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

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描绘了一个繁华富贵、充满宴会与饮食的贵族世界。

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是这部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独特而精致的特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中的宴会文化与饮食文化。

一、宴会文化宴会在《红楼梦》中经常出现,并以其盛大、华丽而闻名。

宴会是贵族社交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家族地位与财富的场合。

在宴会中,人们通过互相赠送礼物、互相招待来维系亲情、友情和权力关系。

宴会通常由宴席、演出和游戏环节组成。

宴席上,人们品尝各式各样的美食,包括精心制作的菜肴、美味可口的点心和各种酒水。

演出环节则有舞蹈、戏曲、音乐等表演方式,以增添气氛。

游戏环节既让贵族们放松心情,又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和智慧。

二、饮食文化《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充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描述。

大观园、荣府等地都有繁华的厨房和烧饼房,提供各式各样的美食。

1. 宴席美食宴席的美食充满了创意和精致的技艺。

比如,有以山珍海味为原料的菜肴,如荷花饭、海味丸子等;有精致的点心,如水晶包子、迎春点心等;还有丰富的饮品,如琼浆玉露、美味的果酒等。

2. 烧饼房烧饼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也是食物的重要来源。

烧饼房提供各式各样的烧饼,有鸽子蛋糕、五仁月饼等,丰富了人们的口味选择。

3. 茶道文化除了美食,茶道文化也是《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茶道在宴会中常常用于待客和陪客。

宫中通常使用上等的龙井茶,而庶民则可以品尝到当地产的各种名茶。

茶道强调茶的品质、泡茶的技艺以及与茶相关的礼仪。

茶的香气和品味为宴会增添了雅致和享受。

三、人物形象与宴会文化《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宴会文化密不可分。

舒展、凤姐等女性角色都以其出色的才艺和智慧在宴会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男性角色如贾敬、贾琏等则以丰富的财富和宴会的主人身份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同时,《红楼梦》中的宴会场景也常常围绕着情节发展。

红楼梦的美食文化

红楼梦的美食文化


原文摘录——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半日雪珠 儿了。”……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 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鹅掌鸭信。薛 姨妈听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到: “这个须得就酒才好。”(第8回合)
2、炸鹌鹑
3、火腿鲜笋汤

火腿即火肉,用猪腿腌熏而成。 火腿鲜笋汤在清代中叶,是高档食 品,《调鼎集》上说:“上席…… 冬笋火腿汤。”明清时食火腿鲜笋 汤是江南食俗。火腿与春笋合烹, 其滋味特佳,扬州人称“一啜鲜”, 故宝玉急急地端起来就喝,被热汤 烫了嘴。

原文摘录——晴雯麝月揭开看时,还是只四样小菜。 晴雯笑道:“已经好了,还不给两样清淡菜吃。这稀饭 咸菜闹到多早晚?”一面摆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却有 一碗火腿鲜笋汤,忙端了放在宝玉跟前。宝玉便就桌上 红楼梦

红楼梦不仅是巅峰的文学著作,更是一部饮食的宝典。 里面写到的饮料、糖果、茶点、菜肴、羹汤,以及成桌 的宴席,绝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着当时饮食的最高水 准,给人以炊金馔玉之感。曹雪芹赋予饮食以文化的形 式和内涵,显示了一种高雅的、诗意化的生活方式。
1、糟鹅掌鸭信

糟鹅掌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 由来已久。五代时僧人谦光说: “愿鹅生四掌”,言其极嗜此食。 雪芹之祖父曹寅亦爱食此类物,其 《药后除食忌谢方南董馈炸鸡二品, 将有京江之行》有句“百嗜不如双 跖羹”,也是这个意思。
结束语

《红楼梦》中的饮食谱正是汲取了民间奇巧的肴馔和 上膳御厨的烹饪方法,而形成的南北兼杂,别具风格特 色的《红楼梦》饮食文化。这种独特新颖、绚丽多姿的 贵族家庭饮食生活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珍贵 的价值,并且占有其特殊的地位。

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

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

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中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丰富多彩的封建贵族生活。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美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一窥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

一、贵族宴席在红楼梦中,贵族的生活充满了奢华和繁荣。

他们在宴会上享用的美食非常丰富多样,讲究制作工艺和菜品的选择。

比如,宴会上常常提供红烧狮子头、清炖汤羊肉、脆皮烤鸭等菜品。

这些菜肴不仅有着鲜美绝伦的味道,还能展示出厨师们的烹饪技艺和创意。

二、贴近生活的食物除了宴会上的奢华美食,红楼梦中也描绘了贴近生活的食物。

这些食物不仅是人们日常的饮食选择,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比如,书中经常提到的小吃“桂花糕”,这是一种由糯米制成、香甜可口的糕点。

此外,还有著名的扬州炒饭、松鼠桂鱼等传统美食,它们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独具特色的糕点红楼梦中还有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糕点。

这些糕点不仅外形精美,口感绝佳,还有丰富的寓意。

比如,著名的“贾母花糕”,它是由绿茶和玫瑰花制成的,味道芳香四溢,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团结。

又如,“金桂蜜饯”,这是一种用金桂果和蜂蜜制成的糕点,色泽金黄,香味独特,寓意着财富与好运。

四、饮食文化与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人物喜好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情感。

比如,黛玉是一个独立自主、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

她对于饮食的喜好是素食,喜欢清淡的口味。

这种饮食习惯体现了她内心深处纯洁苍凉的情感色彩。

五、美食文化与社会风俗红楼梦中的美食文化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是一种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食物制作工艺、餐桌礼仪等方面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饮食习俗。

比如,红楼梦中经常描述了贵族宴席的烹饪流程和桌上摆花的技巧,这些细节展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等级制度和礼仪习俗。

六、红楼梦中的酒文化除了美食文化,红楼梦中还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酒文化。

《红楼梦》饮食文化研究

《红楼梦》饮食文化研究

《红楼梦》饮食文化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部描写官绅社会生活的小说,《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也成为文学作品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小说中的描写,可以看出饮食在《红楼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交、表现身份与品味的方式。

首先,《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小说中,对于宴席的描写是极其细致入微的。

无论是大观园的盛宴还是各家宴席,都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菜品和酒水。

作者通过详实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流传的各式美食,如清蒸桂鱼、炖燕窝、琼脂羹等。

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对读者口感的刺激,更展示了当时官绅阶级追求的物质享受和奢华生活。

其次,《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体现出社交和仪式感。

小说中的宴席往往是人们交流感情、联络人缘的场所。

无论是贾府的盛大宴会还是贾政在上京过程中的宴席,都是阶级文化的表现形式。

人们在这些宴席中彼此联络感情,通过饮食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同时,这些场合中的菜肴也尊崇着一定的仪式感,如递酒的礼仪、宴席的讲究等等,充分展示了人们对饮食文化仪式的重视和尊重。

此外,《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还体现出对身份和品味的表达。

小说中融入了富于其中的各种饮食象征,这些象征往往与身份和品位相联系。

例如,鲜豔的颜色是品味的象徵,小说中经常描述抹了胭脂的饭菜,能看出贾府主人的身份和富裕,也展现了奢华生活的追求。

另外,小说中的宴会往往围绕着某种特定主题展开,宴席的菜肴和装饰也与主题相呼应,彰显出主办者的高雅品味和审美追求。

虽然《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其中融入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元素。

通过对小说中饮食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官绅阶级的饮食文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满足生理需求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交、表达身份与品味的方式。

通过研究饮食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历史文化,还能够深刻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作为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红楼梦中饮食文化鉴赏

红楼梦中饮食文化鉴赏

红楼梦中饮食文化鉴赏《红楼梦》真的是一本宝藏书啊,里面的饮食文化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说起书中的美食,简直就像一场味觉盛宴,光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想咽口水。

宝黛二人的饮食场景,真的是让人感觉像是亲历其中,仿佛自己也坐在大观园的某个角落,偷偷享受着那一桌子丰盛的菜肴。

想想看,书中提到的那些点心,嘿,什么桂花糖、冰糖葫芦,都是勾人心弦的美味。

还有那白糖蒸梨,听名字就觉得清甜可口,想必吃上一口,整个心情都能瞬间好起来。

再说说贾母的饮食安排,真是细致入微。

她总是关心每一个人的口味,真是用心良苦。

那种家里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的画面,别提多温馨了,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家的味道。

尤其是那些春夏秋冬的时令菜,简直就是四季的缩影。

冬天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喝上一口,暖心又暖胃;夏天来点清凉的水果,简直爽口无比,简直是解暑神器。

而书中那些宴会更是热闹非凡,贾府的筵席那可真是场面宏大,菜品丰富。

你想啊,几个桌子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还有那精致的点心,简直就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像那些“八珍糕”啊,听名字就觉得高大上,想必入口的瞬间,绝对能让人心花怒放。

就算是那些平常的小菜,也都别有一番风味,谁能想到一盘普通的凉拌菜,居然也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更别提书中那些吃的场景,简直就是生活的写照。

有时是黛玉抿嘴轻啜,清茶慢饮,偶尔一口点心,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有时是王熙凤大快朵颐,那样的豪爽,真是让人想拍手叫好。

她对待美食的态度,让我想到一句话:“吃嘛嘛香”,吃得开心就最重要嘛!这就是生活的乐趣所在,不是吗?而且《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可不止是吃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故事,每个食材背后都有它的讲究。

像“桃花扇”这道菜,听起来就很诗意,吃的不仅是美味,还有那份浪漫情怀。

再加上书中那些诗词歌赋的穿插,真是让美食变得更有情调。

书中人物的性格与饮食也有很大关系,像宝玉那样偏爱甜食,真的是他的性格写照。

贾府里的大小姐们,偶尔为了美食争风吃醋,那样的场面简直太逗了。

关于《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关于《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关于《红楼梦》中的饮⾷⾷化2021-08-30ꢀꢀ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说的最⾷峰,它包罗万象,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中的饮⾷⾷化描写为⾷称道,不仅为读者展现了精美、典雅、和谐的中华美⾷,也在⾷本叙事、⾷物塑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并且影响⾷今。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红楼梦》中的饮⾷⾷化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红楼梦的⾷章多了去,⾷然也少不了写吃的,⾷⾷⾷宴⾷菜不胜枚举,样样听着都令⾷悠然神往。

某虽不才,也愿详细⾷⾷道来,让爱看红楼梦的和爱吃的都过⾷回瘾。

ꢀꢀ宝⾷探宝钗,通灵初露⾷,薛姨妈留宝⾷黛⾷吃晚饭。

宝⾷夸珍⾷嫂⾷家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忙拿了⾷⾷糟的来给他尝。

鸭信是鸭⾷头,鹅掌鸭信,韧中带脆,⾷感复杂,容易吸收调料的味道,且不会吃得太饱。

这两味端的是下酒的好⾷菜。

宝⾷借着在薛姨妈家没⾷管束,开怀痛饮。

姨妈怕他喝醉,做上酸笋鸡⾷汤。

后⾷还有虾丸鸡⾷汤。

看来鸡⾷做汤富贵⾷家常吃。

红楼梦那个年代,鸡⾷应该鲜⾷脆吧。

只是鸡⾷做汤似乎不耐久煮,应该是⾷氽便起。

酸笋虾丸也宜⾷熟便吃。

如东北⾷吃酸菜,⾷东⾷西⾷吃酸笋,⾷东⾷说笋“毒”,乃是⾷发之物。

发酵以后就不要紧了。

酸笋颇酸,不是所有⾷都吃得消。

吃惯以后,只觉⾷酸脆,下饭送酒,⾷往不利。

炒酸笋宜油重,因为酸味解腻。

和富含脂肪的鸡⾷⾷起煮,很有道理。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回,因为袭⾷领了太太的赏,打点给湘云送点⾷鲜果。

果⾷是红菱和鸡头,清芬扑⾷。

点⾷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新栗剥出来,应该是晶莹剔透,玲珑可⾷的吧。

磨成粉再加桂花糖蒸作糕,真是要多好吃有多好吃。

ꢀꢀ贾元春选了凤藻宫,是书中第⾷⾷喜事。

全家上下,能沾点光⾷的都不愿闲着。

贾琏的奶妈赵嬷嬷也来求凤姐⾷照顾她两个⾷⾷点差事。

赵嬷嬷是⾷⾷代的家仆,甚有体⾷。

照有教养的⾷家规矩,贾链凤姐也要请酒请饭。

贾琏⾷粗,随意拣两盘菜请赵嬷嬷吃,凤姐⾷⾷细,体贴⾷太太咬不动,命把早起的那碗⾷腿炖肘⾷取来。

从《红楼梦》看中国饮食文化

从《红楼梦》看中国饮食文化

从《红楼梦》看中国饮⾷⽂化《红楼梦》虽然不是⼀部饮⾷专著,但它对我国古代传统饮⾷⽂化描写却是丰富⽽细腻的。

《红楼美⾷⼤观》曾写道:“就其规模⽽⾔,则有⼤宴、⼩宴、盛宴;就其时间⽽⾔,则有⽣⽇宴、寿宴、冥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则有中秋宴、端午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则有会芳园宴、太虚幻境宴、⼤观园宴、⼤厅宴、⼩厅宴、怡红院夜宴等等,令⼈闻⽽⽣津。

”据统计,《红楼梦》中的⾷品可分为⼋个类别:主⾷类、点⼼类、菜肴类、调味类、饮料类、果品类、补品补⾷类、外国⾷品类。

其中主⾷原料⼗⼀种,点⼼⼗七种,菜肴原料三⼗⼀种,⾷品三⼗⼋种,调味品⼋种,饮料⼆⼗三种,果品三⼗种,补⾷补品⼗⼀种,外国⾷品⼗种。

红楼饮⾷⽂化主要有五⼤特点:第⼀:饮⾷品种具有丰富性。

《红楼梦》中的⾷品近两百余种,其名⽬繁多,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贵族阶层奢侈⽣活的风貌。

例如:酸笋鸡⽪汤、莲叶羹、野鸡崽⼦汤、糟鹅掌、⽕腿炖肚⼦、胭脂鹅脯、酒酿蒸鸭⼦、烤⿅⾁等等。

第⼆:饮⾷器⽫精美绝伦。

在中国的饮⾷⽂化中,饮⾷器⽫和饮⾷本⾝其两者兼有才能构成“美⾷”的全部内涵。

著名诗⼈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从中散发出我国美⾷⽂化的表达形式,美酒⼀定要夜光杯来盛放。

器与⾷的完美结合才能增强⼈的饮⾷欲望,从中享受美⾷带来的快乐。

红楼饮⾷⽂化在这⽅⾯体现得更加突出,其⾷具、茶具、酒具、桌具都是⾮常华美的。

例如:⾦盘、⾦碗、银碟、玛瑙碗、翡翠杯、琥珀杯、绿⽟⽃、乌⽊三镶银箸、四楞象⽛⾦筷、玻璃盏等等。

第三:饮⾷活动丰富多彩。

《红楼梦》中的饮⾷多是围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开的。

在中国的饮⾷⽂化中吃、喝、玩、乐四者永远是连在⼀起的,只是因⼈的志趣不同,玩乐的形式各异⽽以。

像⼤观园,宁荣⼆府的主⼦们也不例外。

据统计在《红楼梦》中以活动展开的宴会多达三⼗余次。

例如:⾦鸳鸯三宣⽛牌令、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螃蟹宴等等。

浅谈《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浅谈《红楼梦》中的饮⾷⽂化《红楼梦》把中国饮⾷⽂化表现的淋漓尽致,饮⾷是贾府家居⽣活的很重要的⼀部分,贾府有严格的饮⾷规矩,表现了封建⽂化的等级制度和饮⾷秩序,并且《红楼梦》中饮⾷期间追求吟诗作对的⽂化情趣,更加提⾼了饮⾷⽣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红楼梦》中关于饮⾷的回⽬共有22回,⽽且这些饮⾷描写都以建筑为依托,从⽽更加具体表现贾府的⽣活主题,⽐如“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17到18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第41回),都是饮⾷和建筑上升为主体,红楼饮⾷成为庭院⽣活的中⼼内容,以⾄于到了为了饮⾷⽽饮⾷、炫耀饮⾷⽽饮⾷的地位。

在《红楼梦》中,具体描述饮⾷的⽂字有很多,第8回:“作酸笋鸡⽪汤,宝⽟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

”宝⽟回到怡红院,对晴雯说:“有⼀碟⾖腐⽪包⼦,我想着你爱吃……”这⾥说的就是碧粳粥和⾖腐⽪包⼦,⽽且描述很细致。

第14 回:“及收拾完备,更⾐洗⼿,吃了两⼝奶⼦碧粳粥,漱⼝已毕,已经是卯时⼆刻了。

”像这样的描述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红楼梦》中描写的各种饮⾷有150种之多,真可谓是钟鸣⿍⾷之家,其中包括主⾷、副⾷、羮汤、⼩吃、点⼼、⽔果等,《红楼梦》中饮⾷⼗分讲究,烹饪精致,我们仅仅可以从⾷物的名字上就能看的出来。

当我们⼀看到名字的时候,就能情不⾃禁地产⽣⼀种想要吃的欲望,书中很多⾷物描写,很多都是由品尝味感到⾹的,也有嗅到的,⼤观园中吃烤⿅⾁,探春闻到⾁⾹味说:“你闻闻,⾹味这⾥都闻见了,我也吃去。

”(49回)《红楼梦》中的贾宝⽟最爱吃的东西就是胭脂了,胭脂本来是⼥⼈化妆⽤的,但是古代胭脂是⽤蜜熬制⽽成的,所以是可以吃的,贾宝⽟闻到⼥⼦⾝体上的⾹⽓的时候,就想去吃⼥孩⼦嘴唇上的胭脂。

第24回就写到,贾宝⽟距离鸳鸯很近,问到了鸳鸯⾝上的胭脂味,就说到:“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可见贾宝⽟对于胭脂的喜爱到了何种痴狂的程度。

曹雪芹也很推崇茶道,在书中描写到茶的地⽅⾼达270处,饮茶也是⼀门很重要的饮⾷艺术,书中描写了很多种名茶,如六安茶、龙井茶、⼥⼉茶等,他们的制作以及饮⽤都遵循了茶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摘要:在《红楼梦》中关于“饮食文化”的描绘占据很大比重。

可以说,《红楼梦》整本小说的情节,就是以一系列的“吃”构成与起承转合的。

民以食为天,认真来
看“饮馔”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里极丰盛且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试着浅谈曹公笔
下的饮食文化,一探舌尖上的红楼珍馐。

关键词:红楼梦饮食文化浅谈
一、红楼美食之精细、雅趣
1.精细。

以《红楼梦》四十一回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所品尝到的名菜“茄鲞”为例,可以看到贾府饮食之精细。

刘姥姥向王熙凤请教茄鲞的做法,凤姐煞有介事道:“这也不难。

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

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
丁儿,拿鸡汤偎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样,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

要吃
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此种做法可能略有夸张,但是贾府饮馔之精细丰盛,由此也可见一斑。

书中三十五回提到的“莲叶羹”也尽显红楼饮食之精细。

宝玉挨打后,贾母、
尤氏、李纨和凤姐等纷纷前去怡红院探望慰问,并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想吃“莲叶羹”。

而这羹主要是点新荷叶的清香,和在面中,用“几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印出来,放在鸡汤中偎成的羹。

同是四大家族薛家出身的薛姨妈对此感叹:“你们府上为吃的也想绝了。

”这其实对是整个封建社
会贵族家庭饮食文化的写照。

而凤姐对此却说:“也不是什么精细的东西罢了。


其日常饮食之精细由此一反衬,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2.雅趣。

《红楼梦》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均是贵族上流社会阶层,追求生
活中的雅趣自然也体现到了饮食上边。

且看妙玉奉茶一节,当贾母到访时,妙玉
亲自捧茶奉于贾母。

她给贾母喝茶用的成窑五彩小盖钟是用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
龙献寿的小茶盘装的。

小茶盘上的装饰物“海棠”暗喻为玉堂,“填金”暗喻为富贵,“云龙”献寿暗喻为鲤鱼跳龙门,福禄寿无疆。

而当她招待宝玉、黛玉、宝钗时,
所奉的又是另外一番珍器。

“只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锈着‘狐爬’两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
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递与宝钗。

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
垂珠篆字,镌着‘点犀’。

妙玉斟了一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
斗来斟与宝玉。

”并且连泡茶的水也是旧年收在梅花上的雪水。

适当的珍器古玩做茶杯,配以名贵的茶叶和轻浮纯洁的雪水,所制成的茶也就成了红楼饮食文化中
雅趣的代表。

这茶并不是一般解渴的“蠢物”,而是有钱有闲的贵族阶级所追求的
雅趣的体现。

二、红楼美食之于人物刻画
不同于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种,《红楼梦》中的美食描写详尽丰富,细致精雅,不仅是传统社会饮食文化的代表与体现,并且对特定环境下人物性格的刻画
也是卓有助益的。

第四十九回,贾母吃的菜里有一道“牛乳蒸羊羔”根据贾母的说法:“这是我们
有年纪的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这没见天日的所指的大概就是还在胎胞里的羊羔。

这一道膳食体现了贾母这个宝塔尖上的富贵双全的老人日常生活的细致、
精养。

且贾母更偏好吃些新鲜瓜蔬,对刘姥姥二进荣府所带来的“豇豆、扁豆、茄
子”,贾母食指大动,说道:“我正想个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吃。

外头买的,不像
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可见贾母作为一个老人家饮食之清淡,也体现了她作为贵族大家长对于菜蔬的挑剔(田地里的好吃)。

不光是新鲜菜蔬,贾母还喜欢吃些野味,比如“野鸡崽子汤”,贾母吃了两块儿,不仅心里很受用,还嘱咐再炸上两块,就着吃粥有味儿。

而对于四十一回提到的螃蟹馅儿小饺,贾母却嫌弃它“油腻腻的”。

这些都体现出贾母这个历尽了富贵生活的老人独特的品味,与一般人的不同。

再说与贾母地位处于两个天地的刘姥姥,细看第四十回“贾太君两宴大观园”
中刘姥姥在宴会上的表现:先是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应是极其名贵、日常不用的)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铁掀还沉,哪里拿得动他?”后来凤姐儿给她端来一碗鸽子蛋,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
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

人的见
识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相关联的,刘姥姥一介村妇,家境贫困,与贾府
天壤之别,从这个地方就可以见微知著,且刘姥姥开朗、热情、善变的性格也在
这次饮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红楼梦》中饮食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经典有名的小吃,像碧粳粥、豆腐皮包子、糖蒸酥落等常常都是长辈(贾母、王夫人、元春)
赐予宝玉的,体现了其“凤凰般”的地位,从日常饮食展现出这位“富贵闲人”生活
之精致。

又如,书中提到黛玉“十顿饭倒有五六顿不吃的”,众人也不再见怪,就
从胃口方面展现出黛玉的柔弱。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不再赘述。

结语:《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代表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
华部分,是古代小说中保存下来的少有的食之精华,对人物的刻画也大有裨益。

这精细雅趣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是至今不能忘却的属于我们的民
族的滋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