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合集下载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的学习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本土课程资源是指园所所在地区的文化、民俗、风土人情等与幼儿密切相关的资源。

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二、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意义1. 培养地方文化意识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可以让幼儿更多地接触到所在地区的文化,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民俗活动、地方特色食物等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并尊重本土文化,培养地方文化意识。

2.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人文环境更感兴趣,因此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身边的实例讲解,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本土课程资源贴近幼儿生活,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户外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发展和认知能力。

4. 节约教育资源通过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可以节约教育资源,降低幼儿园的经济压力。

本土资源大多能够免费或低成本获取,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1. 调查本土资源幼儿园在开发本土课程资源之前,需要进行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情况。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

2. 制定课程方案根据所调查到的本土资源情况,幼儿园可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确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可以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学习需求的课程。

3. 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在制定好课程方案之后,幼儿园可以组织实施相关的教育活动,如举办本地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参观当地博物馆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本土文化。

4. 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对本土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使其成为本土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一、前言幼儿园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展开研究,探讨本土课程资源对于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本土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特点本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幼儿园所在地区文化、地理、历史等为基础所开发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有益资源。

通过本土课程资源的引导和利用,可以丰富幼儿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本土课程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地域性:本土课程资源是基于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文化和传统而进行开发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2)丰富多样:本土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能够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教育性强:本土课程资源融合了地方文化和传统,能够通过教育活动的方式向幼儿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

1. 丰富教育资源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启发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通过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幼儿可以更多地接触和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对家乡的亲切感和热爱之情。

3. 促进幼儿发展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本土文化,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1. 调研本土资源幼儿园开发本土课程资源的第一步是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传统手工艺、乡土风情等,确定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

2. 合理规划在开发本土课程资源时,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功能。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障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根据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科学地设计、开发和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1.符合幼儿成长特点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等特点,更加符合幼儿成长的特点。

通过地方文化、乡土风情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使幼儿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以身边的事物为教材,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幼儿可以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参与等方式,更加直观地了解教育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

由于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文化和环境差异,一些幼儿园缺乏针对性的本土资源开发,导致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2.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幼儿园虽然拥有丰富的本土资源,但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资源利用的范围狭窄、利用方式单一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效果的降低。

3.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本土文化的把握程度不足,教师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制约了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豆玉霞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实验幼儿园 466300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本土资源也逐渐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当中,本土资源的融入使孩子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得到了更新以及补充,弥补了之前学习的漏洞。

良好的本土资源教学会使幼儿感受到家乡的美,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本土资源,教学活动,开发与利用《纲要》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与学习空间,促进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只有开发实施本土化园本课程,进一步丰富除了五大领域课程之外的课程体系,才能将我们身边的人、事、物、景组成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影响给幼儿,才能使《纲要》精神得以落实。

我县地处中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可以挖掘这些优质资源的教育价值进行合理运用,引导幼儿了解沈丘的乡土文化、地方特产,感受周围环境的美和发展变化,使其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下面便从五个层面讨论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本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教育存在的根本价值是推动人的全面成长,而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多元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调动和积极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一)能够显著增强幼儿归属感本土资源是地区独特环境与历史形成的,涵盖着历史层面上的多元化思想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胜、风景等。

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并且了解本地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让他们对家乡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刻,这将大大推动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幼儿在了解家乡资源的过程当中,会逐步深化体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这是过去幼儿教育实施当中比较欠缺的内容,也是今后幼儿园教学活动需要着重关注的要点。

(二)增进幼儿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幼儿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只有让他们在成长过程当中多吸收文化营养,接受多元熏陶,才能够成长和绽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土资源指的是幼儿所身处的地域环境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如当地的风土民俗、传统手工艺、地方文化等。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可以增强幼儿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本土资源的开发1. 调研与发现在开发本土资源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地域性调研与发现。

通过实地考察、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了解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资源。

这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本土资源的存在与价值,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基础。

2. 挖掘与整理根据调研与发现的结果,教师需要挖掘和整理本土资源。

这包括编制地方文化故事集、整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方法、收集当地特产食材等。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开展的本土资源。

三、本土资源的利用1. 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将本土资源融入到日常的课程内容中。

例如,在讲授自然科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开展户外实地考察和观察;在艺术课或手工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2. 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通过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本土资源。

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组织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制作节日道具,参与有关的庆祝活动。

3. 组织社区参观与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社区进行参观与交流活动。

这可以帮助幼儿更加亲身地感受和体验本土资源,增强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社区居民的参与也可以丰富活动内容,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四、注意事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重安全在利用本土资源时,教师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例如,在户外实地考察时,教师需要提前了解路况和安全隐患,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教育。

2. 尊重本土文化在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时,教师需要尊重本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开发利用

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开发利用

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开发利用在农村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是提升孩子们认知能力和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开发利用,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与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互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一、调动环境资源,丰富主题活动内容农村幼儿园所处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有大片的农田、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等。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一系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主题活动。

比如,组织孩子们进行农田采摘活动,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带领孩子们在森林中进行观察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引导孩子们在溪流边进行小型探险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本土的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挖掘社会资源,促进与社区融合农村社区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打破课堂的边界,将社区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艺术家、手工艺人前来幼儿园给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手工艺品。

同时,还可以邀请社区的长者前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呈现一段段真实的农村故事。

通过与社区的融合,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感。

三、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传承本土文化农村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我们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节日的传统习俗。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里,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制作元宵,体验元宵节的传统风味;在农忙的季节,可以邀请孩子们参与庆丰年、春季耕作等活动,感受农村的丰收氛围。

通过这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本土文化,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以及传承的意识。

四、鼓励创造性活动,培养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参与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引言:介绍幼儿园本土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150字)幼儿园本土资源是指幼儿园周边环境、文化、社区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如何通过其突出的优势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2.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分类与评估(400字)2.1 根据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社区资源等方面,将幼儿园本土资源进行分类。

2.2 对每个分类的资源进行评估,根据深度和广度标准,评估资源的独特性、可用性以及对幼儿学习发展的潜在价值。

3.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600字)3.1 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通过园内环境的改造和布置,创造丰富的自然学习空间,如花园、果园、小池塘等,让幼儿接触并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3.2 利用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和利用幼儿园周边的传统文化、民俗等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3 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合作,邀请社区的医生、警察、消防员等专业人士来幼儿园举办讲座或体验活动,扩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实际经验。

4.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利用(600字)4.1 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充分了解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与资源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与探索,深入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4.2 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根据幼儿园本土资源的特点和潜力,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使幼儿能够在学习中更好地吸收和应用相关知识。

4.3 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合作性:通过组织幼儿主动参与本土资源的利用活动,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 总结和回顾(250字)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供优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通过深入了解和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和社区资源,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浅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认知发展、社交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引导。

而在幼儿园教育中,本土资源的运用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本土资源,以丰富儿童的学习体验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本土资源的定义及意义本土资源指的是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生态等紧密相关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民间故事、习俗风情、传统手工艺、自然环境等。

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本土资源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儿童的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运用本土资源还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当儿童身处熟悉的文化环境中,能够更容易地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更愿意动手实践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培养出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运用本土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本土资源的运用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参观传统手工艺、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儿童亲身感受和参与当地的事务,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社区和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

本土资源的运用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创造力培养、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1. 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融入当地的民间故事、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内容,让儿童在玩闹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丰富的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在春节期间可以向儿童介绍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制作节日饰品,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2. 开展主题活动和实践课程幼儿园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和实践课程,精心设计当地的文化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参观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非遗传统手工艺、采摘田园蔬菜、观赏当地的风景名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翁源县城东幼儿园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

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

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

而环境创设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

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

目前,环境创设都在做一定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是考虑美化、富有童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但对地方特色的体现还研究不多。

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具有广东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

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对农村周围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

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

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强调环境教育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深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

那么,就让我们农村幼儿园充满乡土气息,使农村幼儿的思想情感从小就植根于农村的乡土之中。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备,地理位置不错,现有大、中、小22个班,约有1200多名幼儿,现有130多名教师,大部分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其余教师本科占了80%,大专20%.由于教材一直是购买的,没有体现当地人文风景,照搬照套教材,很少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有时候若遇到教材中无法进行的课程,致使课程不连贯。

以上的种种让我深切感受到改变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实行以本土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是多么的迫切、重要。

我园地处富县县城沙梁街,依山傍水,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县内有各种文物景点200余处(个),资源特色明显,拥有峰峦叠嶂的山、川流不息的河、流连忘返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的古寺。

这些对开展幼儿本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将本土资源纳入幼儿园本课程体系,不仅是对本土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一种传承,也是培养幼儿乡土情感、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形成特色园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二)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本土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乡土教育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富县古称鄜州,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

该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居陕西省第五位。

县内有各种文物景点200余处(个),著名的有秦直道遗址、杜甫故居羌村遗址、宝室寺铜钟、石泓寺石窟、柏山寺塔、开元寺塔、八卦寺塔群等,著名的"直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县境内的东村会议旧址,直罗、茶坊烈士陵园、榆林桥战役旧址等已成为延安"红色革命旅游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园地处县级,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那就是大自然。

在这里,一年四季各具特色。

春天,大地泛绿,柳树发芽,油菜花金黄一片,蜜蜂嗡嗡叫,蝴蝶翩翩舞,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里点头、弯腰;夏天,雷雨过后有芳香的泥土味,热闹的蛙声,粘知了、捉泥鳅,这些乐趣是城里孩子无法享受到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情景更是历历在目;秋天,田野里绿毯换黄毯,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大人们迈着喜悦的步伐将丰收的果实一袋袋、一担担送回家;冬天,黄毯变银毯,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使我们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的生活环境,直接拿儿童熟悉的事物来作教材、教具,被认为更有利于儿童对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名言,也为我们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资源指示了方向。

一、利用自然环境开展教学活动1、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科学活动,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

农村出门是田野、果园、菜地,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便利,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教给幼儿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如春天,大地换了新装,我们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春天,让幼儿找出春天的变化,先看看树上,再来说说你看到的;秋天,领幼儿观察秋天时,让幼儿比比秋天的树与春天的树有什么不同,秋天的草地和夏天的草地有什么区别等,让幼儿学会比较,从而正确理解某一事物的特点,当城市幼儿用图片观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时,我们却可以带领幼儿到田间地头进行观察、记录、讲解交流,教学活动因此而显得生动,更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2、在自然中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1)农村有各种各样的树和种子,在秋季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采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种子,在手工中粘贴成各种图画,如用一片柳树叶、两片银杏叶贴成蝴蝶,用枫树叶和柳树叶贴出孔雀,用各色豆子贴出脸谱。

(2)在野外活动中,让幼儿随时在土地上画下自己所看见的,既节约了绘画材料,又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绘画方式的多样性,更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景物组织幼儿进行写生活动,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

(3)泥土是农家之宝,除了探究土壤,玩泥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玩泥,也可以带一些泥土到幼儿园来,让幼儿通过捏、团、搓等“工艺”制作一些游戏用的食品、水果、蔬菜等,通过玩泥,提高幼儿的绘画、粘贴、塑型等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地形,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农村幼儿园虽然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小型体育器材,但是农村有田野、山坡、草地、小河、树林,这些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好地方。

如:在草地上、树林中,让幼儿玩游戏;利用田埂让幼儿练习平衡;利用小河让幼儿练习投掷;利用田野中的小沟让幼儿练习跨跃;也可以根据季节玩水、玩雪。

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条件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

本村的村容村貌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景观、丰富的农村资源、颇具特色的人文资源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打算进一步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探索环境创设与课程、教学、幼儿、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实现“环境”与幼儿的“对话”。

鼓励幼儿、家长亲手参与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中,更新教师、家长观念,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构思、动手,获得新知识,促使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这些作为家乡的本土资源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

因此,我们想开展《幼儿园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家乡,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以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并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感受,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

二、概念的界定本土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

本土的特产、本土的名胜,本土的建筑、本土的名人,都能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气息与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让幼儿对家乡文化乃至祖国文化有一种自豪感。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外综合课程开发的概况。

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体制的弹性化、灵活化,课程综合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之一。

美国采用整合的方式,综合多学科知识,以主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重视解决问题和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

日本在1989年设立“生活课”的基础上又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另外,流行于欧美的课程、英国的“统合教学日”、韩国的“生活”等都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生活化思想。

2、国内有关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

国内进行的相关改革首先要提到台湾地区的“乡土教育”,从弘扬本土文化、培养本土精神的角度出发,发挥本土教育资源对儿童的熏陶作用。

浙江省前几年进行的学科综合研究,“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整和”。

上海等地进行的研究性课程探索,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省东洲小学利用特定的活动基地,开发“学工”“学农”“学兵”的综合活动课程;江阴周庄小学则立足现行学科的融合、统整,进行课程的综合化研究。

目前,在一些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如无锡、青岛等地在开发课程时,开始注重发掘本地的特色资源。

3、基本趋势分析学校教育向生活的回归,乡土文化纳入课程资源是必然趋势。

人们在解决“生态失衡”“本土文化失落”等社会问题、纠正“知识本位”的教育偏差时,发现生活具有无法取代的教育价值。

因此,开发本土教育资源的优势,让其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研究的实践意义1、课程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本课题通过开发海盐本土的文化,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试图让孩子了解家乡、了解海盐,促进孩子爱海盐、亲海盐的情感。

2、在课程权力下放、课程资源开放的背景下,开发本土资源,实施教育活动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试图从学校发展角度揭示本土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3、通过本课题研究寻找开发幼儿园本土教育资源的途径五、理论假设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作为长期居住地的乡土,对儿童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

儿童的认知发展、知识形成的动力来自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依托于个体的积极建构。

这一发展过程的起点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由近及远、由生活到社会的发展过程。

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儿童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