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课词语万花筒2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练习(含解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课词语万花筒第2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闻风而至 闻风而至 纷至沓来 纷至沓来
杂居 栖居 杂居 栖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 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 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 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名闻遐迩:远近都有名 声,形容名声大。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语 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纷至 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闻风而至:听到消息,立 刻就来到。语境强调的是人们都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 至沓来”。栖居:栖息,居住。杂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 族在一个地区居住。“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 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城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
真题典例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
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
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
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
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B.名噪一时 C.名噪一时 D.名闻遐迩
(2)范围的大小。例如“局势”和“形势”都表示事物发展的状 况,但“局势”主要用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范围略狭,而“形 势”基本没有上述限制,范围较宽。从色彩上看,同义词的差 别主要表现在:(1)感情色彩不同。例如“奴才”和“奴仆”, 都指供主人驱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但“奴才”有鄙夷的感 情色彩,“奴仆”没有这种色彩。(2)形象色彩不同。例如“鄙 弃”和“唾弃”,都表示看不起、厌恶,但“唾弃”有以吐唾 沫表示鄙视的形象色彩,“鄙弃”则不具这种形象色彩。
高中语文第4课词语万花筒第2节词语的兄弟姐妹_同义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1
学习目
2
因事悟
3
双击要
4
针对性
5
学业质量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同义词的特点。 2.理解同义词类别。 3.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因事悟理
1.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的“名言”说明汉语的什么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窃书不能算 汉语词语的同义现象。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 一类是意义相同的词,也叫等义词,如爸爸——父亲、生日——诞 生、土豆——马铃薯等;一类是意义相近的词,也叫近义词,如 良——优秀——优异、关心——关怀——关切等。意义相同的同义词 们所指的事情和现象相同,但它们往往在词的风格、情调、色 同;意义相近的同义词是多数,它们的意义有某些相近的地方 的并不完全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因而通常不能互相代替。
2.同义词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同义词的作用是什么? (1)同义词有助于避免用词重复的现象,使词语丰富多变,表 (2)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语气,达到强调的目的。 (3)同义词用得恰当灵活,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4)同义词还能表示不同的风格色彩,所以在不同的文体中 的词语,可使词与文体风格一致,增强表达的效果。 (5)同义词还有一定的构词作用。
双击要点
1.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分几种类型? 同义词就是词义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在词汇意义、语法意 某个方面又有细微差别的一组词语。同义词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词汇意义完全一致,但色彩意义存在差异。 (2)词汇意义不完全一致,但色彩意义相同。 (3)词汇意义不完全一致,同时色彩意义也存在一些差异。
4-2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人教版 ·语言文字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第四课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源自经典晨读第四课 第二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③词义的具体和概括不同。有的词义是具体的,如“人 民”;有的是概括的,如“工人”。 二是同义词在运用方面的差别 ①语法作用的不同。 如“消亡、 消失”与“消除、 消灭” 是一组同义词,“消亡”和“消失”是自动词,后边不能带 宾语,而“消除”和“消灭”是他动词,后边可以带宾语。 又如“分别”和“差别”都是名词,但是“分别”还另有动 词的用法,“差别”就没有。
第四课 第二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语林趣话
第四课 第二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为什么对“面汤”理解不一样 侯宝林不仅是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而且也堪称语言大 师,他的一些涉及到语言方面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 乐,而且还让听众通过他那深入浅出的逗哏,明白了不少语 言方面的道理,其中有一段谈“面汤”的相声段子,就是这 方面的典型。
2.活动提菁 (1)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是非常丰富的。从“看”这个例 子可以看出,有些词的词义会多达几十个,因此如何准确选 用同义词就成了语言表达的一个主要方面。 (2)同义词能增加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第四课 第二节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3.工具箱整合 (1)同义词的三种类型 一般说的同义词主要是指“相对同义词(近义词)”。所以 同义词就是词义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或 色彩意义的某个方面又有细微差别的一组词语。同义词大致上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词汇意义完全一致,即反映的概念内容相同,但 在色彩意义上存在差异。包括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或其他色彩的差异。比如“掂量—斟酌”、“孩子—宝宝”、 “母亲—妈妈”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第4课 词语万花筒 02 词语的兄弟姐妹 --同义词

批评/批判
请求/恳求
盼望/渴望
词义侧重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着
重方面不同。(关键看不同的语素)
词类、功能不同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 或不完全相同的。
如“诞生 ”与“诞辰”,前者为动词, 后者为名词,“阻碍”和“障碍”,前者是 动词,后者是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 不同了。
法制/法治 盈利/营利 进发(向……进发)/出发(从……出发)
感情色彩不同 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是一样 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
特别说明
1、正确理解词义是辨析的基础。 2、要充分分析句子的语境。(字不离词,词不离 句,句不离段) 例: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个阔太太, 打扮得珠光宝气。(化装 化妆) 分析: 1)理解词义:“化装”指改换装束,“化妆”指 美化妆容。 2)结合语境: ①目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 ②“珠光宝气”指装束上的变化, 故选“化装”。
适用对象
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它们所适用
的对象、范围不同。
有的用于人,有的用于物
年龄/年纪 屯聚/囤聚 用于人的有老幼尊卑之分 赡养/抚养 惠赠/敬赠 用于物的有具体抽象之别 留传/流传 界线/界限
搭配关系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
习惯。
如“维持”与“保持”,“维持”与 “秩序”“生活”“状态”等词搭配,“保 持”则与“水土”“记录”“清洁”“联系” 等词搭配。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交流——思想/经验/文化/物资 交换——礼物/意见/资料/产品
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4课 第2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让老外吐血的同义词据说一个学中文的外国人看到“wife”(妻子)和“I”(我)的同义词表后,吐血而亡。
wife:配偶、妻子、老婆、夫人、太太、爱人、内人、媳妇、那口子、拙荆、贤内助、老伴、孩子他妈、孩子他娘、婆娘、糟糠、宝贝、小甜甜、蜜糖、贱内、达令、女人、主妇、女主人、财政部长、浑人、娘子、大姐、家属、屋里的、另一半、女当家的、发妻、浑家、堂客、山妻、婆姨……I:俺、俺们、本人、鄙人、敝人、不肖、不才、老子、某、仆、乃公、人家、我等、我、我们、我辈、我曹、吾、吾侪、小生、小人、小子、小可、小的、余、予、在下、洒家、咱、朕、寡人、孤、奴才、臣……[知识·梳理][考点·聚焦]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以下要点:一、理解词义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二、根据语境推敲词语的语境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命题主要采用选择题形式,所选词语为生活中常用且易错的近义词,特别是有相同语素的近义词或音同、音近而词义有细微差别的近义词。
[典例·探究]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 .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B .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与众不同”的意思是“跟大家不一样”。
“标新立异”的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的意思是“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
“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此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用后者。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C.这则笑话,因为对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 “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 喻户晓。
D.为了争夺客户,北京两大房展同时在城东城西拉开帷幕, 形成唱.对.台.戏.的局面。
解析:D A.叹为观止:形容赞美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褒 贬误用;B.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 作用的事物,不合语境;C.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漠,不 能带宾语;D.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 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 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刮.目.相.看.了。唐 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 文;【丙】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 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 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 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2019·温州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甲】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等等,如今,几 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 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 已经相当发达。“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 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 冈’。”【乙】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 情节。
A.求全责备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B.虚怀若谷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C.虚怀若谷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D.求全责备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解析:C 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 宽广,形容十分谦虚。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辉映, 不能形容歌声。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表示连续不断。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 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矛盾。不 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高中语文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2节词语的兄弟姐妹__同义词训练含解析语言文字应用

第2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1.下列对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义本身的演变. B.新旧词语的并存。
C.方言词和外来词的借用。
D.人们对原词的误用。
2.下列对同义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一般说的同义词是指相对同义词。
B.同义词的词义只是基本相同或相近,在某些方面会有细微差别。
C.同义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一致,但在色彩意义上存在差别;二是词义有共性,但不完全一致,但是色彩意义相同;第三类是词义有共性,但又不完全一致,同时色彩意义也存在差别.D.有的同义词基本没有差别,如:优秀、优异、优良。
【解析】优秀、优异、优良在词义上有区别.3.下列各组词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B)A.安慰关怀关切B.轻视鄙视看不起C.疲倦疲劳劳累D.实行执行推广4.下列各组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B)A.精细精密精巧精神B.珍藏收藏保藏贮藏C.修正修改修长修订D.周密严密机密保密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之一。
考古发现____________旧石器晚期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6.下列按照词语所指范围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A.耕地大地庄稼地高粱地B.大地庄稼地耕地高粱地C.耕地大地高粱地庄稼地D.大地耕地庄稼地高粱地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___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解析】“溶化”与“融化”都有“(冰、雪等)变成水”的意思,但“溶化”还有“(固体)溶解”的意思,适用范围更广,在①句中二者均可。
高中语文第四课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学案新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学习重点 1.了解同义词间的意义差别。
2.学会辨析同义词和恰当使用同义词。
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引子中的故事说明了什么?答:答案汉语中词语有同义现象。
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附近,但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的某个方面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完成下表。
活动标题活动概述意义解读说说“看”找找“看”辨辨“看”答案活动标题活动概述意义解读说说“看”找汉语中有关“看”的词语汉语的同义词非常多,这些同义词增强了汉语表达的准确性。
找找“看”同义词的差别同义词之间存在细微差别,这些差别能增加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辨辨“看”辨析同义词在词义用法方面的差别学会辨析同义词1.同义词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答案同义词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词汇意义完全相同,色彩意义有别;②色彩意义相同,词汇意义有区别;③词汇意义有别,色彩意义也有差别。
产生同义词的原因,具体地说有四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感情和态度分歧,产生分歧的词语;二是词义本身演变,新旧词并存;三是方言词和外来词的借用;四是书面语和日常用语的交叉。
2.如何辨析同义词?答:答案(1)从词义上辨析。
这种辨析方式又可细分为三个小类:A.词义适用范围的大小纷歧样。
如“灾害”与“灾荒”,“事情”与“事件”,“战役”与“战斗”等等。
B.词义所暗示程度的轻重有区别。
例如“爱好”与“嗜好”,“准确”与“精确”,“优秀”与“优异”,“损坏”与“粉碎”等等。
C.词义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歧。
有不少词,词义没多大差别,但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的,有贬义的,也有中性的。
如“疼爱”与“溺爱”,“顽强”与“顽固”,“机灵”与“狡猾”等等。
还有少量不固定褒贬的,要按照语境来确定褒贬。
如“我为伟大的祖国而骄傲”和“这个人有点骄傲”中的“骄傲”就是这样的词。
(2)从用法上辨析。
这种辨析方式又可细分为三个小类:A.从词与词的搭配上辨析。
如“发挥”与“发扬”,“交流”与“交换”,“设计”与“设想”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记一记1.同义词的最大特点是 。
答案:同中有异2.同义词在词义上的差别有: 、 、 。
答案: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 词义轻重的不同 词义侧重方面的不同3.同义词用法方面的差别有: 、 、 。
答案:适用对象不同 搭配关系不同 词类和功能不同4.同义词色彩风格方面的差别有: 、 。
答案:感情色彩不同 语体风格不同辨一辨根据例句体会“流传”和“留传”的词义差别,然后在横线上分别填上适合的词语。
例1: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
例2:消息很快流传开了。
例3:这是祖辈留传下来的秘方。
①这则消息不胫而走,在同学之间广泛 。
②这件器皿是祖辈 下来的。
③这本线装书是爷爷 下来的宝物。
④雷锋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个小山村里 着。
答案:①流传;②留传;③留传;④流传。
“流传”的意思是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的意思则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填一填 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格 得淋漓尽致。
(塑造/刻画)②美国一直强硬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 大陆与台湾统一。
(阻止/阻挠)③恐怖袭击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成为人类和平的公害,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防止恐怖袭击,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因而/而且)解析:“刻画”的意思是用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塑造”的意思是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
用“刻画”更贴切。
“阻挠”的意思是阻碍、扰乱,使不能顺利进行,“阻止”的意思是阻拦使停止。
“阻挠”有干扰的意思,符合句意。
“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在句中“恐怖袭击在全球呈蔓延趋势……”是缘由,而后一句则是结果。
答案:刻画 阻挠 因而理一理等义词Error!感悟体会 想一想1.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你举例具体说明。
答案:同义词就是词义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或色彩意义的某个方面又有细微差别的一组词语。
是同中有异。
如“前景”和“前途”,“展望”和“瞻望”。
2.同义词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请你举例具体阐释。
答案:第一类,词汇意义完全一致,色彩意义上存在差异。
如“掂量”和“斟酌”,一个口语一个书面语。
第二类:词汇意义有很大共同性,但又不完全一致,但是色彩意义相同。
如“优异”和“优秀”,前者表示“特别好”,后者表示“非常好”。
第三类,词汇意义有很大共同性,但又不完全一致,色彩意义也存在一些差异。
如“悭吝”和“吝啬”,前者语意比后者重,只用于书面语。
3.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请你结合例子加以阐释说明。
答案:第一,词义方面有差别。
词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侧重方面不同。
如“优异”“优秀”“优良”。
第二,用法方面不同。
包括使用对象不同,如“爱护”和“爱戴”,前者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后者只用于人。
搭配关系不同,如“严厉”和“严格”,前者与“处分、惩罚”等搭配,后者与“遵守、要求”等搭配。
词类和功能不同。
如“发现”和“发觉”,前者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后者只能作动词。
第三,色彩风格有差别。
感情色彩不同。
如“尸体”和“遗体”,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褒义词。
语体风格不同,如“商量”和“商榷”,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
[高考链接]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近义词,近义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近义词之间的异同。
对应的高考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
【例1】 [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B.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C.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解析: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强调的是空间。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于一个时期。
强调的是时间。
结合语境应选“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结合语境,应选“纷至沓来”。
杂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栖居:栖息;居住。
结合“现代都市”的语境,应选“栖居”。
答案:D【例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B.鉴别 色彩 终于 适当C.甄别 色泽 最终 适当D.甄别 色彩 最终 适量解析:“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鉴定。
“甄别”是指区别,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
“色泽”指颜色和光泽。
“色彩”是指丰富多样的颜色。
“终于”副词,到底,最终。
“最终”指最后,末了。
适量: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
“适当”形容词,合适,妥当。
答案:C【例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解析: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积聚:积累。
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答案:B【例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解析: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答案:C[技法指导]辨析近义词十法一、词义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
四、语体色彩不同。
五、感情色彩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
七、语法功能不同。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拓一拓]突然发作用暴发,猛然破裂用爆发不忍舍弃用留恋,不忍离去用流连价值增加用增值,繁殖增生用增殖中途停止用中止,结束停止用终止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机会用俟机演变过程用衍化,演变结果用演化强光耀眼用炫目,眼花迷惑用眩目形状面目用原形,事物类型用原型伤心苦恼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恳切希望用祈求,向人讨取用乞求测基础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A.他动情地说:“母亲,您为我们操劳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别老牵挂着我们。
”B.欣闻你家儿子考中北大,特备薄礼以示祝贺。
C.今天,是我们祖国母亲60华诞,我这海外游子怎不念之挂之,在此赋诗一首,以表达我对祖国的怀念之情。
D.那孩子真坚强,铁蒺藜刺破了他的脸,疼得他头部直冒汗,可他还是紧紧抱住那个小偷不放。
解析:本题意在从语体色彩的角度来说明等义同义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A项是口头语,“母亲”应改为“妈”“娘”;B项是书面语,“你家儿子”应改为“令郎”;D项是口头语,“头部”应改为“脑袋”“头上”;C项是书面语,“华诞”使用得当。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句后括号内的词能够互换的一项是( )A.他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几十年来,他所读的书难以计数,而他最钟爱的仍是那部绣像《三国演义》。
(书籍)B.昨天,我刚收到了她的信,没想到今天又收到了一封,看来她是真的寂寞了。
(信件)C.为了把这些物资及时运到舟曲灾区,该县一次就派出三十部车,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车辆)D.村边的那条河,已干涸多年了,昔日的河床变成了庄稼地;看着这些茂盛的庄稼,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滋味。
(河流)解析:本题意在说明等义同义词中集合概念的用法。
题中“书籍”“信件”“车辆”“河流”都是集合概念,“书”“信”“车”“河”都是具体概念。
在使用时,它们有时能换,有时不能换,应根据语境,细加体味。
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战士们七手八脚地把这个被击毙的毒枭的遗体抬上车,这次缉毒行动也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B.当法医,难免跟尸体打交道,看着这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我不禁对她从事这个职业有点担心。
C.烈士的遗体被安放在鲜花丛中,他的战友持枪为他守灵。
D.前些日子,大批的鲸鱼窜上了澳大利亚的海滩,虽然大力抢救,但还是有许多鲸鱼搁浅而死,以至几十里长的海滩上,随处可见鲸鱼的尸体。
解析:此题意在说明等义同义词的感情色彩。
题中的“遗体”是褒义词,“尸体”是中性词。
答案:A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戴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 ,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②“上学难”问题是人大代表最 的问题之一,我国将在五年内对农村教育投入2千多亿元,使农村学生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消除横亘在城乡间的“教育鸿沟”。
③国民党“立委” 陈水扁的“废统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也指出“废统论”是“台独”分裂活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信号。
A.志哀 关注 叱责 B.致哀 关注 斥责C.志哀 关心 斥责 D.致哀 关心 叱责解析: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
“关注”比“关心”程度更重。
叱责,大声叱骂责备;斥责,严厉地指出别人的错误。
答案:B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当今这样的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生物 正日益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人体生物钟经常被打乱。
②《万物之尺》这本书首次 了200年前米制确立时存在的惊人误差。
③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 处在动荡和不稳定之中,使世界安全形势又多了一个不确定因素。
A.机理 揭露 一直 B.机理 披露 一度C.节律 揭露 一度 D.节律 披露 一直解析:①机理,指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节律:指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句中的“人体生物钟”强调了要用“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