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课堂PPT)
《三顾茅庐》课件--语文九年级上册

求贤若渴
玄德曰:“不然,昔齐桓 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 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 耶?”
礼贤下士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 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 上。玄德拱立阶下。
恭敬诚恳
人物描写 性格特点
关公曰:“兄长
两次亲往拜谒, 稳重、 其礼太过矣。想 顾全大局
诸葛亮有虚名而 无实学,故避而 不敢见。兄何惑 于斯人之甚也!”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 《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 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 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 义小说。
相关介绍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 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 的历史题材,组织、演成完整的故事, 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 念和美学理想。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 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 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 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 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 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 来!”
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 专来拜见先生。”
玄德拱立阶下……关、张在外立 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
三顾茅庐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曹操、 董卓、孙权等都拥兵自重,各据一方。为了能够 一统中原,他们个个求贤若渴。当时有一位水镜 先生,他有三个弟子,相传得其一就能得天下。 诸葛亮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他当时隐居隆中, 被人称作卧龙先生。曹操、董卓、孙权他们都请 到诸葛亮当自己的谋生,可是这位人才最终却为 刘备所用。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 穿越时空,来到公元前207年,随同刘备、关羽、 张飞一同前往隆中。
第24课《三顾茅庐》课件(共25张ppt)

我自与云长去。”
备“又立了一个时辰”等。
通过张飞的鲁莽暴躁,衬托刘备礼贤下士的
品质。
刘备人物特点
①仁心爱人: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 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 ②求贤若渴:刘备为见诸葛亮,不顾贵胄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 诚。 ③虚心求教: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 可见其请教虚心。 ④待人宽和,有耐心: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 宽厚。 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 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
理清故事情节
开端(1): 刘备力排众议,决定三顾茅庐。 发展(2): 刘备第三次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 高潮(3): 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谋兴邦定国之策。 结局(4): 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资料助读
1.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 州市) 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 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 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走进人物 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
出山的“诚心诚意”?体现出刘备的哪些品质?
语言描写——
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 侧面描写——
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 与张飞的对比,张飞“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
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 备“三顾茅庐”;张飞“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刘
字音字形
蜀相课件完整版

蜀相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20课《蜀相》。
本课主要介绍了蜀汉时期的名相诸葛亮,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叙述,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诸葛亮的身世、隆中对和诸葛亮的一次北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典故和寓意,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引入: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回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吗?学生回答:诸葛亮。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遇到生字词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诸葛亮的身世、隆中对和北伐事迹。
例题讲解: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诸葛亮在课文中的优秀品质。
学生回答:勤奋、聪明、爱国、敬业等。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典故和寓意,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精神品质。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随堂练习1. 请简要概括诸葛亮的一次北伐的目的。
2. 请描述一下隆中对的情景。
3. 请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诸葛亮的印象。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章节,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蜀相——诸葛亮身世:出生蜀汉,家境贫寒隆中对: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北伐:一次北伐,因病辞职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章节,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诸葛亮(课堂PPT)

11
馒头
7
著名的文学家
诸葛亮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博古通今。在东吴舌战群儒,在阵前 骂死王朗,都显示出他的智慧与辩才。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与危 难之间——前《出师表》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后《出师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8
后人评价
· ·
长出两三隔映锦丞 使师朝顾叶阶官相蜀 英未开频黄碧城祠相 雄捷济烦鹂草外堂 泪身老天空自柏何杜 满先臣下好春森处甫 襟死心计音色森寻 。,。,。,。,
4
杰出的政治家
• 亮有王佐之才,时人曰:“卧龙凤雏,二 者得一可得天下”
• 治理蜀汉,有条不紊,物阜民丰,百姓额 手称庆,国力日盛,为后来伐魏奠定基础
5
天才的发明家
发明 诸葛 连弩
运粮, 发明 木牛 流马
诸葛 亮的 发明
祭祀 泸水, 发明 馒头
发明 孔明
锁
发明 孔明
灯
6
孔明锁 孔明灯
诸葛连弩
木牛流马
江功
流盖
石 不 转 ,
三 分 国 ,
八 阵 图遗 恨 失名 成 八杜 甫
吞阵
吴图
。。
9
对诸葛亮 的争议
观点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
节。
观点二:历次北伐,未得寸土,劳民伤财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我的观点: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伐魏则蜀弱魏强,不伐魏王业亦亡 为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支持诸葛亮!
1
2
诸葛亮(181-234),字 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琅玡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 家、文学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幻灯片60张)

4.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补出下面的歇后语。
①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 ②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 ③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 )
5.“桃园结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谈 谈我们应该怎样结交朋友。
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 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 飞为弟。
半晌(shǎng) 倾颓(tuí)
鄙贱(bǐ)
末胄(zhòu)
造逆(nì)
疏懒(lǎn)
殷红(yān) 金帛(b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A.思贤如渴 B.经事奇才 C.如雷贯耳 D.顿开茅塞
玄德 豪杰 拜揭 鼎足
衣襟 造逆 犹然 荒芜
属咐 谬举 施礼 避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 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 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 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 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刘备诚心诚心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 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 师,留下一段佳话。
精读细研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思考:刘备的诚心诚心表 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刘备的哪些品质? 体现在语言上:
第23课《出师表》复习课件(共6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1分钟)
1、流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课堂探究(一)(1分钟)
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红色生字词的音。
方法指导:边读边标记下列字词,注释中有注
音的,把注音写到文中相应的字词的旁边。
崩殂
妄自菲薄
以塞
陟罚臧否
以昭
以遗陛下
郭攸之 费祎
裨补阙漏 性行淑均
行阵和睦 长史
追念
C、是以先帝简拔以为陛下 因此
D、引喻失义
恰当 义:道理
课堂探究(三)(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7段)。 2、解释红色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提示:注释中有的,把解释写到文中相应的字词的旁边,注释里 没有的,就采用迁移法、组词法、今义代入法、猜读法等方法来 解释。
躬耕 苟全 不以臣卑鄙 猥自 三顾 驱驰
倾颓( tuí )
驽( nú )钝
夙( sù )夜
猥( wěi)自枉屈
咨诹(zōu)
攘( 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同 步 初检 读测 课一
文 , 读 准 字 音
5分钟
2.背诵名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④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⑤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负责专职的官员 罚
事的人,应该一律交给 负责专职的官员加以惩
以昭陛下平明之 公平清明
理,不宜偏私, 治理
罚或奖赏,来显示陛下 公平清明的治理。
使内外异法也。
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
第23课《出师表》课件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反映了当时蜀汉政权的政治 、军事和外交状况。同时,它也是研究三国历史和诸葛亮思想的重要资料。
对后世的影响
01
文学影响
《出师表》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02 03
难点一
如何理解诸葛亮的忠诚和决心?
解析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表达了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的决心,这既是他个 人的品质,也是他对先帝知遇之恩的回报。他的忠诚和决心体现在他对蜀汉形势 的清醒认识、对后主的殷何理解文章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思想?
解析
“亲贤臣,远小人”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用人政策密切相关 ,只有亲近贤能之士、远离奸佞小人才能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用人之道也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其他推荐项
《三国志》、《品三国》等书籍 和相关影视作品也可作为学生课 外阅读的补充材料。
THANKS
感谢观看
如何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奉献精神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为 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和信 念,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崇高
精神。
责任感
这句话也体现了诸葛亮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负 的重任,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
。
奋斗精神
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蜀汉政权的 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他的“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也体现了他的不屈不挠、永不言
比喻
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如以“危急存亡之秋”来比喻形势的紧迫和蜀汉处境的艰 难。
表达方式
议论
第24课《三顾茅庐》课件(共3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曹操战胜了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 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江东地势 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 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 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 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 领的意思吗?
明确: 对曹操,诚不可与争锋。 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对荆州,可争,作为根据地。 对益州,可图,作为根据地。 最终目标:成霸业,兴汉室。
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 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 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这句话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刘备听到诸 葛亮的分析后茅塞顿开的感觉比喻成拨 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 明确: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②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 ③要学习诸葛亮,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 成才。
课文主旨
文章通过刘备“三顾茅庐”之事,既表现了他为兴蜀汉大业 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 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诚意 结果
斥责张飞 下马步行 阶下恭候 下拜谒见
如愿以偿
三分天下
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
共展宏图
诸葛亮 出山
1.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他对光阴荏苒,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 B. 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 使盗窃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 走。 C. 刘备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 学习。 D. 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 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兽
19
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 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 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 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 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20
孔明棋
21
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 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 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 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 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 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 一种智力游戏。
22
➢ ➢ ➢ ➢ ➢ ➢ ➢ ➢
北南白足赤隆舌躬 伐征帝食壁中战耕
城足大对群陇 托兵战 儒亩
人 物 生
孤
平
23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 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 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 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 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牧刘表,后诸葛玄去世,诸葛 亮其弟诸葛均隐居起来,躬耕于南阳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 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昌。诸葛亮平日好念梁 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 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 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 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 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 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引《襄阳记》)
12
孔明灯
13
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 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 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 副其实的卧龙!
14
连弩
15
连弩
连弩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类似架 设在兵车上的武器,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 偏大(需要七、八名连弩士才能拉动)单兵无法 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2
艺术造诣
➢ 书法篇(图/文) ➢ 绘画篇 ➢ 音乐篇 ➢ 文学作品(图/文)
• 《前出师表》 • 《后出师表》 • 《诫子书》
3
书法
诸葛亮喜爱书法, 在青少年时代就进 行过刻苦的训练, 能写多种字体,篆 书、八分、草书都 写得很出色。
4
绘画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不 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绘画 收藏与销售的情况。他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 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 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
10
馒头
11
馒头
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班师回朝时。渡泸水时乌云密布无法通 过。按习俗需49颗人头来祭祀死去的兵卒。诸葛亮认为冤冤相 报何时了,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用另一种物品替代 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 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 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诸葛亮亲自拜祭,之后大军平安渡 过。从此以后,人们经常用馒首作供品进行各种祭祀。由于 “首”、“头”同义,后来就把“馒首”称作“馒头”。馒头 作了供品祭祀后被食用,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以馒头为食品。 如今,馒头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 。
连弩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蜀军的战斗力。诸葛 亮病逝五丈原后,连弩为姜维的部队起了很大的 作用。进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沟高垒而不敢 应战。建兴九年,魏将张郃被蜀兵射杀
16
八阵图
17
八阵图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因为蜀国的山峦多的特点。三国时期诸葛亮创设的一 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 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 挡十万精兵。 吉门:生,景,开 凶门:休,伤,杜,死,惊 陆逊曾经迷入此阵,多亏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给他指 点出路,否则也命丧于此。陆逊叹曰:“孔明真卧龙也, 吾不能及!”
6
文学作品欣赏
7
个人发明
➢ 木牛流马 ➢ 馒头 ➢ 孔明灯 ➢ 诸葛连弩 ➢ 八阵图 ➢ 火兽 ➢ 孔明棋
8
木牛流马
9
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 食,因此诸葛亮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据 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 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 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独轮车, 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 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 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24
舌战群儒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 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 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 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 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 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 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 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 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 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 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 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二万,坎者售一万五 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即上古)画家的作品, 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 “为希代之珍”。张彦远 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 位和艺术成就。
5
音乐
诸葛亮精通音 律, 喜欢操琴吟唱,有很 高的音乐修养。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1
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 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人,蜀汉丞相,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 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特追封他为武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