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Internet运输层技术2-1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_第7版_谢希仁_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1.21世纪的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2.Internet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3.互联网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即连通性和共享。

4.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5.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6.所谓“上网”就是指“(通过某ISP获得的IP地址)接入到互联网”。

7.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8.路由器(router)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逐段占用通信链路,灵活-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迅速-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10.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

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

11.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

第4章 运输层

第4章 运输层

局域网 路由器
Internet 路由器
局域网
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



“运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逻辑 通信”的意思是:运输层之间的通信好像是沿 水平方向传送数据。但事实上这两个运输层之 间并没有一条水平方向的物理连接。 我们在学习传输层时,暂不考虑传输层以下的 层次,可以认为传输层数据能够“水平”地到 达目的地的传输层。 这样直接考虑实体之间的“水平”通信,可以 简化问题。
端口机制的工作原理:
AP1
AP2
AP3
AP4
Data1
Data2
Data1
Data2
H port1 port2 运输层协议
Data2
H
Data1 port3 port4 运输层协议
AP1将要Data1发给AP4,AP2将要Data2发给AP3。传输层要 在Data1和Data2前面添加传输层首部,封装Data1的首部H中, 源端口是port1,目的端口是port4 这样,接收方收到后根据目的端口,就能将Data1正确地交 给AP4。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提供逻辑通道。将两个应用进程连接 起来,即便这两个应用进程运行在不同的主机上,并且 两个主机之间还可能间隔着许多网络。

对于应用进程AP1和AP2,两台主机的传输层它们为建 立了一条逻辑通道,它们的数据可以通过这个通道直接 到达对方。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1 逻辑通道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2 应用层
下图是使用协议分析软件捕获的UDP报文:
这个UDP报文封装的应用层协议数据是DNS请求报文,内 容是询问DNS服务器对应的IP地址
见备注
UDP的差错检测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httpsmtpdnsftptcpudpether接口ppp接口x25接口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25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模型的对比表osi中的层功能tcpip中的层tcpip协议族应用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表示层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应用层会话层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传输层提供端对端的接口传输层tcpudp网络层为数据包选择路由互联网层ipicmpripospfbgpigmp数据链路层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光缆无线连接ppparprarp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wlan广域网协议物理层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同轴电缆双绞线26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4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41tcpip协议概述442internet网际协议ip443tcpip的配置444tcpip测试445下一代的网际协议27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internet应用应用441tcpip协议概述tcpi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用于网际互连的协议
4.接口
“接口”是同处某地的同一节点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信息交换的连接点。 5.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 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实体通讯的协议和邻层间的接口服务。这 种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之为网络体系结构。
9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4.2.2 OSI参考模型
件;WEB访问和HTTP;对远程主机的Telnet等,对应的通信应用协议 如 P34所列8种。 OSI/RM清晰地定义了服务,接口和协议三个概念,将功能与 实现细节分开,概括性强,理论完整, 便于理解,普遍实用性强,至 今仍被用于理论学习和系统分析;但OSI 协议实现复杂,没有商业 驱动力,未被实际采用。

计算机网络原理_谢希仁_第七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_谢希仁_第七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七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 1 )报文分组,加首部( 2 )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 )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 1 )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 2 )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 3 )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 APPANET 向互联网发展; TCP/IP 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 Internet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 ISP 结构的 Internet ; ISP 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 1 )因特网草案 (Internet Draft) ——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 2 )建议标准 (Proposed Standard) ——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 3 )草案标准 (Draft Standard) (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 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 internet 和 Internet 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 1 )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 2 ) Internet (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编著课后习题答案——期末考

第一章概述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简答>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

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

各层的主要功能: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面,当做第0 层。

)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第四版)复习要点与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第四版)复习要点与练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星型拓扑结构:优点:①非中心节点出现故障时影响小。

②网络扩展容易③控制和诊断方便④访问协议简单。

缺点:过分依赖中心节点。

星型拓扑结构中,中心节点是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会使整个网络瘫痪。

总线型拓扑结构:优点:①硬件的角度看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无源元件)②易于扩充,增加新的站点容易③使用电缆较少,安装容易④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缺点:①故障诊断困难②故障隔离困难环形拓扑结构:优点:①路由选择控制简单②电缆长度短③适用于光纤缺点:①节点故障引起整个网络瘫痪②诊断故障困难时延:指一个数据包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主要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等待时延组成。

发送时延:指在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节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宽带(比特/秒)传播时延:指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系统”是指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操作员及相应的集合;“开放”指按照OSI参考模型建立的任意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或操作。

OSI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由低到高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优点:①各层之间是独立的②灵活性好③结构上可分割开④易于实现和维护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一、物理层(比特):作用是尽可能的屏蔽这些差异,对数据链路层提供统一的服务。

主要关心的是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

二、数据链路层(帧):作用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四章-网络层试题

第四章-网络层试题

第四章-网络层试题第4章网络层填空题1. 在因特网中,远程登录系统采用的工作模式为_______模式。

【解答】客户机/服务器或C/S。

【考查知识点】T elnet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 IP数据报中总长度是指_____和______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

最大长度为______字节。

当数据报分片后.总长度是指_______。

【解答】首部/数据/65535/分片后的每一个分片的首部和数据长度的总和【考查知识点】总长度字段为16位.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16-1=65535字节。

3. ping和ipconfig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解答】测试网络连接情况/查看网络设置4. CSMA/CD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

【解答】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5. IP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过了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

【解答】分类的IP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考查知识点】对IP地址编址方法的历史了解。

6. (1)物理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2)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或________。

(3)网络层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4)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中间设备叫做________。

【解答】.(1)转发器(2)网桥/桥接器(3)路由器(4)网关【考查知识点】各层使用的中继物理设备。

7. IP协议配套的另外四个协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ARP/RARP/ICMP/IGMP。

【考查知识点】IP协议。

8.多播地址只能用于_______地址,不能用于_______地址。

【答案】目的/源。

【考查知识点】IP多播。

9. ICMP的差错报告报文共有5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2)(2009-12-14 18:26:17)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21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

250.0.0。

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

255。

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

如选255。

255。

255。

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地点:子网号(subnet-id)子网网络号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1: 00000001 129.250.1。

0 129.250.1。

1——-129。

250。

1.2542: 00000010 129。

250。

2.0 129。

250。

2.1-——129。

250。

2。

2543: 00000011 129.250。

3。

0 129。

250。

3.1--—129.250。

3.2544: 00000100 129.250.4.0 129。

250.4。

1--—129。

250.4。

2545: 00000101 129。

250.5.0 129。

250。

5.1-—-129.250.5.2546: 00000110 129。

250.6.0 129。

250.6.1—-—129。

250。

6。

2547: 00000111 129。

250。

7.0 129。

250.7.1---129.250。

7.254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

1--—129.250。

8。

2549: 00001001 129.250.9.0 129。

250.9.1-—-129。

250。

9。

25410: 00001010 129.250.10。

0 129.250.10.1---129.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CP概述
基于TCP的广泛应用
TCP is used extensively by many of the Internet's most popular application protocols and result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World Wide Web, E-mail, File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Shell, and some streaming media applications.
标志位:URG/ACK/PSH/RST/SYN/FIN SYN=1,有效,表示该报文是连接建立请求。
TCP报文段格式—实例及解析
FF FF/窗口大小:65535 22 B4/校验和:8884 00 00/紧急指针:0 02 04 05 50 01 01 04 02/选项字段:
MSS:0x0550=1360字节
16位,目的端口号
Sequence Number/发送序号
32位,标识本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在数据流中的 位置。
Acknowledgment Number/确认序号
32位,对收到的TCP报文段的确认。只有ACK=1 时,该字段才有效。
TCP报文段格式
TCP Header Length/段头长度
4位,指明报文段长度,单位是32位或4字节,随 选项长度而定。
16位,相对于“发送序号”的一个偏移量,指明了最近的 紧急数据的地址/位置。
Options /选项
选项字段,目前仅定义了MSS/Maximum Segment Size,最大报文段(数据部分)长度。
TCP报文段格式—实例及解析
问题:TCP报文段实例如下图所示,即 其中灰底红字部分。
请根据TCP报文结构图解析相应字段,并 分析其意义。
TCP报文段格式
Window Size/(接收)窗口大小
16位,用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告诉对方我的接收窗 口/缓冲区的大小(字节)。以指示对方还可发送的字 节数。
Checksum/检验和
用来检验TCP报头和数据的完整性,检验时要加上伪IP 首部,方法和UDP的Checksum的一致。
Urgent Pointer/紧急指针
Reserved/保留
6位,置0
Flags/标志位,共6位
URG,指示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指示“确认序号”是否有效。 PSH,指示Push 操作是否有效。置1时,即将本 TCP报文段迅速发送。
TCP报文段格式
RST,指示是否重新连接/复位。 SYN,指示是否建立连接 FIN,指示是否释放连接 注意:以上6 个标志位,都 遵循规则----其 值为1表示标志 位有效;为0表 示无效。
第4章 Internet运输层技术-续1
教师:赵建立 hebzhaojianli@
主要内容
运输层概述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概述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is one of the core protocols of the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TCP provides reliable, in-order delivery of a stream of bytes, making it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like file transfer and e-mail. It is so important in the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that sometimes the entire suite is referred to as "the TCP/IP protocol suite."
关于TCP的可靠性思考
如果接收方,收到发送方两个一样的TCP报 文,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送方,发送速度非常快,而接收方的 处理能力有限,这样会不会出现问题?双方 应该如何协同处理? 如果有很多发送方,都向网络中发送TCP报 文段,会引起网络阻塞吗?如果发送方对网 络阻塞问题不加以处理,那么会产生什么后 果?
TCP报文段格式—练习
练习1:TCP报文段实例如下图所示, 即其中灰底红字部分。
请根据TCP报文结构图解析相应字段,并 分析其意义。
TCP报文段格式—练习
练习2:TCP报文段实例如下图所示, 即其中灰底红字部分。
请根据TCP报文结构图解析相应字段,并 分析其意义。
内容增补/修订
TCP概述 可靠性保证机制/可靠数据传输的原理 流水线协议 GBN/Go-Back-N协议 选择重传 TCP TCP连接 TCP报文段的结构 TCP可靠数据传输 TCP的流量控制 TCP运输连接管理 拥塞控制原理及方法
TCP概述
TCP的特点
Connection oriented/面向连接
连接建立 数据传输 连接解除/释放
Reliable transmission/可靠传输
不丢失/无差错/不乱序
Full Duplex/全双工,数据双向同时传输。
Simplex/单工,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Half Duplex/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 进行。
传输控制协议TCP
TCP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按序、无丢 失、无差错、无重复相关机制。
TCP报文段的格式 TCP的编号和确认 TCP的重发机制 TCP的流量控制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TCP拥塞控制机制
TCP报文段格式
TCP报文段格式
Source Port/源端口
16位,源端口号
Destination Port/目的端口
TCP概述
半双工 全双工
单工
TCP概述
TCP工作过程
TCP连接建立 数据传输/交换
其中发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应用进程把数据块写到TCP的缓冲区;TCP从缓冲区提 取一定量的数据,并封装成TCP报文段,(间接)发送 走(其实是交给网络层实体)。 接收方,从IP层收到TCP报文段后,校验/去首部,把数 据交付给指定的应用进程。
TCP报文段格式—实例及解析
TCP报文段格式—实例及解析
05 A6/源端口号:1446 00 50/目的端口号:80 C7 FB C1 2B/发送序号:3355164971 00 00 00 00/确认序号:0 70 02/首部长度:7*4字节=28字节 70 02/0111 0000 0000 0010:保留 70 02/0111 0000 0000 0010:
TCP连接解除
TCP概述
关于TCP的可靠性思考
因为网络层/IP层,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 所以用其来传送TCP报文段是
可能出现数据的乱序/丢失/错误/重复等问题。
问题:
如何确保你发送的数据,确实被接收方正确无误 的收到了? 你发送的多个TCP报文段,到达接收方的次序和 在发送方的原始次序会有不同吗?如果有不同, 怎么处理? 如果你发送的TCP报文段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 你和接收方应该如何协同处理? 如果你发送的TCP报文段到达了接收方,但是其 受损出错,你和接收方应该如何协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