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4饲料配方设计 项目1饲料配方设计概述
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

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畜禽饲料加工与营养技术对养殖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的加工和营养的调控,直接影响着畜禽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一、饲料加工技术1. 粉碎和破碎技术:这是饲料加工的第一步,通过机械设备对饲料原料进行粉碎和破碎,既增加了饲料的口感,又提高了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2. 混合和搅拌技术:将各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饲料成分均匀分布,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的需求,对饲料进行调整和配比,以达到最佳的营养平衡。
3. 干燥和保湿技术:将饲料原料进行干燥,可以降低饲料的水分含量,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减少霉变和发酵的机会。
而对于某些饲料原料,如青贮料等,可以通过保湿处理,提高饲料的可口性和消化率。
4. 塑形和压制技术:通过塑形和压制,将饲料原料制成不同形状的饲料颗粒,如粉末、颗粒、颗粒等,以满足不同畜禽的饲养需求。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促进消化和生长的物质,如酶、氨基酸等,进一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二、营养技术1. 蛋白质营养:蛋白质是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合理的蛋白质供给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要,准确计算蛋白质的供给量和比例,以满足畜禽对蛋白质的需求。
2. 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是畜禽生长和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饲料加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以保证畜禽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同时避免过多的能量摄入导致肥胖和代谢问题。
3. 脂肪营养:脂肪是能量密度较高的营养物质,对于需要大量能量消耗的畜禽,如肉禽和高产奶牛等,适量添加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促进生长发育和产奶量的提高。
4. 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畜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
在饲料加工和配制过程中,需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防止畜禽出现缺乏症和代谢紊乱等问题。
畜禽营养需要及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

(二)青干草
青干草是指未成熟植株经刈割干 燥而成的一类粗饲料。
苜蓿青干草较普遍,突出特点是 养分全面,蛋白质高,适口性好。
我国青绿饲料、青干草非常缺乏!
四.饲草料的加工
铡短与揉搓(对粗饲料) 粉碎(对精饲料) 黄贮(不提倡) 秸秆的氨化 制粒、打捆 青贮
五.青贮饲料的制作
饲料青贮的种类及原理 1.一般青贮 2.半干青贮
二者比较
饲料青贮的优势:
一般青贮的制作(过程,组织重要!)
青贮量的计算: 按照每产1000斤玉米籽实,新鲜秸秆产量
4000斤计算(1:4)。如1亩产玉米 2000斤,则鲜秸秆为8000斤。
1只羊1天采食4斤, 1头牛1天采食青贮料 20斤。
1只羊需要1500斤, 1年1头牛需要7300斤。
青贮窖中压实玉米秸秆的密度: 1000斤/立方米。
2.猪鸡等单胃动物:不需补充Co和 VC,其它都需要。不能大量利用粗饲料。
3.人等灵长类:不需要补充Co,其它 都需要(包括VC、纤维物质等)。
三.粗饲料
(一)秸秆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 称,主要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 部分。突出特点是纤维物质(CF、NDF) 的含量高,纤维物质主要是纤维素、 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能被反 刍动物牛、羊等草食动物作为饲料利 用。
例:养5头牛 1年需要青贮玉米:7300斤×5头
=36500斤(约4.5~5亩)。 青贮窖的体积:36500斤÷1000斤
=36.5立方米。 青贮窖的形状与尺寸:长方体,宽2
米(下1.9米,上2.1米),深2.5米,长 7.3米。(注意:深:宽=1.2~1.5:1)
青贮窖地点选择及制作
青贮过程及要求 切短 压实(关键!) 及时封窖
预混料配方设计课件(共21张PPT)《畜禽营养与饲料》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2.根据使用对象分类 有猪用预混料,禽用预混料,对虾、鱼类预混料及奶牛预混料 等。每种动物又根据其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生理状态等分为若干 种预混料如产蛋鸡预混料、泌乳母猪预混料等。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二、 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需要量与添加量确定的原则
1.需要量与添加量的概念 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主要是指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药物成分等。 (1)活性成分需要量。活性成分需要量主要是指动物对维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氨基 酸和药物成分的需要量,包含两层含义,即最低需要量和最适需要量。最低需要量是指在试 验条件下,为预防动物产生某种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元素缺乏症,对该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 元素的需要量。现行的饲养标准中推荐的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元素需要量都是指最低需要量。 最低需要量未包括实际生产情况下各种影响因素所致的需要量的提高,因而在生产实际条件 下并不完全适应尤其以维生素更为突出。
(5)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饲料的加工、贮存。选择稳定性强的添加剂作为原料非常重要,加 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活性成分的损失也应考虑。如制粒对维生素和酶制剂、益生素的破坏, 贮存过程中维生素的破坏。因此,对商品饲料维生素的添加量要考虑贮存过程和制粒过程的损失。
(6)产品的档次和成本。饲料产品的档次是不同的,某些饲料添加剂是否添加、添加量的多 少要考虑产品成本。如低档肉鸡预混料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与高档的肉鸡预混料差别很大,因前 者不考虑鸡产品的货架保存时间。
• 单元三 预混料配方设计
一、预混料种类
1.根据有效成分和浓度分类 (3)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指根据动物营养需要,按一定比例将多种维生素 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即复合多维。维生素预混 合饲料在日粮中添加量多为0.02%~0.5%的产品。 (4)微量元素预混料。指由多种微量矿物质元素按一定比例与适当比例的 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即复合微量元素预混料,通常以1%~5%的 比例添加到全价配合饲料中。
畜牧业的畜禽饲料与营养配方

畜牧业的畜禽饲料与营养配方畜牧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保障人类食品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畜牧业中,畜禽饲料的选择和营养配方的制定是关键的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到畜禽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就畜禽饲料的种类以及畜禽饲料的营养配方进行探讨。
一、畜禽饲料的种类1. 浓缩饲料浓缩饲料是指含有较高蛋白质和能量的饲料,如豆粕、鱼粉、棉籽饼等。
它们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能量丰富的特点,适合用于对动物进行育肥和快速生长的阶段。
在畜牧业中应注意合理配比,避免过量使用浓缩饲料,从而保证动物身体的健康。
2. 粗饲料粗饲料是指富含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等。
粗饲料在畜禽的日常饲料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它们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素和维生素,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增加动物的饱腹感。
在畜牧业中,应合理选用不同种类的粗饲料,确保粗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3. 添加剂添加剂在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为畜禽提供特定的营养需求。
如氨基酸添加剂能够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维生素添加剂能够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在畜禽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能够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畜禽饲料的营养配方畜禽饲料的营养配方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动物生长发育需求来合理制定的。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畜禽饲料的营养配方要点:1. 幼禽饲料配方幼禽生长发育速度快,对饲料的需求较高。
幼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较高,可选择添加一定量的浓缩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
营养配方中应注意矿物质元素的平衡,以促进幼禽骨骼和羽毛的发育。
2. 肉禽饲料配方肉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适中,能量含量较高。
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粗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能够提高肉禽的饱腹感,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同时,根据肉禽生长阶段,适当改变饲料配方,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 繁殖禽饲料配方繁殖禽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但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提高繁殖禽的繁殖能力和孵化率。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1畜禽营养基础 项目1畜禽营养概述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知识点一:动植物的化学组成(一)组成动植物的化学元素植物是自养生物,能利用二氧化碳、水及各种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各种有机物。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以植物和动物、矿物质及人工合成物为饲料以获取营养。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目前已知的112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共含有60余种。
按它们在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分为两大类:1.常量元素:含量大于或等于0.01%,如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钾、镁和硫等,其中碳、氢、氧、氮含量最多,占动植物中元素总量的90%以上。
2.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如铁、铜、锌、锰、钴、碘、硒等。
(二)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动植物中的化学元素并非都以单质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以构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形式存在。
组成动植物的化合物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养分(一)饲料中养分动物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称为饲料。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饲料中养分可以是简单的元素单质,也可以是复杂的元素化合物。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的Henneberg等人创建了一套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体系,将饲料养分概略分为六大养分。
该方案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有待改进,但因简单、实用、概括性强,故目前世界各国仍在采用。
1.水分(moisture)总水包括初水+结合水。
初水:含于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也称游离水或自由水,是将新鲜饲料取样置于60~70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结合水:含于细胞内,与细胞结合紧密,也称吸附水或束缚水,是将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置于100~105_℃烘箱中烘至恒重后失去的质量。
2.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_℃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的剩余残渣。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模块5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项目4饲料混合

项目四饲料混合任务一饲料混合概述任务二混合工艺知识点一:饲料混合过程在饲料生产中,主混合机的工作状况不仅决定着产品的质量,而且对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被誉为饲料厂的“心脏”。
饲料混合过程实际上是物料间相互掺和、相对运动的一个过程。
在外力作用下,物料混合可分为对流混合、剪切混合和扩散混合三种类型。
1.对流混合对流混合又称体积混合,对流混合中物料在外力作用下从一处移向另一处,即物料团作相对运动,这种类型的混合使物料达到粗略的混合,混合程度取决于机械作用的强度,而物料特性对混合质量的影响较小。
2.剪切混合指在混合机构作用下,物料间彼此形成许多相对滑动的剪切面而发生的混合。
3.扩散混合指物料由于受到压缩,或在流动的过程中,粒子间的相互吸引、排斥或参插,而引起的物料间的无定向、无规律的移动。
扩散混合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物料的物理特性,即分散性良好的物料比黏滞料易混合均匀。
无论采用何种混合设备,三种混合类型总是同时存在的。
但混合机类型与混合时间不同,所起的作用大小也不同。
在混合过程中,一方面机械对物料起着混合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物料粒子间存在的相对密度、粒度、表面特性等的差异,在运动时必定也产生自动分级。
自动分级将使物料的均匀状态受到破坏,这种使均匀状态受到破坏的现象,称为“离析”。
无论采用何种混合设备,混合和离析这对矛盾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己。
常见混合过程的初期,物料的均匀情况在迅速改善。
在这一过程中,对流混合起着主要作用,使物料很快从不均匀到粗略的均匀,这一过程的快慢主要决定于混合设备的构件。
随着时间的进行,对流混合作用逐步减弱,而扩散混合作用逐步成为主流混合。
扩散混合使物料混合得更为细致、更为均匀。
这一阶段的混合主要取决于物料的物理特性,以及组分的多少和组分的大小。
伴随着混合的进行,离析也始终存在。
进一步的作用使混合与离析达到动态平衡,达到动态平衡后,混合的均匀性随时间不再改变。
粮食工程技术《项目四任务二 全价饲料配方设计》

任务一饲料配方设计的根底知识
【知识目标】
以劳动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相应岗位目标考核标准为依据。掌握用试差法设计全价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了解对角线法、代数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
【技能目标】
以劳动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相应岗位目标考核标准为依据。能熟练运用试差法设计畜禽全价饲料配方,会运用对角线法、代数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法计算饲料配方。
表4-3配方中消化能和粗蛋白含量的计算〔原配方〕
原料
饲粮组成/%
消化能/MJ
粗蛋白/%
玉米
65
×=
×=
小麦麸
14
×=
×=
豆粕
15
×=
×=
菜籽饼
3
×=
×=
合计
97
饲养标准
与标准比拟
第四步,调整配方。草拟配方结果与饲养标准相比,消化能偏低,粗蛋白质含量偏高。需要把能量提高,同时把粗蛋白质含量降低,所以可以提高能量水平较高的玉米的配比,同时降低能量水平较低的麸皮的配比。配方调整如表4-4。
4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实例
〔1〕常见饲料配方软件
饲料配方软件较多,常用的国外著名饲料软件有:Format软件〔英国〕、Brill软件〔美国〕、Miit软件〔美国〕等;国内常见的饲料配方软件有:资源配方师Refs系列软件、金牧饲料配方软件VF123、BRILL饲料配方软件、三新智能配方系统和畜禽配方优化系统等。在这些饲料配方软件中,资源配方师Refs系列软件特别是其高版本的软件,有点和功能相对较多,是一款受到关注较多的软件产品。
例:假设以玉米、大豆粕为饲料原料,为20215g的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配制饲料,饲料配方设计方法和步骤如下: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言在畜牧养殖业中,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可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的相关概念、原则和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概念饲料配方设计是根据动物的特性和需求,选用不同的饲料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合理的营养水平下满足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
饲料配方设计的关键在于平衡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需求,以及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调整。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1.营养平衡原则:饲料配方应根据动物需求平衡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比例。
2.经济适用原则:饲料配方应合理选用价格合适、返还率高的饲料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3.适口性原则:饲料配方应考虑饲料的风味和口感,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和摄取率。
4.灵活性原则:饲料配方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动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和矫正。
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1. 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原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所处的生长阶段。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谷类、豆粕、鱼粉、油料、矿物质补充剂等。
不同的饲料原料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选择时需要考虑其蛋白质含量、能量水平、消化率等因素。
2. 饲料成分的配比饲料成分的配比是饲料配方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配比时需根据动物的需求和饲料原料的特性,确定各种饲料原料的比例。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配比法、百分比配比法和标准回归法等。
3. 饲料成分的混合将选用的饲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是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混合时要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颗粒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混合后的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均匀的营养分布。
4. 饲料配方的校正饲料配方的校正是根据实际需求对配方进行修正和调整。
校正时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性等因素作出决策,以保证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是将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方进行混合,经过破碎、混合、压片或造粒等工艺制成成品饲料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四饲料配方设计项目一饲料配方设计概述任务一配合饲料的类型和特点任务二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与步骤知识点一:配合词料的概念日粮是指单个饲养动物一昼夜(24小时)内按所需营养确定的应采食的饲料总量。
通常绝大多数的动物是群饲,单独饲喂的情况较少,所以,生产中通常是为同一生产目的的大群动物配制饲料的。
饲养业中为区别日粮,将按照日粮中各原料所占比例配制成大量的混合饲料称为饲粮。
生产加工某一饲料产品时,选用的原料种类及其相互间搭配的比例称为饲料配方。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结合生产实际,按照科学的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由多种饲料原料组成的混合均匀的商品性饲料。
知识点二:配合饲料的种类(一)按营养成分分类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预混料)是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预混料不能单独饲喂动物,只有通过与其他饲料原料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后才能饲喂动物。
2.浓缩饲料浓缩饲料是由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及常量矿物质饲料组成的,只有在加入能量饲料后才能饲喂动物。
3.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即通常所说的配合饲料,是非草食单胃动物和家禽的营养平衡饲料,它的原料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和维生素添加剂构成。
此外,全价配合饲料中还常有非营养性添加剂。
4.精料补充料精料补充料是反刍动物用的配合饲料,它是与粗饲料、青饲料一起使用的一种饲料产品。
目的在于补充粗饲料所缺乏的养分,增进整个饲料的营养平衡效能。
精料补充料的原料构成通常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等。
精料补充料是一种半日粮型配合饲料,可供反刍动物直接饲喂。
(二)按成品状态分类1.粉状配合饲料粉状配合饲料是按配方规定的比例,将多种原料经清理、粉碎、配料和混合而成的粉状成品,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配合饲料工厂采用的主要形式,其细度一般在2.5_mm以下。
粉状配合饲料养分含量均匀,饲喂方便,生产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
但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养分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失活,易引起动物挑食,造成饲料浪费。
2.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将配合好的粉状饲料在颗粒机中经蒸汽调质、高压压制而成的直径可大可小的颗粒状饲料。
颗粒饲料可避免动物挑食,保证采食的全价性;在制粒过程中的蒸汽压力有一定灭菌作用;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能保证饲料均匀而不会自动分级;由于在制粒过程中要加入糖类和油脂,因而也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
但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加压处理,部分维生素、酶的活性受到影响,生产成本比较高。
3.膨化饲料膨化饲料是粉状配合饲料通过膨化机后,形成具有较大空隙的颗粒饲料。
其方法是把混合好的粉状饲料加水加湿变成糊状,在10~20秒内瞬间加热到120~170℃,然后挤出膨化腔,使物料骤然降压,水分蒸发,体积膨胀,最后切成适当大小的颗粒饲料。
它是养鱼业饲料的重要形式,多用来做淡水养殖业的饲料。
4.压扁饲料压扁饲料将谷物籽实去皮(牛的饲料可不去皮),加16%的水,通过蒸汽加热到120℃左右,用压扁机压制成片状,冷却后即成压扁饲料。
它能提高饲料消化率和能量利用效率,这种饲料形式多为牛的精料补充料。
5.液体饲料液体饲料是将多种饲料按比例混合,并用液体搅拌机搅拌均匀的流质饲料成品,主要是幼畜的代乳料,又称人工乳。
6.块状饲料块状饲料主要是为反刍动物补充尿素等非蛋白含氮物、食盐和微量元素而生产的一种供动物自由舔食的饲料形式。
(三)按饲喂对象分类按饲喂对象分类,配合饲料可分为猪用配合饲料、鸡用配合饲料及牛用配合饲料等。
知识点三:配合饲料的特点(一)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配合饲料是以动物的营养和生理特征为基础,根据其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要、饲料使用法规和饲料管理条例,有目的地选取不同饲料原料均匀混合在一起,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作用,且保证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
(二)能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饲料资源配合饲料是由粮食、各种加工副产品、植物茎叶、矿物质饲料及微量添加剂等配合而成的。
由于配合饲料原料多样化,可使上述各种饲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可充分利用各种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能运用各种饲料添加剂,加速畜体生长,减少疾病发生,提高饲料利用率。
(四)可减少养殖业的劳动支出,实现机械化养殖,促进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知识点四: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饲料配方的设计受多种因素制约,合理设计饲料配方需遵循以下原则。
1.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科学性原则是设计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
饲养标准是科学配制动物饲料的依据。
依据饲养标准确定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并在饲养实践中酌情调整。
同时根据饲料的营养价值、动物种类及消化生理特点、饲料原料的适口性及体积、畜禽随意采食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各种饲料的用量和配合比例。
饲料配方的先进性体现在配方设计时能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饲料配方设计应同时兼顾饲料的饲养效果和生产成本,在确保动物一定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提高饲料配方的经济性。
利用电脑优化配方,在设置的限定条件下,其给出的是多个符合营养要求方案中成本最低的方案。
另外,尽量选用当地特有原料或非常规原料组成配方,尽量减少粮食比重,增加农副产品以及优质青、粗饲料的比重,采用理想蛋白模式等技术均能降低产品成本。
3.保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性能的相对稳定饲料配方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应保持配方营养特性、适口性及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对一些容易受加工条件、外界环境影响的活性成分指标应适当增加用量,如维生素用量在配合饲料中一般可增加15%。
配方调整时,不可突然变化,应逐渐进行调整,否则会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稳定。
借鉴典型配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核、调整,不可机械照搬。
4.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配合饲料是一种商品,所以设计配方时在原料的选择、产品种类与阶段划分及产品定位上必须以市场为目标。
设计配方前,应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市场的需求,才能明确产品定位。
例如,应明确产品的档次、销售价格、客户范围、市场的认可程度及销售前景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设计的饲料产品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5.饲料配方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的地位不相上下,是保证所设计的饲料能正常应用于生产的基础性原则。
饲料的安全性是指动物饲用后既营养良好又无中毒和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含有有毒成分的饲料原料如菜籽粕、棉籽粕等要注意脱毒或限量使用;禁止使用发霉变质、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料和被病畜禽以及农药、工业废水等污染的饲料及未经科学试验验证的非常规饲料。
必须遵守某些添加剂停药期的规定,对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某些添加剂,如部分抗生素、激素、瘦肉精等绝不能用。
国家颁布的饲料标准有推荐标准与强制执行标准。
在强制执行标准中,有些是判定合格指标,有些是参考指标。
设计配方时必须考虑满足全部判定合格指标,否则就是违法。
总之设计制作饲料配方时,一要严格遵守有关标准和法规,二要必须保证配合饲料在饲喂时安全可靠,以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6.饲料配方的容积要适当饲粮组成的容积应与畜禽消化道相适应。
既让动物吃得下,又能吃得饱,还能满足营养需要。
各种动物每日所需干物质的数量,由于动物品种、年龄、体重、生产情况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如每100_kg体重每日干物质的需要量:猪为2.5~4.5_kg、羊为2.5~3.25_kg。
实践中可酌情增减。
知识点五:设计饲料配方注意事项(一)计算标准或执行标准的确定饲养标准是设计饲料配方的依据。
不仅不同国家有各自的饲养标准,如美国NRC、英国ARC、法国AEC及我国饲养标准等,而且许多著名动物育种公司也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如京白鸡、AA肉鸡及迪卡猪等。
1.对有品种标准的动物: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尽量以其品种标准作为重要依据。
2.对没有品种标准的动物:可依据国家标准及美国NRC、英国ARC等制定的标准,这些饲养标准为最低需要量,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应根据动物品种、生产性能及饲料规格和质量等因素予以调整。
例如,设计猪的各个阶段全价配合饲料配方时,若采用我国饲养标准,在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方面一般需加10%的安全量,磷不低于标准,盐应稍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增加20%~50%。
3.环境因素对饲养标准的影响: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对动物采食量影响较大,温度过低,采食量增加,故寒冷季节营养水平可适当下降;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则高温季节营养水平应予以提高。
4.营养指标的确定:确定饲料的营养水平时不可能满足全部指标,应重点考虑以下指标。
(1)能量:因为动物耗用最大的养分就是能量,所以能量指标是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通常,猪用消化能,禽和中国美利奴羊用代谢能,牛使用净能。
(2)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饲养标准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我国各种动物一般都用粗蛋白质,奶牛是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两者均用,氨基酸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表示。
(3)钙、磷、有效磷及食盐:它们是动物所需的最基本常量矿物质,故为饲养标准必须考虑的指标。
(二)动物营养需要量的表示方法动物营养需要量的表示方法通常有营养物质的数量和动物每日营养物质需要量两种。
这两种表示需要量的方法相关,且可以为特定目的饲料配合带来方便。
(三)饲料成分值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喂时状态(风干)为基础,或者以干物质(DM)为基础表示。
(四)饲料配方和转换1.饲料中干物质的量转化为喂时状态基础饲料的量如需要20kg干物质,且饲料中干物质含量为40%(即每千克喂时状态基础饲料中含有0.4kg干物质),则喂时状态基础饲料量为20kg/40%=50kg2.喂时状态基础的饲料量转换为干物质的量3.混合日粮配方4.混合日粮5.喂时状态知识点六: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从实际出发,进行产品定位;确定营养水平;选择原料,确定某些原料的限制量;通过计算设计原始配方;试验验证,最终确定配方。
1.(2020名词解释)配合饲料:2.(2019问答题)按营养成分、成品状态,配合饲料可分为哪些种类?3.(2020判断题)浓缩饲料是由预混合饲料、能量饲料及常用矿物质饲料组成的。
()4.(2017选择题)浓缩饲料中加入________均匀混合后,即为非草食单胃动物和家兔的全价配合饲料。
A.饲料添加剂B.蛋白质饲料C.能量饲料D.矿物质饲料5.(2018选择题)浓缩饲料中不含()A.预混合饲料B.蛋白质饲料C.能量饲料D.常量矿物质饲料6.(2019选择题)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不包括()A.容积适当B.较好经济效益C.可加瘦肉精D.生产性能相对稳定7.(2020判断题)高温季节,动物饲料营养水平应适当提高。
()8.(2018选择题)确定饲料营养水平时,非重点考虑的指标是()A.能量B.维生素C.蛋白质D.钙、磷9.(2021选择题)下列成分不包含在浓缩饲料中的是()A.能量饲料B.蛋白质饲料C.微量元素D.维生素一、选择题1.按照日粮中各种原料所占的比例配制成大量的混合饲料称为()A.日粮B.饲粮C.全价配合料D.混合饲料2.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适当比例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制而成的均匀混合物称为()A.添加剂预混合饲料B.能量饲料C.全价配合饲料D.矿物质饲料3.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配合饲料工厂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颗粒饲料B.粉料C.压扁饲料D.膨化饲料4.饲粮配合的基本原则是()A.先进性B.经济效益C.科学性D.安全性5.动物消耗最大的养分是()A.蛋白质B.能量C.维生素D.矿物质二、判断题1.预混料可以单独饲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