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七课第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7章第3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导学案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导学案(1)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2)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
(3)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4)理解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1.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②的内涵和陈用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③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发展,必须按照⑤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⑥,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①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租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全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②。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③。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④,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⑤。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⑥,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⑦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⑧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文化生活》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2014-12-15)姓名:班级:【学习目标】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学习重难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学习过程】(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深深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基本内涵(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 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核心:______ __________①地位:爱国主义精神贯穿的各个方面。
②爱国主义不是的,而是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与本质上是一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地位重要性“三精一魂”: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必须更高地举起,把弘扬和培育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意义①弘扬和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不断增强;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高中政治第七课弘扬民族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说学情1、从学生学习情况看:所任教的班级为高二文科重点班,学生整体学习状况为中上水平,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2、从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看:高二文科生已接受过一定的民族精神教育,已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学生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增加,学习更加主动,主体意识更强,为本框题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冲击着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因此,提升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任重而道远。
二、说教学内容1、本框内容是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主要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性以及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重要性和要求,这是前一框题内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其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重要性、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能力、提炼有效信息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爱国也爱家乡,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建设者和弘扬者。
三、说教法教法:主要运用情景展示、直观演示、师生互动等方式四、说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环节一:导入新课环节二:讲授新课第一步:承接有关的精神的内容,探究民族精神的时代特性。
第二步:情景展示系列图片1、这些图片所反映的精神有何共同的内涵?2、继承和弘扬上述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转入对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意义的思考。
第三步:播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引导学生思索: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你有关吗?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你准备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体验,引导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6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课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课标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能力目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PPT 辅助教学【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师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生齐答P7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字显示并贯彻始终)。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有何意义?作为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新某某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时代的课题强基固本青年要做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世纪的青年,我们又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呢?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课时《弘扬民族精神》(显示主课题)。
一.(活动导入: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活动目的:参与、感悟、探究(场景设计):背景为中华世纪坛,请各组展示各自课前探究成果。
弘扬民族精神初中教案

教案主题: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文章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提问:“你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二、讲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2. 教师讲解民族精神的含义和重要性,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
3. 教师举例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如岳飞、林则徐、鲁迅等民族英雄的事迹。
三、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四、案例分析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案例,如奥运会上的中国代表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
2.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案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什么意义?”。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程标准3.11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内容分析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中华世纪坛的熊熊圣火引申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
教材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第二目,主要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
分别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说明要求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本课时重点。
第三目,从当前现实出发,说明要立足新的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教学活动:一、情景导入长征胜利70周年了,让我们再一次重温毛泽东的《长征》,感受一下光芒四射的长征精神。
(出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
)听完歌曲,提出问题:是什么让这支部队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什么照耀了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将一段段千难万险的路途化为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
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七课 第二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_Microsoft_Word_文档 - 副本

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
3.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共鸣,进而通过练习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识别、理解、提炼观点,从而形成正确的理念,最后落实到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阅读自学一知识梳理:(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民族精神作为_______________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沉淀的过程,也是随着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深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________。
3、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突出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5、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要求;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7、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第七课导学案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7、2导学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教学目标: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掌握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教学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意义三、教学难点:结合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四、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四川汶川地震相关视频,播放歌曲《梦中的额吉》探究:是什么让汶川、玉树灾民能迅速重建家园?它是不是一成不变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5、 自主学习:1、 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 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 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 ,就已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 、鲜明的 。
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 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 。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 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必须正确对待;必须和弘扬相结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6、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青年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六、合作探究:1、P77-78根据书中对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所进行的简要介绍,谈谈自己所得出的结论。
2、P79课堂探究:你赞成哪种观点?能否进一步阐述你的观点?给你怎样的启示。
3、讨论:有人说: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这种观点有道理吗?能否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4、P80课堂探究:在你看来,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赶考,,同胡锦涛来到西柏坡考察学习,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来看,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5、 综合讨论,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7、 教学反思,知识网络八、自主检测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人上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导学案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2•能力目标:
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3.情感目标:
感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 的历程之中,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 的各个时期。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
深厚的___________________ 、鲜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
__________ 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 ,都是这个时
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求必须更高地 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____ 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必然要求;是_____________ 的要求;
是________________ 的需要。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 •今天,如何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
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2•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就是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实例探究一】
教材P77:
⑴根据你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对两位诗人的诗句作出自己的解读,并由此谈谈你对延安精
神的感受和理解。
⑵联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想一想,继承革命传统对民族精神发展有什么意义。
【实例探究二】
教材P79:
你赞成哪种观点?能否进一步阐述你的观点?
四、对点训练体验成功
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人上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大精神。
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
B.载人航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灭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巅峰
2.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
合国力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E.③④ C .①④ D.②③
3.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西化、分化,我们必须
①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③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成分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抗侵蚀能力
A.①②③ E.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B.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工作者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职责
5.“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
这就是亮剑精神。
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
心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百
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
④ D .①②④
6.铿锵玫瑰,斗志男儿,逐鹿中原,力拔壮丽山河。
万里长城,绵亘巍立,母亲黄河,千
里滔滔,崛起民族的脊梁,夯实民族灵魂的基础。
中华民族精神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髓,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柱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在未来岁月中继往开
来、永远开拓的强大精神动力。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当前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导图整理形成体系
六、收获与困惑反思提高
参考答案
1~5:BACDC
6. (1)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实例探究一】
⑴结合时代背景未解读这两位诗人的诗句,进而体会、感悟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
⑵这些革命传统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形成的。
对于战胜艰难曲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必须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实例探究二】观点二正确地表述了弘扬民族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