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考研、美术教师理论考试简答题及论述题
美术史考研真题答案

美术史考研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印象派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法国B. 英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A2.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梵高D. 拉斐尔答案:C3. 抽象表现主义主要流行于哪个世纪?A. 19世纪B. 20世纪C. 21世纪D. 18世纪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对人文主义的重视,以及对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应用。
艺术家们追求真实、自然的表现手法,强调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空间感的创造。
2. 描述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区别。
答案:现代艺术强调形式的创新和个人表达,倾向于抽象和非具象的表现方式;而后现代艺术则更加多元和包容,它质疑现代艺术的某些原则,倾向于拼贴、混合不同风格和媒介,强调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印象派对后世美术的影响。
答案:印象派是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艺术运动,它对后世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艺术家通过户外写生,捕捉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规则,强调了视觉经验的重要性。
这种对光线和色彩的独特处理方式,为后来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同时,印象派的创作方法也启发了现代摄影和电影的发展。
2. 分析波普艺术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答案:波普艺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它以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为主要内容,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简化的形式。
波普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创作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挑战了艺术与商业的界限。
在当代社会,波普艺术反映了消费文化和媒体影响下的社会现象,它提醒人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文化和消费行为。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真题答案会根据具体的考试题目而有所不同。
美术理论考研试卷真题

美术理论考研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先驱?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毕加索D. 卡拉瓦乔2.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睡莲》系列闻名于世的艺术家是:A. 莫奈B. 雷诺阿C. 德加D. 塞尚3. 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文人画”的流派,其主要特点是:A. 重形式轻内容B. 强调写意和表现个性C. 以工笔为主D. 以宗教题材为主4.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批评的功能?A. 教育B. 娱乐C. 引导D. 评价5.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史研究的内容?A. 艺术作品的风格和形式B. 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C. 艺术品的市场价格D. 艺术流派和艺术运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2. 描述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风格,并举例说明其代表性作品。
3. 论述中国山水画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表现。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在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区别。
2. 以某一具体的艺术流派为例,分析其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四、作品分析题(共30分)请选取一幅你熟悉的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创作背景以及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 请在答题纸上清晰、规范地书写答案。
- 请在答题前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考生在准备考研时,应广泛阅读相关书籍,熟悉美术史、艺术理论,并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艺术界的新动态,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希望这份模拟试卷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
考研美术理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术理论试题及答案美术理论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考研中的考察内容通常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考研美术理论的模拟试题及其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被誉为“画圣”的古代画家是以下哪一位?A. 吴道子B. 王羲之C. 张择端D. 米芾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印象派画家的特点?A. 重视光与色的表现B. 强调瞬间感觉C. 精细描绘细节D. 户外写生答案:C3.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梵高答案:D4. 中国画中的“工笔”是指:A. 精细描绘的画法B. 写意画法C. 抽象画法D. 油画技法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伦勃朗的?A. 《夜巡》B. 《自画像》系列C. 《蒙娜丽莎》D. 《戴金盔的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立体主义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
答案: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由毕加索和布拉克等人发起。
它打破了传统的透视法规则,通过将对象分解为几何形状并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立体主义对20世纪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也为后来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艺术流派提供了灵感。
2. 描述一下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概念。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通过艺术形象激发观者的联想和情感,达到一种超越具体形象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创造依赖于画家的个人修养、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理解。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即在形象的再现中融入画家的情感和哲思,使作品具有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3. 阐述达达主义的艺术特点。
答案: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艺术运动,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和反叛。
达达主义艺术家拒绝理性和传统艺术形式,他们的作品常常是荒诞不经、反逻辑的,使用随机和偶然的方法创作,如拼贴技术。
考研美术史测试题及答案

考研美术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文艺复兴三杰?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梵高答案:D2. 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画圣”的是哪位画家?A. 吴道子B. 王维C. 张大千D. 齐白石答案:A3.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品是?A. 《睡莲》B. 《星夜》C. 《最后的晚餐》D. 《蒙娜丽莎》答案:A4. 以下哪件作品是古埃及的艺术作品?A. 《大卫》B. 《狮身人面像》C. 《维纳斯的诞生》D. 《雅典娜》答案:B5.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A. 毕加索B. 达利C. 马奈D. 德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法国画家是_________。
答案:塞尚2.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_________。
答案:菊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答案:春4.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一幅_________风格的画作。
答案:浪漫主义5.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以_________为主题的画作。
答案:战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包括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强调人文主义,注重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追求自然和真实的表现。
2. 描述一下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征。
答案: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光线和色彩的创新运用,强调瞬间感受和视觉印象,画面通常较为松散,使用短笔触和明亮的色彩。
3. 请列举三位中国近现代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林风眠的《仕女图》。
4. 简述立体主义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答案:立体主义对后世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视角和形式的挑战,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多种流派,如未来主义、构成主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在艺术史上的意义。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考研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考研###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画圣”的中国画家是:- A. 吴道子- B. 张大千- C. 齐白石- D. 徐悲鸿答案:A2. 以下哪部作品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 A. 《步辇图》- B. 《清明上河图》- C. 《富春山居图》- D. 《千里江山图》答案:A3.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属于哪种绘画风格? - A. 工笔- B. 写意- C. 泼墨- D. 没骨答案:B4. 明代画家徐渭的画风以哪种特点著称?- A. 细腻- B. 豪放- C. 清新- D. 典雅答案:B5. 以下哪位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之父”?- A. 林风眠- B. 刘海粟- C. 张大千- D. 齐白石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是________。
答案:岩画7.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有范宽、郭熙等,他们的作品以________著称。
答案:写实8. 明代的“四王”指的是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和________。
答案:王铎9. 清朝乾隆年间,郎世宁将________绘画技法引入中国。
答案:西洋10. 20世纪初,中国美术界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中________等人提倡写实主义。
答案:徐悲鸿####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答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期到成熟期的多个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开始出现,但多为人物画的背景。
到了唐代,山水画逐渐独立,出现了王维、李思训等大家。
宋代是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以范宽、郭熙为代表,强调写实和意境的结合。
元代则出现了黄公望、倪瓒等文人画家,强调以书入画,追求笔墨的韵味。
明清时期,山水画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出现了“四王”、“四僧”等流派。
12. 论述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答案:中国花鸟画以自然中的花、鸟、虫、鱼等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
教师编制考试《美术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附答案)

简答题和名词解释1.从作品题材和审美感受方面,简要说明中国画《捣练图》与油画《拾穗者》两幅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1)《捣练图》是我国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张萱的代表作之一,《拾穗者》是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
(2)他们的相同点都是在绘画劳动的场面,人物动作生动和谐,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是自然真实的。
(3)不同之处:《捣练图》是工笔重彩画,是以描绘宫廷侍女劳动为题材的,画面人物较多,且分为三个部分,设色沉着素雅,人物线条工细劲健,体现出古代宫廷绘画的高贵雅丽之特色。
而《拾穗者》是布面油彩,是以社会底层普通的劳动人民为对象,描绘的是三个妇女在弯腰捡拾遗漏下来的麦穗的瞬间,色调以暗黄色为主,画面空间较大,画面氛围温馨感人,淳朴实在,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2.美术史:美术史是研究美术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术史的研究范围包括建筑艺术、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美术种类的历史,涉及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理论、美术思潮和美术流派等各方面。
3.列举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
答:(1)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
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
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等。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从符号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说”做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名族的巫术仪式活动。
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
美术教师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美术教师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美术教师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教师们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达芬奇C. 梵高D. 塞尚答案:D2. 中国画中的“工笔”是指:A. 精细描绘的画法B. 写意画法C. 指画D. 水墨画答案:A3.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A. 色相、明度、纯度B. 色相、对比度、饱和度C. 明度、对比度、温度D. 色相、亮度、对比度答案:A二、填空题4. 透视法是一种模拟人眼对_________的感知规律来表现空间深度的方法。
答案:透视法是一种模拟人眼对“空间”的感知规律来表现空间深度的方法。
5.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单纯的技能训练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创造力和想象力是_________。
答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单纯的技能训练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艺术表现的核心”。
三、简答题6.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三个主要特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三个主要特征包括:- 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 古典文化的复兴,借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和主题。
- 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注重对自然和人类形象的真实再现。
7. 描述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答案: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主要包括:- 光线和色彩的创新运用,强调光影效果和色彩的视觉冲击力。
- 对瞬间感觉和自然景观的捕捉,追求画面的即时性和生动性。
- 笔触的自由表现,画家通过松散的笔触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
四、论述题8. 论述美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美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和欣赏美,提升生活品质。
- 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促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美术老师考试试题

美术老师考试试题
题目:美术老师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艺术家是印象派代表人物?
A. 伦勃朗
B. 高更
C. 梵高
D. 莫奈
2.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时期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3. 著名画作《蒙娜丽莎》是谁的作品?
A. 达·芬奇
B. 米开朗基罗
C. 文森特·梵高
D. 帕布罗·毕加索
4. 窑变瓷是我国哪个朝代的瓷器特色之一?
A. 元代
B. 唐代
C. 清代
D. 明代
5. 黑格尔提出的“艺术是自由散漫的控制”观点属于哪个哲学流派?
A. 实用主义
B. 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二、简答题
1. 请简述印象派对传统绘画的突破和特点。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四大名山及其代表作品。
3. 请简述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绘画方面的表现。
4. 请简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代表艺术家。
5. 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简单介绍一下其中一幅作品。
三、论述题
请以500字以上的篇幅,论述艺术教育在当代学生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四、创作题
请以你理解的“美”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作品形式不限,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
以上为美术老师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充分展示你对美术知识、艺术理论和创作能力的掌握。
祝你考试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史考研\美术教师理论考试简答题部分:一、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什么特点?春秋时期,奴隶制趋于瓦解,青铜器的造型设计也开始摆脱商周以后的神秘宗教气氛,而向清新活泼的风格发展。
(1)器形由庄严、凝重变得奇巧、富丽,器物的纹饰也活泼多样起来,变质朴严谨为细腻新颖;(2)纹样形式除适合纹样和带状二方连续纹样外,新增加了网状四方连续纹样。
二、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
(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三、玉器《云形杯》有何特点?(1)玉质莹润洁净(2)造型优美、构思巧妙,镂空的云形手柄奇绝精妙(3)杯壁浮雕纹饰与刻线结合,浮动流畅四、试述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1)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
(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并注意刻划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3)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
五、荆浩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有何特点?(1)主要表现北方石质山岳,山势险峻。
(2)画上多有长松、古树、巨石、飞泉。
(3)画法以顿挫的线条勾出山石凹凸,再加点皴,山石外轮廓线条较为明显。
(4)画风雄伟刚健,给人以崇高的壮美。
六、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1)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出现。
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
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2)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雄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刻作品突出的特点。
1. 顾恺之的主要绘画作品及其艺术成就是什么?答: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甄图》、《洛神赋图》、《列女传*仁智图》。
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
他认为绘画中人物形体的美丑对于绘画的意义不是最要紧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
在绘制表现“七贤”的诗句中他体会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他也擅长于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他画过大量同时代人物肖像,都能悉心体验,以微小的细节衬托出人物的个性、风貌。
2.“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如何?答:秦兵马俑于1974年发现于陕西临潼,它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细节处理上,秦兵马俑注意对人物五官细节的刻画,既有概括,又有夸张,发辫、胡须如卷云,有飞扬之势,特别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及神态。
在雕刻技巧上,圆雕、浮雕配合线刻,手法多样。
在造型处理上,俑的上半部分刻画较细,下半部分比较简略,有疏密、繁简的对比:俑与俑的动态、姿势,有动有静。
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之高,不仅仅是因为其在单个造型处理上的成就,而在于他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聚合成军,这恐怕在雕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它是秦始皇武功军威的炫耀彰显。
3.《古画品录》的作者及“六法”的内容。
答:《古画品录》是南朝齐著名画家、理论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品评的标准,即六法论,这“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4.《韩熙载夜宴图》有哪些艺术特色?答:《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品。
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表现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
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致手的表情都处理得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特点,衣冠穿着也反映了他的放纵。
此画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夺得祁连山、焉支山及河西走廊,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取得安定北方边塞的决定性胜利。
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
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
马踏匈奴石雕为主体性雕像,以硕大的花冈岩雕出一匹战马将匈奴侵略者踏翻在地,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稳,踏在马下仰面朝天的匈奴侵略者手握弓箭作挣扎欲起之势。
整个雕塑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浑然一体,突出大的体面,加强了整体感和大型圆雕的雕塑感。
作品运用象征手法,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历史功绩,用雄骏的战马形象颂扬主人艰苦卓绝、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其他石雕原可能散置于墓冢区域周围,还有一些石块散乱立于家上。
跃马后腿曲蹲,前肢作一跃而起之状,予人以紧张激奋的印象;卧马虽暂作休息,仍昂首注视前方的动静,并未放松警觉;伏虎爬卧于地上,通过正在咀嚼的嘴部、锐利的眼神和稍稍耸起的肩部,仍使人感其雄健凶猛。
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
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回味。
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
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
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是绘画评论和绘画史著作创立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绘画评论只有零星片断,且往往依附在经史之中。
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王微《论画》是现存较早的绘画理论著述。
随着绘画实践的扩大和深入,需要对前人创作给予品评和总结,画家谢赫的《画品》(《古画品录》)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
谢赫大致经历齐梁两朝,生卒年代已不可考。
《画品》写于梁代,书中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
《画品》首先阐明了绘画的功能和艺术要求,即品评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
作者继承秦汉以来重视绘画的教育感化作用的传统,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政治作用,在此前提下列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条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气韵生动”列为首要准则,其次为用笔及形、色、构图、临摹学习等绘画造形技巧。
“六法”的提出具有绘画实践及理论研究的总结意义,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谢赫在对画家评论中有许多精辟的主张:强调画家深入生活观察和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称赞“观察详审”,“人马分数,毫厘不失”,批评“纤细过度,翻更失真”的倾向;重视深刻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赞许作品能“颇得壮气”,“颇得神气”,“极妙参神”;对只停留在外表琐碎“精谨”的描绘而“乏于生气”表示不满;反对“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的保守作风,认为“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只有“师心独见,鄙于综采”,“变古则今”,“动笔新奇”,才能“有过往哲”,促使绘画水平得到提高。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体例,以后中国美术历史及评论研究颇多沿此轨迹进行写作,出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3、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最繁盛的时期,出现了像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杰出的画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阎立本的绘画代表初唐美术达到的新水平。
文献记载阎立本在太宗即位前的武德九年(公元62年),曾图写《秦府十八学士图》,歌颂李世民任秦王时能礼贤下士;唐太宗即位后,他又多次为太宗画像、描绘重大历史事件。
依照汉代绘制《麒麟阁功臣图》和《云台二十八将》的传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阎立本受命在凌烟阁图绘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像,唐太宗亲自为赞,是为著名的《凌烟阁功臣图》。
高宗时他又画《永徽朝臣图》。
影响最大的人物画家当推后世称为“画圣”的吴道子。
吴道子的绘画创作风格技巧具有突出的创造。
画家发展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绘画简括的笔墨技巧,运用线描的技巧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中年以后创造了遒劲奔放变化丰富的“莼菜条”,表现物像“高侧深斜,卷格飘带之势”,取得“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人称“吴带当风”。
为了强调笔墨线条的特殊功能,适当地压缩色彩在画面上的比重,往往“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创造出突破南北朝以来铁线描施重彩雅致缜丽的风格,展现雄浑奔放墨彩兼备的新画风。
吴道子立足中国传统绘画、融合外来作风的线、墨、色结合的新风,正是唐代艺术“以我为主”、“融汇中外”的气度的具体表现。
吴道子还有“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是为后世白描画之先声。
吴道子为历代画工所崇奉,粉本传流,影响后世。
吴道子成为画塑工匠的行业神。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反映贵族生活的风俗画在南北朝时代已经出现,唐代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绘画创作更加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画家,代表人物有张萱和周。
张萱、周画人物端庄丰厚,表现出唐代贵族社会的审美趣味。
张萱活动于盛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擅画妇女婴儿。
据载他画贵族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描写环境“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说明他对赋色和补景都很注意。
现存的几件作品虽然是后代摹本,描绘盛唐时期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态反映出张萱绘画的面貌,画卷充满了欢乐情绪,展现出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捣练图》(宋徽宗赵摹)画贵族妇女捣练缝衣。
画家没有停留在劳动程序的单纯图解上,而是抓住劳动中流露情绪的细节动作,突出贵族妇女消遣性劳动的愉快情态。
画中的妇女身姿端庄丰厚,色彩柔和鲜艳,捣练的用力、熨练的细心、缝衣的聚精会神的特点都刻画生动感人。
《虢国夫人游春图》有宋代摹本流传,描绘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和眷属们的郊游行列。
作品整幅不画背景,着力刻画人物从容欢快情绪,装备华丽鞍鞯的骏马踏着轻快的碎步,从骑前导,整个出行队伍装饰得花团锦簇,使人联想到春光明媚的季节,突出了杨家姊妹的奢华骄纵。
作品以唐代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贵族审美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主要取向。
周昉出身贵族,活跃于唐代后期代。
他擅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尤擅画仕女。
周仕女画创作继承和发展了张萱的画风,画仕女具有“衣纹劲简,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
画家生活的时代已没有开元时期的盛况,他对上层社会生活较多了解,笔下的贵族妇女已由张萱作品中的欢快享乐人物形象转向精神苦闷空虚,反映生活的深度也较张萱进了一步,反映唐代绘画艺术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