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第一篇: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建议一:可以采用写作训练法建议用两课时完成本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并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动手训练写作的过程之中掌握这些方法,并会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之中,达成本文的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谈谈,讨论可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这些困惑的一些方法,老师再适时地加以指导,教授给学生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办法,比如选材材料要真实、材料要典型、材料要新颖等,组材要截取精要、舍本逐末、以小见大等等方法。
第三步:老师可以找一些范文让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选材和组材的优点在哪里,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心得来总结写作过程之中如何灵活使用这些方法。
第二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写作,分别运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并且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让学生可以写出新颖的文章。
建议二:可以采用赏析纠错法建议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老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两组作品,一组是选材和组材都比较好的作品,另外一组则是较差一点的。
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两组作品哪组写得比较好,好在哪里,不好的又在哪里。
比如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料;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这个过程之中主要让学生找不足。
并且老师这个过程中还要加以指导,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概括作品好在比如材料新颖、典型、以小见大等等,在总结的过程之中教给学生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课后作业让学生查一些资料,自己赏析一些写作的比较好的作品。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运用上一课时所学到的方法来练习选材和组材,写作文章。
老师加以辅导,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在选材和组材方面都比较好的作品。
记事作文选材[大全5篇]
![记事作文选材[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995f2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d.png)
记事作文选材[大全5篇]第一篇:记事作文选材到生活中寻“宝”----记事作文选材学习目标:1、学会从生活中寻“宝”----写作材料。
2、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
3、养成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写作习惯。
一、“宝”从何来?1.从现实生活中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2.从阅读经历中来-----历史文学作品报刊杂志著名人物事件等二、校园寻“宝”。
以“那件事发生在课间”为题作文,我选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A.下课了,同桌为我讲解那道数学题B.刚下课,我和小军就冲出教室,在走廊打闹C.老师刚走出教室,我立即拿出暖手宝去“偷电”D.要考试了,我去办公室偷看试卷答案三、家中寻“宝”。
以“家事”为题作文,我选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A.我做家务活挣零花钱B.我帮爷爷染头发C.我家节水记D.遥控器“争夺战”四、选“宝”原则。
真------真事真情小-------小事大理新-------新材新意趣-------趣事明理五、再拾真“宝”。
作文题目:最 _______的瞬间从“难忘的、激动的、美好的、精彩的、感动的、幸福的、紧张的、尴尬的、后悔的……”中选取一个说一说。
我补充的题目是“最____________的瞬间”,我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堂小结。
记叙文的选材组材

(一)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要我连夜送回别人家去。
【例2】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张琴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回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评析】第一则材料表现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美好,立意健康,但不够深刻;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个小事件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第二部分:分写,主体分述
\
1、我庆幸拥有这样一个老师,让我重塑自信。
2、我庆幸拥有这样的妈妈,没有她也许我还是一个孤单的孩子,也许我不会快乐起来。
3、我庆幸拥有爸爸,是他让我做一个不会迷路的小孩。
第二段分述:
期末考试,数学失意。看着那张试卷,我真想抽自己的巴掌。我仿佛看见我跌进一个深渊,一个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深渊。周围笼罩着一层绝望和失落。但,一束阳光照亮了我,我感觉到自己在上升,一股力量驱使我前进,我蓦然回首,是老师!她的眼神里是希望和鼓励。顿时,绝望失落远离了我。
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

我们的生活看似相似,但是,个人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成长历程,不同的生活圈子,所以,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可写材料。保证选材的独特性,有个很简单的操作方法,那就是将你接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两个材料抛弃不用,启用第三次想到的材料。
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庸俗的窠臼。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为人们寻找淡水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样写就深刻多了。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希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2.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逐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避开主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5.从与众不同的视角下手
比如“我真想____________”是个开放性的文题,就是让考生写自己心底最大的渴望,让考生尽可能随意地、自由地抒发心中的愿望。有些考生马上想到的就是“我真想睡觉”“我真想哭”“我真想和老师好好说说”“我真想去NBA”“我真想成为总统”等;最后想到“我真想说考试真好”,反弹琵琶,明显就会超出别人。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

写作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组材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作文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2、通过训练学生运用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试着写出材料新颖的文章。
教学难点:选材的典型性教学方法:写作训练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之中自己的一些困惑,并且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谈到自己在选材和组材上面的一些不足。
二、新授: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
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
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一)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
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
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
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
记叙文的选材

键入所需内容 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 【1】 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的材 料 空:没有真情实感、感情虚假
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一、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1、自己亲身经历的。 2、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3、作为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 人物特征进行某种组合、改造,即艺术 加工,要合情合理。 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 作文才会有感染力。真实、本 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再看看小 C ,只见他的头上冒着豆大的汗 基本内容 珠,眼睛微闭,双掌合拢,虔诚地念着阿弥 键入所需内容 陀佛。他平时不是无神论者吗?‚我一定要 考到六十分!‛不知谁朝窗外大吼了一声, 【1】 哈哈,玻璃都快给震碎了。我循声望去,那 不是自称考试不用愁的小D嘛!他干吗要像大 猩猩似的捶胸顿足,看上去痛不欲生的样子, 该不会是受考试的刺激吧?碰上这么件小事 就成这样,没用! 揪心的铃声还是响起了,有同学指着铃 声响起的方向大喊:‚哀乐!哀乐!‛
新颖 (优选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 键入所需内容 生活气息的材料。)
基本内容
1、自己最熟悉恰好又是别人不太注意 的材料。 2、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或 新体验的材料。 3、有新鲜的时代感(反 映新思想、 新风尚、新特点)的材料。
【1】
基本内容
文人需要我
嘿,大家好!说到我,你一定不陌生,我, 键入所需内容 就是大名鼎鼎的‚酒‛。需要我的人很多,最 需要我的恐怕就是古代文人了。 【1】 在古代文人中,我主要用于‚饮愁‛和 ‚消愁‛。要么让人越喝越愁;要么让人喝我 忘愁。当文人心中感到失意或得意时,他们常 常举杯痛饮,借着我的劲儿,在诗文中,或发 泄胸中不满,或抒发凌云壮志。当文人不喜不 悲时,自斟自饮或邀友共饮就变得十分惬意, 那时的诗文也会浸透我的清香。可以说,是我 成就了文人的诗文,文人的诗文也成就了我。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课件

总结词: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
描写,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和精神风貌。
01
详细描述
02
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
作为主角。
03
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行为习惯。
04
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和心理活动。
05
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或细节,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06
写作实践三:写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总结词:通过对自然或人 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作者
的情感和思考。
选择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 景观作为主题。
可以穿插一些历史或文化 背景,丰富景观的内涵。
详细描述
注意观察和描绘景物的细 节,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彩、形状、声音等。
通过描绘景观传达作者的 情感和思考,使文章更具
深度。
THANKS
感谢观看
人物形象鲜明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比较鲜明, 有独特的性格、外貌、语言等特点, 能够让读者对人物有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的分类
写人类记叙文
叙事类记叙文 写景类记叙文
02
记叙文的选材
选材的原则
01
真实原则
02
典型原则
03
新颖原则
04
具体原则
选材的方法
观察积累
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书 籍、观看影视作品等方
详细描述
幽默风格的语言以诙谐、风趣为主要特点,通过夸张、比喻、反讽等手法,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发读者的 笑声和愉悦感。这种风格的语言通常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刻画社会现象等方面,能够让读者在欢笑中领悟生活的 真谛。
06
记叙文的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一:写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

三、记叙文组材的原则和方法 (一)、安排好段落和层次:按一定的顺序, 选择合理的结构,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可按时间顺序、空间转换顺序等来写。
(二)、安排好材料的详略 :与中心有关的详写,其 他的略写。 (三)、安排好过渡和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 开头与结尾照应、内容与标题照应、前文与后文照应 等。
7.从众人关注的热点下手 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注时事,观 看《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如果 把这些“热点”引入自己的作文, 文章肯定能够出彩。
半命题作文“想起了___________”,有 的考生积累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的 材料,以“想起了任长霞”为题目,谈她 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 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 济困,她柔肠百转。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 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 虔诚的尊重。
彩线串珠法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作文选材要新颖要独到要具备生活的气息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记叙文选材和组材
记叙文选材的基本原则
9.利用你的阅读储备。
平时知识的积累对写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 江苏高考蒋昕捷同学以《赤兔之死》一 举成名,就是得益于他平时的阅读积累。 据说,他上小学时,便开始读古典名著, 《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 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书中描写的那 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 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 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 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厚积薄发,一 篇文章背后却是深厚的阅读积淀。
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 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 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 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 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 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 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来源
*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直接获取材料。 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人和事、 听到的各种声音、感受到的喜怒哀乐等;
*来源于书本: 通过阅读间接获取材料。 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将会发现一个 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选材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永不停息,我们能不能把生活这条河原封不动地搬到作文中去呢? 不能。 这就要求我们要像摄影机抓拍镜头一样去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要取舍即选择。
作文选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假:虚假的、没有经历过的材料 大:刻意选取所谓重大、深刻材料 空:找不到感点、感情空洞 俗:选取的材料陈旧
选材(围绕中心)
下列哪些材料能表现“母爱”这个中心?
1、我在学校长疮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 “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跌倒了,母亲没有扶我起来,却说:“你是 个勇敢的孩子,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材料的来源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 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 补充啊! ”
通过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更多的材 料。
例如:《告别不是悲伤》
当挥手告别,我们看见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当转身离去,我们看见他们高大的背影。文成入蕃,是 和平的彩桥。勾践离国,是坚毅的奋起。屈原投江,是感人的忠心。他们独步汗青,以身世告人:告别不 是悲伤。
只有用真实材料写出来的 作文才会有感染力。真实、本 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3、更要情真
情真——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 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 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 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 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 的共鸣, 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新颖 (优选具有新鲜的时代气息、
生活气息的材料。)
1、自己最熟悉恰好又是别人 不太注意的材料。
2、人们熟知的、自己却有了新认识 或新体验的材料。
3、有新鲜的时代感(反 映新思想、 新风尚、新特点)的材料。
(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去认真 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 迪。抓住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 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 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 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3、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母亲看见了, 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然后陪我连夜把文具盒 送回别人家。
4、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也不干涉我的交往, 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5、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 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一、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
1、自己亲身经历的。 2、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现状:
许多学生一听说写作文就会很 头痛、很惧怕。
没有什么可写的,写作文就像 是挤牙膏。
……
记叙文 选材组材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材料,缺乏材料,即使再高明的作家,也无法进行写作。 那么材料从哪里来呢?
材料的来源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 累。他的小说大部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 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
《成长路上的风景》
• 初三忙中景:班任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个吊兰的枝丫,插在仅有一点土的冰淇淋盒里,每日浇水,真担 心他们假期后会死掉。开学收拾卫生,直奔那个窗台,惊奇地发现它们竟然长大了,而且又生了新枝 蔓……每天埋头学习,偶尔累了,抬头望一眼空调上日渐长大的吊兰,放松了许多,连植物,都在拼 搏……多好的风景!
典型:
最具代表性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 最能打动人心
•最能表现中心
三、选材要新颖别致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尤其是作文材料,更要在 “真”、“小” 的基础上注意一个“新”字。试想: 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送雨衣,深夜背 “我”上医院的情节;写同学之间闹误会,总是自己 心爱的一件物品不见了,往往又恰恰是他到我家玩过 之后,于是确定是他偷走的,直到在某一个角落找到 之后,我感到很难过,他却不计前嫌……这些陈旧的 材料,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令人读而生厌。因此, 要想写出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选取新颖别 致的材料。
一件幸福的事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着,车上都是去上班 的人。忽然从一旁的马路上冲出一辆车,公交车一个急刹 后停住了。只见那是一辆婚礼的摄像车,它的后面是一列 长长的迎亲车队,行驶得很缓慢,乘客开始抱怨上班要迟 到了,公交车司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不时地按着喇叭。
有人对司机说:“你光按喇叭不行,他们不可能给你 让道的,倒不如从车队的空隙中冲过去。”司机回过头来 笑着说:“我按喇叭不是催他们给我让道,我是在为他们 祝福呢!”顿了顿。他又说:“别人结婚是件幸福的事, 我们有机会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的幸福让一次道,不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吗?”满车的乘客霎时安静下来。
二、选材(典型)
作家魏巍在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就 从最初采访得来的一百多个生动的示例中,选出二 十多个事例来写。后来发现者众多的事例有的味淡, 有的雷同,有的中心不明确,便精简为五个事例。 最终写成本文时,仅用了三个典型事例:松骨峰战 斗、火海中救童、防空洞谈心。这三个材料能从不 同侧面反应我志愿军战士的优秀品质,起到“以少 胜多”、”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此充分的表现力 自然使文章的中心更为突出,使读者的心灵更受感
《花季里的阳光》
• 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昨夜下的雪在温暖的阳 光和习习的寒风交织成的网中慢慢地融化,我和妈 妈默默的走在大街上。早晨在家的时候,看着满天 的阳光就以为不冷的我却忽略了冬日的寒风,不肯 戴围巾就出了家门,刺骨的寒风争先恐后的从领口 往里钻,怎么挡都挡不住,冻得我瑟瑟发抖却不敢 让妈妈发觉,妈妈终究看出了我的异样,她把围巾 摘下来给了我。原以为她会狠狠地骂我一顿,但她 帮我戴上后却什么也没说,继续无言地走着。习习 的寒风没了,只剩下那满天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我 心底。