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和转化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物质的推断和转化解题技巧

3 物质的推断和转化本文主要讲解物质的推断和转化。

推断题类型主要有:叙述类推断题、框图类推断题、实验类推断题等。

但无论哪一类推断题,考查的都是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同时会综合考查到常见物质的俗称、用途、颜色、状态、气味、元素质量比,同时还会涉及物质间相互反应时的特殊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种类等基础性、常识性知识。

解推断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记住,最后要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知识点睛】1 常考的物质关系(1)常考的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是:H2O和H2O2 ;CO和CO2 ;Fe2O3和Fe3O4 ;FeCl2和FeCl3 ;FeSO4和Fe2(SO4)3(2)常考的物质转换:H2O2→H2O;CO2→H2O;Ca(OH)2→NaOH;Na2CO3→CaCO3CO↔CO2;CO2↔CaCO3;CO2↔Na2CO3;CO2/H2O↔H2CO3;H2O↔O2/H2;H2O↔Ca(OH)2;NaOH↔Na2CO3(3)常考的相互反应:能与CO2反应的物质:NaOH、Ca(OH)2、H2O;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HCl、H2SO4、CO、H2、C;能与Fe反应的物质:HCl、H2SO4、CuSO4;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CO2、HCl、H2SO4;能与Ca(OH)2反应的物质:Na2CO3、CO2、HCl、H2SO4;2 常考的重点颜色3 常考的同时生成水、二氧化碳的物质(1)一种元素组成的:O2(2)两种元素组成的:CH4、HCl(3)三种元素组成的:Na2CO3、CaCO3、H2SO4、C2H5OH、H2CO3(4)四种元素组成的:NaHCO34 常考的关于能量的变化(1)反应放热:氧化钙与水、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镁和盐酸等(2)溶解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3)溶解吸热:硝酸铵(4)升华吸热:干冰5 常考的物质的俗称和用途【例题精讲】例1 A 、B 、C 、D 、E 、F 、G 表示的是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7种物质均由H 、C 、O 、Cl 、Mn 、Fe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A 溶液在黑色固体B 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C ,C 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A 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_.(2)无色气体D 与红色固体E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量的固体F 放入过量G 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A 溶液,溶液变为黄色,且溶质仅有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 、B 、C 、D 、E 、F 、G 表示的是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7种物质均由H 、C 、O 、Cl 、Mn 、Fe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1)无色气体C 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所以C 是氧气,A 溶液在黑色固体B 的作用下生成氧气,所以A 是过氧化氢溶液,B 是二氧化锰,所以A 溶液中的溶质化学式为H 2O 2;(2)无色气体D 与红色固体E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F ,所以E 是氧化铁,D 是一氧化碳或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的铁会与酸反应,所以G 是盐酸。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一 科学探究 第五节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课件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一 科学探究 第五节 物质的检验与推断课件

液呈
色。
浅绿
(3)CuSO4粉末为
色, CuSO4·5H2O(胆矾)却显
后又会变成白色(CuSO白4)。
色黄,含Fe2+的溶
,但胆矾受热 蓝
(4)蓝色沉淀为
,红褐色沉淀为

(5)不溶于水也不C溶u(O于H酸)2 的白色沉淀只有两种:Fe_(_O_H__)3______


BaSO4
(6)有刺激A性gC气l 味的气体:HCl、NH3、SO2。
7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续表)
其他
(7)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 CaO ; (8)常用的食品脱氧剂、脱水剂是 铁粉 ; (9)与酸反应有 CO2 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 NaHCO3); (10)与碱反应(研磨)有 刺激性气味(qìwèi)气体产生的 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11)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 NH4HCO3 (碳 酸氢铵)
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写出化学式:A.
,N.

(2)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shíyàn)现象

。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
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
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


12/8/2021
16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一些常用 H2O: 18 ;CO2: ;44 CaCO3: ;10H0 Cl:
物质的相 36.5;H2SO4:
;9N8 aOH:40;
对分子质 Fe2O3: 160 ;CuSO4:

12/8/2021

中考化学难点复习资料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难点复习资料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2
1.黑色:CuO、Fe3O4、C、MnO2、Fe 粉
2.红色:Cu(紫红色)、Fe2O3、红磷(暗红色)、HgO
固 3.蓝色沉淀:Cu(OH)2 体 4.红褐色沉淀:Fe(OH)3
颜 色
5.白色可溶于酸的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
6.白色不溶于酸的沉淀:BaSO4、AgCl
物质的转化在甘肃中考中为常见题型,主要考查单一物质之间的转化,知识点较为单
一。推断题在甘肃中考主要考查框图型推断题,独立成题,简答题或实验题的形式呈现。它
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
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与选拔功能。它的特点是题面容量大,覆盖面广,常涉及物
X
Y
Z
A
CO2
B
CuO
C
HCl
Na2CO3 Cu(NO3)2 BaCl2
CaCO3 Cu(OH)2 NaCl
D
M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gO
MgCl2
【解析】氧化铜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而氢氧化铜是不溶性的碱,
不能由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得到,因此氧化铜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即选择 B。
5. (2017∙泰安)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
【解析】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氢气燃烧
生成水,A 正确;碳酸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铜沉淀。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
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
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B 正确;硫酸亚铁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热点突破专题五---工艺流程题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热点突破专题五---工艺流程题

和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步骤①中可以加入石灰乳
B.步骤②和④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该流程中氯化镁可以循环利用
D.步骤④中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类型三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1.解题思路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1)首先,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
6.对流程进行评价
(1)安全性和简便性:若反应中会产生可燃性物质,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通风和远离火源;尽量选
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避免高温和高压等复杂条件。
(2)环保性: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环保、低碳方案优先。
(3)经济实用性:应遵循原料廉价易得、反应能耗低、产率或原料的利用率高等原则。
7.解题关键
化学方程式。
(4)若有陌生的内容,尝试回归题目,在题目中寻找答案。
2.流程中箭头的意义
(1)进箭头
: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若该框图出现在起始位置,则表示原料的预处理。
(2)出箭头
出去的箭头一般指的是生成物,通常过滤操作之后会有两个出箭头,其中一个代表滤
渣(固体),一个代表滤液。
(3)回箭头
稀有气体、氮气等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物被氧化。
5.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
到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入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
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Ba(OH)2溶液 。
(3)流程Ⅲ为海水“制碱”。滤液A中碳酸氢钠是否饱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2)步骤②为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操作Ⅱ的名称是蒸发结晶,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流程,掌握常见物质间的转化、蒸发结晶的原理等是解题关键。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高温分解产生的固体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操作Ⅱ中将溶液变固体,故是蒸发结晶,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2021百色中考)工业上处理黄铜渣(Cu、Zn、ZnO、CuO和其他杂质)废料时,通常将其转化为硫酸锌和铜等有价值的产品。

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资料显示:铜与稀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1)物质B中元素的化合价是0。

(2)过程②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填仪器名称)。

(3)过程③中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2.(2021桂林中考)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KOH以漂洗丝帛的工艺。

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

如图为模拟该法制取KOH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有关问题。

(1)桂林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2)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②、操作③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3)“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K2CO3===CaCO3↓+2KOH。

(4)“制浆”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碳酸钙和水。

(6)“燃烧窑”中产生的热量可供煅烧和操作③(选填“①”“②”或“③”)利用。

类型2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1.推断题解题思路2.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见本书配套《背记手册》P20~24)例2(2021百色中考)下列物质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的是BA.BaCl2→Ba(OH)2B.CO2→COC.Cu(NO3)2→AgNO3D.Fe2O3→Fe(OH)3【解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A.假设氯化钡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钡,则对应的另一种生成物是氯化物,应难溶于水,应为氯化银沉淀,则反应物是氢氧化银,常温下AgOH极不稳定,故转化不能一步实现;B.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转化能够一步实现;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硝酸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硝酸银;D.氧化铁不能与水反应,转化不能一步实现。

例3(2019百色中考)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

请用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F物质俗称:生石灰。

(2)写出反应④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C为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C是碳酸钙;D为紫红色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钠盐;黑色固体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A、B分别是碳和氧化铜中的一个;D是铜,E是二氧化碳,F是氧化钙,G是氢氧化钠,H是碳酸钠,I是水,J是氢氧化钙。

再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即可。

3.(2019百色中考)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BA.HgO→Hg B.NaNO3→NaClC.K2CO3→BaCO3 D.P→P2O54.(2021成都中考节选)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

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1)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取样,加入BaCl2溶液,向生成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3)将足量C 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石蕊溶液变红色。

5.(2021铜仁中考改编)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是它们之间转化关系。

其中A 为红棕色固体,F 是黄色溶液,B 为单质,A 与B 或C 反应都能生成D 和E ,B 或C 与单质甲反应都能生成E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检验E 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2)C 与甲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写出A 与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6HCl===2FeCl 3+3H 2O(合理即可)。

(4)写出A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够一步实现的是C A .Cu(OH)2→NaOH B .Fe →FeCl 3 C .CuSO 4→FeSO 4 D .KNO 3→HNO 32.(2021南宁一模)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D A .C →CO 2→H 2CO 3 B .Zn →Fe →FeCl 2C .NaOH →Na 2SO 4→NaNO 3D .Na 2CO 3→CaCO 3→Ca(OH)23.(2018百色中考)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 只含两种元素。

请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 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改良酸性土壤。

(2)写出固态D 的名称:干冰。

(3)写出反应①所属的基本类型:复分解反应。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4.(2021武威中考)A 、B 、C 、D 、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C 为金属单质,E 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uO +H 2SO 4===CuSO 4+H 2O 。

(3)E 的化学式是H 2,产生无色气体E 的原因是铁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生成H 2。

(4)金属C 在潮湿的空气中(或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合理即可)(只写一条)。

5.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A 和B 能发生中和反应,G 、H 为金属单质,X 、Y 是金属氧化物,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物质的俗称:熟石灰,F 物质的化学式:O 2。

(2)反应②属于分解(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写出G 与蓝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 4+Fe===FeSO 4+Cu(合理即可)。

6.(2021怀化中考节选)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 溶液来“捕捉”(吸收)CO 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 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

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O 2===Na 2CO 3+H 2O 。

(2)操作①的名称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 溶液,得到NaOH 溶液和CaCO 3,X 的化学式是Ca(OH)2。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7.(2021成都中考)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B A .S ――→O 2点燃 SO 3――→NaOH 溶液Na 2SO 4 B .Zn ――→稀H 2SO 4ZnSO 4――→BaCl 2溶液ZnCl 2C .CuO ――→C 高温Cu ――→Al 2(SO 4)3溶液AlD .NaCl ――→AgNO 3溶液NaNO 3――→KOH 溶液KNO 38.下列物质间转化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D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9.(2021贺州中考)A 、B 、C 、D 和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D 和F 的组成元素相同,A 俗称纯碱,G 可用于医疗急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