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
2024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大全

1.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高考作文常常
需要运用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修辞格:包括对偶、倒装、拟声、拟态、叠词等。
修辞格常常用于
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古代文学常识:了解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家的生
平以及其代表作品,对于高考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题目的解答有辅助作用。
6.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熟悉文学经典,能够进行文学鉴赏和作品比较。
7.修辞语言:熟悉常见的修辞语言,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能够理解和运用。
8.现代汉语规范: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10.写作技巧:包括写作结构、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等,能够写出清晰、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
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总结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高三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三语文全部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快速回顾和理解。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古文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了解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分析表达手法和意境。
2. 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理解作者意图、角色形象以及思想内涵。
3. 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和解析古代文言文的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句法结构等。
二、现代文学与文学常识1.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白鹿原》、《孽子》等,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背景。
2. 作家与作品:认识现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和风格。
3. 小说阅读与分析:学习小说的基本结构,包括人物、情节、主题等要素,能进行小说鉴赏和分析。
4. 散文阅读与分析:阅读各类散文作品,理解作者的观点、感情和表达方式。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运用于写作和鉴赏中。
2. 修辞效果: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章的修辞效果起到的作用,如增强表达力、夸张效果等。
3.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段落结构、过渡连接、语言准确等。
四、语言文字知识运用1. 词语理解与辨析:学习各类词的含义与用法,提高词语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
2. 语法与句法:复习基础语法知识,如主谓宾结构、主从复合句等,还需了解常用句式和句型。
3. 标点符号运用: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注意标点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使文章更准确、通顺。
五、阅读与理解1. 阅读理解:学习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诗歌鉴赏:阅读诗歌作品,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想象力,鉴赏其艺术价值。
六、写作与表达1. 作文写作: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如开头、主体、结尾,以及写作命题的技巧。
2. 议论文写作: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式,包括总分式、因果式等,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古代文学与基础知识古代文学的分类1. 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等2.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3. 散文:骈文、辞章、赋、议论文等古代文学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1. 诗歌集:杜甫《杜工部集》、李白《李太白集》2. 散文集:韩愈《韩文公集》、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古代文学的特点1. 言志抒怀:表达对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2. 崇尚自然:崇尚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 探索人性: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欲望和情感第二章:现代文学与作品解读现代文学的典型流派1. 现代派文学:由胡适、鲁迅等人倡导,注重个体意识和自由探索2. 新感性主义:以余秋雨、王小波等人为代表,描写现代人的孤独与迷茫3. 新新派文学:由北岛、海子等人创作,以幻想、超验为特色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风格1.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社会现象、人性、道德等2. 现代意识的显现:个体的内心困境、心理矛盾等3.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第三章:修辞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比较,使语言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感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拟化为具有人的特质和行为的形象3. 夸张: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过分强调,以夸张形式表达感情或形象写作技巧1. 选择适当的主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具有思想性和触动性2. 合理安排结构: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顺序展开论述,保持逻辑清晰3. 注意语言表达:用准确、生动、贴切的词语,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第四章:古代诗词与鉴赏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1. 音乐与舞蹈:古人在歌颂神明和表达情感时使用音乐与舞蹈形式2. 社交场合:以诗词作为交际和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古代诗词的写作技巧与艺术特点1. 蕴含哲理: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感悟和思考2.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词更富有表现力3. 注意音韵和韵律:古代诗词讲究音乐美和节奏感,律诗、绝句等形式的应用第五章:现代散文与鉴赏现代散文的发展与特点1. 追求真实与个性:表达个体的感受、思考和体验,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问题2. 通过细节写现实:描写细腻的情感、生动的场景和独特的思考3. 多样化的写作形式: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等多种文体现代散文的艺术性与鉴赏1. 文字之美:通过语言的运用和形象的表现,使散文融入诗意和音乐美2. 思想之美:体现个体的思考、感悟和独特的见解,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3. 结构之美:合理安排散文的结构,使思路清晰,文笔流畅综上所述,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了古代文学与基础知识、现代文学与作品解读、修辞与写作技巧、古代诗词与鉴赏以及现代散文与鉴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语文基本要素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一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①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③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答:①概括物象特征②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③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3景物形象:(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语文高三知识点大全集

语文高三知识点大全集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文言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文化与思想,以及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
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分析文章结构,把握关键词,辨析词义,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化、科学、社会等不同领域的了解。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现代文献,把握作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三、作文作文是高三语文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文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例如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语言得体。
四、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是高三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古诗文鉴赏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和情感表达,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五、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是高三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古代文学史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学流派的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对古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六、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是高三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现代文学史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学流派的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对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了解现代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和作品,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七、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学习,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能够辨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魅力。
八、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阅读是高三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掌握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要素,提升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2、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2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策略)1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从事,官名)12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办事)1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从容,舒缓,不急迫)殆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当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12道义:道德和正义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4吾得兄事之(应该)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6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10此言得之(对、合适)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3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高考语文总结知识点

高考语文总结知识点高考语文是中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并总结语文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高考语文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诗歌古代诗歌的韵律特点、格律规则以及常见的诗体如五言、七言等,需要考生掌握。
2. 散文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作家等,考生需要了解。
3. 小说古代小说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都是高考重点。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和作品等,如鲁迅的散文作品,都需要考生熟悉。
2. 现代小说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作家,如《围城》、《活着》等,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三、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规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规范,如用词、词序、句式等方面的要求。
2. 阅读理解理解文言文文章的关键信息和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四、现代文知识点1. 语法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类、句法结构和常见的语法错误。
2. 阅读理解理解现代文文章的主旨、结构和逻辑关系,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方法。
五、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和功能。
以上是高考语文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同时,还要注重积累阅读材料,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于高考语文的考试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总结的内容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名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如上所示,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
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
(1)左右欲刃相如。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以上四个例句都是名词处在了谓语的位置,它首先必须活用为动词。
例(1)、(4)分别活用为用刀杀、把鼎当作把玉当作把金子当作把珍珠当作。
但(2)、(3)却不能直接翻译为称王他、当作宾客他的父亲,而必须翻译为使他称王、以他的父亲为宾客。
(5)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6)(愚公等人)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上两例名词都处在了状语的位置,而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做状语的,所以如果名词处在谓语的前面,它不是做主语,就是活用为状语。
(5)、(6)两例分别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用箕畚。
(7)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字结构,所的后面一般跟动词,起着改变词性的作用,如说是动词,而所说则指所说的话,变成了名词。
(7)中的罾本意是渔网,是名词。
所以此处应活用为动词捕捉。
二、动词活用。
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动词一般处于谓语的位置,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及物动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可以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现代汉语中不能带宾语,文言文中如若带了宾语,则一般活用为使动或为动。
同时,现代汉语中动词不能处于宾语的位置,文言文中如若处于宾语的位置,则须活用为名词。
(8)项伯杀人,臣活之。
(9)曹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之)也。
(10)等死,死国可乎(《陈涉起义》)(8)、(9)两句,现代汉语中没有活了他、逃跑了他这种说法,都属于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都应活用为使动:使活了下来、使逃跑。
(10)不能译为死了国家而应活用为为动为而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比较的多,学生需要知道高考语文的考点。
你们知道有哪些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欢迎阅读和分享。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背知识点高考必考知识点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 -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推荐: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 描写、扬抑。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返回目录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
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倾向、独特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
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 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
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5、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
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著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6、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
它于 70 年代后期产生。
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 30 年代诗歌决然不同的特色。
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7、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的女诗人之一。
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
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 。
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测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 ,医生持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8、“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
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9、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 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是一个政治家,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但为小人所谗,两次被流放,最后悲愤绝望,相传投汨罗江而死。
10、《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全诗共 373 句。
11、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作为诗人,他一生写了 800 多首诗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运用了各种形式和韵律。
普希金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
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12、惠特曼(1819— 1892),美国诗人,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 。
19 世纪 40 年代末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 ,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代表作诗集《草叶集》。
《草叶集》是惠特曼的诗歌总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
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同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想和希望。
13、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南宋的爱国诗人。
遗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
14、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 。
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
著有《七录斋集》。
15、碑记,又称碑志。
“碑”指碑铭,“志”指墓志铭。
前者刻石立于地上,后者则埋于地下。
碑铭又分为三类,即宫室庙宇碑,墓碑和功德碑。
墓碑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和高尚的品质。
16、高尔斯华绥,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 (《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 (《白猿》《钥匙》《天鹅曲》)。
17、杨绛,本名杨季康。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18、李约瑟,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用历史观点看待中国传统的科学》等。
19、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主要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 杂文《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白话小说。
20、瞿秋白,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无产阶级革命家,现代作家、翻译家。
作品有《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
2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22、魏徵(580—643),字玄成。
他是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魏徵有胆量,敢于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助于“贞观之治” 。
他的著作流传下来的,除《隋书》和《梁书》等他撰写的一部分外,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
他的言论多见于唐朝吴兢所撰的《贞观政要》。
(谏,规劝尊长使他改正错误。
疏,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23、司马迁(约前 145—约前 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 130 篇,包括本纪 12 篇,世家 30 篇,列传 70 篇,书 8 篇,表 10 篇。
本纪记述历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代帝王事迹;世家记述诸侯国的兴亡;列传记述官吏、名人、一些下层社会人物的言行事迹;书记载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表记史实年月。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4、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 33 篇,其中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艺术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熔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
25、墨子,名翟,鲁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