皆有其特定的立场与局限性,皆有其所是,亦皆有其所非,彼此之间并无真伪、是非之别。

齐“物论”并非主张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而是为了破除流俗之见以及各种物论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伤害。

2.忠恕之道(孔):孔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出自《论语·里仁》。

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推己及人之意。

忠恕,意为忠诚和宽恕,即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忠恕之道是“仁”的具体运用,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3.失其本心(孟):孟子性善论的观念之一。

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天性、天良、原本具有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如所谓的“四端之心”,这是人性为善的基础。

然而,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屈服于自身的欲望或是外部的压迫,放弃自己的良心。

“失其本心”导致了恶的产生,使得本性为善的人做出恶行。

4.反者道之动(老):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出自《道德经》。

“反”,覆也,引申为复归、回归。

“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的存在具有反复、回归的运行趋势。

这一命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观点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新颖的洞见,不同于单线条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历史不断复归的趋势。

5.无待(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即对于对象的无所期待、无所依赖的态度,指一种悠游自在,无溺无滞的生命状态。

从逻辑上看,“不待”以“无己”为前提,“无己”即不滞、不执于“我”。

只有破除是非之执、物我之别,才能与物同化,达到逍遥的境界。

中国思想史 练习题一

中国思想史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题
1、周公制礼作乐
2、《白虎通义》
3、横渠四句
4、“经学即理学”
5、东方文化派
6、孔子
7、《五经正义》
8、谶纬
9、“工商皆本”
10、天演论
11、孟子
12、五德终始
13、新学
14、知行合一
15、三民主义
二、简答题
1、简析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2、戊戌变法期间康、梁、谭、严维新变法思想表现的异同?
3、简述西周末年思想革新的表现。

4、简述洋务思潮基本内容。

5、汉初儒学主要特征。

6、乾嘉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对先秦儒、道、墨、法诸流派思想评析。

2、清末反清思想的形成。

3、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4、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解放的性质。

5、西周“帝”的思想较前代有哪些新因素。

6、鸦片战争后“变局”意识的产生。

一、名词解释题
1、中庸
2、黄老之学
3、“性气相资”
4、以夏变夷思想
5、君主专制主义
6、玄学
7、三品论
8、鹅湖之会
9、北宋五子
10、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二、简答题
1、刘安在《淮南鸿烈》中的主要主张。

2、隋唐道教的主要派别。

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思想主要范式的重要内容。

4、王安石及其新学。

三、论述题
1、隋唐时期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主要思想。

2、民国期间有哪些重要思想论争,其思想内容有何关联。

3、宋初理学思想主要派别。

4、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想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非常重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

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这两个命题上。

“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1.性恶说2.“大宗师”3.“参验说”4.名辩思潮5.正始之音6.性善论7.谶纬8.“言不尽意”9.《五经正义》10.经世致用11.“反者道之动”12.黄老学派13.玄学14.洛学学派15.公羊三世说16.“天人感应”17.“效验”学说18.鹅湖之会19.“致良知”20.中体西用三、简答题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政治思想是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化的特色之所在。

()参考答案:对2.能对思想进化演变一目了然,且可以将各个时代的背景详细说明的研究方法是问题的研究法。

()参考答案:错3.将各种思想提炼出特色,以类排序的研究方法是()。

参考答案:宗派的研究法4.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

参考答案: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政治哲学;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国家和法的理论;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5.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资料来源有()。

参考答案:法典及其他制度;政治家活动的遗迹;学者的著述与言论;可以证察时代背景及时代意识的历史及其他著述第二章测试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特色是重罚。

()参考答案:错2.“以德施刑”意思是罚为根本,德是补充。

()参考答案:错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参考答案:绝对专制4.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5.周公的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

参考答案:保民慎刑罚第三章测试1.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

参考答案:轴心时代2.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参考答案:儒、道、墨、法3.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

参考答案:《道德经》5.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参考答案: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第四章测试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思想史》复习

《中国思想史》复习

《中国思想史》复习《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教学资料、考试复习资料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1、商周宗教思想①、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上帝是元神异:夏:忠义商:遵命遵神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祖先一元神祖先即上帝(夏商)A、祖先与上帝分离B、天命可以转移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

生产工艺五材属性2、占星术五大行星之号3、甲骨卜辞卜辞中的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

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①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多元互补早期阴阳说: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提出“气”及“阴阳”观念《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士子救国儒——文士墨——武士道——隐士法——谋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位不可动摇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
41、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始终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 B.其思想
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C.从西汉开
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D.对我们
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积极作用
42、最早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一著名观点的是
背景不相关的是( )
A.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B.各
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 C.孔子兴办私
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D.封建经济
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2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
D、道从本体言是自然无为的,但其作用则无所不为
16、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主张(

A.性善说
B.性恶论
17、荀子“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是一种(
A.带唯理论色彩的唯物主义认识方法 C.
C.性无善无不善说 D.性三品说 )
B.唯理论的唯心主义认识方法
带经验论色彩的唯物主义认识方法
D.先验论的神秘主义认识方法
反映了( )
A、天命观的动摇 B、对天命意志的绝对崇拜 C、天命转移论 D、人文意识的
觉醒
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 )
A、天命靡常
B、以德配天
C、绝地天通
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的是( )
D、敬德保民
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
)。A.通
过“无我”、“丧我”即取消自我以绝对地顺应自然、顺应道 B.
通过不断地扩充自我,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和道的同一 C.道是
无,因此只有在人死后化为无,才可能与道合一 D.道即我,我
就是道,所以我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4、“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度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 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
D、人性本恶,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符合善的要求
14、庄子在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主要表现在(

A、否认认识对象的规定性
B、否认有判别是非的标准
C、否认人的认识能力
D、否认认识的可靠性
15、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指(

A、道的运动以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法则
B、道是仿效自然界而构成的,其运动法则也取法自然界 C、道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故其遵循的法则只能是自然而然
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持此思想观点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5、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法”的思想家是( )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 吴起
6、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术”的思想家是( )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 吴起
7、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势”的思想家是( )
说 的 ?( ) A.Laotzi
B.Confucius
C.Mencius
D.Hsun Tzu
25、在战国时期,曾经显赫-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 )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利益
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
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
30、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31、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 )
A. 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32、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唐太宗
43、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
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
威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名词解释题
C、早期五行说
D、元气说
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

A、天命靡常
B、以德配天
C、绝地天通
D、敬德保民
8、五行思想首次明确提出是在(

A、《诗经•大雅》
B、《尚书•洪范》
C、《易传•系辞》
D、《礼记
•礼运》
9、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我国最早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的宗教产
C、人的本性之中具有善的萌芽,将其扩充开来就形成完美的道德
D、人性中虽先天有善的萌芽,但还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才能发展为善行
13、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是指(

A、人性本善,后天环境的熏染使人变得虚伪
B、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由于后天环境影响而使人有善恶之分 C、人的道德品质是由圣人“起礼义、制法度”加以改造培养的结果
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24 美国一批研究汉学的学者发现明朝皇帝朱元璋很不满意下一段话:“The people are most
important,the state comes next,while the ruler weighs the least.”,这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 吴起
8、下列说法不属于道家思想渊源的是( )
A、盖出于曦和之,敬顺旱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B、黄帝与姜太公 C、
殷周的传统文化 D、楚文化
9、下列命题不符合老子人生哲学的是( )
A、“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B、“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
能胜。”
C、“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常。”
39.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其主张不包括(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
40.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
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第二章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具有简单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是( )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生殖崇拜
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对立
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即规律 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
的刑罚和恩德
D、叔兴
12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
A、太极阴阳论
B、原子论

) C、佛教缘起论
D、五行
二、名词解释题
1、阴阳 三、简答题
1、简述周公“制礼”的哲学意义。 2、简述《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中的认识论价值。 3、简述原始宗教对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简述《易经》蕴涵的辩证法思想因素。 5、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6、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
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
38、关于韩非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C、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
D、认为社会在不断发展,主张变法革新
)。
A、“自诚明”B、“自明诚”C、 心斋 D、坐忘
29、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
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第三章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孔子全部学说都贯穿着他的中庸的方法论原则,其中庸之道( A
)。
.尽管有一些形而上学因素,但总的讲来是符合辩证法的 B.只有片
面的真理性,总体而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折中主义 C.只讲矛盾的调
1、道通为一说
2、三表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述韩非子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3、简述墨子“三表”的理论贡献。
4、简述对庄子“齐物论”的理解。
5、简述李泽厚对孔子仁学结构的分析及整体特征。
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33、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
① “仁者,爱人” ② “无为而治”③ “兼爱”④ “克己复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