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说话算数”的四个原则
3-6岁的孩子算数,掌握“凑十法”这5大口诀,孩子算数不再难

3-6岁的孩子算数,掌握“凑十法”这5大口诀,孩子算数不再难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早点接触数学,又担心能力不够从而厌恶算数。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6岁时,20以内的加减法就已经能心算了,不少家长都感到非常的着急。
其实3-6岁的孩子学习算数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掌握“凑十法”这5大口诀,孩子算数就很容易了。
什么是凑十法?凑十法简单来说,就是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分解为10+几的计算题,是一种由难化简的算数方式。
例如8+2得10,3+7得10等简单的凑10法则,相对难的8+5,可以把5分为2和3,把8和2相结合得10,再+3就得到了13,简单又容易被孩子理解。
正如幼儿研究学家Mann Koepke表示的一样:“不要只依靠背诵数字去数数。
”通过凑十法,能让孩子轻松习得数数能力与算数能力,获得成就和自信感,从而激发数学潜能。
3-6岁孩子对数的认知有哪些?1、能口头数到1003-6岁的孩子,已经初步有了数数的能力,教育家孙杰老师就提过“9个月到5岁左右是孩子数字的关键期”。
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从1-10,再数到1-100,个人因智力与学习方法的不同可能有所差异,但是数到100是小孩子都具有的“超能力”。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与兴趣比人生的其他阶段要浓厚得多,能在简单的提醒和教育下轻松正数到100,做出令家长惊喜又开心的表现。
2、10以内的数可以倒数除了正数1-100的能力,对数数有一定了解熟悉后,孩子还能将10以内的数字倒背如流。
研究证明,幼龄期有优越的数字意识,能在将来的数学学习中有潜力表现。
并且经常锻炼倒背的习惯,还能提升孩子逆向思维的能力,从而全方面的发展大脑思维,提升认知力与数理能力。
3、目测10以内实物的数量平常在街上散步,孩子一眼就能看清路边停了几辆车,还能用手指着1、2、3等数给家长看。
看见墙上雕刻的花朵,只要数量不复杂,孩子也会高兴的数来数去。
这也体现了孩子对数数的兴趣,生活中小小的细节皆可作为孩子数数的素材,而家长在旁边充分地给予肯定和赞赏也能促进孩子自信心与学习能力的进步。
当自己说话算数的妙招

当自己说话算数的妙招
说话算数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能够树立自己的信誉,建立自己
的形象,赢得信任和尊重。
要当自己说话算数,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
种妙招:
第一,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是说话算数的基础,必须严格遵守。
要做到言行一致,首先要做到自己做到的话,一定要说出来。
其次,
也要遵守自己的承诺,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只有做到言行一致,才能
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第二,实事求是。
说话要负责,就必须实事求是。
不要夸大事实,也不要随便夸张,要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真实地描述事实,才
能在别人心中建立起自己的可信度,才能使别人信赖自己。
第三,勿许轻诺。
轻诺则重难兑,这是说话算数的重要原则之一。
不要轻易许下承诺,如果不确定是否能够兑现,就不要轻易许下。
任
何一个不能兑现的承诺都会打击自己的信誉,让别人对自己失去信任。
第四,言传身教。
当自己说话算数,就必须言传身教。
要通过自
己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诚信和可靠性。
只要自己先做到了,别人自然
就会跟进。
要记住,言行一致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做到自己的话,才能
让别人相信你。
当自己说话算数,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比如要尽量避免与别人
的承诺相抵触,要重视自己的道德品质等等。
总之,说话算数是一种
重要的品格,它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信誉,更有形象,更加可靠。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行一致性、实事求是、勿许轻诺以及言传身教等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做到当自己说话算数。
说话算数的小妙招四条

说话算数的小妙招四条
1.用算术游戏来教孩子计算:比如可以让孩子用积木和纸牌玩算术游戏,让孩子通过加减乘除来计算结果,让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计算。
2.用生活中的实物来教孩子计算:比如可以让孩子用桌上的杯子、碗、盘子等实物来进行算术计算,让孩子用实物来计算加减乘除,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计算的过程。
3.用故事让孩子记忆计算:可以利用故事让孩子记忆计算,比如用一个小故事让孩子记住一些算术运算,比如用一个小故事让孩子记住九九乘法表,这样孩子就可以用记忆来计算了。
4.用游戏来让孩子计算:可以利用游戏来让孩子计算,比如可以让孩子用棋盘游戏来练习计算,让孩子通过游戏来计算,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计算。
如何做到说话算话

一、尽量不做承诺
二、一定要答应事情的话多用范围限定词,如:“可能,应该,大概,或者,也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尽力去做”等等。
三、答应事情千万不要说这几句话:“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行,可以,好啊,我马上就XXX,小菜一碟”这些话太肯定了,没有回转的余地(你仔细想想平时有没有说这些话)。
例句(朋友请帮忙时):这件事我会尽力去做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X天内给你答复(这里用的是答复这个词哦,就是说不管可以不可以都有交代). 也可以说:这应该没问题,我如果做好了再给你打电话。
不妥当的说法:交给我没问题,你明天等着好消息吧!(这样说万一你有什么特别情况导致完成不了怎么办?)
再例句(上级交代任务):我马上就去做,一有结果就马上汇报给您。
(呵呵,我们只说汇报结果,没保证什么结果哦。
)
不妥当的说法:这工作很简单,没问题!(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哪怕不是你的原因出问题!)
四、总结,其实年轻人心里无非就是觉得要讲义气,朋友请求答应的越爽快越好,那样很有豪气,不过,那通常都是古代了。
现代人讲实际,看重结果。
你有时候答应的太爽快反而让人觉得不踏实,不诚心,所以,答应别人的时候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心算的法则小学生通过心算技巧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

心算的法则小学生通过心算技巧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心算的法则——小学生通过心算技巧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开发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心算作为一种强化计算能力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心算技巧,小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心算技巧的几个法则,帮助小学生提升心算能力。
一、进位法则进位法则是心算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种技巧。
在进行加法或乘法计算时,数字超过某个单位后需要向前进位。
比如在加法中,当个位的和超过10时,个位需要保留个位数并向十位进一位。
而在乘法中,当个位相乘的结果超过10时,需要向十位进位。
通过掌握进位法则,小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计算,避免错误的发生。
二、结合律和交换律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小学生进行心算计算时常用的法则之一。
结合律指的是计算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如(1+2)+3 和1+(2+3) 的结果都是6。
交换律指的是运算数的位置交换不会改变结果,如 1+2 和 2+1 的结果都是3。
小学生可以利用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化计算过程,减少犯错的可能。
三、倍数法则倍数法则是心算中用于简化乘法计算的技巧之一。
当乘数中含有0时,结果也必然为0;当乘除以10、100等倍数时,可以通过移动数位来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20×4可以变成2×4再乘以10,结果是80。
掌握倍数法则能够帮助小学生快速计算复杂的乘法,并且减少过程中的错误。
四、约数法则约数法则是小学生进行分数计算时的重要技巧之一。
在分数计算中,寻找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能够简化分数的运算。
例如,要计算 8/12和 4/6 的和,可以先找到它们的公约数2,分别化简为4/6 和 2/3,再进行相加。
掌握约数法则能够帮助小学生简化分数计算步骤,提高计算速度。
五、小数法则小数法则是小学生进行小数计算时必备的技巧之一。
如何让孩子说话算数

如何让孩子说话算数
我开头觉得很惊异想知道这些妈妈是如何做到让孩子这么听话的,由于有时我让宽宽回家,他也会要求连续玩而不情愿离开。
后来我也会跟宽宽协商说“再玩5分钟就回家好吗?”宽宽没有时间观念,通常会满口答应。
但等5分钟过后,他就会耍赖说“还要玩”。
我想要让孩子说话算数首先得自己说话算数,于是不管他如何哭闹扯着他就走,即便他乱踢乱蹬哭成泪人也不理睬。
结果就这样两三次后,以后我每次给宽宽做什么事情限时,如洗澡玩水限时,该去睡觉限时等,他都会乖乖地在我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从今不再用哭闹跟我对抗了。
玩是孩子最宠爱的事,剥夺玩的权利来作为惩处手段,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简洁吸取教训。
但要做到这点并不简洁,由于孩子总是会跟大人对抗的,且孩子总是很会察言观色,假如他始终哭闹家长就心软下来,或者嫌烦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由于孩子不理睬自己的斥责而作罢,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章,那孩子下次遇事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应付家长。
- 1 -。
助力孩子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说话要算数教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数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对于孩子来说,数学是一个需要注意细节和精密计算的学科,只有孩子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才能轻松愉悦地学习数学。
说话要算数教案便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的一种方法。
说话要算数是一个老话,意思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那些数字和计算内容,不要让孩子在从小就学会不负责任地讲话,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孩子数学的发现和认识。
如何进行说话要算数教案呢?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家长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案中,家长的角色是教导孩子说话要算数。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讲解说话要算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举一反三,帮助孩子体会说话要算数的奥妙。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买东西需要计算价格,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某一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如果孩子计算错了,家长就可以指出他的错误,启发他重新计算,以此不断帮助孩子提高数学计算的能力和正确性。
二、教师角色在学校中,教师也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身影。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孩子认识说话要算数,了解说话要算数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在实践中帮助孩子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利用课程中适当的地方,向孩子介绍说话要算数教案,并且举例说明。
例如,在数学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一起算数,就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说话要算数的重要性。
三、孩子的角色孩子在说话要算数教育中同样有着重要的角色。
孩子在学习说话要算数教育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认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计算错误,以此提高自己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产生疑问,也要勇于提出,与家长和教师通过讨论和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养成说话要算数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在数学领域中茁壮成长。
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关怀孩子学习遵守商定,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1、制定简洁的规章商定规章应当简洁易懂,让孩子简洁遵守。
不要一下子制定很多规章,也不要制定很简洁的规章,更不要制定孩子不简洁遵守的规章。
简洁易守的规章让孩子感到遵守规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给他们自信。
2、家长以身作则向孩子示范如何做才能够达到遵守商定这个准则。
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情愿做,而是他们没有把握好方式方法。
3、不要轻言放弃不要面对孩子的反抗显得手足无措,更不要轻易放弃、妥协,给孩子例外、开绿灯。
坚决的原则给孩子平安感,摇摆不定则让孩子无所适从。
4、担当不快乐的后果在违反商定的时候品尝行为后果对于关怀孩子建立行为准则方面至关重要。
家长要开动脑筋,给孩子实施自然和规律后果。
建立行为后果关怀孩子学会担当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遵守规章,就会担当不快乐的后果,比如受到惩处。
因此在给孩子建立规章的过程当中,必需让孩子学会担当自己的行为后果。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助孩子“说话算数”的四个原则
“说了算,定了干”是为人处事的优良品质。
帮助孩子学习遵守约定,也就是要帮助孩子做到“说话要算数”,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制定简单的规则
约定规则应该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
不要一下子制定很多规则,也不要制定很复杂的规则,更不要制定孩子不容易遵守的规则。
简单易守的规则让孩子感到遵守规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给他们自信。
2、家长以身作则
向孩子示范如何做才能够达到遵守约定这个准则。
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做,而是他们没有掌握好方式方法。
3、不要轻言放弃
不要面对孩子的反抗显得手足无措,更不要轻易放弃、妥协,给孩子例外、开绿灯。
坚定的原则给孩子安全感,摇摆不定则让孩子无所适从。
4、承担不愉快的后果
在违反约定的时候品尝行为后果对于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准则方面至关重要。
家长要开动脑筋,给孩子实施自然和逻辑后果。
建立行为后果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遵守规则,就会承担不愉快的后果,比如受到惩罚。
因此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过程当中,必须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