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道路说明书

合集下载

DL-01设计说明

DL-01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高要生态新城地块南侧,工程起点位于广肇高速下的八联农场通道,起点桩号为K0+24.5,路线沿着现状村道往南走,终点接现状双金公路(S362省道),终点桩号为K0+734,道路总长约710m。

本道路作为高要生态新城地块外的乡村道路,按等外公路并参考公路四级标准设计,路基宽6.5米(行车道宽6米,两侧土路肩宽0.25米),双向2车道,设计速度采用15公里/小时。

1.2主要设计规范、标准(1)交通部发布的《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7)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1.3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指标根据项目特点,本工程按等外公路并参考公路四级标准设计。

表 1 主要技术标准与采用指标序号项目单位四级公路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1 道路等级/ 等外公路2 设计车速km/h 20 153 车道数个1、2 24 单个车道宽度m 3 35平曲线设超高最小半径m 30 306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150 1507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m 150 /8 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100最小值40439 最大纵坡% 9 510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竖曲线m 200 35011 凹形竖曲线m 200 35012 最大超高横坡% 8 213 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公路-Ⅰ级1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最大轴载KN 100/- 100/200第二章现场评价和建设条件分析2.1现状道路条件2.1.1周边路网拟建道路周边主要道路有广肇高速、紫云大道、双金公路(即362省道)。

2.1.2现状道路现状村道为为3至4米宽的泥路。

道路设计说明书0001

道路设计说明书0001

道路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文成路(原西二号路)位于嘉峪关市嘉东工业园区,该道路设计为南北走向,北接创新大道(原北一号路),南接兰新璐,道路沿线与新阳路(原北二号路)、新瑞路(原北三号路)、新鹏路(原北四号路)和创新大道(原北五号路)等道路相交,道路总长度4588.29M,道路红线42M。

目前已修筑完成的路基1298.69M,位于创新大道与新瑞路之间。

20GG年在原路基的基础向南对新瑞路与创业大道之间 1269.92M的路段进行施工图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与原路基断面一致。

该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工程沿线地势较平坦,坦然级配沙砾层较好。

二、设计根据(1)嘉峪关市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委托书。

(2)嘉峪关市东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3 )嘉东工业园区规划总平面图。

(4)现有20GG嘉峪关城市坐标1:1000的地图。

三、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GG)(3)《公路沥青路年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GG)(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GG)(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GG)(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20GG)(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8)《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9)《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GG)四、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二级主干道2、设计行车速度:40km/h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4、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a5、抗震设计烈度7度&设计标准轴载:100KN五、工程设计5.1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根据规划总平面设计线路,但考虑到周边的具体情况对道路中心线进行了调整。

5.2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一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场地的标高、排水等问题。

DL-01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DL-01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石滩区域道路市政工程设计委托书;2)海南亿兴城建投资有限公司给我公司的有关文件及意见;3)《海南文昌滨海旅游经济产业规划》;4)《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淇水湾区域海石滩控制性详细规划》;5)《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海石滩区域道路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地质、水文等勘察成果;6)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淇水湾区域海石滩区域潮水位等相关资料;7)《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钻石大道第三标段变更设计施工图》;8)我公司收集的与工程相关的其他资料。

2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2.1技术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结构计算参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004-8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混凝土路面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446-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2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Ⅲ级;设计行车速度: 40km/h;路面类型:推荐方案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方案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路面为15年;3工程概况3.1工程范围及规模宝陵大道南路工程道路基本为城市次干路Ⅲ级,设计全长1.24公里,道路标准断面宽度为24米,断面布置为“4m(绿化带及人行道)+16m(行车道) +4m(绿化带及人行道)=24m”,双向四车道。

道路DL-01施工图说明

道路DL-01施工图说明

道路DL-01施⼯图说明1施⼯图设计说明⼀、⼯程概述沙亭村美丽乡村建设⼯程位于太和镇沙亭村,沙亭村位于新太和镇以北,新⼴从路边,⾯积约为3平⽅公⾥,下辖10个村民⼩组,总⼈⼝3300多⼈,是太和镇最偏远的村委会。

沙亭村委会距离市区18公⾥,离太和镇3公⾥,九太公路和⼴从路贯穿全村,紧贴帽峰⼭,本村没有⾼效盖的经济实体,以农业和物流业为主体。

本次拟对沙亭村沙亭西路、沙亭⼴兴路、沙亭南路、沙亭东路四条村道进⾏升级改造;七社、⼋社公园升级及⼗社风⽔塘整治。

其中沙亭西路长528.5m,宽3.6m~6.2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兴路长405m,宽7m~9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南路长800m,宽6m~15.7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沙亭东路长1308.766 m,宽5m~12m,对旧路病害处理后铺6cm沥青;升级七社、⼋社公园及⼗社风⽔塘整治。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程、交通⼯程、园建⼯程等。

施⼯图按设计内容共划分为三册,具体分册如下:第⼀册-----道路⼯程第⼆册-----交通⼯程第三册-----园建⼯程三、设计依据本次施⼯图的设计依据主要有:1)⼯程⽴项⽂件;2)沿线1;500实测地形图;3)⼯程设计合同;4)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规定。

四、设计规范及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2012(2016年版)《城镇道路路路设计规范》 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36-2016《城镇道路⼯程施⼯与质量验收标准》 CJJ1-2008《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 CJJ152-2010《公路⼯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 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 JTG F40-2017《⽆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 D60-20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标GB5768-2009国家、⾏业或本地区其他相关规范与标准;五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5.1 区域⽤地现状路线区域内现状⽤地为混凝⼟路⾯、构筑物、⼭体为主。

S1-DL-01道路工程说明0427

S1-DL-01道路工程说明0427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文件(1)《湛江市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4) 《湛江市中央商务区基础实施建设工程规划方案评审会会议纪要》(湛江市城市规划局,2013年5月31日)(5)《关于湛江市中央商务区基础实施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的批复》(湛城规(政勘)【2013】375号)(6)《湛江市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设计初步设计审查意见》(7)其他已建工程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2、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2013年11月,湛江市城市规划局批复了本项目方案设计,本项目正式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2014年4月8日,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湛江市中央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评审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初步设计深度基本达到《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文件的内容基本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技术可行,初步设计审查结论为:修改后通过。

具体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一、总体设计1、金融大道隧道段推荐采用短隧道、行车速度按30km/h,现隧道净高3.8m,应考虑4.5m;★执行情况:取消掉头车道,隧道净高调整为4.5m。

2、龙基路、金融大道建议加大转弯半径,安全岛面积同时加大;★执行情况:平交口靠隧道一侧的两处安全岛,在保证交织段长度的前提下转弯半径适当加大,安全岛面积适当加大。

另一侧两处安全岛转弯半径加大至与其他交叉口同一标准。

3、边坡工程数量可以不计;★执行情况:取消边坡防护部分设计与工程数量;4、污水系统可以龙桂北路、龙桂南路分开排,建议采用比较方案;★执行情况:下阶段与业主、中澳友谊花园、海湾大桥管理单位协调后确定污水系统方案;5、绿化景观细叶杜英高度11-12米费用偏高;★执行情况:调整采用的乔木高度;6、基底承载力要有计算依据;★执行情况:隧道段基底承载力已考虑填土高度、隧道结构自重及压重、隧道内车辆荷载(水浮力不考虑),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第4.2.2-2式计算,下阶段补充详细计算书。

DL-0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DL-01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湖北省京山县中国南方农机装备产业园启动区内,起点位于北辅路,向北止于农耕大道;道路标准红线宽30米,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型干道,道路南北走向。

工程规模、建设范围本项目线路总长米,本次设计起点坐标X=,Y=;终点坐标X=,Y=,本次设计总长为。

本次设计挖方,填方。

设计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交通工程等工作。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业主下达的设计任务书;(2)道路所在地区1:1000地形图;(3)中国南方农机装备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的规范标准2.2.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年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2.2.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施工图设计文件体系按设计专业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综合管线工程、景观工程、下穿铁路工程。

本阶段施工图设计不含桥梁工程、景观工程、下穿铁路工程。

为便于施工。

本项目沿线的桥梁专项设计,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单位单独设计。

建议业主尽快落实设计单位,尽早完善本项目的设计,以利于项目推进。

第三章道路工程道路设计原则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保证道路实现其城市功能。

维护城市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

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优化道路横断布置,尽可能增大城市道路绿化率,突出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特色,树立园区品牌形象。

路施-01 施工图设计说明

路施-01 施工图设计说明

目录1.概述 (1)1.1 项目地理位置 (1)2 项目概述 (1)3 工程概况 (2)3.1设计依据 (2)3.2采用的规范、规程 (2)3.3 采用的技术指标 (2)4 工程设计 (3)4.1 道路工程 (3)4.2 交通工程 (4)4.3 排水工程 (4)4.4 照明工程 (5)4.5 绿化工程 (5)4.6 附属设施 (5)5 材料技术要求 (5)5.1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5)5.2下封层、粘层施工技术要求 (6)5.3进口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 (8)6施工技术要求 (8)6.1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8)6.2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8)6.3 接缝 (9)7、施工注意事项 (9)1.概述1.1 项目地理位置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位于北纬31°14’,东经118°22’,东距入海口大约300公里,西靠皖南丘陵,南望太湖水网区,北接江淮平原。

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长江横贯东南,秦淮河蜿蜒穿行,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秀美。

南京为江苏省省会,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域,为在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内抢抓机遇,形成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优势,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发展城市交通,必须加快对城市路网的建设。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改善市政基础设施状况,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尽快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犹为重要。

鼓楼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京城西北部,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机关所在地。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原鼓楼、下关两区合并,设立新的鼓楼区。

区域面积26.6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6.82平方公里,江东新区9.8平方公里。

新鼓楼区人民政府现辖1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1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3年,深化“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路施-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

路施-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滨江大道是整个南京地区路网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区域内对外连接的交通要道。

本次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工程,对解决涵碧楼万景园交通出行有巨大作用,且对此路段的交通。

本工程位于扬子江大道上,在汉中门大街穿插口南侧,现状设置红绿灯,双向设置一个掉头车道,穿插口开口较小。

本次施工图设计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本册为道路工程施工图。

二.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道路现场踏勘调研资料3、道路地形等相关设计资料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年版〕5、业主单位提供穿插口标高测量数据6、?扬子江大道箱涵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7、?关于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建立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宁新城委综字[2021 ]319号〕8、?关于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建立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宁新城委总师字[2021]7号〕三.技术标准及标准3.1设计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 37-202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标准?〔CJJ 193-2021〕〔3〕?城市道路穿插口设计规程?(CJJ 152-2021)〔4〕?高速公路改扩建立计细那么?JTG/T L11-2021〔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标准?〔CJJ 169-2021〕〔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标准?〔CJJ 194-2021〕〔7〕?无障碍设计标准?(GB 50673-2021)〔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CJJ 36-2006〕〔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标准?〔GB 50688-2021〕〔10〕?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标准?〔JTG/T D32-2021〕〔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 1-2021〕(12)?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SHC F40-01-2002〕(13)?固化粉煤灰应用技术规程?〔DGJ32/TJ 147-2021〕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填料主要为碎砖、碎石及亚粘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2019年凤阳县殷涧镇卸店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道路工程,位于凤阳县殷涧镇卸店。

道路按支路等级设计,路面宽度为2-5米,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

2. 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道路相关设计资料《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1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CJJ 152-20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 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1、工程范围2019年凤阳县殷涧镇卸店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道路工程,为新建及改造项目。

2、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本分册为道路工程。

4. 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支路设计速度:10km/h(交叉口除外)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轴载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5. 平面设计道路平面根据现在道路线形进行设计,对道路平面线形稍作优化调整,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确定。

6. 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现场勘测结果以及相交道路现状标高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周边地形地貌,以及道路排水要求,尽可能与现在小区的原道路高程保持一致。

7. 横断面设计7.1横断面布置本工程设计路幅宽度2.0-5.0米,采用单幅路形式7.2道路横坡及路拱车行道采用1.5%双向横坡和单向横坡相结合形式,均采用直线型路拱。

8. 路基设计8.1路基处理1)一般路基挖方(1)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

②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并设置向内倾斜的4%的坡度。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基岩面上的覆盖层后再开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时,可予以保留。

(2)土方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

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

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

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

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2)一般填方路基(1)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2)路基填料要求和路基压实度要求: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泥炭、淤泥、含生活垃圾的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路基填筑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以及路基的压实度要求详见下表。

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路床0~80cm范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堤80~150cm范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地基表层要碾压密实,地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不小于90%。

(3)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4)填土应分层进行;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5)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

(6)压实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

(7)压实应在土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进行。

其含水量偏差幅度经试验确定。

3)填石路基(1)填石路基填料要求和压实控制标准: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填石路堤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与重型压实机具施工。

填石路堤在施工前,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石路堤合适的填筑层厚、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采用强夯或冲击压路机进行施工的填石路堤,其压实层厚与质量控制标准可通过现场试验或参照相应的技术规范确定。

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下表的要求。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基底处理同填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5m。

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宜采用施工参数(压实功率、碾压速度、压实遍数、铺筑层厚等)与压实质量检测指标联合控制。

填石路堤压实质量也可以采用压实沉降差与孔隙率联合检测控制,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水袋法进行。

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最小强度、最大粒径的要求按现行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15)的规定执行。

8.2路基施工技术要求路基施工应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5)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1)路基填筑按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工艺施工,路基填料应符合本设计说明的要求。

土质路基分层厚度为30cm,土石混填为40cm。

(2)路基压实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范进行检验。

(3)一般土质路段基底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按软土路基换填处理。

(4)土质填方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垫层以下0~80cm的上路床部分应严格控制压实度在95%以上,并尽量选用最大粒径小于10cm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因含水量过大达不到规定压实度的路基必须采取换填或掺入石灰等措施,并碾压密实。

(5)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顺设计线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6)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开挖方案。

(7)路堑开挖必须从顶部自上而下顺设计线开挖,并逐级开挖、逐级防护。

(8)石质挖方路段路床超挖:对于岩性较好的挖方路段,其超挖部分禁止用细粒土回填,表面采用20cm级配碎石碾压密实。

(9)为了保证施工正常的进行,防止边坡坍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工作。

9. 路面设计新建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图为:20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1cm沥青表处下封层15cm级配碎石改造水泥混凝土道路结构图为:2cmAC-10C(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5cmAC-25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PA-2慢裂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粘层油,自粘型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原路面破损路段及接缝处理原混凝土路面入户背街小巷道路道路结构图为:青石板5cm1:3水泥砂浆10cmC15砼垫层10. 路面结构材料10.1 水泥混凝土面层1.1 混凝土面板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并直接体现使用功能的好坏,同时又是混凝土路面的承重结构。

混凝土面板应保证表面平整、耐磨、抗滑。

混凝土面板应满足以下要求:(1)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4.5 Mpa。

(2)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

(3)有足够的抗滑性。

1.2 路面设计参数路面结构参数材料一览表1.3 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板,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标准,其弯拉强度为4.5MPa,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模量为29000MPa,水泥抗压强度为35.5MPa。

1.3.1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的水泥3天抗压强度≥16.0MPa,抗折强度≥3.5MPa;28天抗压强度≥42.5MPa,抗折强度≥6.5MPa。

(2)细集料:混凝土板用的砂应采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并应符合规定的级配,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

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表。

细集料技术指标(3)粗集料:混凝土板用的碎(砾)石应质地坚硬,并符合规定级配,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

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9.0mm;碎卵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26.5mm;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

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表5-8、5-9。

粗集料碎石技术指标(4)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应清洁,一般采用饮用水。

混凝土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5)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

并应按抗压强度做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

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试验,采用塌落度测定,塌落度宜为1~2.5cm ,每一工作应至少检查两次。

(6)混凝土板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办法。

10.2. 基层、底基层 10.2.1 底基层1.材料要求1)级配碎石底基层所用集料可采用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轧制生产。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高20%。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3)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 ,19~9.5mm ,9.5~4.75mm 的碎石)及4.75mm 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4)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级配碎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

2.施工要求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2)配料必须准确。

(3)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基层98%,底基层96%。

(6)应使用12t 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并应超过15~18cm 。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

3.质量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质量要求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16)、《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2012)的相关规定。

10.2 沥青上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抗滑性能,要求横向力系数(SFC 60)不小于50、构造深度(TD )不小于0.50 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