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件:第七章 电化学
合集下载
物化 第七章 电化学ppt课件

2. 电极过程
电化学过程必须在电化学池中实现,总是伴随着电化学反应和 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换发生。
原电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等
系统对外做电功
G T,P 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电极过程
电解池: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电镀装置,电抛光装置等
Q m n M M z F
M-物质的摩尔质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 法拉第定律
已知元电荷电量为
1 . 6 0 2 21 0C
1 9
F=L· e =6.022×1023 mol-1×1.6022×10-19 C
=96484.6 C· mol-1
≈96500 C· mol-1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1/25
2. 电极过程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
阳极(负极):
Zn(s)= Zn2+ (aq)+ 2e(氧化反应)
Zn
Cu
阴极(正极):
Cu2+(aq)+ 2e- = Cu(s) (还原反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1/25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1/25
3. 法拉第定律
Faraday’s Law
⒈ 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质量 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 Q m 或 Q n
Michael Faraday ⒉ 通电于若干个电解池串联的线路中,当 (l791-1867) 所取的基本粒子的荷电数相同时,在各个 英国著名的自 学成才的科学家
物化课件7.电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1

电池电动势
E
标准电动势
E
----- 电极电势 ( V )
----- 标准电极电势 ( V ),附录8
电极反应 vOAO(x氧化 )态 nevRBRde(还原态
RTln(aRed)R
nF (aOx)O
-------- Nernst方程
1. R = 8.314 J / K·mol ; T : K
H 2(p 1) H 2(p 2)
②
Ag(sC ) lA g Cl
先确定电极 Ag ,AgC (s)lC l 作正极
正极反应 AgC e lA gCl
负极反应 Ag(sC ) lAgCl
- Ag(s)C el A gCl AgAge
负极
Ag Ag
电池符号 Ag A gClAg(C s),A l g
2. 纯固体、纯液体, a = 1 ; 理想气体 a用 (P / P ) 代替 ; 稀溶液 a 用 (b/ b ) 代替.
3. 和 都是强度性质, 与电子转移的多少无关;
也与其作为正极, 还是负极无关.
4. 电极反应中, 除了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以外, 还有其 它的物质参与了反应, 则该物质的活度(或分压)也要 表示在Nernst方程中.
F3e e F2e
Pt Sn2 , Sn4
S n42eS n2
PtQ,H2Q,H
H2Q-对苯二酚 C6 H4(OH)2
Q-苯醌 C6H4O2
Q 2H 2e H 2Q
四. 电池表示法
电池符号的书写规则:
1. 正极写在右边,负极写在左边,电解质溶液写在两电极中间
2. 注明电池物质及其状态,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如气体 H2(P)、 液体Br2(l)、固体Ag(s)、溶液ZnSO4(b)等。
物理化学07章电化学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AMISTRY)
第七章 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
2019/9/7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电化学
电解
电能
电池
化学能
∆rGm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 电解质溶液
• 原电池中的电化学过程 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 电解池中的电化学过程
通电结束,阳极部阳、阴离子各少了3 mol,阴极部 只各少了1 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仍保持不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思考题:
若阳离子、阴离子均为荷二价的,且阳、 阴两电极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数均为2,其 余条件相同。试考虑前面两种电迁移情况 有何不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一)电解质溶液
主要内容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电导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1.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电化学研究对象
电化学主要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 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
= 1 7 6 3 C
(2 )t Q I 0 1 .7 0 6 2 3 5 C A 7 .0 5 1 0 4s
(3) n(O2)1 4n(1 3Au) =1 4197.01g .20 m g ol1/34.57103m o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PHYSICAL CHAMISTRY)
第七章 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
2019/9/7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电化学
电解
电能
电池
化学能
∆rGm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 电解质溶液
• 原电池中的电化学过程 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 电解池中的电化学过程
通电结束,阳极部阳、阴离子各少了3 mol,阴极部 只各少了1 mol,而中部溶液浓度仍保持不变。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思考题:
若阳离子、阴离子均为荷二价的,且阳、 阴两电极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数均为2,其 余条件相同。试考虑前面两种电迁移情况 有何不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一)电解质溶液
主要内容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电导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7
1.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电化学研究对象
电化学主要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 相互转化及转化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
= 1 7 6 3 C
(2 )t Q I 0 1 .7 0 6 2 3 5 C A 7 .0 5 1 0 4s
(3) n(O2)1 4n(1 3Au) =1 4197.01g .20 m g ol1/34.57103m o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物理化学电化学课件

重金属离子去除。
物理化学电化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物理化学电化学的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电解现象和电池的 原理。
现代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物理化学电化学在能源转换和储存、 工业应用以及环境监测与治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未来展望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物理化学电化学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新型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的探索以及 环境友好型电化学过程的开发等。
恒温水浴
用于控制实验温度,保证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相关 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确保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应佩戴 防护眼镜、实验服和化 学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
避免使用易燃、易爆、 有毒或有腐蚀性的试剂 ,并确保实验室有良好 的通风 系统。
在实验结束后,应按照 实验室规定正确处理废 弃物,并确保实验室安 全卫生。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物理化学电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广泛,如生物传感 器、药物输送等。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体内的物质 浓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药物输送方面,利 用物理化学电化学方法可将药物精准地输送到病变部位, 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副作用。此外,物理化学电化学还 可用于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电感的感抗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自感电动 势能力的物理量,定义为线圈 的自感电动势与通过线圈的电 流的比值。
电容与电感的应用
电容和电感在电子电路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滤波器、振荡 器、变压器等。
电解与电镀
电解的概念
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化 学反应过程,通过电解可实现金 属的提取和精炼、电解反应的合
物理化学电子课件第七章电化学基础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六、电导测定的应用
2. 难溶盐或微溶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很难用普通的滴定方法测 定出来,但是可以用电导的方法测定。用一已预先测定了电导率的高 纯水,配置待测微溶或难溶盐的饱和溶液,测定此饱和溶液的电导率 κ,则测出值为盐和水的电导率之和,故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3. 在科学研究及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纯度很高的水。例如,半导 体器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清洗用水若含有杂质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甚至变为废品。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表7-2 25 ℃时几种浓度KCl水溶液的电导率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
四、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科尔劳施 (Kolrausch)对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摩尔电 导率Λm与其浓度c的平方根呈直线关系,即科尔劳施经验式:
第七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解质溶液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第四节 电极电势 第五节 不可逆电极过程 第六节 电化学的基本应用
第一节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电解池与原电池
电化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规律,实现这 种转换的特殊装置称为电化学反应器,分为电解池和原电池两类。电 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而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四、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1.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与电池反应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ΔrGm的关
在恒温、恒压且电池可逆放电过程中,系统吉布斯函数的变化量等 于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可逆电功,即等于电池的电动势E与电量Q的乘积。 根据法拉第定律,每摩尔电池反应的电量为zF,故
第三节 可逆电池及原电池热力学
南京工业大学物理化学课件第七章电化学-课件

的负离子为 N 个。 则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MM’的正离子数为 NAu(相当于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个截面的溶液的体积为 Au )反向通过的负 离子数为 NAu ,它们所带的电量为
Q Au Nze
Q Au Nze
e 是单位电荷的电量
则单位时间内通过该截面的总电量Q
Q Q Q A N z u e A N z u e
两电极间通过,则构成外电路:这种装置就叫做电池。 电解池:若在外电路中并联一个有一定电压的外加电源,则将有 电流以外加电源流入电池,且使电池中发生化学变化,此时电能 就转化成化学能,这种电池就称为电解池 。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如图所示: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直流电源与两电极相连接,电流方向是电源外电路中由正极流 向负极,而电子流动的方向正好与之相反,是由电源外电路中由 负极流向正极。 电极反应 :电子流到电极上,那么在电极上就会进行有电子得失
§7-2 离子的迁移数
通电前后各区域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上述结果表明: 电解后:三个区域的溶液都是电中性的 电解后,两电极附近的阴极区和阳极区中,浓度变化不相同。
n阳=Q u 1
式中 n阴 、n阳分n阴别表Q示_ 阴u极 区和3 阳极区内电解质克当量数(物质
的量)的减少。
2、离子的迁移数
某种离子的迁移数ti是指该离子迁移的电量Q+与通过溶液的总电
液的总电量Q应等于正离子输送的电量Q+与负离子输送的电量Q- 之和,即Q= Q++ Q-,但因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它们的迁移速度又不等,所以输送的电量Q+和Q-并不相等,显 然向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的克当量数之和,等于任一电极上放 电物质的克当量数。
Q Au Nze
Q Au Nze
e 是单位电荷的电量
则单位时间内通过该截面的总电量Q
Q Q Q A N z u e A N z u e
两电极间通过,则构成外电路:这种装置就叫做电池。 电解池:若在外电路中并联一个有一定电压的外加电源,则将有 电流以外加电源流入电池,且使电池中发生化学变化,此时电能 就转化成化学能,这种电池就称为电解池 。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如图所示:
§7-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
直流电源与两电极相连接,电流方向是电源外电路中由正极流 向负极,而电子流动的方向正好与之相反,是由电源外电路中由 负极流向正极。 电极反应 :电子流到电极上,那么在电极上就会进行有电子得失
§7-2 离子的迁移数
通电前后各区域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上述结果表明: 电解后:三个区域的溶液都是电中性的 电解后,两电极附近的阴极区和阳极区中,浓度变化不相同。
n阳=Q u 1
式中 n阴 、n阳分n阴别表Q示_ 阴u极 区和3 阳极区内电解质克当量数(物质
的量)的减少。
2、离子的迁移数
某种离子的迁移数ti是指该离子迁移的电量Q+与通过溶液的总电
液的总电量Q应等于正离子输送的电量Q+与负离子输送的电量Q- 之和,即Q= Q++ Q-,但因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它们的迁移速度又不等,所以输送的电量Q+和Q-并不相等,显 然向两极迁移的正、负离子的克当量数之和,等于任一电极上放 电物质的克当量数。
第七章电化学-PPT课件

Q t Q Q U U U
Q U t Q Q U U
故有
t U t U
31
4. 迁移数测定的方法 (1) 希托夫法 根据迁移数的定义,将电解池划分为 三个区:阴极区、阳极区和中间区。
Q Q
Q t Q Q Q t Q Q
(3) 影响离子迁移数因素 从上式可见,离子迁移数与溶液中正、 负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速率有关。
28
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速率除了与离子的 本性(包括离子半径、离子水化程度、所带 电荷等)以及溶剂的性质(如粘度等)有关以 外,还与外加电场的电位梯度有关,电位梯 度越大,推动离子运动的电场力也越大。 影响离子迁移数因素:温度、溶液浓度 溶质特性、溶剂特性。一般情况下,温度升 高,正、负离子的迁移数趋于相等。 离子迁移数是一比值,为无量纲的纯数。
+ -
24
+
-
25
(3) 电解时 正负离子运动规律 A. 向阴、阳两极方向迁移的正、负离子的 物质的量总和(电量)恰等于通入溶液的总电 量(法拉第数)。 通入溶液的总电量 = Q+ + QB.
正离子迁移的电量Q+ 负离子迁移的电量Q负离子运动速率正离子迁出阳极区的物质的量n+ 负离子迁出阴极区的物质的量n正离子迁入阴极区的物质的量n+
Q t Q Q
32
Q t Q Q
=
正离子迁出阳极区的物质的量n+ 通过电解池电荷的物质的量n
=
=
正离子迁出阳极区的物质的量n+
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n 正离子迁出阳极区时所迁移的电量Q+ 通过电解池的总电量
物理化学课件:电化学

03
脉冲伏安法优缺点
脉冲伏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仪器复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数据处理繁琐等。
循环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原理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反复扫描电压,并测量 电流响应的方法,可以获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
循环伏安法应用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电极材料研究、电池性能测试等领域。通过循环 伏安法可以研究反应机理、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重要信息。
2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污染等优点,使 其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 降低成本,以实现商业化应用。
太阳能电池研究
01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而太阳能电池则是将太阳 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器件。
02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
阴阳极反应
在电合成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上 的反应可以控制,以制备所需的 化学物质。
产品分离
电合成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可以通 过适当的分离技术进行分离,以 获得纯度较高的产品。
电解和电合成应用
工业生产
01
电解和电合成过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解法制
备碱、电解法制备酸、电合成法制备有机化合物等。
环境治理
电池及电极过程
电池的组成和类型
电池的组成
电池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和外壳等组成。
电池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电池有多种类型,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 镍氢电池等。
电极过程动力学
电极过程
在电池中,电极过程是指发生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电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 ln a
RT ln a
RT ln a
RT
ln a
代入有:
RT ln a
( ) RT ln
a a
RT ln a
a
a
a a
b
b
b
a
b
/
b
a b / b
a
b
/
b
——三个活度,三个活度因子——
bB b
aB
bB
a
a
a
(
b b
)
b
(
b
b
1
)
[( bB
) ( bB
)
1
]
(
1) bBFra bibliotek对1-1价电解质 NaCl ( B ) b bB
a
b b
bB b
aB
a2
2
(
bB b
)2
对1-2价电解质 Na2SO4 (B) b 3 4bB
1
( )2
a
b b
3
4
bB b
F=L·e =6.022×1023 mol-1×1.6022×10-19 C =96484.6 C·mol-1 ≈96500 C·mol-1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
例7-1-1、通电于Au(NO3)3溶液,电流强度I=0.025A, 析出Au的质量为1.20 g,已知M(Au)=197.0 g·mol-1。 求: ⑴ 通入电量Q;
➢ 本章内容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7-2 可逆电池 §7-3 可逆电池热力学 §7-4 电极电势 §7-5 可逆电极的类型 §7-6 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应 §7-7 分解电压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两类导体 ▪ 第一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1) 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导电总量全部由 电子承担 2) 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 3) 温度升高,电阻也升高
电解法制备化工原料; 电镀法保护和美化金属; 还有氧化着色等。 3、电分析
第七章 电化学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掌握原电池与电池反应的互译 ▪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掌握Nernst方程及其计算; ▪掌握各种类型电极的特征和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第七章 电化学
e
(-)
e G
盐 桥
(+)
H2(g)
Zn Cl- Zn2+
K+ H+
电池反应: Zn(s)+ 2H+(aq) = Zn2+(aq)+ H (g)
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得失电子的反应 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池反应: 两个电极反应的总和
正极:电势高
负极:电势低
注
阳极 正极
离子平均活度(mean activity of ions)
a def (a a )1
=+
离子平均活度因子(mean activity factor of ions)
def ( )1
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ean molality of ions)
b
def ( b
b
)1
由
电
b
解质的bB求b
Zn (s) +2H+ (aq) =Zn2+ (aq) +H2 (g) 将该反应的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分别于两容器控制进行 的电池装置,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如示意图。
➢ 电极和电池反应 锌电极:Zn(s)=Zn2+(aq)+2e 为氧化反应,是阳极、负极; 氢电极: 2H+(aq)+2e=H2(g) 为还原反应,是阴极、正极;
第七章 电化学
➢ 电化学——研究电能和化 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转化 过程中有关规律的科学。
定温定压可逆时:
r Gm
Wr'
W' max
电解 rGm W '
电能
化学能
电池 rGm W '
第七章 电化学
➢电化学的研究意义 1、电池: 汽车、宇宙飞船、照明、通讯、生物化学 和医学等方面都要用不同类型的化学电源。 2、电解:精炼和冶炼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
阳极 负极
电解池
原电池
阴极 负极
阴极 正极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产生于回路的电流: ➢ 电极及导线中的电子迁移; ➢ 溶液中的离子迁移; ➢ 电极-溶液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
——导电机理
➢法拉第定律:电路中通过的电量与在电极界面上发
生化学变化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Q m
M z ze M Az ze A
aB
a3
4
3
(
bB b
)3
1
2 3
§7.3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原电池是利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 应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自发反应 原电池装置 电能
1.电池图式 例:丹尼尔电池 阳极: Zn Zn2+ + 2e阴极: Cu2+ + 2e- Cu 电池反应:Zn+Cu2+ Zn2++Cu
⑵ 通电时间t; ⑶ 阳极上放出氧气的物质的量。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例7-1-1、 ⑴ 通入电量Q Au3 3e Au
nAu
Au
mAu
M Au Au
1.20 197.0
1
mol
6.09 103 mol
Q zF 6.09103 3 96500 C 1763C
电池表示: Zn|ZnSO4(a1)¦CuSO4(a2)|Cu
电池表示法:
规定:1)负(阳极)在左,正(阴极)在右,中间电解质溶液 2)注明所有物质的状态,溶液浓度,气体压力 3)相之间用“|”隔开,盐桥用“ ” 4)氧化还原电极和气体电极用Pt传导电流
⑵ 通电时间t: t Q 1763C 7.05104 s
I 0.025 A
⑶ 阳极上放出氧气的物质的量
3 2
H2O
3e
3 4
O2
3H
nO2
3 4 nAu
3 6.09103 mol 4
4.57103 mol
§7-2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与活度因子
C A C Z AZ
整体化学势为: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两类导体 ▪ 第二类导体: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
质等。 1) 正、负离子移动而导电,导电总量分别由正、
负离子分担 2) 导电过程中界面发生化学反应 3) 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原电池
烧杯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z为得失电子数 。若通过的 电量为 Q,电极上发生反应 的进度为ξ,则有:
Q z F zF nB B
zF mB
BMB
(7-1-1)
F—法拉第常数 m——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7-1 化学电池导电机理和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 mol电子的电量。已 知电子电量为1.6022×10-1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