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1

合集下载

(饲料学)第一章+绪论

(饲料学)第一章+绪论
2007.11.20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养分的需要量 养分的需要量 •养分的摄入量与动物生产性能和 养分的摄入量与动物生产性能和 产品质量的关系---营养调控 产品质量的关系 营养调控 •动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环境的关系 动物营养与人体健康、 动物营养与人体健康
2007.11.20
2007.11.20
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
-----指导、推动和技术储备 指导、 指导
配方设计水平 饲料加工质量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有力工具
2007.11.20
生豆类、酸败脂肪饲养效果差? 生豆类、酸败脂肪饲养效果差?
• 生豆类
– 原因:胰蛋白酶抑制剂 原因: – 解决办法:加热 解决办法:
饲料学的过去
• 新饲料原料的历史
– 1960:鸡粪 : – 1977:液体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 – 20世纪 年代:开发了多种液体饲料,如氨基酸、 世纪90年代:开发了多种液体饲料,如氨基酸、 世纪 年代 维生素、色素、霉菌抑制剂、防腐剂、 维生素、色素、霉菌抑制剂、防腐剂、香味剂 – 美国饲料稽查员协会(AAFCO):批准用作饲料 美国饲料稽查员协会( ):批准用作饲料 ): 的组分

2007.11.20
商品饲料
饲 料 原 料
2007.11.20
• 动物营养学 研究营养物质摄入和动物 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和动物 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 饲料学---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饲料学---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 动物饲养学 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动物饲养学----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广义) (广义) 动物饲养学 饲养技术

饲料学ppt课件

饲料学ppt课件
.
二、饲料学研究的内容
饲料化学:研究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性质及功能。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各种技术的
原理、方法、优缺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合理利用饲 料的依据。 饲料分类:研究饲料分类的方法以及各类饲料的特性。 饲料原料:研究饲料的营养特性、加工方法、质量标准及 饲用价值。 饲料与人畜卫生:研究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对畜产品品质 及风味的关系;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抗营养因子对畜禽 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配合:阐明科学设计、配制营养全价的平衡饲粮的原 则和方法。
饲料学讲义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外饲料业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1864年,德国 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与stohmann 2人创建了饲料 概略养分分析法,在此基础上,1874年wolff首次提出 了以总消化养分为(TDN)为基础的饲养标准。 )
二、发展阶段
.
第二章 饲料化学
主要目的 了解构成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基
础。
.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植物性饲 料的一项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一般约 占植物体干物质总重的50%~80%。
.
三、牧草和粗饲料是世界饲料业 的重要内容
农作物秸秆 优质牧草
.
第二节 中国饲料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饲料业发展史
(一) 古代的中国饲料业历史悠久 (二) 近代中国饲料业发展缓慢 (三) 现代中国饲料业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我国饲料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
1. 饲料工业体系的建立
量共120.17万t,其中国产鱼粉仅30万t,且质 量欠佳 2001年我国进口大豆1394万t,生产豆粕1200 万t,进口豆粕53.6万t, 维生素、氨基酸及药物添加剂严重依赖进口的 局面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扭转。

饲料学第一章第二章

饲料学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学科发展情况;明确饲料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饲料的化学组成;了解和掌握世界及我国饲料的分类;掌握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第一节饲料学概述一、有关概念营养:是有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营养摄入和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饲料学:研究饲料的一门科学。

动物饲养学:指导动物饲养的一门科学。

营养物质(养分,营养素):为维持人和动物生命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

营养价值:特定饲料中养分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二、饲料学的研究内容1、饲料分类2、饲料的理化特性及其鉴定分析方法3、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4、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及其提高营养价值的途径5、商品饲料(含配合饲料)生产的理论基础和质量标准6、饲料资源开发,为未来动物生产寻求广阔的前景三、饲料学的地位和作用1、学科上的意义饲料学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的两大主干课程之一(见下图)。

动物营养和饲养↓↓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饲料学↓↓营养及需要研究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研究↓↓↓↓理论基础-→营养需要理论基础-→饲料营养价值表↓↓饲料配方设计↓配合饲料生产↓动物 (饲养) 生产图、饲料学与动物生产的关系2、在现代动物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人类健康;改善环境质量。

3、在现代饲料工业中的作用配方设计水平;饲料加工质量;饲料资源开发;饲料资源利用。

4、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调控畜产品品质,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减少养分排泄量,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

四、饲料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饲料学的过去1809年泰伊尔Thaer制定了第一个饲料成分表(基于干草价);1860年恩柏格Henneberg等标准化了化学分析法,至今沿用;1861年沃尔夫Wolff编辑了粗营养素、需要、消化率、价值扩展表;1871年沃尔夫Wolff发表了第一矿物质价值表;1898年美国、1918年英国出版了饲料成分表。

饲料学-第1章-饲料分类

饲料学-第1章-饲料分类

第一节1位数,分别代表8大类的类号, 第二节2位数, 第三节3位数,第二和第三两节共5位数代表某饲料
的编号顺序。
例如:二级玉米(corn grain, grade 2)编号为4-02931,表示它是第4大类“能量饲料”中第2931号饲料。 容量:每一类饲料可供99 999种饲料编号用,8大类共 计可供799 992(即99999×8)种饲料编号。
青 (三)青贮饲料(silages) 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经自然发酵或加入添加剂
发酵制成的饲料为青贮饲料,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低水分青贮(或半

干青贮)饲料。
能 (四)能量饲料(energy or basal feeds)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 含量20%的饲料,包括谷物籽实、糠麸、块根块茎类饲料。
(15)成熟程度等15个方面。
2、饲料营养价值指标
水分(干物质)、粗蛋白(N x 6.25)、 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 钙、磷、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等。
青、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表示应以干物质 为基础(on DM basis),能量、蛋白质饲料 以鲜样基础即可。
思考题
为何要对饲料进行分类? 饲料分类方法有几种? 国际饲料分类系统和中国饲料分 类把饲料分为哪8大类? 中国饲料分类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如何?
蛋 (五)蛋白质饲料(protein supplements)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粗蛋白

含量20%的饲料,包括豆类、饼粕类、动物性来源饲料等。
(六)矿物质饲料(mineral supplements) 天然和工业合成的矿物质含量丰富

的饲料,如食盐、石粉、硫酸锌等。
添 (七)维生素饲料(vitamin supplements) 工业合成或纯化的单一或复合的维 生素,但不包括某种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如胡萝卜。

饲料学

饲料学

饲料:能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

粗蛋白:用凯氏法测定的氮,除了蛋白质中的氮,还包括其他含氮化合物的氮。

在根据含氮量计算蛋白质时,假设所有氮都是以蛋白质形式存在,所有蛋白质均含16%的氮。

而实际上这两个假设都不完全成立,因此,这样计算出的蛋白质在营养上称为粗蛋白。

粗饲料: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等于18%、能量值低的一类饲料。

青绿饲料:主要指天然水分含量等于或高于60%的青绿多汁饲料。

主要包括天然牧草、人工栽培牧草、青饲作物、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瓜类、水生植物及树叶类等。

青贮饲料:指将新鲜的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制作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能量饲料:以干物质计,粗蛋白含量低于20%、粗纤维含量低于18%的一类饲料。

类别: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及乳清粉等。

作用:在动物饲粮中所占比例最大,一般为50%~70%,对动物主要起着供能作用。

饲料添加剂:(1)狭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是指各种用于强化畜禽饲料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一类非营养性微量成分,如防霉剂、抗氧化剂、增味剂、酶制剂等。

(2)广义的饲料添加剂概念是指在天然饲料的加工、调剂、贮存或饲喂过程中,人工加入的各种微量物质的总称。

配合饲料:指按照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的营养价值把多种单一饲料,依一定比例、并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而生产出的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动物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也称全价饲料。

浓缩料:由蛋白质饲料、常规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组成,通常为全价饲料中除去能量饲料的剩余部分。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营养、饲料生产、饲料加工、饲料配合、人畜卫生、畜产品品质以及环境保护等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农业、工业、食品、医药、机械、内外贸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性学科。

《饲料学》——精选推荐

《饲料学》——精选推荐

第一章 饲料分类饲料一方面是畜禽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另一方面又是营养物质的载体来协助完成饲养过程。

第一节 饲料的概念饲料是指能提供给动物所需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可食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大部分饲料提供了动物所需的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如能量、蛋白质、矿物质或维生素;而另外一些饲料成分可能主要起到改变日粮特性的作用,如用调味剂、增香剂等来改变饲料的适口性,抗氧化剂、防霉剂等加强对饲料品质的保护等。

应注意的是,药物组分一般不包括在饲料之列,特别是欧盟从2006年起就已经禁止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而我国农业部则在2001年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可以在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而且其产品批准文号必须使用“药添字”及标明药物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及其他注意事项。

在英文中常使用feed来表示饲料。

在许多情况下,feed含有单一饲料或日粮的意思。

同时,英文中feed stuff也表示饲料,但与feed的区别是feed stuff通常指“可配合在饲粮中的,有营养价值的所有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物质和产品”。

在日粮中使用的一些营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如维生素A乙酸酯,或一些增加动物产量、提高效率、改善饲料的风味或颜色、提高适口性和保护饲料的品质等非营养性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上述两类产品均称为feedstuff而不是feed。

Diet 是日粮的意思第二节 饲料的分类饲料种类繁多,饲料特性千变万化,只有对饲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才便于掌握饲料特性,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饲料资源,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养成本。

常用的饲料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一. 根据饲料的营养价值分类1.粗饲料:一般把体积大,CF多,可消化养分少,营养价值低的饲料叫粗饲料,如秸杆、干草等。

饲料学课件ppt

饲料学课件ppt
-
第三节 未来世界饲料业发展趋势
配方设计更科学 饲料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 饲料企业规模会更大 饲料原料的来源更广 安全绿色食品将是关注的焦点
-
第四节 饲料学的性质、任务 和内容
性质和任务 饲料学(feed science)是一门研究动
物营养、饲料生产、饲料加工、饲料配 合、人畜卫生、畜产品品质以及环境保 护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证明了在配制饲料时,蛋白能量比的重要性。
研究出反刍动物净能体系。
饲料营养添加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非营养性添加剂合成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素类的研究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饲料产品的质量 和畜禽的生产性能。
1950年,美国配合饲料产量已达2600多万t,日本1960~1970年配合 饲料产量由243.3万t增加到1499.7万t。
饲料学讲义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外饲料业发展概况
一、萌芽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1864年,德国 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与stohmann 2人创建了饲料 概略养分分析,在此基础上,1874年wolff首次提出 了以总消化养分为(TDN)为基础的饲养标准。 )
二、发展阶段
-
1978年我国混配合饲料仅几十万t 1983年发展到800万t 2001年达到7807万t,其中配合饲料产量
6087万t,浓缩饲料1419万t,添加剂预 混料301万t,饲料工业产值1644亿元稳 居我国工业第15位,在世界配合饲料中 排行第2位。
-
2. 大力开发和利用牧草和秸秆饲料资源
紫花苜蓿发展面积已达133万hm2。 通过推广秸秆氨化、微贮等技术,改善了秸秆饲料的
营养价值、适口性和消化率,因而产生了良好的饲喂 效果 。

饲料学

饲料学

饲料学绪论:1、世界饲料业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1、简述概略养分分析的测定指标及方法,并简要说明该分析方案的优缺点。

2、简述消化试验的基本要求。

3、氨基酸有效性的评定方法有哪些?4、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目的。

第二章:1、简述国际饲料分类方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2、简述我国饲料分类方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第三章:1、何谓粗饲料?营养特性?2、干草的营养特性及调制方法。

3、影响干草产品质量的因素。

4、粗饲料物理处理的作用。

5、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原理是什么?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1、青饲料的营养特性。

2、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3、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青饲料。

第五章:1、简述一般青贮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哪些条件?3、青贮饲料的营养特性。

4、简述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的方法。

第六章:1、能量饲料的含义。

2、玉米的营养特性。

3、简述糠麸类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性。

第七章:1、蛋白质饲料的含义。

2、饼粕类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性。

3、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性。

4、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及营养价值。

5、如何正确使用非蛋白氮饲料。

第八章::1、钙源性饲料的种类?如何合理使用?2、磷源性饲料的种类?如何合理利用?3、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如何给动物合理补充食盐?4、天然矿物质饲料的种类及作用。

第九章::1、饲料添加剂的概念。

2、饲料添加剂具备的基本条件。

3、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4、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5、抗生素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第十章:1、植物性饲料中的毒害物质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这些毒害物质对动物的危害?2、硫葡萄糖甙的降解产物有哪些?其毒性如何?3、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

4、如何合理利用棉籽粕和菜籽粕?5、影响饲料安全因素。

6、如何控制饲料发霉?7、怎样生产无公害饲料?8、在我国如何正确应用HACCP、GMP 和ISO9002 质量管理体系?第十一章:1、名词: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混合精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饲料配方、日粮、饲粮2、配合饲料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全价配合饲料:除水分外,能完全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配合饲料中各种原料的组成和比例。

饲料系数:生产单位水(畜)产品所需的饲料数量饲料效率:饲料:能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或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称为饲料。

稀释剂:与高浓度组分混合以降低其浓度的可饲物质。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18%,粗蛋白低于20%的一类饲料。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大于或等于20%以上的饲料。

阻害成分:色素: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

天然色素都是由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组成的。

所谓发色基团是指有机分子在紫外光及可见光区域内(200~700nm)有吸收峰的基团。

投饲率H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HACCP: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种控制手段;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

PUFA: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NSP:(非淀粉多糖:)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组成。

可分为不溶性NSP和可溶性NSP。

载体:能够承载活性物质,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可饲物质。

水分活度: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

水分活度值越高,结合程度越低;水分活度值越低,结合程度越高。

皂化值:完全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抗营养因子:把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1、饲料配方的类型。

351A、配合饲料按营养成分和作用可分为:全价配合饲料、混和饲料、浓缩饲料、精料混合料、预混合饲料等。

B、按物理性状分为:粉状饲料、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膨化塑=饲料)、微粒饲料(微胶囊饲料、微粘饲料、微膜饲料)2、蛋白质饲料193、能量饲料原料包含的种类。

蛋白质饲料包含的种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质氮饲料。

能量饲料原料包含的种类: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类、乳清粉等。

3、主要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豆类籽实: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细胞凝集素、植酸十二钠、抗维生素因子、尿酶、皂甙、雌激素、胀气因子以及大豆抗原蛋白等。

豌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外源植物凝集素、致胀气因子等大豆饼粕:植物中特别是豆科植物中自然存在一些能抑制某些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或抗酶剂(antienzymes)。

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精氨酸酶抑制剂、胆碱酶抑制剂等。

这些均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2)菜籽粕饼:硫葡萄糖苷、芥子碱、植酸、单宁等3)棉籽粕饼: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单宁与植酸。

棉酚是主要抗营养因子。

4)花生(仁)饼粕:抗胰蛋白酶因子、黄曲霉毒素5)芝麻饼粕:草酸、植酸6)向日葵仁饼粕:木质素、含有酚类化合物-绿原酸,对胰蛋白酶、植酸、淀粉酶和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7)亚麻仁饼粕:生氰糖苷、亚麻籽胶、抗维生素B6其他:苏籽饼:单宁和植酸4、主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种类:水产、畜禽加工、缫丝及乳品业等加工副产品。

包括:鱼粉、鱼溶浆、虾粉、蟹粉、肉粉、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粉、皮革粉等。

5、饲料原料和成品的检验方法:感观检测方法(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1)色泽、(2)手感、(3)气味、(4)粒度6、水份活度测定的意义及评价指标。

水分活度:饲料所显示的水蒸汽压(P)对同一温度下的最大水蒸汽压(Po)之比。

即:Aw=P/P0意义:微生物可以繁殖的水分活度:细菌不低于0.90(多数为0.94~0、99)、酵母菌为0.88、霉菌为0,80,如果饲料的水分活度值高过这些值,饲料便容易被微生物损害。

评价指标:一般饲料中水分含量要求12%-14%, 但有些新鲜样水分含量有60%-90%,或更高。

饲料中水分含量高则不宜保藏,易发生霉变变质。

7、饲料的特征8、一般用来评价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的指标:1粉碎粒度、2 配料精度、3 混合均匀度、4 颗粒饲料含粉率和粉化率、5 水中稳定性、6 淀粉糊化度、7 漂浮性、8 水分含量、9 感官指标:饲料产品的感官评价是最直观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依靠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来鉴定饲料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和硬度等9、饲料配方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353):科学性、经济性和市场性、可行性、安全性与合法性、逐级预混原则。

(营养性、经济性、稳定性、灵活性、实际性、卫生性)10、中国、国际饲料分类方法。

8811、谷物籽实类的种子主要组成部份。

从结构上分为颍壳、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淀粉)、种胚等几大部分,主要的是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等四部分。

12、评价油脂质量的指标:第一是总脂肪酸。

第二是游离脂肪酸。

第三是水分。

另外还有不溶的杂质、不皂化物、皂化值、碘价(碘值)、过氧化物值(POV)及AOM值(20小时稳定度)。

13、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

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影响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的因素。

2、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3533、颗粒饲料的种类以及其的优点。

颗粒饲料:主要有硬颗粒、软颗粒、膨化饲料和块状饲料等颗粒饲料的优点:A、制粒过程中,在水、热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使淀粉糊化和裂解,酶的活性增强,钎维素和脂肪的结构有所改变,有利于畜禽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以提高饲料消化率。

B、营养全面,动物不易挑食,减少了营养成分的分离,保证每日供给平衡饲料。

C、颗粒体积减少,可缩短采食时间,减少畜禽由于采食活动造成的营养消耗,饲喂方便,节省劳动力。

D、体积小,不易分散,在任意给定空间,可存放更多产品,不易受潮,便于散装储存和运输。

F、在装卸搬运过程中饲料中各种成分不易分级,保持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均匀性,以免动物挑食。

4、生产膨化饲料在配方中的要求以及使用膨化饲料的优点。

生产膨化饲料在配方中的要求:使用膨化饲料的优点:(1)挤压膨化过程中的热、湿、压力和各种机械作用可提高饲料中的淀粉糊化度,破坏和软化纤维结构的细胞壁部分,释放部分被包围、结合的可消化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2)挤压膨化过程中,适度热处理可以钝化某些蛋白酶抑制剂如抗胰蛋白酶、脲酶等,消除蛋白酶抑制剂对动物的副作用,同时使蛋白质中的氢键和其他次级键遭到破坏而变性。

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呈纤维状,流动滞阻,增加了与动物体内酶的接触,更易水解,因而有利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3)挤压膨化可显著降低棉籽及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对菜籽粕中的芥子苷、蓖麻籽粕中的毒蛋白、变性原等,也有较好的脱毒效果。

5、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这4种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和饲喂价值。

1)豆粕:营养指标:饼CP41%-45%,粕CP43%-48%,CF5%-6%,EE1%,ASH6%。

特点:–赖氨酸高2.4%-2.8%,是植物粕类最高,赖氨酸:精氨酸=100:130,与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配合是鸡猪很好的饲料。

色氨酸1.85%,苏氨酸1.81%也高。

缺蛋氨酸。

–代谢能:饼在11.05MJ/kg,粕10.29MJ/kg。

–维生素中B1与B2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多、胆碱丰富。

–矿物质:钙少磷多。

饲用价值:–经加热处理(适当)的大豆饼粕是畜禽最好的蛋白质原料。

使用中配合添加蛋氨酸等氨基酸使用效果更佳。

–大豆饼粕是奶牛肉牛优质的蛋白质原料。

–为草食性与杂食性鱼类饲料主要的蛋白质原料2)花生粕:营养价值:–蛋白质品质:由于带壳与否其质量差异大。

机榨饼CP44%,浸提粕为47%,蛋白质中不溶性的球蛋白质占63%,水溶性蛋白仅7%。

赖氨酸1.5%与蛋氨酸0.39%,含量低。

精氨酸特别高达5.2%,是动植物蛋白质料中最高者。

氨基酸不平衡。

因此,在利用时,必须与精氨酸低的菜饼粕、鱼粉、血粉配合使用。

饲用价值:–鸡:育成鸡6%以下,成年鸡10%。

雏鸡不易使用。

日本和台湾省建议日粮不可超过4%。

–猪:仔猪2周时可替代1/4 大豆饼粕,5周时可替代1/3,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

生长猪补充赖氨酸、蛋氨酸后可全部替代大豆粕。

但为了防止猪下痢和体脂变软,日粮中含量不易超过10%。

–反刍动物:奶牛、肉牛均可使用,带壳也可。

但采食过多可引起软便现象。

3)棉籽粕:营养特点:质量与壳的多少有关。

–棉籽饼的CP在22%左右,而棉仁籽饼粕则为34%以上。

赖氨酸不足1.3-1.6%,精氨酸过高3.6-3.8%。

赖氨酸:精氨酸=100:270,高于100:120的理想比例。

蛋氨酸不足0.4%–粗纤维高,能值低。

代谢能在6-10MJ/kg之间。

–维生素B1较多,VA、VD含量少。

–矿物质:钙少磷多,70%为植酸磷。

饲用价值:–禽:游离棉酚含量0.05%以下的棉粕,肉鸡饲料用量10%-20%,产蛋鸡5%-15%。

未脱毒的用量小于5%。

–猪:乳猪仔猪不用。

游离棉酚含量小于0.05%生长猪用量10%-20%,母猪5%。

猪的棉酚耐受量为100mg/kg。

–牛:精料中用量20%-35%。

一般采取限量饲喂,5%-7%为安全剂量。

4)菜籽粕饼:营养价值:–粗蛋白:饼35%左右,粕38%左右。

蛋氨酸含量高0.7%,仅次于芝麻饼。

赖氨酸含量为2.0%-2.5%,次于大豆。

精氨酸低(最低)2.3%,赖:精=100:100。

–粗纤维高,12%,有效能低,代谢能为8MJ/kg左右。

–矿物质:硒含量高,富含铁、锰等微量元素,钙磷含量高,多为植酸磷,利用率低。

–胆碱、叶酸、烟酸、B1、B2丰富。

饲用价值:–鸡:根据含毒情况,限量使用。

肉鸡前期不用,后期在10%以下,蛋鸡种鸡在8%以下。

–猪:肉猪双低品种可用至15%,一般在7%以下,不超过10%。

–反刍动物:肉牛用量5%-20%,奶牛精料10%6、试分析目前几种常用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中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以及其抗营养作用的机理。

1)大豆饼粕:植物中特别是豆科植物中自然存在一些能抑制某些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或抗酶剂(antienzymes)。

如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精氨酸酶抑制剂、胆碱酶抑制剂等。

这些均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2)菜籽粕饼:抗营养因子:–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产物:硫葡萄糖甙经本身的芥子酶水解成硫酸盐、葡萄糖、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和腈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