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件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精品ppt课件

新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精品ppt课件
B
5
课堂小测
字4.小钱到某县法院工作,第一天接受了以下4个案件,属于涉嫌犯罪的有( )①周叔叔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恼怒,把对方打成重伤②法院判决后仍不还债的人被称为“老赖”,县法院将“老赖”的照片等个人信息公开③小赵骑在某重点文牛旅游景点内的文物上拍照,并与管理员发生冲突 ④高三学生小王厌学,经常逃课上网,钱不够花时就拦路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相关
C
X,合法行为
X,违法行为
字5.某人民法院对邵某依法作出数罪并罚的判决:判处邵某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这表明( )①邵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④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关标题文字。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包括
(1)行政处分
(2)行政处罚
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一种惩戒措施。包括: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撤职 开除等。
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给予的一种惩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小勤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运用你的经验P46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
法律
纪律
道德
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呢?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23张PPT)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 七十九条规定,拾 得遗失物,应当归 还失主。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 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 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 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 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其行为违反了
民法通则的有 关规定,是违 法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判一判
以下三种行为属于种违法行为吗?
电影院喧哗
拾到东西私留
抢劫
违反行政法律法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 抢劫等四百多种罪 的处罚。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 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 刑。
其行为违反了
刑法的有关规 定,是违法犯 罪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共30张PPT)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共30张PPT)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行政违法行为
材料二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 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
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
三人警告的处罚。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 的行为予以处罚。
福建省福安市两名于2017年9月入伍的“95” 后青年因怕苦怕累,无正当理由强烈拒绝服 兵役,被部队退回原籍。同时,处以一次性 经济罚款3万元、个人户籍“服役栏”备注 “拒服兵役”永久字样,并落实三年内不得 为拒绝服兵役人员办理出国出境手续以及三 年内不得聘用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国 有企业职工等6项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它是指违反行政法 律规范,应当受到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 罚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它是指违反刑事法 律规范,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
材料一
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 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 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 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 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
责而制定的。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镜头一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 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 物。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 表其作品。
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 出违法的事情。
什么是违法行为?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2张PPT)-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一、违法无小事
★ (2)违法行为的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①根据违反法 律的类别分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笔记区
违法行为的种类
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和问题。
镜头一 捡到失物不还
镜头二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属于哪种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 行为
违反哪类 法律
民事法律
行政违法 行政法律 行为
知识点2:违法行为的含义?
答:违法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
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法律的规范作用
No Image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无小

法不可违的原因

违法行为的种类


警惕身边的 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 守法?
感案悟例人分生析
高速路疯狂倒车
8月27日,一辆黑色轿车在沈海高速 上倒车,被交警查获。驾驶员杨女士
说,她驾车离开前一个高速服务区后,
发现孩子没有上车,于是不顾一切在 高速路上倒车。最终,杨女士被记12 分,罚款200元。警方提示:如遇到 此类情况,可拨打12122求助。
思考:杨女士为什么会被处罚,她这种行为有什么后果?
•没有依法履行 合同义务
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①影楼私自将小陈的照片放大并展出,小陈要求影楼赔礼道歉; ②出版社未经小陈同意发表其作品,小陈要求其赔偿; ③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只发放一半货物,买家根据合同要 求卖家支付违约金; ④罗某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被要求网络公开赔礼道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48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48张PPT)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 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镜头一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
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
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民事违法
镜头二
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什么是违法行为(含义)
违法无小事
法 不 可 违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 法行为 犯罪 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自觉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违宪行为 ④刑事违法行为
)。
D
C. ①③④ D. ①② ④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 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 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 婚等。 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 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阅读P51下面的 “相关链接”, 了解民法总则 的基本原则。
阅读P51上面的“相关链接”,了解民事权利和 合同。判断以下情景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照相馆未经他人允许,将其艺术照照展出。 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 惩罚说明了什么?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
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 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 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 就可以避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优秀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优秀课件
④要理性利用传播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驾考新规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10月1日 起施行。新版考核规章突出考核安全文明意识,主 要变化有:提高理论考试中交通安全法律考题比例, 科目二场地驾驶考试要求倒车入库在210秒内完成, 科目三路考多个项目增加考核“回头观察”。
运用你的经验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
强的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减
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
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 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 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 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 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违反的违反的法律法律法律后果法律后果实例实例民事违民事违法行为法行为行政违行政违法行为法行为刑事违刑事违法行为法行为一一般般民法民法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欠债不还欠债不还行政法行政法受行政制受行政制裁行政行政处分或行处分或行政政处罚处罚扰乱社会扰乱社会治安治安刑法刑法刑事处罚刑事处罚故意杀人故意杀人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期徒刑55年
违反的 法律
民事违 法行为 行政违 法行为 民法
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
实例 欠债不还 一 般 违 法 行 为 犯 罪
行政法
受行政制 裁(行政 处分或行 政处罚)
刑事处罚
扰乱社会 治安
刑事违 法行为
刑法
故意杀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课件(含视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课件(含视频)

有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 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有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以 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 道已经违法。(误区)
经典案例
虎牙主播莉哥后续:因有辱国歌尊 严,将行政拘留5日虎牙平台主播 “莉哥”因在直播中不严肃唱国歌, 被直播平台封禁和在自家闭门思过 的事情。如今,上海公安局静安分 局经过调查决定,将对“莉哥”进 行拘留5日的处罚。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具体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 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规定。 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 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 健康和谐发展。
行政违法行为
相关 链接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 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 人身权利财产安全,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 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 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人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 制定的。

法不可违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第一节
欣赏视频
范冰冰偷税被罚, 罚款超八亿
范冰冰为 什么会遭 到处罚?
问题
违反 法律
PART01
违法无小事
4
探究与分享 对于下面这些事件,你怎么看?遇到这些事你会怎么办?
疫苗造假
闯红灯
打架斗殴
都是违法行为。我们不应该做,如果我们发现应该及时报警。
法律的作用
板 书 设 计
谢谢再见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法不可违(共38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法不可违(共38张PPT)

刑事违法行为
要受行政制裁
民事违法行为
要受刑罚处罚
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法不可违﹚
在以后的时间里,小聪努力学习,顺利考上高中, 小明却在八年级时自行辍学,放弃学业,走上社会 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 公安机关罚款拘留两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来他 因与邻居发生矛盾,便找了几个哥们儿将邻居打了 一顿,致使邻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最终小明被人 民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以故意伤人罪判处无期 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律的作用
规范作用 保障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的基本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 束力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 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做出违法行为的主要原因
我们要学法遵法守法用法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结果呢,他们都因为违法而受 到了警察的批评教育。小聪认识 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好好学 习一下法律知识。小明则不以为 然。 刚好学校组织了一场法律知识 竞赛,兄弟俩都报名参加了。
拾到东西私留
体育馆起哄、打闹
抢 劫
2. 违法行为的分类依据及分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 罪
一般违法行为
应该做而没做
B.小明骑车上学,走到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此时正好没有 车和行人,他想上学要迟到了,于是他闯了红灯。
小明骑车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他做出了法律所 禁止的行为。
禁止做而做
可见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何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事责任
受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捡到他人手机据 为己有、
不让子女上学、 没依法履行合同
义务
谎报险情 、 破坏铁路网 、
殴打他人
刑事违法 行为
刑法 最严重(犯罪)
刑事处罚
杀人、抢劫、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
吸毒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 某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 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 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第 一百条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营利为目 的使用公民的肖 像。
第一百二十条规定: 公民的姓名权、肖 像权、名誉权、荣 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 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镜头三:11名作家以小说版 《锦绣未央》涉嫌大量抄袭 为由,联合起诉作者周静, 索赔210万元,北京朝阳区 法院已正式立案。
课后小结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Fra bibliotek不刑事违法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锦绣未央》被指“抄袭了二百多本书”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三、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 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 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 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2.河北大名一男子家中殴打妻子被拘留
3.四川校园暴力事件:对殴打他人,且 年满14周岁的李某、刘某、赵某三人给 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 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一半 货物。
侵犯肖像权
镜头二:艺龙旅行网使用“葛优躺” 图片宣传本公司的旅游项目以及酒 店预订,葛优认为侵犯了其肖像权, 于是向法院起诉,索赔40万。
物的应判处刑罚。
赵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如果是,触犯 了哪部法律?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板块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谎报险情
1.南宁吴圩机场一旅客向南宁市110指挥 中心报警,谎称自己托运的行李中有炸弹, 乔某因谎报险情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治安 拘留的处罚。
2.2017年3月22日,张某微信中造谣火锅 店煤气爆炸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十日。
D 1.下列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李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B.家长为教育孩子,将孩子打成肋骨骨伤
C.某出租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价值万元的笔
记本电脑据为己有并拒不返还
D.课间休息时中学生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

2.53岁的王大妈乘坐北京地铁下车时被撞倒了,她 在地铁站拨打了96165地铁热线电话,怒称要炸建 国门地铁站,警方当日出动了1140名警力连夜排 查,并于次日将王大妈抓获,最终王大妈因编造虚 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这件事说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 框 法不可违

1 违法行为的含义

2 违法行为的类型 3 行政违法行为

4 民事违法行为

5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板块一:违法无小事
探究与分享
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 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一)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 过错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我国物权法规定,
拾得遗失物,应当归
还失主。 朱某的行为是不是
违法行为?如果是,触犯 了何种法律?该怎样处理 才能解决问题?
镜头二
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 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 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 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明( C )
A.弱势群体难维权 B.公检法小题大做 C.公民守法是本分 D.虚假信息危害小
3.某汽车销售员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被拘
留十天;某装修公司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
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D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镜头二:散布谣言
“《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这是一 个冒充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网络诈骗新手 段,服务器还远在加拿大。他们这样做 的目的是想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 骗。”
人民日报郑重辟谣,人民日报客 户端正在联系警方,对恶意造谣 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镜头三:殴打他人
1.湖南男子因口角打伤环卫工,被行政 拘留10日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 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 行为应予以处罚。
李某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如果是,触犯 了哪部法律?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镜头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 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 有期徒我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
*
01
种类)
03
02
种类
定义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民事违法 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
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 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违法 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违法行 为的法 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 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 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 刑事责任。
内 不同点(共同点)
名称
容 违反的 法律
社会危害性
法律后果
实例
民事违法 行为
行政违法 行为
刑事违法 行为
名称
内 容
违反的 法律
民事违法 行为
民法
行政违法 行为
行政法
不同点(共同点)
社会危害性
法律后果
实例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