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特性研究

: 。 | I 1  ̄ 1 1
烈 ,反应效率更高 ,生成 的C O , 含量增加 。H 。 s 的含量 由
8 5 mg / m 减少到约 3 8 m g / m ,主要是 由于垃圾产 乍的H s
在高温 的情况下与0 , 反应更加剧烈 ,反应效率更高 ,生
均匀给料 器
决 ,尤其是有关二 嚼英危 害人类健 康 的报道使得公众对 主要 由电加热炉 、高压气瓶 、冷却装置 、积灰装置 、气 固体 废弃 物 的燃 烧是 一个 复 杂 的连 续化 学 反应 过 待炉子恒温后 ,把 准备好 的典型垃圾组分通过 给料机 连
程 ,其 中有大分子 的断键 、异构等反应 ,燃烧 的中间物 续送 人炉 内。垃圾 组 分经 过热 解燃 烧后 ,烟 气经 过冷 却 、除灰 、过滤后进人气体分 析仪测量 ,待数据稳定后
n {智
川物料的典型组 分元 素分析数 据见下表 。
典 型 垃 圾 组 分 元 素 分 析 表
气 系数 的s  ̄ ; t l i : l,N O 含量迅速增加 ,但 m于过量空气 的
O 0
●
曲 O
}
O
r
稀释 ,所 b X N O 含量增加缓慢 。S ( ) , 的含量 由2 l 5 m g / m 减
摘
要: 利用 固定床 电加热 炉,对城 市生活垃圾进行燃烧特性研 究。研 究由纸 张、织物 、厨余、树枝 、
塑料 、橡胶 等典型组 分按 比例组 成 的垃圾 燃烧 时,烟 气特 性随温度 、过量 空气 系数 的变化规律 。结 果表 明:随着温度的升 高,N O 的含量增加速度较 快 ,基本上成 直线上升;S O , 的含量基 本上也是呈逐步增加 的 趋 势。随着过量 空气 系数的增加 ,N 0 的含 量增加速度较缓慢 ,基 本上成直线上 升;S O , 的含量基本上 呈逐
填埋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填埋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
IV
级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对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二噁英”的处理,给该方法酿成了极大的缺陷。
2、虽然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
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
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有的城市已
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
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包括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
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3、垃圾填埋虽然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
但是,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
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
无穷的后患。
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
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
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特性分析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特性分析摘要:由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为一般固体废物,在生活垃圾管理及技术研究中其重视度远低于飞灰、渗沥液、烟气等;而炉渣规范化综合利用是建设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特性进行分析,为炉渣的预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特性1物理性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生活垃圾焚烧的副产物,包括炉排上残留的焚烧残渣和从炉排间掉落的颗粒物,呈黑褐色,原炉渣有刺激性气味,经过处理后气味减弱。
未经处理的焚烧炉渣主要由灰渣、碎玻璃和砖块、陶瓷碎片、木屑及少量布条、塑料、金属制品等物质组成。
焚烧炉渣形状表现为完全中空的球体或者内部包含有数量众多小球的子母球体,呈不规则蜂窝状,表面多为玻璃质,粒径组成在2~50mm之间(占60.8%~7.68%),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在0.06%~1.36%。
基本符合道路建材中集料的级配要求。
由于水淬降温排渣作用,炉渣的含水率约为12.0%~18.9%,随着堆积时间、天气等因素上下波动;炉渣热酌减率反映垃圾的焚烧效果,一般较低,小于3%;松散堆置时的密度为1.2g/m3左右,压实堆置时的密度为1.5g/m3左右。
2化学性质炉渣呈碱性,新鲜炉渣的pH值一般在10以上。
焚烧炉渣主要由硅酸盐玻璃相、矿物相的物质组成。
焚烧炉渣中高浓度的硅酸盐、以及Ca、K、Na、Mg等碱(土)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酸缓冲能力。
主要矿物成分有SiO2、Al2O3、CaO、Fe2O3等,其中,SiO2是焚烧炉渣的主要组成材料,Fe-Al氧化物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大量存在。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含有相当一部分富含铁的组分,炉渣含铁量约占焚烧炉渣质量的5%,在新鲜炉渣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尖晶石类含铁物质(Fe3O4以及含Al-、Ti-的衍生物),含铁合金(包括Fe-P,Fe-S,Fe-Cu-Pb),赤铁矿(Fe2O3)和未燃烧的单质铁(Fe)形式。
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排放水平及特征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水平及特征研究【摘要】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然而其中所产生的二噁英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对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排放水平进行了调查和特征分析。
研究发现,二噁英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焚烧温度、气体流速等。
本文还介绍了一些二噁英排放控制技术,并分析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减少生活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人类健康。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加深对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的认识,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排放、排放水平、特征分析、排放控制技术、环境影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生成机理、环境影响、研究成果总结、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在焚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其中包括二噁英。
二噁英是一种极为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对二噁英的排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关于生活垃圾焚烧中二噁英排放水平及特征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了解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的生成机理、排放水平调查、特征分析以及相应的排放控制技术,对于有效减少二噁英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生活垃圾焚烧中二噁英的排放水平及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究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水平及特征,通过系统调查和分析,揭示二噁英生成机理,并探讨相应的排放控制技术。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途径和主要影响因素;2. 调查不同焚烧设施的二噁英排放水平及排放特征;3. 分析二噁英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环境行为规律;4. 探讨目前二噁英排放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局限性;5. 分析生活垃圾焚烧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改善焚烧设施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成为社会的焦点。
生活垃圾焚烧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但产生的飞灰却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因此,了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应用场景显得至关重要。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焚烧过程,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渣。
飞灰的组成复杂,主要包括玻璃、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这些组成决定了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颗粒组成、水分含量、化学成分等。
在物理特性方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颗粒组成较为复杂,主要分为微小颗粒和大颗粒。
微小颗粒主要是不完全燃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而大颗粒则是燃烧后的残渣。
飞灰的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0%-20%之间,这也为其处理和处置带来一定困难。
在化学特性方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无机物,以及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铬、铅、汞等。
这些化学成分中,有些具有毒性,如二噁英、重金属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目前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降解方法等。
物理方法主要是将飞灰进行固化处理,将其与水泥、石灰等材料混合,形成稳定的固化体,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化学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化学氧化还原等,通过化学反应降低飞灰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生物降解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将飞灰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主要作为工程填料和土壤改良剂等。
作为工程填料,飞灰可填充道路、场地等,起到固化土壤的作用。
飞灰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质量。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飞灰中的有害物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应用场景息息相关。
在了解飞灰的组成和性质后,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和应用方式,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然而,目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处理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等。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一、目前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1)大气污染: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力量,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严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康、破坏生态环境。
2)水污染: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人,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转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安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逼,成为人类安康、和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大障碍。
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3)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现象。
目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等;二是工业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这些垃圾若不准时去除,必定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峻污染。
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生殖,使疾病快速传播,危害人体安康。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探讨2.1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可以从以下技术手段着手:一是采纳新能源技术,改善我国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造,使用绿色干净的新能源,如可以使用洗选煤,降低大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力推行使用氢气作为新能源,有效消退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得排放量;城市汽车发动机推举用干净的燃料工作,消退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二是一些高耗能、大气污染严峻的老企业要不断改良传统的技术手段,新兴的中小型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推广各类烟尘净化技术,提倡清洁生产等。
2.2城市水污染的技术性掌握对策对于城市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要进展集中处理:城市要建立特地的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城市垃圾化处理及资源化问题

13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污染及防治在四周葱茏的山坳里,垃圾依山堆积,数千平方米的垃圾场没有任何覆盖措施或除臭设施;渗滤液从垃圾堆下渗出,而相应的渗滤液处理设施却没有运行;填埋作业现场,浓烈的腐臭味道充斥,苍蝇驱之不去,数十个拾荒者埋身于垃圾堆中扒拣。
这一场景,是国内许多不同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同的一幕。
我国在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后,一直隐藏在角落的垃圾终于不甘寂寞,以其庞大的数量和巨大的危害掀起一轮垃圾战争。
“垃圾围城”甚至于“垃圾危机”已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尽量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垃圾处理的相关政策,也组织了由国务院8部委组成的环保专项督察行动组对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处理厂进行调研,但我国的垃圾处理现状却不甚乐观。
而出乎意料的则是,尽管垃圾处理问题迫在眼眉,普通民众对于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却是强烈反对,投诉上访等事件屡屡曝光。
究竟我国的城市垃圾应该如何处理,这是放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1 我国城市垃圾特性分析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按组分可分为三大类:可腐有机物、可燃有机物、无机物。
其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燃气率等因素有关。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以每年5.5%的比例增长。
2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国际通用的垃圾处理原则是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1]。
在我国,垃圾处理主要有三类:填埋、堆肥、焚烧。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显示,截止至2008底,我国共有无害化处理厂数509座,其中卫生填埋厂407座,堆肥厂14座,焚烧厂74座。
填埋技术目前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9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采用此方法处理。
由于建设和运行费用、管理措施、环保技术等因素,在我国大部分填埋场仅是简易填埋场,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场较少。
堆肥在我国的处理率并不高。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城 市 化进 程步 伐 的加 快 ,城 市 人 口 1 3益 增 加 , 人 民生活 水平 不断提 高 ,城市 生 活垃圾 的 产生 量也在 不 断地 增加 ,垃 圾 的成份 亦 日趋复 杂 ,对 环境 的 污染 和人 民健 康 的危害 日益 严重 ,从 而 限制 了城市 的发展 。因此 ,能 否正 确地 认识 垃圾 问题 ,并 切实 地采 用合 理的方 法处理 垃圾 问题 ,是 可持续发 展战 略的重要 内容之 一 】 。
Abs t r a c t :The d e v e l o pm e nt o f t h e c i t y f a c i n g t he g a r ba g e pr o bl e ms .T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s s e s t h e da n ge r s of g a r ba g e ,ga r ba g e p hys i ca l a n d c h e mi c a l pr o pe r t i e s f o r t he r a t i o na l u s e o f ga r b a ge , o pe n ga r ba ge u s i ng n e w me t h od s , ne w t e c h no l o gy ,u t i l i z a t i o n of wa s t e r e d uc t i o n, ha r ml e s s a n d p r ov i d es t h e b a s i s f o r r e s o ur c e t he 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摘要:城市的发展面临生活垃圾的困扰。
本文论述了生活垃圾的危害,生活垃圾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合理利用生活垃圾,开辟生活垃圾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实现生活垃圾利用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垃圾的成份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垃圾问题,并切实地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垃圾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3]。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土地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过程中和封场后,占用大量的空地,或其他用途土地。
生活垃圾场在使用和封场后,土地的使用性质也发生改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不但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还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2.污染水体
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来源途径较多,在堆放过程中发生腐败、分解或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致病菌、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随渗滤液或者雨水等地表水源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3.污染大气
垃圾成分复杂,有些垃圾如塑料袋等可随风飘摆,造成白色污染。
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危害周围大气环境。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排放量亦在增加。
垃圾、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进入环境,这样既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又对人民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垃圾堆放场是大量蚊蝇、老鼠、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源,潜伏着未知的爆发性鼠疫的危险。
另外,许多地方将生活垃圾筛分后直接施于农田,由于寄生虫卵等未经杀灭,
会通过作物返回人体造成疾病传播。
5.易引起爆炸事故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使垃圾产生的填埋气产生量增加。
据研究表明,甲烷含量在3%-15%之间,会产生爆炸。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
要选择合适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必须了解其特性,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产生量和组成的特点。
1.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影响到从垃圾清运到其最终处置整个过程决策的关键性参数之一,其数值的变化主要与城市地理环境、城市规模、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城市垃圾人均日产量的特点主要为:城市垃圾人均日产生量逐年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年增长率为8~10%,佳木斯市为6%左右。
南北差异比较突出,我国南方地区城市垃圾的人均日产量比北方地区要低。
大城市的垃圾人均日产生量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即在某一阶段以前呈上升势头,到了这一阶段以后逐渐稳定,并稍有下降的趋势出现。
2.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份
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成份是一个直接影响到垃圾处理方法选择和处理设施设计规划的关键性参数之一,是一个受地理环境、能源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气候特点和废品回收等许多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因变量。
对居民生活垃圾而言,主要是蔬菜、肉食和水产品等厨余废弃物。
无机物包括灰土、砖瓦和陶瓷等回收利用价值较低,而又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废弃物。
有机物包括废纸、塑料和橡胶等可回收的有机物[4]。
3.城市生活垃圾的物理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物理指标为容量、孔隙率和含水率。
3.1容量
城市垃圾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垃圾的容量,以kg/m3或T/m3表示。
垃圾容量随着垃圾的不同构成,压实程度和生化降解的不同过程,以及清运处理方式的不同而变化。
垃圾自然容重为0.53±0.26T/m3,垃圾车装载容重为0.80 T/m3左右,垃圾填埋容重为1 T/m3。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城市由于垃圾中轻质有机物含量高,容量偏低,约为0.60~0.80 T/m3,个别北方中小城市垃圾自然容重甚至达1.0 T/m3。
3.2空隙率
孔隙率是指垃圾中物质之间的空隙,由于垃圾的组成成分不同,其孔隙率也有所差别。
容积大,孔隙率越大,反之,空隙小,容积也小。
3.3含水率
水份是垃圾处理过程中所关心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垃圾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过程的正常进行,且在垃圾分选过程中,垃圾中的水份也将影响到垃圾的筛分和空气分选及物料的运输等。
当垃圾中动植物含量高、无机物含量低时,垃圾含水率就高;反之含水率低。
4.城市生活垃圾的化学特性
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化学特性与垃圾的各构成组分的化学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城市垃圾的化学性质对选择垃圾加工处理和回收利用工艺十分重要。
对于垃圾堆肥处理技术,常考虑的垃圾化学特性有:水分、有机质及元素组成等。
按堆肥处理的元素构成分析,垃圾中主要构成元素可分为3大类:
4.1营养元素:C、H、O、N、P、K、Na、Mg、Ca、……
4.2微量元素:Si、Mn、Fe、Co、Ni、Cu、Zn、Al、……
4.3有毒元素:Pb、Hg、Cd、As、S、Cl、……
在实际堆肥过程中,垃圾的主要元素分析成份是C、N、P、K,且常用C/N 和C/P来表示。
由于这两个参数对堆肥的进程和成品的肥效有很大影响(如堆肥原料的C/N以30:1为宜,熟化堆肥产品的C/N在10~20为宜),因此,在堆肥处理时,通常要严格控制这两个参数。
对于垃圾热处理的热解、化气、焚烧而言,主要考虑的垃圾化学特性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和发热值等,而垃圾的主要元素分析成分是C、H、O、N、S、Cl等。
国外有关资料报道,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定垃圾的化学组成,其成份(质量分数)大致为:C 10~20%;H 1~3%;N 0.5~1.0%;S 0.1 ~1.2%;灰分10~25%;水分40~60%;热值2930~5020KJ/kg。
三、结束语
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应严格实行分类收集等回收政策,合理利用,将放错位置的资源实现再利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由才,柴晓利.生活垃圾资源化原理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何品晶,冯肃伟,邵立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张益,陶华.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刘跃勇,任福民,汝宜红,等.北京市生活垃圾成分及理化特性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