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11篇)
普陀山导游词15篇

普陀山导游词普陀山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普陀山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普陀山导游词1普陀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道场。
普陀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道场之一。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唐以后,历代帝王多次赐金扩建普陀山寺院,倡导观音文化。
公元967年,宋太祖赵匡胤首次钦派人到普陀山贡香幡,开了朝廷供奉先河。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朝廷赐匾“宝陀观音寺”。
公元1214年,宋宁宗赵扩又赐匾额“圆通宝殿”,钦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菩萨的地方。
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也称为补陀洛迦山。
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
有缘者如果有旅游的机会,可以去参拜观音菩萨。
普陀山导游词2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紫竹林。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
孙悟空好几次遇到危难,就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大士。
紫竹林,顾名思义,应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
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新植紫竹3000余棵。
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音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
天王殿—圆通宝殿—大悲楼卧佛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大悲楼卧佛殿的卧佛,是一尊释加牟尼佛80岁涅磐时的佛像。
释加牟尼像有很多种不同姿势的佛像,主要有坐像,立像和卧像三种。
这个卧佛像呢是根据释加牟尼佛在婆罗双树间涅磐时的体态而塑造的,他面朝南方,侧身而卧,双脚直伸并拢,左手置于身体上,双目微合,很是自在安详。
各位团友,这大悲楼的墙两旁画有释加牟尼佛从出生到涅磐的经过,大家可以去仔细地观赏一下。
各位团友,请大家转身看,这座小小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
2023年导游科目五面试导游词— 浙江:普陀山

导游科目五面试导游词-一浙江:普陀山浙江导游词(中文+英文)中文类景点讲解:(一)杭州西湖讲解要点(二)绍兴鲁迅故里讲解要点(三)舟山普陀山讲解要点(四)杭州千岛湖讲解要点(五)宁波溪口蒋氏故里讲解要点(六)温州雁荡山讲解要点(七)嘉兴南湖讲解要点(八)丽水古堰画乡讲解要点(九)湖州南涪古镇讲解要点(十)衢州江郎山讲解要(十一)台州神仙居讲解要点(十二)金华义乌小商品城讲解要点普陀山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舟山普陀山游览观光。
舟山是我国第一大群岛,由139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舟山本岛面积503平方千米,下辖定海区、普陀区和岱山县、竦泗县。
舟山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岛上繁衍生息,并在这里创造了神秘灿烂的佛教文化。
舟山古称海中洲I,后几经兴废,清康熙年间置定海县。
1950年,舟山群岛解放,1987年撤销舟山地区,成立舟山市。
舟山拥有“渔、港、景”三大优势资源。
舟山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称。
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2006年舟山港与宁波港组合,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
舟山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蓝天、碧水、沙滩、佛教、海鲜构成了舟山海岛旅游的特色名片,有“海天佛国”普陀山、“南方北戴河”蛛泗列岛、武侠名山“桃花岛”以及蓬莱仙岛“岱山岛”等。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第四个、也是唯一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中心的国家级新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普陀山,它位于舟山群岛东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素有“海天佛国”之称。
普陀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美丽的小白花:这里有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寺院,还有大小寺院和庵堂两百多座,鼎盛时期僧侣达3000多人。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圣诞日、得道日和出家日,每逢这三大香会期,海内外香客云集普陀山,人山人海,香烟缭绕。
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范文

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座位于浙江东南部沿海的著名佛教圣地——普陀山。
普陀山始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南海菩萨圣地之一。
它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中的南海诸岛之一,东距上海130公里,距宁波500公里,南海之滨,莫非它众生极乐的方位?普陀山主峰高达339米,峰下依山而建的寺院有十余座。
普陀山微气候优越,4月、5月是最适合去普陀山的时节,温度适宜,气候宜人。
踏着青石板通往山顶的古代石级,沿途经过了诸如龙宫、水晶宫、金刚堂等数十座寺庙和塔,来到南海观音景区。
这里是普陀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因为之前南无观世音菩萨,在此一统佛教,因此还有佛教界黑白无常、鬼厉等诸多神仙。
观音寺是普陀山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它面北三楼四层,供奉着观音像,背靠海湾,智慧的观音像更显得庄重而威严。
普陀寺建筑群是普陀山的又一标志性景点,被誉为“福建土建筑和南京砖木建筑的博物馆”。
其建筑群占地5.6万平方米,有近百座古刹和殿堂,其中“大雄宝殿”和“观音阁”是最具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两座建筑。
普陀山寺又被称为“庙海”,其中有许多非常值得一游的景点。
比如,万佛圣地,有佛像大小之分,有五千尊、万尊、亿尊佛像,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佛海”之中。
九宫庵是普陀山的又一重要景点,弘宝禅寺的开山祖师,在此修行成佛,为了感念九部神将的保护,而在此居住修行,因此被称为九宫庵。
在普陀山,成佛的传说并不能让人想到孤独,尽管我们是一群远方的陌生人,似乎它们也存在于我们的灵魂深处,都能带给我们变化和启示。
普陀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也让这里成为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最后,我希望您在普陀山的旅程中,能够感觉到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体验到心灵的宁静,也愿大家旅途愉快!。
普陀山的导游词(通用20篇)

普陀山的导游词(通用20篇)普陀山的篇1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
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现存殿宇294间,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
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
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
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钟声浪答回”。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
后毁于战火。
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因改今名。
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
20_年05月25日,法雨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法雨寺又叫“石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院。
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初名“海潮寺”。
万历三十四年(1601),改名为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火。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大殿,并赐匾额“天花法雨”,于是改为“法雨禅寺”,后经历年扩建,法雨寺逐渐成为普陀第二大寺。
法雨寺占地9000平方米,共有殿堂294间,分列在六层台基上,从天王殿、玉佛殿、九龙殿、御碑殿、大雄宝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
法雨寺中的玉佛殿面宽三间,外加围栏,黄琉璃顶。
现供奉的玉佛高1.3米,是1985年从北京雍和宫移来的,原来供奉的是普陀山僧人慧根从缅甸请得的玉制释迦牟尼佛像,像高2米,雕刻精细,后被毁。
普陀山导游词介绍5篇

普陀山导游词介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普陀山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普陀山导游词介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叫陆雨莹,大家可以叫我陆导。
现在我们去游览普陀山,我首先介绍一下普陀山的概况。
普陀山是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与舟山沈家门是隔海相望。
还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海岛面积12.5平方公里。
在2007年5月8日,被舟山市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在唐大中元年,有个梵僧来蔼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日本和尚慧锷大师到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到了舟山的莲花洋,船触礁,他认为是观音菩萨不肯东渡,于是就把观音圣像留在普陀山的潮音洞侧奉,于是有了岛上的第一座寺庙----“不肯去观音”。
鼎盛时期,有三大寺庙,分布是普济禅寺,慧济禅寺,法雨寺,还有88座庵,4000多名僧侣,史称“震睇一佛国”。
说到普济禅寺我有个小故事。
有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游到普陀山。
看到普济禅寺大门紧闭,就对看门的小和尚说:“你把大门打开。
”小和尚说:“不行,就是皇帝老儿来了,我也不开,这是本寺的规矩。
”乾隆回到北京下了一条死令,普陀山的大门永远不能开。
据说乾隆下旨后,这大门只开了一次呢!山上除了三大寺庙外,还有观音铜像,紫竹林,梵音洞,西天寻十二大景区,它们有险峻,有的幽幻,有的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岛上树木茂盛,古樟遍,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国”之称。
全山百种以上树木有66种,1221棵,其中有我国特有的珍惜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
各位游客,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活动观音,海天佛国,岛上有公交车往返大景点,下午四点我们在码头售票处集合。
关于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

关于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普陀山地形呈菱形状,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12.52平方千米,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1亲爱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我们来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成为佛教四大名山。
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拥有“海佛天国”“南海圣境”之称。
大家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哟!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
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地问:“寺庙的大门关着,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就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装作平民来普陀山游玩,晚上想进普济寺,要求把门的小和尚打开门,小和尚拒绝,他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
”乾隆没办法,自豪从旁边的侧门进去。
回宫以后,乾隆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普济寺的大门不能打开。
就持续到了现在,只有国家领导来才能打开。
旅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
进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龙壁,九龙壁是用六七十块优质青石组成的,是一个了不得的工艺。
各位旅客,普陀山之旅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2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
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
20__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常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浙江普陀山导游词

浙江普陀山导游词浙江普陀山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文化和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东部,建有南海观音圣像。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普陀山的历史、文化、景点和注意事项。
一、历史和文化普陀山是佛教文化的圣地,早在唐朝就已经形成佛教圣地。
传说南海观音以此地为道场静修,普度众生,得名南海观音福地。
清朝康熙年间开辟了茂林寺,它是普陀山的主要寺庙之一,也是东南亚华人佛教界的重要中心,它的建筑风格兼具了唐、宋、元、明、清等式样,是中国乃至东南亚佛教建筑和艺术的代表之一。
二、景点介绍1. 南海观音圣像:位于普陀山的最高峰海角寺,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
南海观音圣像高达33米,由碧玉、青石、白玉石雕成,栩栩如生,神态庄重,观音像披散在肩头的云瑞展现出一种随风飘逸的美感。
在遥远的天际之上,高高低低的蓝天白云里,南海观音广目呜呻,极具气氛。
2. 八大处:八大处是普陀山的主要寺庙之一,位于普陀山南侧的山谷里,有长长的石阶直通山顶和海边。
八大处意为护法神八位,寺内各殿大多以护法神的名字命名。
在这里,旅游者可以品味山间气氛,在清净的地方看一看人间繁华,听一听鸟语花香,领略佛国禅意。
3. 南海千佛洞:千佛洞是普陀山的又一名胜,它位于普陀山之西,是一个摄人心魄的天然岩洞,有几百个佛像雕刻在洞内。
千佛洞同时还是普陀山的一个佛教修行场所,时常会有僧人在此静修。
4. 通天河:通天河是普陀山辖内一个风景优美的沟壑,它附近景色宜人,山水草木各自安排成行,若隐若现。
通天河两旁还有数家咖啡厅,旅客可以在这里轻松享受南海之畔的壮美景色。
三、游玩注意事项1. 请正确佩戴口罩,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以防控疫情。
2. 进入佛教寺庙场所时,请遵守礼仪和宗教规矩,不可乱扔垃圾或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3. 普陀山的海拔较高,气温波动较大,旅客请做好保暖衣物准备,以便应对天气的变幻。
4. 对于普陀山上的猴群,游客不应与其互动和喂食以免引起意外。
关于普陀山的导游词(精选19篇)

关于普陀山的导游词(精选19篇)关于普陀山的篇1亲爱的各位旅客:我们来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成为佛教四大名山。
它位于浙江省东部,拥有“海佛天国”“南海圣境”之称。
大家在游览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哟!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寺。
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当您来到寺前肯定会奇怪地问:“寺庙的大门关着,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就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装作平民来普陀山游玩,晚上想进普济寺,要求把门的小和尚打开门,小和尚拒绝,他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
”乾隆没办法,自豪从旁边的侧门进去。
回宫以后,乾隆下了圣旨:从今以后,普济寺的大门不能打开。
就持续到了现在,只有国家领导来才能打开普陀山导游词普陀山导游词。
旅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
进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龙壁,九龙壁是用六七十块优质青石组成的,是一个了不得的工艺。
各位旅客,普陀山之旅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
关于普陀山的导游词篇2普济寺位于普陀山灵鹫峰下,坐落在白华山南,为普陀山寺院之首,又称前寺(相对于法雨禅寺的"後寺")。
它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
普济寺又名前寺,座落于灵鹫山麓。
i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
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xx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一说最早的不肯去观音院即建于此地)。
宋代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
宋嘉定七年(1220xx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的寺院。
明洪武十九年(1420xx年)实行海禁,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并将僧人迁到明州栖心寺(今宁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11篇)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精选11篇)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篇1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因为其位于第一大寺普济寺的山后,所以又叫做后寺。
佛家认为,佛法滋润众生,就好像雨水泽被万物,于是有了法雨的说法。
法雨寺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历多次劫难,到康熙三十八年的时候,皇帝御书赐额天华法雨,因此定名为法雨禅寺,雍正皇帝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法雨寺也就因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雕梁画栋,而成为了东南名刹。
远观法雨寺,您会发现,在建筑布局上,它采用了依山取势、分群递升的方法,几座殿堂在台基上逐级升高,气势不凡。
整个寺院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的琉璃瓦盖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射出万道彩光,形成佛光普照的奇丽景象,远远望去,更是给人空中宫阙之感。
清末康有为曾写下锦屏临海浪,法雨飞天花来刻画法雨寺的山海胜景。
想要走进法雨寺的佛堂,首先得经过寺前的莲池,它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清朝光绪十八年建造,这里所产的莲子,历史上曾经作为贡品,由杭州织造府进贡给朝廷。
莲池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叫做海会桥,海会的意思是指诸佛菩萨聚会在一起,其德行之深、数量之多就像广阔深邃的大海一样。
海会桥将池塘分割为东西两潭,两侧栏板的双面浮雕上有各种戏剧故事、飞禽走兽等图案50多幅,雕刻精致,为普陀山石刻中的精品。
走过莲池,我们首先来看看九龙照墙,这是1987年新建的一个景点,这面九龙壁高两米,全长12米,下盘为须弥座,四边及顶端飞檐翘角,上部的石梁、石瓦间雕有十七条造型各异的小龙,而中间石板上的九条青龙昂首舞爪,争抢龙珠、栩栩如生。
乍一看去,它好像是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但要是您足够仔细的话,会发现,它竟然是用60块70厘米见方的优质青石精雕细刻拼接而成,拼接处严丝合缝,不露痕迹,不得不让人赞叹其工艺的精湛。
欣赏完九龙壁,我们经天王殿到法雨寺的第二层--玉佛殿参观,它的得名,是由于当初这里供奉着一尊清朝末年从缅甸请来的白玉释迦牟尼像,可惜在文化大ge命中被毁,现在供奉的这尊佛像,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
玉佛殿后面的月台栏杆上,刻有二十四孝图,是雍正年间雕刻而成的,图中的24位孝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与儒家学说融为一体的见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法雨寺最著名的九龙宝殿。
据《普陀山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三月,皇帝南巡到了杭州,接见法雨寺的主持,并且下发了拆金陵旧殿以赐的圣旨,于是从南京明朝宫殿中拆下12万张琉璃瓦送到普陀山,建成了颇具皇家气派的九龙殿。
九龙殿中无梁无钉,堪称古建筑的一绝。
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九龙藻井,这可是明代留存下来的文物,抬头往上,可以看到藻井下悬着一颗大珠球,一龙盘顶,四周有八龙环八柱,就像是要来抢夺这颗宝珠,构成了九龙戏珠的图案,形态逼真、巧夺天工。
据说这九龙藻井还有防火的作用,因为龙能吐水,而藻井的形状是可以将水起来的,所以要是供奉的香火不慎点燃了佛前的经幡,殿上的九龙就会吐水灭火,因此,这九龙藻井就成了普陀山的镇山之宝。
殿中供奉着10米高的毗卢观音像,所以这里又称九龙观音殿。
观音像两侧还供奉有十八位苦行中的罗汉像,而在殿内另一边还有一副场面壮观的《海岛观音图》。
画面正中,慈目善眉的观音菩萨站在一条庞大的鳌鱼背上,一手拿着净瓶,一手拿着杨柳枝向外挥洒,菩萨手中的净水瓶和杨柳枝,原本是普洒法雨、弘扬佛法的意思,后来演变为多种含义。
人们认为,杨柳枝可以消灾除病,净瓶中的甘露随杨柳枝洒遍大千世界,暗喻着慈悲的观音用净水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
这幅画中还有天庭、龙宫等建筑,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人物众多、惟妙惟肖,感兴趣的话您不妨仔细看看。
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篇2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因为其位于第一大寺普济寺的山后,所以又叫做后寺。
佛家认为,佛法滋润众生,就好像雨水泽被万物,于是有了法雨的说法。
法雨寺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历多次劫难,到康熙三十八年的时候,皇帝御书赐额天华法雨,因此定名为法雨禅寺,雍正皇帝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修,法雨寺也就因其殿堂楼阁规模宏大,雕梁画栋,而成为了东南名刹。
远观法雨寺,您会发现,在建筑布局上,它采用了依山取势、分群递升的方法,几座殿堂在台基上逐级升高,气势不凡。
整个寺院用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色的琉璃瓦盖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射出万道彩光,形成佛光普照的奇丽景象,远远望去,更是给人空中宫阙之感。
清末康有为曾写下锦屏临海浪,法雨飞天花来刻画法雨寺的山海胜景。
想要走进法雨寺的佛堂,首先得经过寺前的莲池,它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清朝光绪十八年建造,这里所产的莲子,历史上曾经作为贡品,由杭州织造府进贡给朝廷。
莲池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叫做海会桥,海会的意思是指诸佛菩萨聚会在一起,其德行之深、数量之多就像广阔深邃的大海一样。
海会桥将池塘分割为东西两潭,两侧栏板的双面浮雕上有各种戏剧故事、飞禽走兽等图案50多幅,雕刻精致,为普陀山石刻中的精品。
走过莲池,我们首先来看看九龙照墙,这是1987年新建的一个景点,这面九龙壁高两米,全长12米,下盘为须弥座,四边及顶端飞檐翘角,上部的石梁、石瓦间雕有十七条造型各异的小龙,而中间石板上的九条青龙昂首舞爪,争抢龙珠、栩栩如生。
乍一看去,它好像是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但要是您足够仔细的话,会发现,它竟然是用60块70厘米见方的优质青石精雕细刻拼接而成,拼接处严丝合缝,不露痕迹,不得不让人赞叹其工艺的精湛。
欣赏完九龙壁,我们经天王殿到法雨寺的第二层--玉佛殿参观,它的得名,是由于当初这里供奉着一尊清朝末年从缅甸请来的白玉释迦牟尼像,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在供奉的这尊佛像,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
玉佛殿后面的月台栏杆上,刻有二十四孝图,是雍正年间雕刻而成的,图中的24位孝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姓,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也是佛教与儒家学说融为一体的见证。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法雨寺最著名的九龙宝殿。
据《普陀山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三月,皇帝南巡到了杭州,接见法雨寺的主持,并且下发了拆金陵旧殿以赐的圣旨,于是从南京明朝宫殿中拆下12万张琉璃瓦送到普陀山,建成了颇具皇家气派的九龙殿。
九龙殿中无梁无钉,堪称古建筑的一绝。
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九龙藻井,这可是明代留存下来的文物,抬头往上,可以看到藻井下悬着一颗大珠球,一龙盘顶,四周有八龙环八柱,就像是要来抢夺这颗宝珠,构成了九龙戏珠的图案,形态逼真、巧夺天工。
据说这九龙藻井还有防火的作用,因为龙能吐水,而藻井的形状是可以将水起来的,所以要是供奉的香火不慎点燃了佛前的经幡,殿上的九龙就会吐水灭火,因此,这九龙藻井就成了普陀山的镇山之宝。
殿中供奉着10米高的毗卢观音像,所以这里又称九龙观音殿。
观音像两侧还供奉有十八位苦行中的罗汉像,而在殿内另一边还有一副场面壮观的《海岛观音图》。
画面正中,慈目善眉的观音菩萨站在一条庞大的鳌鱼背上,一手拿着净瓶,一手拿着杨柳枝向外挥洒,菩萨手中的净水瓶和杨柳枝,原本是普洒法雨、弘扬佛法的意思,后来演变为多种含义。
人们认为,杨柳枝可以消灾除病,净瓶中的甘露随杨柳枝洒遍大千世界,暗喻着慈悲的观音用净水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
这幅画中还有天庭、龙宫等建筑,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人物众多、惟妙惟肖,感兴趣的话您不妨仔细看看。
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篇3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的普陀山了。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
唐太宗年间,有印度僧人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现身。
唐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乘船行至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因为风浪所阻,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于是便在潮音洞上岸,建不肯去观音院,成为普陀佛教开山之起始。
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
公元967,赵匡胤派太监王贵来普陀山进香,并赐锦幡,首次开创朝廷到普陀进香。
公元1080,朝廷赐予银两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
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
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住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的允许,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于是变成了佛教净土。
公元1214,朝廷赐钱修建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六月,敕封宝陀观音寺住持一山为妙慈弘济大师,带着国书到日本去弘扬佛教,与日本通好,从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远播。
清朝康熙皇帝赐普济群灵额于前寺和天花法雨额于后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各由此而得。
清末至抗日战争前夕,是普陀山佛教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香烟燎绕、烛火辉煌;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佛事,信众求拜,时有天象显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胜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除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岛上林木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樟树,还有我国特有的普陀鹅耳枥。
而岛四周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银涛金沙环绕着青翠的峰峦、幽静的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普陀山以其观音道场的神圣地位,以及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相信您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踏上这次朝圣之旅了,现在就请带上我们精心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览攻略,以及景点导游词,随我一同走进这海天佛国吧。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介绍浙江普陀山的导游词篇4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
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
20__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常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