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原虫概论 ppt

合集下载

(8)医学原虫概述、溶组织内阿米巴

(8)医学原虫概述、溶组织内阿米巴

3.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 兼性生殖: 兼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兼有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8
三,生活史类型
1. 按宿主多寡分为:单宿主型和多宿主型 按宿主多寡分为: 2. 按传播方式分为:人际传播型,人兽传播 按传播方式分为:人际传播型, 型,媒介昆虫传播型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35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36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37
肠外阿米巴病
病理改变: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 病理改变: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 阿米巴皮肤溃疡等
2010-7-7
的形态特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作用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17
一,形 态 Morphology) (Morphology)
2010-7-7
MEDICAL PARASITOLOGY
18
1. 滋养体
椭圆形或随伪足的运动而变形 形 状: 细胞质: 细胞质: 外质:无色透明, 外质:无色透明,可形成伪足 内质:颗粒状,内含食物泡, 内质:颗粒状,内含食物泡,细胞核等 泡状核(核膜,核仁,核纤丝,染色质粒) 泡状核(核膜,核仁,核纤丝,染色质粒) 细胞核: 细胞核: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随粪便排 出体外 发育) (发育)

随 便排出 体外( 体外( )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PPT课件 利什曼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PPT课件 利什曼原虫

1.在白蛉体内发育
无鞭毛体 白蛉吸血随血吸入
【生活史】
梭形前鞭毛体 白蛉胃
大量前鞭毛体 二分裂增殖
移向口腔、喙 前鞭毛体
(二)在人体内发育
前鞭毛体 白蛉叮刺
无鞭毛体 巨噬细胞
无鞭毛体增殖后 感染其他巨噬细胞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
【致病】
潜伏期
4~7个月,最长10~11个月
1
巨噬细胞被大量破坏
致病机制
皮肤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 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乱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
【实验诊断】
2.免疫学诊断法
• 查抗体:Dip-stick试纸条 • 查循环抗原
3.分子生物学方法
• PCR技术,敏感,特异,适合HIV并发黑热病病人 • 探针技术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
在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有下列特殊临床表现
• 皮肤型利什曼病: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 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
• 淋巴结型内脏利什曼病:特征是无黑热病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 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类上皮细胞内查见无鞭毛体
黑热病的类型
人源型 病人
犬源型 病犬
中华白蛉(家栖) 中华白蛉(偏野栖)
青少年,壮年
平原 黄淮海地区 关中,疆南
儿童(10岁以下)
丘陵山区 西北,华北 东北丘陵山区
自然疫源型 野生动物 吴氏白蛉 亚力山大白蛉
婴幼儿(2岁以下)
荒漠半开发区 塔里木 额济纳旗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
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

医学寄生虫学-原虫概论(首都医科大学)

医学寄生虫学-原虫概论(首都医科大学)
吞噬、伪足摄食

代谢: 糖代谢为能量来源
排泄: 体表或胞肛排泄
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破坏细胞、播散作用
毒性作用:原虫分泌物、排泄物、死亡虫体
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

机会性致病:
机会性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 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在免疫力低下患 者可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的原虫
终宿主和中间宿主,感染可在二者之间进
行传播。如弓形虫。
虫媒传播型:
原虫需在吸血昆虫体内繁殖发育至感染 阶段完成生活史,再通过媒介昆虫叮咬、 吸血将其接种人体或动物体。如疟原虫。



运动
外质的暂时突出部分。阿米巴
伪足— 鞭毛— 纤毛—
胞质的丝状延伸,长而少。阴道毛滴虫
胞质的丝状延伸,短而多。纤毛虫
医学原虫概论
MEDICAL PROTOZOA
单细胞真核动物 具完整生理功能 仅显微镜下可见形态结

1.胞膜: 包被虫体、维持虫体形状、摄食、 排泄、运动、侵袭等功能。
2.胞质:基质 细胞器 内含物
基质(成分为蛋白质)
外质:透明、凝胶状(gel-like) 功能:运动、 摄食、排泄、呼吸、感觉、保护等。 内质:溶胶状(sol-like)、含细胞核、细胞器、 内含物。功能:新陈代谢、营养贮备。
体表滑动、扭动
生殖
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二分 裂、 多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结合生殖, 配子生殖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 ):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 交替的生殖方式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原虫概论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原虫概论

三、生活史类型
(一)人际传播型
(二)循环传播型 (三)虫媒传播型
四、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的有无和类型分为:
(一)叶足虫:以伪足为运动细胞器。
(二)鞭毛虫: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
(三)孢子虫:无显著的运动细胞器。
(四)纤毛虫:以纤毛为运动细胞器。
溶组织内阿: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 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熟悉:原虫运动方式、生殖方式。 了解: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医 学 原 虫 概 论
一、形态
(一)胞膜 (二)胞质 1.基质 2.细胞器 3.内含物 (三)胞核
二、生理
(一)运动: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 原虫的生活史过程一般有2个时期。 滋养体(trophozoite) 包囊(cyst) (二)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和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世代交替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 生活史、致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 方法、防治原则和治疗药物。 熟悉: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流行因素。
蓝氏贾第鞭毛虫 (贾第虫)
Giardia lamblia
一、形态
(一)滋养体
(二)包囊
碘液涂片
铁苏木素染色
二、生活史
滋养体 (小肠)
四核 包囊
腹泻
三、致病
(一)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二)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 2.胆道系统症状: 3.全身症状: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
2.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 肠检胶囊法: (二)免疫学检查
五、流行
(一)分布: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2.传播途径:通过包囊在人群中传播。

b寄生虫学第十讲(原虫概论,阿米巴)

b寄生虫学第十讲(原虫概论,阿米巴)

• 内含物
• 营养贮存小体、代谢产物等
原虫的形态特点
• 细胞核: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和染色质
组成。 泡状核 • 按染色质含量多少而分为
实质核
• 主宰虫体生长/繁殖与遗传的中枢
食物泡
糖原泡
泡状核
外质
内质
原虫的生长发育
• 运动:伪足、鞭毛、纤毛 • 摄食与营养:体表渗透、吞噬作用、胞饮 • 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裂体增殖)、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 子生殖)
医 学 原 虫
medical protozoa
教学要求
• 了解医学原虫的形态、生理特 点及常见种类 • 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及致病 特点
原虫的生物学地位
• 属原生动物亚界(Protozoa)
–单细胞真核生物(与细菌的区别) –形态学结构类似于高等动物的一个 细胞 –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全部功能
原虫的种类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随稀水样便排 出体外(死亡)
血液
组织型滋养体
随脓血便排出 体外(死亡)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溶 组 织 内 阿 米 巴 生 活 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 生活史特点
– 滋养体寄生于人体回盲部、结肠,在 一定条件下可侵入肠壁或其他组织, 引起病变 – 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 – 四核包囊是感染阶段 – 经口感染
• 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 的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称“医学原虫” ,约有40多种 • 医学原虫分属于原生动物亚界
– – – – – 阿米巴门:阿米巴原虫 后滴门: 鞭毛虫 眼虫门: 杜氏利什曼原虫 孢子虫门: 孢子虫 纤毛门: 纤毛虫
原虫的形态特点
• 细胞膜:质膜、复合膜 •结构:由单位膜构成 •细胞被:致病有关的抗原、受体、酶 等成分 •功能:维持外形,参与摄食、排泄、 感觉、运动

医学原虫ppt课件

医学原虫ppt课件
体积微小,基本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三部分构成,具有完整的生理功能,如运动、
消化、排泄、呼吸、生殖等。
1/28/2019
第一节
叶足虫溶组织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
滋养体
(一)形 态
包囊
1/28/2019
滋养体
包囊
1/28/2019
溶组织内阿米巴
(二)生活史
经口感染 四核包囊
在小肠下段脱囊
肠腔型小滋养体
1/28/2019
第三节
孢子虫
四、隐孢子虫
(一)形态与生活史
隐孢子虫卵囊
1/28/2019
2.生活史
成熟卵囊
随粪便排出被误食 宿主小肠消化液
子孢子
小肠 上皮
配子和 孢子增殖 不断重复 裂体增殖 上皮 细胞
细胞
裂殖子
裂体增殖
滋养体
1/28/2019
(二)致病性
1.隐性感染 2.隐孢子虫病
免疫功能正常者 免疫功能低下者
血小板破坏
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导致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倾象
1/28/2019
(三)致病性
2.免疫溶血 3.免疫缺陷
4.皮肤型和淋巴结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1/28/2019
第三节
孢子虫
一、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最常见)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1/28/2019
(一)形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各期形态
1/28/2019
第二节
鞭毛虫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一)形 态
包囊
1/28/2019
1/28/2019

人体寄生虫原虫概述、溶组织阿米巴

人体寄生虫原虫概述、溶组织阿米巴
慢性:腹胀,腹泻和便秘交替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血行转移,肺脓肿
脑脓肿及皮肤,尿道等阿米巴病
当前50页,共71页,星期日。
E. histolytica, hepatic abscess
当前51页,共71页,星期日。
溶组织内阿米巴肝脓肿病理标本
当前52页,共71页,星期日。
当前53页,共71页,星期日。
当前2页,共71页,星期日。
伪足
当前3页,共71页,星期日。
鞭毛
当前4页,共71页,星期日。
纤毛
当前5页,共71页,星期日。
细胞核 泡状核 实质核
当前6页,共71页,星期日。
Entamoeba histolytica
Balantidium coli
当前7页,共71页,星期日。
Leishmania donovani
当前37页,共71页,星期日。
❖ 生活史
• 感染阶段及方式:四核包囊,经口食入
• 脱囊部位:小肠下段
• 寄生部位:回盲部
四核包囊
脱囊
侵入血管
滋养体
滋养体
肝肺脑等组织
包囊
随粪便排出
当前38页,共71页,星期日。
当前39页,共71页,星期日。
❖ 致病
260kDa凝集素介导吸附于肠上皮 • 致病机制 阿米巴穿孔素
Plasmodium proliferate in red blood cells and destroy them
当前19页,共71页,星期日。
E. histolytica parasitizing coli
may transmite to liver, lung
当前20页,共71页,星期日。

级五年本科寄生虫学总论1(石2016中文)_PPT幻灯片

级五年本科寄生虫学总论1(石2016中文)_PPT幻灯片
(一)寄生虫生活史与感染阶段
1. 生活史(life cycle)--- 指寄生虫完成一
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其所需要的外环 境。
生活史类型 (1)直接型: 不需要中间宿主
(2) 间接型: 生活史需中 间宿主
2.感染阶段(期)( infective stage) 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
Pay attention:
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寄生虫的窗口,是 寄生虫学的核心内容。在学习每一寄生 虫生活史时,需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1. 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 2. 终宿主和保虫宿主 3. 中间宿 主 4. 诊断时期 5. 感染期与感染方式
(二)寄生虫的类型
按生物系统分:
医学原虫 (protozoa) 医学蠕虫 (helminth) 医学节肢动物 (arthropoda)
2. 互利共生 (mutualism)
3. 寄生 (parasitism)
parasite
host
寄生虫(Parasite)
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生物体内 或体表,获得营养,并对该生物造 成损害作用的低等动物。
宿 主 ( Host )
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受损害的人或动物。
二、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医学寄生虫学
总论
Introduction to Medical Parasitology
本次课重点内容
1
前言
Why do we
want to study medical parasitology?
二、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975年“TDR”要求重点防制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 除麻风外,其余都是寄生虫病,它们是:
感染途径(进入人体途径)
(1)经口感染 (2)经皮肤感染 (3)经节肢动物叮咬 (4)经接触 (5)自体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治疗药物: 灭滴灵、丙硫咪唑。
-
33
思考题
1.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引起那些脏器发生病变? 2.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部位及诊断a
-
26
一、形态
(一)滋养体
-
27
(二)包囊
碘液涂片
铁苏木素染色
-
28
二、生活史
滋养体 (小肠)
腹泻
-
四核 包囊
29
三、致病
(一)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二)临床表现
1.胃肠道症状 : 2.胆道系统症状: 3.全身症状:
-
30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粪便检查: 2.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 肠检胶囊法:
1.滋养体的侵袭力 2.人体的免疫状态 3.宿主肠道环境
-
14
(二)病变 1.无症状感染者:即带虫者,占80~
95%。 2.肠阿米巴病 (1)机理 (2)表现
-
15
-
16
肠阿米巴-病溃疡
17
3.肠外阿米巴病: (1)肝阿米巴病: (2)肺阿米巴病: (3)其它:脑阿米巴病、皮肤阿米巴病。
-
18
(二)治疗 甲硝哒唑( 灭滴灵)为首选药
-
23
其他人体非致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哈门氏内阿米巴 微小内蜓阿米巴 布氏嗜碘阿米巴 齿龈内阿米巴
-
24
掌握: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 生活史、致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 方法、防治原则和治疗药物。 熟悉: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流行因素。
-
25
蓝氏贾第鞭毛虫 (贾第虫)
(二)生殖: 无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和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世代交替
-
4
三、生活史类型
(一)人际传播型 (二)循环传播型 (三)虫媒传播型
-
5
四、分类
根据运动细胞器的有无和类型分为: (一)叶足虫:以伪足为运动细胞器。 (二)鞭毛虫: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 (三)孢子虫:无显著的运动细胞器。 (四)纤毛虫:以纤毛为运动细胞器。
(二)免疫学检查
-
31
五、流行
(一)分布: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2.传播途径:通过包囊在人群中传播。 3.易感人群:旅游者、胃酸缺乏或胃切除者、 免疫球蛋白缺乏的病人。
-
32
六、防治
(一)预防 1.积极治疗病人、带虫者。 2.加强粪便的管理,保护水源。 3.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致 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熟悉:原虫运动方式、生殖方式。 了解: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
-
1
医学原虫 概论
-
2
一、形态
(一)胞膜 (二)胞质
1.基质 2.细胞器 3.内含物 (三)胞核
-
3
二、生理
(一)运动: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 原虫的生活史过程一般有2个时期。 滋养体(trophozoite) 包囊(cyst)
-
19
阿米巴肝脓肿
-
20
四、诊断
(一)病原检查 1.粪便检查 (1)滋养体检查 (2)包囊检查 2.组织检查 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
(二)免疫诊断
-
21
五、流行
(一)分布: (二)流行因素
1.传染源:慢性患者及带虫者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
22
六、防治
(一)原则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
6
-
7
溶组织内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
-
8
一、形态
核纤维 内质
红细胞
外质
滋养体
-
核仁 核 核膜 核周染粒
9
滋养- 体
10
-
11
囊壁 拟染色体 糖原泡 核
包囊(1核)
包囊(2核)
成熟包囊(4核)
-
12
二、生活史
成熟包囊 未成熟包囊
滋养体
-
13
三、致病
(一)人体感染阿米巴后是否发病与以下因 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